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宣益民

宣益民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327 更新时间:2024/1/19 10:36:10

宣益民,1956年9月出生于安徽省无为县,工程热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宣益民毕业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核动力装置专业,获学士学位,1984年获得南京工学院工程热物理专业硕士学位,随后分配到华东工学院工作;1989年经国家公派赴德国汉堡国防大学热力学研究所留学;1991年获博士学位后继续在校从事博士后工作;1993年回到中国继续从事热能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98年担任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10年担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15年12月7日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6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宣益民长期从事能量高效传递、利用与控制,热辐射传输,系统热分析的研究。

基本资料

名:宣益民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安徽省无为县

出生日期:1956年9月

毕业院校:德国汉堡国防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物经历

1982年1月,宣益民毕业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现哈尔滨工程大学)核动力装置专业,获学士学位。

1984年9月,毕业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工程热物理专业,获硕士学位,随后分配到华东工学院(现南京理工大学)工作。

1989年4月,经国家公派,赴德国汉堡国防大学热力学研究所留学,1991年10月获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在德国汉堡国防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3年2月,从德国回到中国工作,继续从事热能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1995年,先后三次作为客座教授赴德国汉堡国防大学讲学及合作研究(10月至1996年4月、1999年6月至1999年8月2000年7月至2000年9月)。

1997年5月,作为高极访问学者赴美国普渡大学机械工程系开展研究工作(至1997年12月)。

1998年9月,任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分管过科学研究、军民品技术开发和产学研合作、安全生产、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至2010年)。

2004年11月,应邀在日本九州大学以客座教授身份开展合作研究(至2005年1月)。

2010年9月,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至2017年2月)。2011年,担任973首席科学家。

2015年12月,当选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

主要成就

宣益民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宣益民长期从事能量高效传递、利用与控制研究。建立了纳米流体能量传递的理论与方法,阐明了纳米流体导热和对流换热的微观现象与宏观传递性质之间的本构关系,揭示了纳米流体能量传递的强化机理。发展了近场和远场热辐射的理论与应用方法,建立了适用于不同类型材料的近场热辐射模型,提出了表面热辐射特性调控和太阳能吸收增强方法,建立了目标与背景红外辐射特性分析与控制方法。发明了器件-组件-系统多层次的高功率电子设备热控制方法与技术。

研究领域

1、功能流体流动与能量传递机理及其控制方法

围绕纳米流体、磁流体等功能流体在热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基础研究中急需解决的若干关键科学问题:功能流体强化传热的多尺度分析方法;纳米流体强化传质机制;磁流体流动和传热特性及其控制方法;温度敏感型磁性流体自主能量传输技术等。

2、高效热光伏能量转换理论与技术

针对新型热光伏能量转换技术,开展以下研究内容:系统光电能量转换机理;热光伏系统理论模型及优化设计方法研究;太阳辐射吸收表面、波长选择性热辐射面、滤光器和热光伏电池等关键部件研究;系统转换效率和功率密度的强化方法;热光伏系统研制与实验研究等。

3、系统热控制理论与技术

围绕航天器、卫星、电子设备等系统与设备热控制与热管理研究领域,开展以下研究内容:高热流器件散热理论与技术;智能化自主散热理论与技术;微小型热控元件与MEMS散热理论与技术;深低温热收集与传输排热理论与技术;高适应能力的主动热控理论与技术等。

4、目标热特征分析与控制技术

地面及空间目标热特征理论分析方法;目标精确热模型及热设计方法;目标热特征实验方法;目标谱特征分析与目标识别方法;目标热特征控制技术等。

5、强化传热及节能技术

强化传热的新原理、新方法;新型节能技术等。

项目承担&科研成果奖励

截至2015年12月,宣益民先后主持了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与面上项目、863项目、国防基础科研项目、总装预研、总装重点基金等2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较高层次的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

奖项

时间

项目名称

2002年

红外热像理论建模与应用仿真

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5年

纳米流体能量传递机理研究

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2010年

插入式程控声波除灰技术

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论文专著

截止到2016年,宣益民在国内外杂志和学术会议上发表了20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SCI收录近100篇,40篇文章被SCI他引1400余次,单篇最高SCI他引473次,SCI他引超过100次的5篇。出版了中文专著2本和德、英文专著2本,翻译了1本专著;获得了10多项发明专利,下面列举具有代表性质的论文名录:

YuanpeiXu;*YiminXuan;LiliYang,Full-spectrumphotonmanagementofsolarcellstructuresforphotovoltaic–thermoelectrichybridsystems,EnergyConversionandManagement,103卷,pp533-541,2015/10.

YongChen;*YiminXuan,Theinfluenceofsurfaceroughnessonnanoscaleradiativeheatfluxbetweentwoobjects,JournalofQuantitativeSpectroscopyandRadiativeTransfer,158卷,pp52-60,2015/6.

DaYun;*XuanYimin,Effectoftemperatureonperformanceofnanostructuredsiliconthin-filmsolarcells,SolarEnergy,115卷,pp109-119,2015/5.

QiangLi;XinYiZhu;YiMinXuan,ModelingheatgenerationinhighpowerdensitynanometerscaleGaAs/InGaAs/AlGaAsPHEMT,InternationalJournalofHeatandMassTransfer,81卷,pp130-136,2015/2.

PengfeiXu;QiangLi;YiminXuan,Enhancedboilingheattransferoncompositeporoussurface,InternationalJournalofHeatandMassTransfer,80卷,pp107-114,2015/1.

LiliYang;*YiminXuan,Broadbandandmultiangleenhancedantireflectionofsiliconsolarcellsbycompoundrandomnanostructures,JournalofQuantitativeSpectroscopy&RadiativeTransfer,151卷,pp5-12,20151月.

LiQiang;ZhuXinyi;*XuanYimin,ModelingheatgenerationinhighpowerdensitynanometerscaleGaAs/InGaAs/AlGaAsPHEMT,InternationalJournalofHeatandMassTransfer,81卷,pp130-136,2015.

*LiQiang;TiePeng;XuanYimin,InvestigationonheattransferfeatureofR134aspraycooling,ExperimentalThermalandFluidScience,60卷,pp182-187,2015.

JinZhang;*YiminXuan;LiliYang,Performanceestimationofphotovoltaic–thermoelectrichybridsystems,Energy,78卷,pp895-903,2014/12/15.

DesongFan;QiangLi;YiminXuan;PingDai,Variableemissivitypropertyofmagnetronsputteringthermochromicfilm,ThinSolidFilms,570卷,pp123-128,2014/11/3.

CuiTengfei;LiQiang;*XuanYimin,Characterizationandapplicationofengineeredregularroughsurfacesinthermalcontactresistance,AppliedThermalEngineering,71(1),pp400-409,2014/10/5.

段慧玲;宣益民,等离激元纳米流体的光热特性研究,中国科学:技术科学,08期,pp833-838,2014/8/20.

YutaoZhang;*YiminXuan,Bioinspiredstructuredsurfaceforwide-bandantireflection,The2ndInternationalWorkshoponNano-MicroThermalRadiation,2014/6/7-2014/6/9,Shanghai,2014/6/7.

YiminXuan,Anoverviewofmicro/nanoscaledthermalradiationanditsapplications,PhotonicsandNanostructures-FundamentalsandApplications,12(2),pp93-113,2014/4.

*宣益民,纳米流体能量传递理论与应用,中国科学:技术科学,03期,pp269-279,2014/3/20.

PengTie;QiangLi;YiminXuan,HeattransferperformanceofCu–waternanofluidsinthejetarraysimpingementcoolingsystem,InternationalJournalofThermalSciences,77卷,pp199-205,2014/3.

宣益民人才培养

宣益民治学严谨、勇于创新、悉心教书育人。2002年被评为教育部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

1993年至2015年期间,在南京理工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宣益民直接指导下已培养出20多名博士、30多名硕士。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工程技术数字研究馆信息、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宣益民培养学生情况如下:

2015

微结构表面红外热辐射特性调控方法研究

黄金国

博士

2015

旋转帽罩热管防冰性能数值模拟研究

常伟

硕士

2015

喷射冷却特性及强化换热方法研究

铁鹏

博士

2014

等离子激元太阳电池仿真研究

喻雪晴

硕士

2014

微结构表面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其热辐射光谱特性研究

方俊

博士

2014

地球及临边背景红外辐射特性研究

张中健

硕士

2014

纳米结构粒子及其悬浮液的太阳能吸收特性和调控方法研究

段慧玲

博士

2013

电子设备接触界面强化传热特性研究

张平

博士

2013

纳米流体热质传递机理及光学特性研究

方晓鹏

博士

2013

基于热致变色原理的表面热辐射特性及其控制方法研究

范德松

博士

2013

太阳电池表面强化吸收机理与实验研究

杨理理

博士

2012

粗糙表面光谱特性及其反问题的研究

周月

硕士

2012

航空发动机整流罩结冰特性及防冰热载荷的分析研究

赵磊

硕士

2011

卫星热辐射特性及其空间辐照环境效应研究

马伟

博士

2011

高热流密度微/纳尺度电子器件热电特性研究

朱馨怡

硕士

2010

磁流体流动及能量传递特性的多尺度研究

周陆军

博士

2010

太阳能热光伏系统机理与实验研究

陈雪

博士

2010

磁性液体热磁对流与传热机理:能量自主传递方法研究

连文磊

博士

2010

基于孔隙尺度的多孔介质流动与传热机理研究

赵凯

博士

2009

水陆坦克与背景红外辐射特性研究

罗来科

博士

2009

卫星热辐射特性及其反演方法的研究

杨帆

博士

2008

喷射冷却特性及其强化换热方法研究

铁鹏

博士

2008

微结构热辐射光谱控制特性及其应用研究

刘广平

博士

2007

大气层外弹道式空间目标红外辐射特性研究

张振华

硕士

2006

卫星红外辐射特性研究

张伟清

博士

2006

锰锌铁氧体磁流体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杨岗

硕士

2005

细泵回路流动与换热机理研究

钱吉裕

博士

2005

磁流体热磁对流特性研究

硕士

2005

磁流体流动与能量传递的格子Boltzmann方法

叶萌

硕士

2006

内置旋转扭带强化传热机理及清洗动力学研究

张琳

博士

2006

磁流体微观结构及光学性质的数值模拟研究

李斌

硕士

2004

纳米流体强化传热机理研究

李强

博士

2004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传热传质数值模拟

黄镜欢

硕士

2004

纳米流体流动与能量传递的格子Boltzmann方法

余凯

硕士

2004

低温毛细抽吸两相流体回路(CCPL)的结构设计和数值模拟

杨贤飞

硕士

2004

两相毛细泵回路(CPL)的实验研究

陈小波

硕士

2003

跨临界二氧化碳空调系统及传热元件实验与理论研究

张后雷

博士

2003

天电125MW汽轮机的现代化改造与性能试验研究

葛兢业

硕士

2003

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的纳米流体流动与能量传递机理研究

姚正平

硕士

2003

烟道型电站锅炉飞灰含碳量在线测量技术研究

冯长青

硕士

2002

目标与背景红外辐射特征的模拟仿真

张海

硕士

2002

二氧化碳制冷系统动态仿真和研究

伯春

硕士

2002

大型电站锅炉吹灰优化的研究

茹欣

硕士

2002

大型气轮机强迫冷却技术研究

丁旭春

硕士

2001

纳米流体结构与能量输运机理研究

胡卫峰

硕士

2001

纳米流体制备方法与输运参数的研究

李强

硕士

2001

人工神经网络在电站空冷机组中的应用

徐德胜

硕士

2001

车辆热系统分析与设计研究

李艳领

硕士

2000

小型热板传热机理研究

洪宇平

硕士

1999

波纹流道中流体流动性的数值与实验研究

丁蓉

硕士

1998

车辆热特征分析及红外热像模拟

刘俊才

硕士

1998

紧凑式热交换器计算机辅助设计

贾荣光

硕士

1998

波纹流道中流体流动特性的数值与实验研究

丁蓉

硕士

1997

热工参数测试及换热实验研究

胡涛

硕士

毕业时间

论文名称

作者

学位类型

2012

磁性潜热型功能流体的制备与能量传递特性研究

黄勇

博士

宣益民荣誉表彰

奖项/荣誉

2006年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08年

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2012年

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一层次

2016年10月21日

何梁何利基金奖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20年

2019年度江苏省基础研究重大贡献奖

2022年

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

时间

社会任职

2005年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专家

2005年

教育部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2005年

第三届国防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委员

2006年

总装备部科技委兼职委员

2006年-2010年

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2006年-2012年

国家自然基金委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利用学科专家评议组专家

2007年

江苏省工程热物理学会副理事长

2008年-2012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四、五届科学部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2011年

总装十二五目标及共环境特性专业组顾问

2011年

总装十一五卫星系统技术专业组专家

2014年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

2014年

中国化工学会储能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

2014年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传热传质专业委员会委员

——

《InternationalJournalofHeatExchangers》杂志编委

时间

担任职务

人物评价

宣益民围绕纳米流体、热辐射传输、系统热分析和热控制等前沿研究方,潜心钻研,勇于创新,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两方面,取得了系统的创新性研究成果。(何梁何利基金会评)

标签: 宣益民

更多文章

  • 薛其坤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薛其坤

    薛其坤,汉族,1962年12月生,山东蒙阴人,1984年9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材料物理学家,理学博士,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院长、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南方科技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安徽省院士专家联谊会顾问

  • 闫楚良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闫楚良

    闫楚良,1947年8月出生于内蒙古通辽市,机结构可靠性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发明协会会士,北京飞机强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长,信阳航空职业学院特聘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上海理工大学双聘院士。1975年闫楚良从吉林大学毕业于后进入北京飞机强度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研究员、研究室主任、总

  • 严陆光

    名人大全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严陆光

    严陆光,1935年7月6日出生于北京,浙江东阳人,电工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乌克兰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59年严陆光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电力系,之后回国后进入北京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电感储能课题组、聚变电

  • 杨孟飞

    名人大全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杨孟飞

    杨孟飞,1962年10月出生在湖南湘阴,空间技术专家,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嫦娥五号”探月工程三期探测器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杨孟飞于1982年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毕业;1985年获得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控制工

  • 杨伟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杨伟

    杨伟,1963年5月出生于北京,籍贯四川资中,飞机器设计与飞行控制领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航空工业科技委副主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研究员。杨伟于1985年从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力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得工学硕士学位,之后进入航空工业成都所工

  • 杨卫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杨卫

    杨卫,1954年2月16日出生于北京,固体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发展委员会主席,前校长。1969年1月杨卫参加工作。1976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锻压专业。1981年获得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工学硕士。1984年获得

  • 杨槱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杨槱

    杨槱,1917年10月17日生于北京,籍贯江苏省句容市,船舶设计专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杨槱于1940年3月毕业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获得一等荣誉学士学位;1941年10月在重庆商船学校造船科任教;1943年任国立交通大学造船系教授;1952年1月任中苏

  • 姚熹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姚熹

    姚熹,1935年9月28日出生于江苏武进,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功能材料研究所所长,西安交通大学国际电介质研究中心主任。1957年姚熹毕业于交通大学电机系后留校任教,并随校迁往西安,历任西安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 叶恒强

    名人大全编辑:笑红尘标签:叶恒强

    叶恒强,1940年7月出生于香港,原籍广东番禺,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电子显微镜实验室兼职教授、专家小组组长,以及学术委员会主任。1964年叶恒强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物理化学系物理专业,之后进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就读研究生;1967年

  • 叶培建

    名人大全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叶培建

    叶培建,1945年1月29日出生于江苏泰兴,空间飞行器总体、信息处理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叶培建于1967年从浙江大学无线电系毕业;1980年赴瑞士留学;1985年获得瑞士纳沙泰尔大学科学博士学位;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担任五院502所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