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徐叙瑢

徐叙瑢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708 更新时间:2023/12/16 22:20:19

徐叙瑢(1922年4月23日—2022年7月12日),男,生于山东临沂。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1955年获苏联科学院列别捷夫物理研究所副博士学位,中国发光学的主要开创者和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徐叙瑢历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中科院长春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长春物理研究所所长;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北京交通大学光电子技术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科技大学兼职教授等职。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徐叙瑢提出了分层优化方案,发现了固态阴极射线发光。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发光学研究室。提出第三代场致发光模型属国际首创。研制成功的分层优化场致发光显示器获得了发明专利。是"中国科学院激发态物理开放实验室"和"铁道部信息存储、显示与材料部级开放实验室"的主要创建人,也是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科学会的创始人之一,为我国培养了大批发光学专业人才和骨干。1999年获得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基本资料

中文名:徐叙瑢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山东临沂

出生日期:1922年4月23日

逝世日期:2022年7月12日

毕业院校:西南联合大学

代表作品:光电材料与显示技术

主要成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发光学研究室

证明了场致发光的碰撞机理

职称:教授

性别:男

人物经历

徐叙瑢,1922年4月23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沂市,小学就读于山东临沂孔子庙小学,抗日战争爆发后,徐叙瑢毅然南行,转读于湖北郧阳国立山东中学,继而步行入川,在绵阳就读于国立六中(现今绵阳南山中学)。

1941年,考入昆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战时,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联合组成)物理系学习。在校期间,通过帮助教授抄录书刊,刻写钢板,油印讲义,做教学模型,管理学校图书馆的资料,当家庭教师,磨豆浆等,勤工俭学完成四年大学学业。

1945年,徐叙瑢进入北京大学物理系任助教兼做著名物理学家饶毓泰教授的研究生,并参加了中共地下外围组织。

1950年,徐叙瑢调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从事固体发光科学研究。同年,徐院士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晋升为讲师。

1951年,徐叙瑢被派往前苏联科学院列别杰夫物理研究所深造。师从安东诺夫(国际著名发光专家)教授和康斯坦丁诺娃教授。

1955年5月,徐叙瑢获得前苏联科学院列别杰夫物理研究所副博士学位。徐叙瑢的学术成果从前苏联传向国际发光学界。安东诺夫教授在20世纪60年代出版的学术专著《光致发光》中,用十几页的篇幅引用了徐叙瑢的研究结果。法国著名科学家达尼尔·居里等人也在自己的著作或论文中引用了徐叙瑢的研究结果。

1956年,徐叙瑢参加中国12年科学技术发展的远景规划工作。在中科院北京物理研究所,率先进行阴极射线发光和光致发光的研究和场致发光的研究,为中国发光材料走向工业化和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1964年,徐叙瑢利用光探针法,证实了场致发光中的电子离化倍增过程,证明了场致发光的碰撞机理。

1965年9月,经中国科学院调整,成立以发光学为主攻方向的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研究所。1966年,徐叙瑢到长春物理研究所担任研究员。1978年任该所所长,1985年后任名誉所长。

1980年徐叙瑢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并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副院长。同年,徐叙瑢与许少鸿、吴伯僖等共同创建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科学会,并一直担任发光分科学会理事长。

1982年,徐叙瑢用选择激发的方法研究了上千例癌血清的特异荧光,获得作为判据特征峰的定量标准。该项研究成果获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

1987年,徐叙瑢调至天津理工学院,在该校建立起材料物理研究所,任所长。进一步开展固体发光前沿问题--薄膜场致发光的研究工作。

1987年8月,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科学会在北京召开第八届国际发光会议,由徐叙瑢任地区组织委员会主席和学术委员会主席。

1993年徐叙瑢当选天津市第12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94年,在国际场致发光学术讨论会上,徐叙瑢用流畅的英语,以充分的理论和实验事实为依据,提出了第三代场致发光模型,从而使场致发光的全彩色显示屏有了实现的可能。

1996年,徐叙瑢研制的分层优化场致发光显示器获得了发明专利,并初步试制双色显示屏。

1997年,徐叙瑢调至北方交通大学工作,创建了发光学研究基地--光电子技术研究所。三年时间建成一个实验设备先进、实验手段完备的高新技术实验室--"信息存储、显示与材料实验室",该实验室已被铁道部正式批准为部级开放实验室,并被列为学校"211"重点建设项目。

1998年3月,徐叙瑢成功主办"首届全国有机分子及聚合物发光与激光学术会议"。

1999年6月,徐叙瑢与国际信息显示学会(SID)主席、英国IBM技术研究院Dr.Lowe高级研究员共同主办并主持了"第5届国际材联先进材料国际会议──显示材料分会(IUMRS-ICAM¢99)",获得圆满成功。

2011年5月31日,徐叙瑢为北京交通大学捐书两百余册,图书馆书记裴劲松代表图书馆接受赠书。90岁的徐叙瑢亲笔题写对读者的捐赠寄语,寄语写道:“图书是无边际的知识源泉,集百家之长,万户创新。既记录了历史,又突出了跨越,提供了作人,作事及专业的优秀范例。丰富思想,为培养千万人才,支撑半边天。在北京交大的图书馆必将走出大批栋梁之才。”

主要贡献

徐叙瑢科研成果

科研综述

徐叙瑢提出了分层优化方案,发现了固态阴极射线发光。在发光机理上,尤其是在导带电子的性质及其在场致发光的作用上有系统、独创的研究。对发光学基础建设、人才培养、国内外学术交流、学会及学报创办都有重要贡献。其研究工作遍及复合发光的动力学、过热电子的实验论证、能量传递、瞬态光谱及光致发光、阴极射线发光、场致发光、发光在癌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等领域。他提出的第三代场致发光模型属国际首创,研制成功的分层优化场致发光显示器获得了发明专利。他是“中国科学院激发态物理开放实验室”和“铁道部信息存储、显示与材料部级开放实验室”的主要创建人,也是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科学会的创始人之一,为中国培养了大批发光学专业人才和骨干。

研究专著

出版

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序号

作品

年份

作者

1

光电材料与显示技术

2004

徐叙瑢等

2

3营造绚丽多彩的光世界发光学趣谈

42005

清华大学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

徐叙瑢等编著

3

发光材料与显示技术

2003

化学工业出版社

徐叙瑢主编

4

发光及其应用

1994

湖南教育出版社

徐叙瑢,楼立人

5

发光学与发光材料

2004

化学工业出版社

徐叙瑢,苏勉曾主编

期刊论文

稀土配合物发光中的能量传递研究

序号

作品

年份

出版

作者

1

2001

中国稀土学报

吴瑾光,徐叙瑢等

2

CdSe纳米晶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2003

光电子·激光

刘舒曼,徐叙瑢等

3

癌患者血清的特异荧光研究

1988

科学通报

孟继武,侯尚公,徐叙瑢

4

CdSe/CdS核/壳型纳米晶的光谱特性

2002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刘舒曼,徐征,徐叙瑢等

5

高场下界面势垒对双层有机器件复合发光的影响

2000

物理学报

侯延冰,董金凤,徐叙瑢等

6

血清荧光法筛查恶性肿瘤的研究

2003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孟继武,郑荣儿,徐叙瑢

7

两种基质中Er的上转换发光特性

2001

中国稀土学报

赵谡玲,徐叙瑢等

8

不同温度下ZnS的高场输运特性

2000

物理学报

侯延冰,徐征,徐叙瑢

9

稀土铽配合物有机电致发光

2001

中国稀土学报

邓振波,白峰,徐叙瑢

10

SiO2薄膜的制备方法与性质

1995

发光学报

陈立春,向军,徐叙瑢

11

ZnS型薄膜电致发光器件输运过程的解析能带模拟

2000

物理学报

赵辉,何大伟,徐叙瑢

徐叙瑢人才培养

徐叙瑢共培养了硕士研究生三十余名,博士研究生近三十名。基本情况如下:

【和青芳】学位类别:博士;授予学位日期2006年06月01日;授予学位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学位论文:薄膜电致发光电输运信息的计算机模拟

刘德昂】学位类别:博士;授予学位日期2006年04月01日;授予学位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学位论文:利用交流阻抗谱方法研究电致发光器件

【章婷】学位类别:博士;授予学位日期2005年06月01日;授予学位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学位论文:掺杂聚合物电致发光中的能量与电荷传输

【王元敏】学位类别:博士;授予学位日期2005年05月01日;授予学位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学位论文:有机电致发光中的磷光材料和器件研究

【钱磊】学位类别:博士;授予学位日期2005年04月01日;授予学位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学位论文:二氧化钛纳米管的制备和结构性能表征以及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

【曲崇】学位类别:博士;授予学位日期2004年06月01日;授予学位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学位论文:有机无机异质结中固态阴极射线发光的研究

李云白】学位类别:博士;授予学位日期2004年06月01日;授予学位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学位论文:掺杂聚合物光电特性研究

【赵谡玲】学位类别:博士;授予学位日期2003年05月01日;授予学位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学位论文:水热法合成稀土离子掺杂氟化物上转换发光材料及其特性的研究

【何志毅】学位类别:博士;授予学位日期2001年07月01日;授予学位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学位论文:一些离子键晶体中电子俘获机理的研究

【衣立新】学位类别:博士;授予学位日期2001年06月01日;授予学位单位:北京交通大学;学位论文:蓝色薄膜电致发光中几个物理问题的研究

徐叙瑢荣誉表彰

获奖时间

奖项名称

1999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1990

中科院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

1989

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1983

吉林省劳动模范称号

1982

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2

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

社会任职

1955-1966年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任副研究员

1956年任《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编委

1963年当选为中国物理学会副秘书长

1966-1987年中科院长春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

1978年任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长春物理研究所所长

1980年当选中国物理学会发光分科学会理事长兼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副院长

1981年当选吉林省科协常务理事、吉林省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1984年任《发光快报》、《发光学报》主编、发光国际组织委员会委员

1985年任中国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科院"离子束开放实室"和"红外物理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科院长春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冶金部东北工学院名誉教授

1986年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吉林省科技协会副主席

1987年任第八届国际发光学术会议主席、天津理工学院材料物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1988年任中科院"激发态物理开放实验室"主任

1990年任中科院"红外物理国家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功能材料》杂志顾问

人物评价

中国物理学家黄昆教授:"徐叙瑢教授的名字是和我国发光学科的开创和发展分不开的。除了他本人在发光学研究上的成就之外,他培育了我国发光学科的主要骨干,帮助建立了主要研究基地。我国发光学是学术交流活动开展得最活跃、最有成效的物理学分支之一,这更是和徐叙瑢教授的努力分不开的。"

标签: 徐叙瑢

更多文章

  • 范海福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范海福

    范海福(1933年8月15日-2022年7月8日),男,广东省广州市人,晶体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范海福于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1956年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1986年晋升为研究员;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200

  • 於崇文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於崇文

    於崇文(1924年2月15日-2022年6月12日),男,浙江宁波人,地球化学动力学家,矿床地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教授,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元素地球化学区域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地质矿产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於崇文长期从事地球化学动力学和地质系统复杂性研究。於崇

  • 庄巧生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庄巧生

    庄巧生(1916年8月5日-2022年5月8日),福建省闽侯县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小麦遗传育种学科主要奠基人之一,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1939年毕业于成都金陵大学农艺系获学士学位,1945-1946年在美国堪萨斯州立学院学习小麦品质测试技术

  • 潘际銮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潘际銮

    潘际銮(1927年12月24日-2022年4月19日),出生于江西瑞昌,焊接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昌大学名誉校长,湘潭大学名誉校长。1944年潘际銮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机械系;1946年转入清华大学机械系继续学习;1948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 余国琮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余国琮

    余国琮(1922年11月18日-2022年4月6日),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化学工程专家,致力于化工基础理论研究,长期从事化工分离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天津大学教授、化工学院名誉院长、化学工程研究所名誉所长,精馏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余国琮于1943年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化工

  • 文圣常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文圣常

    文圣常(1921年11月1日-2022年3月20日),男,生于河南光山,物理海洋学家,中国海浪学科的开拓者。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曾任山东海洋学院院长、中国海洋研究委员会主席、世界大洋环流实验(WOCE)中国委员会副主席。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194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1947年毕业于美国航空机械学校

  • 朱兆良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兆良

    朱兆良(1932.8.21-2022.1.30),山东青岛人,原籍浙江奉化,土壤农业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朱兆良于1953年从山东大学毕业进入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3年当选为中国

  • 徐性初

    名人大全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徐性初

    徐性初(1934年1月7日—2022年1月1日),出生于天津,精密机床设计及工艺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名誉院长。徐性初于1955年从大连工学院毕业后进入机械工业部二局设计处工作,先后担任技术员、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研究室主任、副总工程师、所长;1988年开始先后担任

  • 吴新智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吴新智

    吴新智(1928年6月2日-2021年12月4日),出生于安徽合肥,古人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吴新智于1953年从上海医学院毕业后进入大连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工作;1961年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后留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工作,历任

  • 陈文新

    名人大全编辑:心作祟标签:陈文新

    陈文新(1926年9月23日-2021年10月7日),女,湖南省浏阳县人,土壤微生物及细菌分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52年,陈文新毕业于武汉大学;1958年,在苏联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获副博士学位;1959年,学成回国后,进入北京农业大学从事教学和农业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