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李三立

李三立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995 更新时间:2024/1/3 16:24:16

三立(1935年8月24日-2022年4月23日),出生于上海,计算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首位院长及名誉院长。李三立于1955年从清华大学毕业;1960年获得苏联科学院精密机械与计算技术研究所博士学位,之后回到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计算机系工作,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清华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1986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博士生导师;1988年兼任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院长;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三立负责研制过中国电子管、晶体管、LSI和VLSI四代计算机,研究领域包括微机体系结构、局部网络、RISC和指令级并行处理、超级计算机。2022年4月23日,李三立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享年87岁。

基本资料

名:李三立

国籍:中国

出生地:上海市

出生日期:1935年8月24日

逝世日期:2022年4月23日

毕业院校:苏联科学院精密机械与计算技术研究所

学位/学历:博士/博士研究生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学术代表作:《RISC单发射与多发射体系结构》

主要成就: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性别:男

人物生平

1935年8月24日,李三立出生于上海市。

1951年—1955年,就读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并获得学士学位。

1955年—1956年,担任清华大学无线电系助教。

1956年—1960年,就读于苏联科学院精密机械与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生,导师C.A.列别杰夫院士,并获得CANDIDATE学位(苏联科学院与美国科学院签有协议,苏联科学院的这一学位等同于美国PhD(哲学博士)学位)。

1960年,回国后在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和计算机系工作,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清华大学计算机研究所所长。

1961年,担任清华研制电子管计算机911的运控组组长。

“文化大革命”期间,李三立没有卷入清华当时激烈的两派“文攻武卫”,而是基本上在“抓革命,促生产”。

1972年,负责研制一台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元件的724计算机系统。

1986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博士生导师。

1986年—2003年,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计算机学科评审组成员、召集人。

1988年,兼任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院长。

1995年—2000年,担任国家攀登计划B“高性能计算机”项目首席科学家。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0年,负责在上海大学研制成功220个处理机的集群式系统“自强2000”。

2003年8月,为深圳大学研制共有256个CPU、峰值速度达1.5万亿次的“深超21C”超级计算机。

2004年,领导的研究组和惠普公司合作,在上海大学完成一台共有352个CPU、峰值速度达2万亿次以上的超级计算机“上大自强3000”。

2022年4月23日,李三立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享年87岁。

主要成就

李三立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李三立于1956年起从事计算机,负责研制过中国电子管、晶体管、LSI和VLSI四代计算机,其中的724机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各大学中用于国家尖端科技的规模最大的计算机;用于加工重要部件的光栅数控计算机102机,使精密加工效率提高几十倍,并使中国在该领域进入当时国际先进行列。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为中国首创者和学术带头人之一,在微机体系结构、局部网络、RISC和指令级并行处理研究领域作出很多工作。他还负责研制的超级计算机中,有两台都进入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名榜—“深超—21C”(2003年,146位)和“自强3000”(2004年,126位)。。

学术论著

根据2021年1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李三立发表著译作12本和论文100多篇。

出版时间

名称

出版社

1981年

《微处理机与微计算机》

国防出版社

1987年

《M68000原理、设计与应用(译)》

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8年

《16位微处理机(译)》

中国铁道出版社

1995年

《RISC单发射与多发射体系结构》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8年

《计算机科学技术百科全书(第一版)》

2005年

《计算机科学技术百科全书(第二版)》

科研成果奖励

获奖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1978年

全国科学大会奖

1995年

国家教委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1995年

《RISC——单发射与多发射体系结构》

国家教委优秀学术著作特等奖

1997年

国家教委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1999年

教育部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04年

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李三立人才培养

讲授课程

1960年底李三立回到清华大学继续任教,开设当时比较先进的《晶体管脉冲技术》《固体器件原理》等教学课程。

指导学生

截至2016年11月,李三立先后培养博士30人,硕士30余人。

李三立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单位

1995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中国杰出访问学人奖

香港理工大学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1984年—1997年

欧洲计算机协会执行理事(EUROMICROBoardDirector)

1986年—2003年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计算机学科评审组”成员

1991年—2003年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计算机学科评审组”召集人

1994年—1995年

IEEE学会北京分部副主席

1995年—1996年

IEEE中国分部主席

2000年09月

同济大学兼职教授

2002年04月

嘉兴学院名誉教授

中国电子教育学会名誉理事长

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会理事长

“上海高校网格”E研究院的首席研究员

上海市信息化领导小组的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首席专家顾问(连续三届)

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兼职教授

《计算机科学技术百科全书》编撰委员会副主编

《计算机科学技术百科全书》(计算机体系结构)分支主编

个人生活

1972年—1974年的“文化大革命”期间,李三立的爱人胃溃疡发展的时期,因他被724机任务压得太紧,天天工作到午夜,不能抽出很多时间陪爱人到较好的医院去看胃病,结果1975年初他爱人胃大出血,不久被诊断是“胃溃疡恶变”。经过6年多的陪伴和治疗,最后于1981年离世。李三立懊悔没有时间多去较好医院诊断,未能及时开刀切除胃溃疡。

人物评价

李三立是中国国内微机局部网络和RISC技术的倡导人之一,在微机局部网络、RISC和并行处理领域都有学术成就和贡献。(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评)

李三立任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达27年之久,他是计算机系统结构专家,教育家,是中国最早参与发展计算机事业的先行者之一,多年来他一直关注关心计算机学院和上海大学的发展。他献身于为国家培养高水平科技人才,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业,为建设科技强国作出了贡献。(上海大学评)

标签: 李三立

更多文章

  • 张子仪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张子仪

    张子仪(1925年3月4日-2022年3月23日),男,汉族,山西省临猗县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畜牧学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43年—1945年,张子仪在日本北海道大学学习;1948年,毕业于日本京都大学;1952年,获得日本京都大学动物营养学博士

  • 陈敬熊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陈敬熊

    陈敬熊(1921年10月16日-2022年3月16日),男,汉族,出生于浙江省镇海县,中国工程院院士,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家,航天工业总公司第二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第一代航天人。1947年,陈敬熊本科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1950年,获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1950年—1952年,在北京邮电部研究所工作;1

  • 毛用泽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毛用泽

    毛用泽(1930年9月1日—2022年3月6日),出生于浙江宁波,核技术应用专家,少将军衔,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防化研究院研究员。1949年就读于交通大学化工系,195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并进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进修核物理,1954年结业;1955年进入防化研究所工作,先

  • 戴永年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戴永年

    戴永年(1929年2月9日-2022年1月27日),男,汉族,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云南省通海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有色金属真空冶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昆明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真空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1948年,戴永年加入“云南民主青年同盟”;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云南大

  • 潘自强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潘自强

    潘自强(1936年6月1日-2022年1月19日),湖南益阳人,北京大学毕业,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专家,中国原子能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核工业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主任。潘自强于1957年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毕业后进入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工作;1997年当选为

  • 陈念念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陈念念

    陈念念(1941年10月4日-2021年12月21日),出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省吴兴县,核材料与核燃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研究员。曾任中核集团公司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核学会理事,核工业理化工程研究院科技委主任、研究员。1964年陈念念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毕业后进入二

  • 叶可明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叶可明

    叶可明(1937年3月28日-2021年10月5日),出生于上海市,建筑工程与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叶可明于1956年从苏州建筑工程学校毕业;1962年从同济大学毕业;历任上海市建筑工程局所属公司技术员、技术科长、工程师、总工程师、公司

  • 李正名

    名人大全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正名

    李正名(1931年1月2日-2021年10月4日),出生于上海市,有机化学与农药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1949年李正名进入美国埃斯金大学化学专业学习;1953年从美国埃斯金大学毕业后回到中国,进入南开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跟随杨石先教授就

  • 姜景山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姜景山

    姜景山(1936年2月8日-2021年6月27日),男,朝鲜族,出生于吉林省龙井市,中国微波遥感及航天信息工程科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微波遥感技术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学位委员会主席,

  • 黄熙龄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黄熙龄

    黄熙龄(1927年4月24日-2021年6月16日),男,湖北钟祥人,地基基础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顾问总工程师。黄熙龄从事地基计算、处理、土的性质与基础工程等的专题研究,以及参加重大工程的设计施工或咨询等工作。1949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土木系。195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