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傅恒志

傅恒志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435 更新时间:2023/12/6 7:55:14

傅恒志,男,汉族,1929年8月24日出生,河南省开封市人,材料及冶金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及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1946年—1950年,傅恒志在西北工学院机械系学习,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1952年—1955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毕业后获得硕士学位;1955年—1958年,在西北工业大学担任教研室主任;1958年,作为留苏研究生赴苏联列宁格勒工学院学习;1962年,从前苏联列宁格勒工学院毕业,获得副博士学位;1971年—1992年,先后担任西北工业大学铸造教研室主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主任,校长;1992年1月,担任西北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同年,当选为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傅恒志长期从事凝固理论与技术及高温合金的研究及教学工作。

基本资料

名:傅恒志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29年8月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前苏联列宁格勒工学院

主要成就: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

:河南省开封市

人物经历

1929年8月24日,傅恒志出生,河南省开封市人。

1938年,傅恒志全家逃难,辗转到西安。

1946年,进入焦作工学院(今中国矿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前身)学习。

1946年9月—1950年7月,在西北工学院机械系学习,毕业后获得学士学位,在校期间参加了青年团,担任团支部书记。

1952年9月—1955年7月,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毕业后获得硕士学位。

195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5年1月—1958年1月,在西北工业大学担任教研室主任。

1958年11月,作为当时全国铸造学科唯一考取的留苏研究生,赴苏联列宁格勒工学院,师从聂亨齐教授,进行耐热合金的研究工作。

1962年7月,从前苏联列宁格勒工学院毕业,获得副博士学位。

1962年1月—1966年1月,在西北工业大学工作。

1971年1月—1983年1月,担任西北工业大学铸造教研室主任。

1983年1月—1984年1月,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主任。

1984年1月—1992年1月,担任西北工业大学校长。

1992年1月,担任西北工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

1993年,当选为国际高校科学院院士。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同年,当选为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

2003年9月,担任211次香山科学会议执行主席。

2005年,受聘担任河南理工大学教授。

主要成就

傅恒志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傅恒志在中国国内首创以控制液固界面位置为基准的定凝固稳态及非稳态过程的计算机模拟晶向三维控制技术,在中国国内率先建立了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液固界面非平衡溶质再分配和定向组织超细化的概念,这些新颖的观点,引起了中国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被认为是凝固理论界的突破。

1961年,傅恒志研制出新型高温合金,用于生产。在合金非平衡定向凝固及组织控制的研究中,提出了非平衡溶质分配的新概念。在非平衡凝固理论、亚快速定向组织及组织超细化、高温合金、稀土永磁合金的凝固组织与性能、电磁约束成形定向凝固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开创性研究,主持创建了枝胞转换及亚快速定向凝固的理论框架,开辟了单晶及定向组织超细化研究的新领域,在此基础上,傅恒志又提出了电磁成形定向凝固新技术。

傅恒志先后设计了60种合金方案,每一种方案的性能测试都要在800℃的高温下持续做6000小时的实验。经过反复筛选,在对镍铬钼钨铌合金系列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终于研制出了″无铝、钛的镍铬基″这一新型高温合金系列。

20世纪九十年代,针对航天工业的需要,傅恒志教授又领导开展了对超细石英纤维加工机制和析晶性的研究,所研制的高纯超细石英纤维,被国家高技术新材料鉴定组确认为:“其性能已相当于美国同类产品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

1995年,傅恒志教授承担了“单晶与定向叶片组织超细化与自约束成形综合技术”的课题研究。这一课题研究试图解决材料冶金技术上的两个重大难题:一是如提高单晶及定向凝固技术装置的温度梯度;二是如何消除液态合金在成形过程中的污染。傅恒志教授致力于对高温合金定向凝固技术的研究,探索了提高定向凝固过程的温度梯度的途径,推出了超高梯度ZMLMC定向凝固方法,在实验室实现了高达1000K/cm以上的温度梯度,比德国Leybold公司生产的定向凝固设备的温度梯度整整高出10倍左右。

实验室建设

1988年,傅恒志创建了当时中国国内唯一的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2005年,傅恒志受聘担任河南理工大学教授以来,创建了材料物理冶金研究所。

科技获奖

据2020年3月河南理工大学官网显示,傅恒志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奖2项,省部级奖12项。

获奖年份

获奖项目名称

奖项名称

2005年

特种金属材料电磁约束成形原理和技术

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1999年

镍基高温合金单晶晶体生长界面形态与亚微观组织控制

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二等奖(教育部科学技术奖)

1996年

超细定向柱晶叶片类铸件的成型机制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6年

亚快速凝固界面形态与微观组织超细化研究

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1993年

超高温度梯度定向凝固方法与装置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990年

可加工稀土钴永磁合金

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三等奖

学术论著

据2020年3月河南理工大学官网显示,傅恒志发表发表论文1000余篇,出版专著7部。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2000年

《空天技术与材料科学》

傅恒志、路甬祥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年1月

《凝固科学技术与材料发展:香山科学会议第211次学术讨论文集》

傅恒志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9年6月

《凝固科学技术与材料发展:傅恒志院士从教60周年科技论文选》

傅恒志

科学出版社

2008年

《先进材料定向凝固》

傅恒志

科学出版社

2005年

《合金熔体及其处理》

傅恒志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年

《非平衡凝固新型金属材料》

傅恒志

科学出版社

2002年

《航空航天材料》

傅恒志

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8年

《电磁流体力学与材料工程》

傅恒志

高等教育出版社

傅恒志人才培养

指导学生

据2020年3月西北工业大学官网显示,傅恒志指导博士30余名、硕士40余名、博士后10名。

设立基金

2005年10月,在傅恒志院士受聘于河南理工大学之后,决定设立“金属材料及加工工程学科发展基金”,用于奖励河南理工大学师生。

讲座报告

2012年6月14日,受赵业院士邀请,傅恒志院士来到南京理工大学进行了“定向凝固晶体取向与界面各项异性”专题学术讲座。

2012年10月22日下午,河南科技大学开元校区学术报告厅座无虚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傅恒志为河南科技大学师生作了题为“宇宙化学元素的起源”的精彩报告。

2014年11月4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傅恒志在河南理工大学小礼堂举办了以“理想,信念”为主题的讲座。

傅恒志荣誉表彰

年份

荣誉称号

1992年

俄罗斯国立圣彼得堡技术大学名誉博士

1992年

美国传记研究院世界终身成就奖

1993年

国际高校科学院院士

1995年

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5年5月

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3年11月

中国铸造终身成就奖

社会任职

傅恒志兼任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兼务理事,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常务理事,国家科委科学技术咨询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一、二、三届评审组成员,陕西省航空学会第四届理事长,西安市科协名誉主席,河南理工大学特聘教授,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国际大学联合会理事会成员等职务。

人物评价

傅恒志是中国著名的冶金材料学家,也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中国院士馆评)

傅恒志院士献身科教事业,硕果累累,业绩辉煌。(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院评)

傅恒志院士博学多识,治学严谨,具有敏锐的科学思维,始终站在材料科学发展的前沿,精辟的提炼出材料及其加工过程的科学问题。(西北工业大学评)

傅恒志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诲人不倦,为河南理工大学发展特别是材料学科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河南理工大学评)

标签: 傅恒志

更多文章

  • 关兴亚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关兴亚

    关兴亚,1932年2月7日出生于辽宁沈阳,石油化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技术咨询、教授高级工程师。关兴亚于1955年从复旦大学化学系毕业后进入化工部沈阳化工研究院乙炔化学研究室工作;1957年至1960年在化工部上海化工研究院石油化学工艺室工作;1960年至1981

  • 胡永康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胡永康

    胡永康,男,汉族,1940年2月5日出生,云南省曲靖市人,石油炼制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学术委员会高级顾问,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61年,胡永康毕业于云南大学;1961年—1977年,任职于抚顺石油炼制研究院;1977年—1987年,在抚顺石化研究院工作;1

  • 江东亮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江东亮

    江东亮,男,汉族,1937年9月12日出生于上海,安徽省歙县人,无机材料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0年,江东亮毕业于南京化工学院;1981-1983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冶金和材料科学工程系工作;198

  • 金涌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金涌

    金涌,1935年7月30日出生于北京市,化学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化工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金涌于1953年进入北京外国语学院留苏预备班学习;1954年被选派赴前苏联乌拉尔工学院留学;1959年从苏拉尔工学院毕业后回国,进入天津大学研修班学习;1960年进入中

  • 柯伟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柯伟

    柯伟,1932年12月30日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金属腐蚀与防护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学术咨询评议委员会主任。1957年柯伟从北京钢铁学院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工作;1979年作为访问学者前往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1982年回国后担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李大东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大东

    李大东,男,汉族,1938年2月24日出生于北京市,原籍山东省德州市,中国工程院院士,石油炼制催化剂及工艺专家,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兼职教授。1956年—1962年,在北京大学化学系催化化学专业学习并毕业;1962年—1988年,在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先后担任研究室主任、课题组长

  • 李俊贤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俊贤

    李俊贤,男,汉族,1928年3月10日生于四川省眉山市,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工合成专家,化工部黎明化工研究院原院长。1950年,李俊贤毕业于四川乐山国立中央技艺专科学校(现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化学工程科,同年8月参加工作;1950年—1956年,在东北化工局沈阳化工研究所担任中试车间副主任

  • 李龙土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龙土

    李龙土,男,汉族,1935年11月20日出生,福建省南安市人,无机非金属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1958年,李龙土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1958年—1970年,在清华大学土木系建材教研组先后任助教、讲师;1970年—1988年,在清华大学化工系无机非金属材料教研组先后任讲师、副教

  • 刘业翔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刘业翔

    刘业翔,1930年9月1日出生于湖北武汉,有色金属冶金专家,中国有色金属冶金学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53年刘业翔从中南矿冶学院毕业;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至1982年留学挪威工业大学,其后分别在挪威工业大学,日本名古屋大学和挪威科技大学作

  • 毛炳权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毛炳权

    毛炳权,1933年11月2日出生于广东东莞,高分子化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52年毛炳权进入大连工学院化工系学习;1954年前往原苏联莫斯科门捷列夫化工学院高分子材料专业学习;1959年从门捷列夫化工学院硕士毕业后回国,进入成都工学院高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