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吴新智

吴新智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116 更新时间:2024/1/24 20:44:23

吴新智(1928年6月2日-2021年12月4日),出生于安徽合肥,古人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吴新智于1953年从上海医学院毕业后进入大连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工作;1961年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后留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人类室主任、副所长;1986年获得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3年获得金琮奖;2019年获得中国古生物学会终身成就荣誉。吴新智开创并推动中国的灵长类解剖学法医人类学研究。2021年12月4日19时40分,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新智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基本资料

名:吴新智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安徽合肥市

出生日期:1928年6月2日

逝世日期:2021年12月4日

毕业院校: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人类进化足迹》《探秘远古人类》

主要成就:199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人物生平

1928年6月2日,吴新智出生于安徽合肥,抗日战争时期,为了躲避战乱一家人搬到了四川乐山脚下。12岁的吴新智开始了在乡野村间的生活。

1946年,从武汉大学附属中学毕业,之后进入同济大学新生院学习。

1947年,进入上海医学院医本科学习。

1952年,进入中央卫生部高级师资进修班,进修解剖学(至1953年)。

1953年,从上海医学院毕业后进入大连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工作,担任助教(至1957年)。

1957年,考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副博士学位。

1961年,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后留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兼任人类室主任、副所长。

1986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获得政府特殊津贴。

199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1年12月4日19时40分,中国科学院院士吴新智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主要成就

吴新智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吴新智开创并推动中国的灵长类解剖学和法医人类学研究。领导并参加发现郧西和淅川的直立人、丁村等处智人化石和古人类进化材料。对大荔、淅川、拉戈(法国)、柯布尔(澳大利亚)等地人类化石进行专门研究综合研究中国古人类的发展规律。1984年与中国国外学者对“现代人的起源”提出“多地区进化”假说,成为国际上两大假说之一。对中国古人类发展过程提出“连续进化附带杂交”假说。

学术论著

根据2020年4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网站显示,吴新智的代表作有《陕西大荔的早期智人古老类型的一个保存完好的头骨》《中国汉族髋骨的性别差异和判断》《长臂猿解剖》《中国人类的进化》(英文)和《20世纪的中国人类古生物学研究与展望》等。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1958.07

《从头骨复原面貌的原理》

(苏)М.М.格拉西莫夫著;吴新智等译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65.11

《人体骨骼测量方法》

吴汝康,吴新智编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8.08

《远古人类的家园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林圣龙,吴新智著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9.10

《中国古人类遗址》

吴汝康,吴新智主编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2.09

《人类进化足迹》

吴新智主编

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

2007.09

《人类的起源》

(英)利基著;吴汝康,吴新智,林龙圣译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05

《人类进化足迹》

吴新智主编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9.01

《中国体质人类学百年文选》

吴新智,刘武主编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5.05

《探秘远古人类》

吴新智,欣著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科研成果奖励

根据2020年4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网站显示,吴新智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二等奖。1991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吴新智人才培养

讲座报告

2012年5月13日,吴新智应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之邀,以《从我们的祖先到我们》为题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地为全体职工解读了人类的起源。

2019年3月20日,吴新智给人大附中实验小学DI创新思维社团的小学生上科学实践课。

教育成果奖励

1990年吴新智获选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导师。

吴新智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授予单位

1999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

2013年11月17日

人类学终身成就奖“金琮奖”

上海人类学学会

2019年11月18日

中国古生物学会终身成就荣誉

中国古生物学会

社会任职

吴新智先后担任中国解剖学会务理事、副理事长、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古生物学会荣誉理事,中国解剖学会名誉理事长,《人类学学报》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人类学主编。

人物评价

吴新智在中国乃至世界古人学研究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评)

吴新智院士是世界有关现代人起源两大学说之一的主要创立者,在古人类研究领域享有崇高声誉。(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评)

标签: 吴新智

更多文章

  • 陈文新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陈文新

    陈文新(1926年9月23日-2021年10月7日),女,湖南省浏阳县人,土壤微生物及细菌分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52年,陈文新毕业于武汉大学;1958年,在苏联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获副博士学位;1959年,学成回国后,进入北京农业大学从事教学和农业科研

  • 张涵信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张涵信

    张涵信(1936年1月1日-2021年10月1日),出生于江苏沛县,空气动力学家,专业技术少将军衔,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涵信于1958年从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毕业;1963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硕士学位;1964年担任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讲师;1972

  • 黄宏嘉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黄宏嘉

    黄宏嘉(1924年8月5日—2021年9月22日),出生于北京,祖籍湖南临澧,微波和光波导学家,微波电子学家,光纤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前是上海大学教授。黄宏嘉1944年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1948年先后在北京大学、国立交通大学任教;1949年毕业于美国密西根大学,并获

  • 许厚泽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许厚泽

    许厚泽(1934年5月4日—2021年8月31日),安徽歙县人,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前是中国科学院武汉分院院长。许厚泽1955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测量工程系;1955年—1958年任职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1956年—1962年就读于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

  • 郑哲敏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郑哲敏

    郑哲敏(1924年10月2日-2021年8月25日),出生于山东济南,浙江鄞县(今宁波市海曙区)人,物理学家、力学家、爆炸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爆炸力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力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

  • 郭景坤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郭景坤

    郭景坤(1933年11月21日-2021年8月17日),男,出生于上海市,无机化学家与材料科学家,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郭景坤于1958年从复旦大学化学系毕业;1959年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工作;1983

  • 薛禹群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薛禹群

    薛禹群(1931年11月2日—2021年6月29日),出生于江苏无锡,水文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52年薛禹群从中国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毕业后进入南京大学地质系工作;1955年进入长春地质学院研究生班学习;1957年从长春地质学院研究生毕业;1982年

  • 吴孟超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吴孟超

    吴孟超(1922年8月31日-2021年5月22日),福建闽清人,著名肝胆外科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肝脏外科的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庄同济医院终身名誉院长,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和有可能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大陆学者之一。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进入同济附中,1949年毕业于原

  • 闵桂荣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闵桂荣

    闵桂荣(1933年6月2日-2021年4月28日),出生于福建莆田,工程热物理学及空间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顾问。1952年闵桂荣考入厦门大学工学院机械系,之后因院系调整转入南京工学院学习;195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

  • 谢毓元

    名人大全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谢毓元

    谢毓元(1924年4月19日-2021年3月27日),男,江苏苏州人,出生于北京,药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1949年谢毓元从清华大学化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51年转到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药物研究室工作;1961年获得前苏联科学院天然有机化合物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