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范海福

范海福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056 更新时间:2023/12/30 19:10:36

范海福(1933年8月15日-2022年7月8日),男,广东省广州市人,晶体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范海福于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56年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1986年晋升为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2000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范海福主要从事晶体学中的直接法用于生物大分子结构分析、单晶衍射分析方法在粉晶分析中的应用、高分辨电子显微学中的图像处理、非公度调制晶体结构的分析方法、晶体学的计算机软件设计、与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XFEL)冻电子显微学(Cryo-EM)相关的衍射分析等方面的研究。2022年7月8日14时,范海福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基本资料

名:范海福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广东广州

出生日期:1933年08月15日

逝世日期:2022年7月8日

毕业院校:北京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0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广东省南海县狮山乡坑田村(今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狮北坑田村)

人物生平

1933年8月,范海福生于广东广州。

1956年,从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

1986年,晋升为研究员。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96年,获得了第三世界科学院物理奖。

2000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2022年7月8日14时,范海福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个人生活

家庭

范海福的父亲是范曜华(范霭祥)。

范海福的母亲是励精。

范海福的妻子是李方华。

导师

范海福的导师是吴乾章。

院士语录

评价是客观的需要,标准需要逐步完善,领导最好有所宽容,个人不必过分认真。

科研的目标本来就不应该是“获奖”,“获奖”更不应该成为科研的终点站。

专业基础好不等于研究能力强,作为一名研究生应该努力做到从理解到应用再到创新的飞跃,只有创新才真正是对科学家的要求。

主要成就

范海福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范海福主持测定了在中国发现的新天然氨基酸—南瓜子氨基酸和使君子氨基酸的晶体结构,并开展了针对天然有机物晶体结构分析的直接法研究,提出将直接法同重原子法、异数散射以及同晶型置换法相结合的原理。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在此基础上主持完成了“直接法处理晶体结构分析中的赝对称性问题”的研究,发展出一套理论和应用技术。主持开展了直接法用于蛋白质晶体结构分析的试验。主持建立了多维空间中的直接法并首次用于测定高温超导材料的非公度调制结构。他还与李方华合作建立了一种用于电子显微学的图像处理新方法。

科研成果奖励

获奖时间

获奖项目

获奖等级

1987年

将直接法处理晶体结构分析中的赝对称性问题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05年

微小晶体结构测定的电子晶体学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二完成人)

2012年

《符号关系式在测定含重原子晶体结构中的应用——I.一个符号修正方案;II.分量关系式及其应用》

最有影响论文奖特等奖

1992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完成人)

学术论著

据2012年10月8日科学网网站显示,范海福共发表学术论文一百篇。1995年与迈克尔·沃尔夫森合著《PhysicalandNon-PhysicalMethodsofSolvingCrystalStructures》。

学术交流

范海福的研究成果曾应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报告40余次。

1、1963年,到上海参加第一届全国天然有机化学会议,做关于“单晶体X射线结构分析及其在研究天然有机物中的的应用”的报告。全文刊登于《天然有机化学综述论文集》科学出版社,1966,250-277页。

2、“DirectMethodsoutsidetheTraditionalField”.FanHai-fu,lectureatSymposiuminHonorofJeromeKarleandHerbertHauptman(Nobellaureatesinchemistry,1985),XIVthIUCrCongress,Perth,Australia,1987.

3、“Multi-dimensionaldirectmethods”.FanHai-fu,lectureatAdvancedStudyInstituteonElectronCrystallography,Erice,Italy,1997,publishedinElectronCrystallography.Ed.byD.L.Dorset,S.Hovmöller&X.Zou,KluwerAcademicPublishes,TheNetherlands,1998.Pp.193-202.

4、“Directmethodsofsolvingphaseambiguitiesinmacromolecularstructures”.FanHai-fu,lectureatAdvancedStudyInstituteonDirectMethodsforSolvingMacromolecularStructures,Erice,Italy,1997,publishedinDirectMethodsforSolvingMacromolecularStructures.Ed.byS.Fortier,KluwerAcademicPublishes,TheNetherlands,1998.Pp.297-305.

5、“Newmethodsandvisualcomputinginelectroncrystallography”.Fan,H.F.Wan,Z.H.,Liu,Y.D.,Fu,Z.Q.,Li,YandLi,F.H.,lecturebyFanHai-fuatInternationalKunmingSymposiumonMicroscopy,Kunming,China,2000.

6、“ElectronCrystallographicStudyofIncommensurateModulatedStructures”.FanHai-fu,LiYang,WanZheng-hua,FuZheng-qing,MoYou-de,ChengTing-zhu&LiFang-hua,lecturebyFanHai-fuatJointannualmeetingsoftheMicroscopicalSocietyofCanadaandMicroscopySocietyofAmerica.Quebec,Canada,2002.

7、“Directmethodsinproteincrystallography”.H.F.Fan&Y.X.Gu.,lecturebyFanHai-fuatX-rayMethodsinStructuralBiologyWorkshop,ColdSpringHarborLaboratoryX-rayCrystallographyCourseatIBP,Beijing,China,2008.

8、“Diffractionphasingfornano-crystals/particles”.H.F.Fan,lectureatInternationalworkshoponSciencewithFreeElectronLasers,Shanghai,China,2011.

9、2012年,到北京参加香山会议,做关于“基于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的、原子尺度下的物质结构分析”第一次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XFEL)的报告。

10、2014年,到上海参加香山会议,做关于“串行晶体学”第三次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XFEL)报告。

范海福人才培养

学生培养

据2021年1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网站显示,范海福培养了十余位博士和硕士,其中一人当选中科院院士,八人在中国国内外获教授或高级研究员职务。

范海福荣誉表彰

获奖时间

奖项名称

1991年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1年

叶企孙物理奖

1996年

第三世界科学院物理奖

1998年

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00年

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2006年

陈嘉庚科学奖(数理科学奖)

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

社会任职

任职时间

职务

1983年-1996年

中山大学化学系、物理系兼职教授

1985年-1993年

中国科技大学结构分析中心兼职教授

1987年-1993年

第十四届国际晶体学会、晶体学计算委员会委员

1987年-1993年

第十五届国际晶体学会、晶体学计算委员会委员

北京大学兼职教授

人物评价

和同时代科学家一样,范海福的科研道路打上了时代烙印,但又显得有些异数——没有被动承担某个研究项目,还抵御了某些“大气候”的影响。(科学网评)

范海福院士是中国乃至国际物理学界的知名科学家。(央视国际评)

标签: 范海福

更多文章

  • 於崇文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於崇文

    於崇文(1924年2月15日-2022年6月12日),男,浙江宁波人,地球化学动力学家,矿床地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教授,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元素地球化学区域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地质矿产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於崇文长期从事地球化学动力学和地质系统复杂性研究。於崇

  • 庄巧生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庄巧生

    庄巧生(1916年8月5日-2022年5月8日),福建省闽侯县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小麦遗传育种学科主要奠基人之一,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1939年毕业于成都金陵大学农艺系获学士学位,1945-1946年在美国堪萨斯州立学院学习小麦品质测试技术

  • 潘际銮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潘际銮

    潘际銮(1927年12月24日-2022年4月19日),出生于江西瑞昌,焊接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昌大学名誉校长,湘潭大学名誉校长。1944年潘际銮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机械系;1946年转入清华大学机械系继续学习;1948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 余国琮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余国琮

    余国琮(1922年11月18日-2022年4月6日),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化学工程专家,致力于化工基础理论研究,长期从事化工分离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天津大学教授、化工学院名誉院长、化学工程研究所名誉所长,精馏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余国琮于1943年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化工

  • 文圣常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圣常

    文圣常(1921年11月1日-2022年3月20日),男,生于河南光山,物理海洋学家,中国海浪学科的开拓者。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曾任山东海洋学院院长、中国海洋研究委员会主席、世界大洋环流实验(WOCE)中国委员会副主席。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194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1947年毕业于美国航空机械学校

  • 朱兆良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兆良

    朱兆良(1932.8.21-2022.1.30),山东青岛人,原籍浙江奉化,土壤农业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朱兆良于1953年从山东大学毕业进入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3年当选为中国

  • 徐性初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徐性初

    徐性初(1934年1月7日—2022年1月1日),出生于天津,精密机床设计及工艺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名誉院长。徐性初于1955年从大连工学院毕业后进入机械工业部二局设计处工作,先后担任技术员、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研究室主任、副总工程师、所长;1988年开始先后担任

  • 吴新智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吴新智

    吴新智(1928年6月2日-2021年12月4日),出生于安徽合肥,古人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吴新智于1953年从上海医学院毕业后进入大连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工作;1961年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后留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工作,历任

  • 陈文新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陈文新

    陈文新(1926年9月23日-2021年10月7日),女,湖南省浏阳县人,土壤微生物及细菌分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52年,陈文新毕业于武汉大学;1958年,在苏联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获副博士学位;1959年,学成回国后,进入北京农业大学从事教学和农业科研

  • 张涵信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张涵信

    张涵信(1936年1月1日-2021年10月1日),出生于江苏沛县,空气动力学家,专业技术少将军衔,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张涵信于1958年从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毕业;1963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硕士学位;1964年担任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讲师;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