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龚健雅

龚健雅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547 更新时间:2024/1/18 8:32:24

龚健雅,1957年4月出生于江西省樟树市,测绘与地理信息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龚健雅于1982年从华东地质学院测量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92年获得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9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999年被聘为教育部首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6年担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首席科学家;2007年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5年担任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龚健雅主要从事地理信息理论和几何遥感基础研究。

基本资料

名:龚健雅

国籍:中国

出生地:江西省樟树市

出生日期:1957年4月

毕业院校:武汉测绘科技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空间信息共享技术与标准》、《地理信息系统基础》

主要成就:201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57年4月,龚健雅出生于江西省清江县(现樟树市)义成乡的普通农民家庭。

1982年,从华东地质学院(现东华理工大学)测量系毕业后留校任教。

1983年,经学校选派到武汉测绘学院摄影测量与遥感系进修深造。

1988年,考入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师从之卓、李德仁,经由李德仁推荐作为该校与丹麦技术大学联合培养的博士生,远赴北欧的丹麦技术大学求学。

1990年10月,从丹麦回国。

1992年,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毕业,获得博士学位;同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

1994年,破格晋升为教授。

1995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1999年,被聘为教育部首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2006年,担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席科学家。

2007年,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

2010年,入选国家测绘局科技领军人才。

2011年12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5年4月,担任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院长。

主要成就

龚健雅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龚健雅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提出了面向对象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和数据模型,并成为GIS软件的主流技术,并率先研发了面向对象GIS软件GeoStar,在中国测绘、国土和电力管理等许多领域得到应用。于二十一世纪初系统地提出了空间信息共享与互操作理论与方法,研发出多源空间信息共享服务平台GeoSurf和网络三维信息共享集成平台GeoGlobe,成为中国军民各类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如天地图的基础软件。在摄影测量与遥感方面,他提出了遥感广义几何成像模型与精确处理方法,主持研发了中国遥感卫星地面处理系统,并大幅提高了国产遥感卫星影像自主定位精度。

学术论著

截至2015年4月,龚健雅出版专著13部(其中第一作者专著6部),国家标准4部,发表论文430多篇(其中期刊论文290多篇、第一作者论文80多篇、SCI论文60多篇、EI论文200多篇),论著他引共10000多次。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1993.10

《整体SIS的数据组织与处理方法》

龚健雅著

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7.08

《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数据结构与处理技术》

毋河海,龚健雅编著

北京:测绘出版社

1999

《当代GIS的若干理论与技术》

龚健雅主编

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1.02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

龚健雅编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07

《当代地理信息技术》

龚健雅等编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12

《对地观测数据处理与分析研究进展》

龚健雅著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11

《地理信息共享技术与标准》

龚健雅等编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11

《空间信息共享技术与标准》

龚健雅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2.06

《空间信息智能服务理论与方法》

王艳东,龚健雅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6.08

《鄱阳湖流域生态安全及其监控》

王野乔,龚健雅等著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6.09

《测绘学概论》

宁津生主编;龚健雅等编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8.12

《我的老师李德仁》

龚健雅,杨欣欣主编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承担项目

截至2015年4月,龚健雅先后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30多项。

科研成果奖励

截至2015年4月,龚健雅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创新团队奖1项(排名第三)、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排名第三)、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2项排名第一、1项排名第二)、省部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6项。

时间

项目

奖项

2014

武汉大学对地观测与导航技术创新团队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排名第三)

2013

国产民用高分辨率立体测图卫星测绘和应用关键技术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三)

2010

开放式虚拟地球集成共享平台及重大工程应用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2005

空间信息网络服务技术及产业化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2001

国产GIS基础软件吉奥之星的研制与工程应用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二)

科研获奖

龚健雅人才培养

教育思想

龚健雅认为:“学生是老师最大的成果,科研和教学可以相得益彰。”他一直坚守在教学一线,他给学生上的第一堂课就是要诚实、正直,决不容许学术抄袭现象。他给学生提出要做到几个“一流”:要做一流的研究者,要在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要创造一流的科研成果。

龚健雅认为:持之以恒是最为重要的科研品质。他说,“我们所做的工作都应是学术前沿和国家需求。如果看准了一个事情,就要坚持做下来并不断完善,绝不能半途而废。”

讲授课程

龚健雅在武汉大学讲授《测绘学概论》,该课程先后由宁津生、李德仁、陈俊勇、刘经南、张祖勋主讲,其中王之卓是李德仁的导师,王之卓和李德仁是龚健雅的导师。师徒三人都曾赴海外留学,也都选择学成归国。

指导学生

截至2015年6月,龚健雅先后指导硕士研究生120多名,博士研究生70多名,其中合作指导的两名博士研究生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22年2月27日上午11点06分,在龚健雅院士的指导下,以武汉大学学生为主体研发的“明星一号”微纳卫星,搭乘长征八号遥二火箭在中国文昌成功发射。

龚健雅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授予单位

1993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1997

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

-

1997

全国测绘系统先进工作者

-

1999

一等功臣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

2001

“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先进个人

-

2004

国家科技部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先进个人

-

2005年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2011年

“十一五”测绘地理信息科技杰出贡献奖

-

2011年12月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

全国优秀教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

Dolezal成就奖

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1996年—2000年

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第六委员会秘书

2000年—2004年

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联邦式数据库与互操作”工作组(WGIV/2)组长

2003年—2013年

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30)委员

2004年—2005年

国家863计划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主题专家组成员

2004年—2008年

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第21届大会学术委员会副主席

2004年—2008年

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多时相遥感信息处理与变化检测工作组(WGVII/5)组长

2004年—2011年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理论与方法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2007年—2009年

国家863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专家

2007年—2011年

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2008年—2012年

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第六届副理事长

2008年—2012年

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虚拟地球与可视化分析”工作组(WGIV/4)组长

2009年—2013年

国务院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测绘科学与技术组召集人

2009年—2013年

中国测绘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理事

2009年—

《TransactioninGIS》编委

2009年—

《InternationalJournalofHealthGeographics》编委

2009年—

武汉大学地学计算与分析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任

2010年—2014年

《测绘学报》第十届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11年—2015年

第二届国家测绘局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委员

2011年—2015年

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常务理事

2011年—2015年

亚洲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秘书长

2012年—2016年

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第六委员会主席

2014年—2018年

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2015年—2020年

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30)委员

-

国务院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测绘科学与技术组召集人

-

国际标准化组织地理信息/地球信息专业技术委员会(ISO/TC211)国内专家组第二、四组专家

-

973计划“对地观测数据—空间信息—地学知识的转化机理”项目首席科学家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编委

人物评价

龚健雅在测绘与地理信息科学研究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在生活方面,他节俭朴素,待人真诚敦厚。(东华理工大学评)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龚健雅不仅有立足国家需求做科研的赤子情怀,还将为国家培养优秀测绘人才视为己任。(武汉大学评)

龚健雅是一位站在学科前沿,服务于国家重大需求,踏踏实实带领团队工作的优秀中青年科学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评)

标签: 龚健雅

更多文章

  • 郭华东

    名人大全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郭华东

    郭华东,1950年10月6日出生于江苏丰县,地球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科学理事会会士,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主任。郭华东于1977年从南京大学毕业;1981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之后

  • 郭正堂

    名人大全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郭正堂

    郭正堂,1964年4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应县,新生代地质与古气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原副校长,中国地理学会会士。郭正堂主要从事新生代地质与古气候学研究,在风尘堆积地层学、古土壤与古环境等方面取得系统的研究成果。中文

  • 郝芳

    名人大全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郝芳

    郝芳,男,汉族,1964年5月生,内蒙古赤峰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授、博士生导师、党委副书记、校长。郝芳于1986年从武汉地质学院毕业;1989年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1995年获得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博士

  • 侯增谦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侯增谦

    侯增谦,1961年6月出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矿床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所长,第八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侯增谦于1982年从河北地质学院(现河北地质大学)地质系毕业;1985年获得武汉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研究生部硕士学位;1988

  • 胡敦欣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胡敦欣

    胡敦欣,1936年10月20日出生于山东即墨,物理海洋学家,中国海洋通量研究的开拓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胡敦欣于1961年从山东海洋学院毕业;1966年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后留所工作;1979年至1982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等做访

  • 胡瑞忠

    名人大全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胡瑞忠

    胡瑞忠,汉族,1958年12月出生于湖南永州,矿床学和矿床地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胡瑞忠1978年—1988年就读于成都地质学院,先后获得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89年—1991年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1年7月历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

  • 黄荣辉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黄荣辉

    黄荣辉,1942年8月17日出生于福建泉州市,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黄荣辉于1965年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毕业,考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1968年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后留所工作,先后担任助理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79年赴日

  • 贾承造

    名人大全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贾承造

    贾承造,1948年3月10日出生于甘肃兰州,原籍河北蔚县,石油地质与构造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贾承造于1975年从新疆工学院地质系毕业;1987年获得南京大学博士学位;1994年担任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副总地质师、总地质师、副指挥;1998年兼任中

  • 焦念志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焦念志

    焦念志,1962年12月出生于山东潍坊,生物海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民盟中央常委、民盟福建省委副主委。1983年焦念志从山东海洋学院毕业后留校担任助教;1985年考取青岛海洋大学研究生,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91年博士毕业后,进入

  • 金振民

    名人大全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金振民

    金振民,1941年9月21日生于浙江省温州市,构造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1965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200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8年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并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教育部、人事部);2007年获湖北省劳动模范称号。金振民主要从事构造地质学,地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