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许志琴

许志琴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027 更新时间:2024/1/16 20:54:13

许志琴,女,1941年8月14日出生于上海市,构造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许志琴于1964年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毕业,之后分配到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作;1987年获得法国蒙彼利埃大学构造地质博士学位;1993年至2001年担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7年担任大陆动力学开放实验研究室第一任主任;2007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2016年担任中国地质调查局工程首席科学家。许志琴主要从事裂谷构造、青藏高原及周缘造山带的变形构造、造山作用及造山机制研究。

基本资料

名:许志琴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41年8月14日

毕业院校:法国蒙彼利埃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7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性别:女

原籍:重庆市

人物经历

1941年8月14日,许志琴出生于上海市,原籍重庆市。

1958年,考入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构造地质专业。

1964年,从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毕业,获得学士学位;之后分配到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作。

1987年,从法国蒙彼利埃大学毕业,获得构造地质博士学位;同年,领导成立了中国地质科学院“岩石圈构造物理实验室”。

1993年—2001年,担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

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7年,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成立了大陆动力学开放实验研究室,许志琴担任第一任主任。

2007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

2016年,担任中国地质调查局工程首席科学家。

主要成就

许志琴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根据2021年11月中国科学院网站显示,许志琴首先将构造地质学的几学、运动学、动力学及定量分析运用在青藏高原和中国造山带的研究中,厘定了中国50条大型韧性剪切带,奠定了西部若干造山带变形构造体制的研究基础,1987年首次发现大别山超高压柯石英矿物,在青藏高原碰撞动力学及造山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重要思想和理论。最早在中国实施“大陆动力学”计划。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已于2005年竣工,在中国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

学术论著

截至2015年3月,许志琴先后完成专著8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在“ISI”机构公布的1996—2006年SCI引用率全球地学排名榜(共2000名)中,许志琴排名500多名,在大陆学者中列为第五名。

承担项目

截至2015年3月,许志琴先后担任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973项目和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首席科学家。

项目时间

项目名称

项目来源

1997年—2001年

祁连山造山带的物质组成及构造演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2002年—2003年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科学研究

科技部重大基础前期研究

2002年—2004年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钻孔地质与深部地下微生物研究

国际合作

2003年—2008年

大陆板块会聚边界的三维构造及大陆深俯冲和折返的机制

973计划课题

2003年—2008年

大陆板块会聚边界的地幔动力学与现代地壳作用

973项目

2008年—2013年

汶川地震的构造背景和地震机制的综合研究

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2008年—2013年

汶川地震科学选址地质调查

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2011年—2012年

大陆科学钻探选址与钻探实验综合研究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2012年—2014年

中国大陆主要造山带类型和造山机制的对比研究

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2013年—2014年

大陆科学钻探选址与钻探实验综合研究

公益性行业专项(原深部专项)

科研成果奖励

截至2015年3月,许志琴先后获得部级科技成果奖二等奖2项。

获奖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获奖人员

1986年

地壳变形与显微构造

国土资源科技奖四等奖(排名第一)

1988年

东秦岭复合山链的形成、演化及板块运动力学

国土资源科技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1992年

松潘—甘孜造山带的造山过程

国土资源科技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1998年

中国主要大陆山链韧性剪切带及动力学

国土资源科技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2005年

中国巨型超高压变质带及南北板块汇集

国土资源科技奖二等奖(排名第十)

2008年

大陆深俯冲和科学钻探

国土资源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

2008年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集成与创新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许志琴,达,文采,张伟,杨经绥,金振民,张晓西,刘福来,杨甘生,张泽明

2009年

造山的高原—地体拼合、碰撞造山与青藏高原隆升机制

国土资源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0年

青藏高原地体拼合、碰撞造山及隆升机制

国土资源科技奖一等奖(排名第二)

2011年

青藏高原地体拼合、碰撞造山及隆升机制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二)

杨经绥,许志琴,海兵,张建新,吴才来

许志琴院士获奖项目统计表

许志琴人才培养

指导学生

截至2015年3月,许志琴先后培养硕士、博士20余名。

团队建设

2009年,许志琴领衔的“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及资源环境效应”创新群体被选为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

许志琴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授予单位

1991年

有突出贡献的留学回国人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

1991年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

1991年

第二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地质科技研究者奖)

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基金会

1992年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1992年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中华全国总工会

1995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04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地球科学奖)

何梁何利基金

2007年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

2009年

全国野外科技工作突出贡献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全国先进工作者

中共中央、国务院

三八红旗手

中央机关“妇女十杰”

“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1998年3月—2003年3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002年

中国科学院地学部

2003年3月—2008年3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

2008年3月—2013年3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常务委员会委员、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

国际岩石圈构造专业委员会委员

国际大陆科学钻探中国委员会副主任

国家汶川地震专家组副组长

国家减灾委员会委员

中国地质学会大陆地壳与地幔研究分会主任

中国地质科学院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中心主任

吉林大学地质系客座教授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客座教授

南京大学客座教授

个人生活

健康状况

2002年6月,许志琴患脑血栓,抢救得快,治好后又去了喜马拉雅山,但已感到非常勉强了。2003年又做了腰椎手术,打了许多钉子,安装了护板。

人物评价

许志琴作为首席科学家为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科学院评)

许志琴是中国构造地质学领域中微观构造和宏观构造研究相结合的重要开拓者。(中国地质调查局评)

许志琴是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事业的主要开拓人(之一)和实施者,她首次在中国大别山菖蒲榴辉岩中发现超高压变质矿物——柯石英的重要信息,为中国超高压变质带的研究做出开创性贡献。(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评)

人物影响

捐赠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的岩心样品

2015年4月,许志琴代表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捐赠了来自3142.32米的超高压片麻岩和4601.35米的榴辉岩岩心样品。

标签: 许志琴

更多文章

  • 杨经绥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杨经绥

    杨经绥,1950年6月出生于浙江杭州,岩石大地构造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杨经绥1977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1992年获得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Dalhousie)博士学位;1995年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1997年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火成岩室主任、国

  • 杨树锋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杨树锋

    杨树锋,1947年5月出生于浙江杭州,构造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含油气盆地构造研究中心主任。1975年杨树锋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矿物与岩石学专业;1981年获得南京大学硕士学位;1984年获得南京大学博士学位,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位地质学博士;1989年担

  • 杨文采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杨文采

    杨文采,1942年10月3日生于广东大埔,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要参与者,现任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曾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1964年8月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1984年6月获加拿大McGill大学博士学位。1987-1988任英国皇家学会特别会员。1992年

  • 杨元喜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杨元喜

    杨元喜,1956年7月出生于江苏泰县,大地测量专家,北斗导航系统副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测绘研究所研究员。1980年杨元喜从郑州测绘学院大地测量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87年获得郑州测绘学院硕士学位;1991年获得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学位;1996年

  • 姚檀栋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姚檀栋

    姚檀栋,1954年7月出生于甘肃通渭,冰川环境与全球变化学家,中国冰芯研究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名誉所长。1978年姚檀栋从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本科毕业;1982年兰州大学地理系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1986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博士学位。1

  • 姚振兴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姚振兴

    姚振兴,1939年4月4日出生于上海,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姚振兴于1962年从北京大学毕业;1966年从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1978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1980年至1982年赴美国南加州大学、加州理工学院

  • 叶大年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叶大年

    叶大年,男,汉族,1939年7月21日生于香港,籍贯广东鹤山,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矿物学家、人文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中国民主同盟北京市委员会副主委。叶大年于1962年获北京地质学院地质系岩石与矿物专业学士学;1

  • 叶嘉安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叶嘉安

    叶嘉安,1952年10月28日出生于香港,祖籍江西南康,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科学、城市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香港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城市规划及环境管理研究中心讲座教授、研究学院院长、地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心主任,交通运输研究所所长。叶嘉安于1974年从香港大学地

  • 殷鸿福

    名人大全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殷鸿福

    殷鸿福,1935年3月15日生于浙江舟山,地层古生物学及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博士生导师,原校长。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1961年该校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担任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国家教委地质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地矿部

  • 于贵瑞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于贵瑞

    于贵瑞,1959年出生于辽宁省大连市,生态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二级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生态系统生态学教研室主任、资源与环境学院生态学系主任。于贵瑞于1993年从沈阳农业大学毕业,获得农学博士学位;1997年获得日本千叶大学环境学博士学位;1994年至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