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汪集旸

汪集旸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805 更新时间:2024/1/15 20:22:02

集旸,1935年10月11日出生于江苏吴江,地热、水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矿产资源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汪集旸于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水文与工程地质系;1962年7月获得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地质矿物学副博士学位,10月起任职于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6年当选国际矿产资源科学院院士;2001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汪集旸长期从事地热理论和应用研究。

基本资料

中文名:汪集旸

国籍:中国

出生地:江苏吴江

出生日期:1935年10月11日

毕业院校: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6年当选国际矿产资源科学院院士

2001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35年10月11日,汪集旸生于江苏吴江(今苏州)。

1952年,毕业于杭州一中。

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水文与工程地质系。

1962年7月,获得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地质矿物学副博士学位;10月,任职于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今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1979年—1981年,历任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访问教授、美国地质调查所(USGS)高级客座研究员。

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6年,当选国际矿产资源科学院院士。

2001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主要成就

汪集旸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汪集旸在大地热流研究中,对中国集近千个数据分析,提出“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热流分布图式,并成图;对全球两万四千大地热流数据分析,指出中国所在地北半球为“”半球,南半球为“热”半球,与之相对应的大西洋半球(“海”半球)为“热”半球,太平洋半球(“陆”半球)为“冷”半球,地球热场分布极不均匀。在岩石圈热结构研究中,对华北地区提出了岩石圈热结构模式,并恢复了中新生代热演化史;通过对攀西裂谷研究,确定其为中国第一个“热流省”;对东南沿海的研究,用大量事实证明,被誉为理论地热学三大定律之一的“热流(G)—生热率(A)线性相关律”不成立的新观点,并将中国大陆岩石圈热结构划分为五种类型,指出华北为“冷”壳“热”慢型的。在应用地热研究方面,对中国地热资源分布规律及资源潜力评价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福建、广东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中低温对流型地热系统”概念;对矿山地热深入研究,提出中国矿山地温类型划分方案,以及矿区深部地温预测和灾害防治措施;对油田地热研究,阐释了中国不同类型含油气盆地的构造—热背景及其相应的油气资源潜力,并依其温压条件对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进行了预测,指出稳定带的分布及其厚度。

学术论著

据2022年10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官网显示,汪集旸在中国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已发表论文100余篇,撰写专著6部,其主要论著有《中低温对流型地热系统》《GeothermicsinChina》《神奇的地热》《地热利用技术》《地热学及其应用》等。

学术交流

时间

学术活动名称

举办地

2006年7月

“地下水资源与环境2006”国际学术研讨会

北京

2008年9月

第13届冈瓦纳国际学术大会

大理

2010年

首届中国能源高层论坛

2015年4月

2015世界地热大会(WorldGeothermalCongress2015)

澳大利亚

2016年10月

中国水利学会年会

成都

2020年11月

第18届地质灾害与减灾国际研讨会暨第4届谷德振讲座

北京

承担项目

时间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

2005年

新疆地下水地表水联合开发利用

中国科学院学部重大咨询项目

2020年

长三角地区地热资源及其综合利用研究

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项目

科研奖励

据2022年10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官网显示,汪集旸已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科学院及其他部委自然科学及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4项等奖项。

汪集旸人才培养

培养成果

据2022年10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官网显示,汪集旸已培养博士、博士后40余人,其中两名博士生获得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基金资助。他的学生中不少已成为中国国内外地热和水文地质学界的中坚骨干,如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实验副研究员义曼,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特聘副研究员孔彦龙,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黄天明、蔡春芳等都是他的学生。

汪集旸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授予单位

1991年

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院

1993年

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院

1995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务院

1996年

国际矿产资源科学院院士

2001年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国际欧亚科学院

2003年

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荣誉奖

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基金会

2004年

全国优秀博士生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2004年

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生导师奖

中国科学院

2006年

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何梁何利基金

2016年

刘光文科技成就奖

刘光文水文科技教育基金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1981年—1995年

国际热流委员会(IHFC)委员

1989年—2001年

国际地热协会(IGA)主席团成员

2006年

香港中文大学名誉教授

2009年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热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名誉主任

2014年

中国地质学会咨询委员会委员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战略委员会委员

国家地热能中心技术委员会名誉主任

国家地热能中心指导委员会委员

中国地源热泵产业联盟名誉理事长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岩溶研究中心(IRCK)理事会理事

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顾问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热与可再生能源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科学院水资源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科学院能源研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资源与能源学部副主任

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委及副主任

中国矿业联合会地热开发管理专业委员会总顾问

个人生活

家世背景

汪集旸的母亲是上海浦东人,从苏州女子师范毕业后曾在吴江县严墓镇国民中心小学教书。汪集旸的父亲是江苏吴江人(今苏州),东吴大学毕业后曾任职于杭州两浙盐务管理局。抗日战争爆发后汪集旸全家迁往昆明,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后才又回到老家吴江。1949年中国解放后,汪集旸的父亲在浙江省卫生厅工作,全家又从吴江迁往杭州。

婚姻家庭

汪集旸的妻子是熊亮萍。

人物评价

“汪集旸在水资源领域特别是同位素水文学研究方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评)

“汪集旸为中国水文科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刘光文水文科技教育基金评)

“汪集旸在大地热流、深部地热、地热资源以及油田—矿山地热等方面作出了系统突出贡献。”(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评)

人物影响

造福家乡

2019年4月,汪集旸捐出自己一年的工资,成立铜罗小学汪集旸科技教育奖学金,用于奖励在科技方面取得优秀成绩的铜小学子。截至2022年5月,汪集旸夫妇已累计为铜罗小学捐款达200余万元。

标签: 汪集旸

更多文章

  • 汪品先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汪品先

    汪品先,男,江苏苏州人,1936年11月14日生于上海,海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1953年,汪品先毕业于上海格致中学;1953至1955年,在北京俄文专科学校学习两年俄文;1955年至1960年,在莫

  • 王赤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王赤

    王赤,1967年2月出生于湖南省邵阳市,空间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主任,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空间物理和空间天气研究。王赤于1990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毕业;1992年获得中国科学

  • 王成善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王成善

    王成善,1951年11月2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籍贯山东平度,地质学家,沉积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王成善于1977年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找矿系;1981年获得成都地质学院地质学硕士学位;1987年9月任成都地质学院沉积地质研究所所长;1991年4月—20

  • 王德滋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德滋

    王德滋,1927年6月27日出生于江苏泰兴,岩石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46年王德滋考取了国立中央大学地质系;1949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50年从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后留校担任教师,并担任地质系党支部书记;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被关进牛棚写检查,后来

  • 王会军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王会军

    王会军,1964年1月4日出生于黑龙江省桦川县,大气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挪威技术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二级)、博士生导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1986年王会军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1991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后留所工作,先后担任助理研究员、

  • 王水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王水

    王水,1942年4月12日出生于江苏南京,空间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1年王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后分配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先后担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第二任院长;1980年参加了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的发起和筹建工作,并被选为常

  • 王铁冠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王铁冠

    王铁冠,1937年12月4日出生于上海市,分子有机地球化学家与石油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铁冠于1956年从北京石油地质学校毕业,并进入江汉石油地质学校任教;1965年从北京石油学院毕业;1983年至1984年在美国特拉华大学做研究学者;1984

  • 王焰新

    名人大全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王焰新

    王焰新,1963年11月出生于湖北宜昌,籍贯山西原平,水文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校长。王焰新于198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学系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1987年获得武汉地质学院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系水文地质专业工学硕士学位;1990年获得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水文地质专业工

  • 魏奉思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魏奉思

    魏奉思,1941年11月24日出生于四川绵阳,空间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魏奉思于1963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工作;1980年至1981年在美国华盛顿天主教大学做访问学者;1988年晋升为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

  • 吴福元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吴福元

    吴福元,1962年8月出生于安徽庐江,岩石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长,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院长。吴福元于1980年进入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学习,先后获得该校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2年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1995年至1996年在法国雷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