王存玉,1963年8月23日出生于江苏省兴化市,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牙学院讲席教授,口腔生物学和医学系主任,副院长。1985年王存玉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口腔系;1989年获得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学位;1990年赴美国波士顿福赛思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的研究;1998年获得北卡罗来纳大学博士学位;1999年在密西根大学建立自己独立的研究所;2007年转至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先后担任口腔生物学和医学系主任、讲席教授和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系教授;2011年当选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201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王存玉主要从事口腔疾病分子发病机理的前沿研究,首次发现了TNF激活核因子κB(NF-κB)。
基本资料
中文名:王存玉
国籍:美国
出生地:江苏省兴化市
出生日期:1963年08月23日
毕业院校:北京医科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TNF激活核因子KB(NF-KB)的发现者
2011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
201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人物经历
1963年,王存玉出生于江苏省兴化市,高中就读于兴化市大顾中学。
1985年,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口腔系。
1989年,获得北京医科大学(2000年更名为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博士学位,之后在北京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工作。
1990年,赴美国波士顿福赛思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的研究(至1995年)。
1995年,在北卡罗来纳大学攻读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博士(至1998年),同时接受专科医生训练。
1999年,进入密西根大学任教,并建立自己独立的研究所(至2007年)。
2007年,转至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任教,先后担任口腔生物学和医学系主任、讲席教授和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系教授。
2011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是改革开放后留学美国的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科学家。
201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主要成就
王存玉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王存玉领导着独立的教研室,从事口腔疾病分子发病机理的前沿研究。他是TNF激活核因子κB(NF-κB)的发现者,该发现对细胞凋亡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在头颈部和口腔鳞癌生长和转移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原创性的工作;发现慢性炎症和骨代谢疾病中骨形成受抑制以及肿瘤骨转移的分子机理;首次发现了三个组蛋白甲基化酶表观遗传调控成人干细胞的功能和命运。
学术论著
截至2013年,王存玉在包括有囯际影响的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10多篇,累计被引次数超过13000次。代表性论文如下:
DingX.,PanH.,LiJ.,ZhongQ.,ChenX.,DryS.M.Wang,C.Y.“EpigeneticactivationofAP1promotessquamouscellcarcinomametastasis.”ScienceSignaling,2013Apr30;6(273):ra28.
YeL.,FanZ.,Yub.,ChangJ.,AlHezaimiK.,ZhouX.,ParkN.H.,WangC.Y.,"HistonedemethylasesKDM4BandKDM6BpromotesosteogenicdifferentiationofhumanMSCs."CellStemCell.2012Jul6;11(1):50-61
FanZ.,YamazaT.,LeeJ.S.,YuJ.,WangS.,FanG.,ShiS.,WangC.Y.“BCORregulatesmesenchymalstemcellfunctionbyepigeneticmechanisms.”NatCellBiol.2009Aug;11(8):1002-9.
ChangJ.,WangZ.,TangE.,FanZ.,McCauleyL.,FranceschiR.,GuanK.,KrebsbachP.H.,WangC.Y.Inhibitionofosteoblasticboneformationbynuclearfactor-kappaB.NatMed.2009Jun;15(6):682-9.
LiJ.,WangC.Y.“TBL1-TBLR1andbeta-cateninrecruiteachothertoWnttarget-genepromoterfortranscriptionactivationandoncogenesis.”NatCellBiol.2008Feb;10(2):160-9.
王存玉人才培养
讲授课程
王存玉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为硕士生讲授《OralBiology(260)》,为博士生讲授《OralBiology(212)》。
王存玉荣誉表彰
时间 | 荣誉/表彰 | 来源 |
---|---|---|
1995年 |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牙颅颌研究所(NIDCR)牙医科学家奖(DentistScientistAward) | |
1999年 | 国际牙科研究协会(IADR)青年科学家奖 | |
2003年 | 美国牙科研究杂志(JDR)的最佳论文奖(WilliamJ.GiesAwards) | |
2005年 |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牙颅颌研究所(NIDCR)MERIT奖 | |
2009年 | 美国牙科研究杂志(JDR)的最佳论文奖(WilliamJ.GiesAwards) | |
2009年 | 国际牙科研究协会(IADR)杰出科学家奖 | |
2011年 | 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 | |
2013年 | 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
人物评价
王存玉在分子信号,口腔医学和转化医学等领域取得了创新性的研究成就,关于NF-κB转录因子调控癌细胞死亡和耐药的理论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国工程院评)
王存玉在肿瘤细胞的耐药机理、头颈肿瘤的发生机理、炎症与感染以及骨、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等方面的基础与转化医学研究领域取得了国际公认的成绩,对中国医学科学基础研究和科学基金管理工作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