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方岱宁

方岱宁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391 更新时间:2023/12/31 13:01:40

方岱宁,1958年4月3日出生于江西南昌,祖籍浙江宁波,材料力学领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方岱宁1982年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1986年获得南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1993年获得以色列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95年至2009年历任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副教授、教授;2009年至2015年历任北京大学讲席教授、工学院副院长;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5年起任北京理工大学教授;2015年至2018年11月任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2022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方岱宁长期从事力电磁热多场耦合作用下先进材料与结构的力学理论、计算与实验方法研究。

基本资料

名:方岱宁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江西南昌

出生日期:1958年4月3日

毕业院校:以色列理工学院、南京工业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2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籍贯:浙江宁波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人物经历

1958年4月3日,方岱宁出生于江西南昌。

1982年,毕业于南京工业大学。

1986年,获得南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

1993年,获得以色列理工学院(Technion-IsrealInstituteofTechnology)博士学位。

1993年—1994年,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力学与材料结构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4年—1995年,任美国马里兰大学机械工程系研究助理。

1995年—2009年,历任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副教授、教授。

2000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09年—2015年,历任北京大学讲席教授、工学院副院长。

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5年起,任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校学术委员会主任(至2022年12月)。

2015年—2018年11月,任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

2022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主要成就

方岱宁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方岱宁拓展了铁电/铁磁材料宏微观变形与断裂理论,在有限元分析与器件设计中获得应用;发展了轻质多功能复合材料力电磁热多场多尺度计算力学方法与设计制备方法,并将所制备的轻质多功能材料与结构应用于国防装备建设;发展了先进材料力电磁热多场多轴加载和测试技术与实验方法,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十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学仪器,并获得推广应用。

学术论著

据2022年9月北京大学新材料学院官网显示,方岱宁已出版中英文学术专著5部,发表论文500余篇,SCI他引5000余次,其代表论著有《力电耦合物理力学计算方法》《铁磁固体的变形与断裂》《轻质点阵材料力学与多功能设计》《压电与铁电体的断裂力学》等。

学术交流

时间

学术活动名称

举办地

2014年10月

2014年国际实验力学秋季会议暨国际强动载及其效应研讨会

北京

2016年8月

第24届世界力学家大会

加拿大

2018年

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

哈尔滨

2019年8月

中国力学大会

杭州

2021年11月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第二十一届教育研讨会

北京

承担项目

截至2019年4月,方岱宁先后担任国家重大专项基础研究项目、国家基础加强计划重点项目、基金委重大项目、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等重大项目首席,负责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一批重要项目。

时间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

2009年

近空间飞行器的关键基础科学问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

2011年

动态力电磁热耦合实验系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2年

波长选择性热辐射的多机理耦合调控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发明专利

据2022年9月北京大学新材料学院官网显示,方岱宁已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0多项。

时间

专利名称

专利号

2004年12月22日

多功能三维位移激光干涉测量系统

CN1556371A

2007年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畸变现象的全场校正方法

200610012007.0

2007年

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制作高密度光栅的方法

200610011471.8

2007年

多功能三维位移激光干涉测量系统

200410000005.0

2014年

螺栓低温大载荷疲劳性能测试装置及方法

201310222419.7

2014年

多场耦合加载微纳米压入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

201210032514.6

2014年

超高温压痕载荷-位移曲线测试装置及方法

201210490961.6

2014年

电磁智能材料力电磁耦合行为的鼓泡实验装置及测试方法

201210156426.7

2014年

一种超高温氧化环境下的电致热陶瓷发热体的制备方法

201210494900.7

2014年

用于超高温氧化环境下的力学性能测试装置和方法

201210500311.5

2014年

可用于原子力显微镜的薄膜材料微挠曲加载装置及方法

201210491139.1

2016年

超大载荷拉伸试验机缓冲装置

201310222655.9

2016年

超高温外伸式变形测量装置

201310222671.8

2020年7月3日

一种非晶硫化钴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62316A

2020年7月3日

一种克服电磁屏蔽的电池内部温度监控与传输方法

CN111370774A

2020年7月14日

一种湿热环境下材料动态断裂应力强度因子原位测量装置

CN111413220A

科研奖励

据2022年9月北京大学新材料学院官网显示,方岱宁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3项、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等奖项。

时间

获奖项目

奖励名称

2002年

铁电陶瓷的力电耦合与本构关系

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05年

铁电陶瓷的力电耦合与本构关系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07年

力学多场多尺度测试技术及设备

高等学校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2008年

电磁固体的变形与断裂

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10年

电磁固体的变形与断裂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12年

先进复合材料力学理论与实验表征及制备方法

高等学校自然科学一等奖

2017年

高速运动刚柔相互作用系统非线性建模与振动分析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方岱宁人才培养

寄语学生

2014年,方岱宁在南京工业大学开学典礼上寄语学生:“你们要有‘野心、恒心’,有野心就是要有抱负,有恒心即用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抵制各类诱惑。能力比分数重要,能力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包括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社交和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大局观与组织能力等等,有了能力将来才能独当一面。”

讲授课程

2017年11月,方岱宁为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力学专业研究生讲授《现代力学进展》课程。

培养成果

方岱宁培养的学生有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副教授韦凯,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长聘教授张一慧,神州十二号载人飞船总体副主任设计师高旭,北京大学工学院特聘研究员裴永茂等。

方岱宁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表彰

2011年

芝纶力学一等奖

2013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4年

杨芙清—阳元院士教师奖特等奖

2016年

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2019年

周培源力学奖

2019年

国际计算方法大会最高金质奖章

2022年

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

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士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1998年11月—2002年11月

中国力学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副秘书长

2002年11月—2006年11月

中国力学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务理事

2006年11月—2010年11月

中国力学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副理事长

2010年11月—2014年11月

中国力学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特邀理事

2014年11月—2019年10月

中国力学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副理事长

2019年10月

中国力学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理事长

-

《固体力学学报》中文版主编

-

《固体力学学报》英文版主编

-

国际应用力学学会主席

-

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副理事长

-

亚太材料力学学会副主席

-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试验机分会理事长

-

国家工程科技创新战略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

国家航天科技战略发展规划研究组成员

-

国家大飞机专家咨询组成员

-

“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

-

教育部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

《InternationalJournalofNonlinearScienceandNumericalSimulation》执行主编

-

《ExperimentalMechanics》副主编

-

《ActaMechanicsSinica》副主编

-

《JournalofMechanicsandMEMS》编委

-

《InternationalJournalofAppliedMechanics》编委

-

《力学学报》副主编

-

《计算力学学报》副主编

-

《试验技术与试验机》编委会副主任

-

《固体力学学报》编委

-

《工程力学学报》编委

-

《机械强度》编委

-

《力学进展》常务编委

-

《应用基础科学与工程学报》编委

人物评价

“方岱宁有着平实的态度、严谨的精神、质朴的情怀。”(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评)

“方岱宁在多场耦合作用下先进材料与结构的力学研究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周培源基金会评)

人物事件

2022年12月7日,北京理工大学通报“教师方岱宁相关视频事件”处理结果。经查核,视频内容是方岱宁2022年7月初在线参加学术会议时发生的事情,因其行为失范,造成严重不良影响,根据有关规定,学校决定免去方岱宁的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职务,停止其研究生招生资格。视频中出现在方岱宁身边的女性为北京某公司职员,未曾在我校有过任何学习进修及工作经历,并非网传我校博士后某某。我校始终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严格规范教师行为,对失范行为“零容忍”。感谢社会各界对学校的关心和监督。

2022年12月7日,中国科学院学部发布情况通报。近期,北京理工大学方岱宁教授在线参加学术会议的相关视频引发舆论关注,对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声誉造成了不良影响。根据北京理工大学有关情况的报告,经中国科学院学部研究决定,停止方岱宁以下院士权利:(1)参加院士会议等学部组织的学术活动;(2)推荐和选举院士、外籍院士;(3)选举和被选举成为学部常设领导机构成员。中国科学院学部高度重视院士群体的作风和学风建设,对院士失范行为“零容忍”,切实维护院士称号的学术性、荣誉性、纯洁性。

标签: 方岱宁

更多文章

  • 高德利

    名人大全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高德利

    高德利,1958年4月16日出生于山东省禹城市,油气钻探与开采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高德利于1982年从华东石油学院毕业;1984年获得西南石油学院矿场机械硕士学位;1990年获得石油大学(北京)油气井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1992年在清华大学力学站完成博士后研

  • 高镇同

    名人大全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高镇同

    高镇同,1928年11月生于北京,江西都昌人,结构疲劳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46年至1950年在北洋大学航空系学习,毕业后曾在清华大学任助教。1952年起在北京航空学院工作,历任材料力学实验室主任、固体力学研究所所长等职。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过8家飞机制造

  • 葛昌纯

    名人大全编辑:君莫笑标签:葛昌纯

    葛昌纯,1934年3月6日生于上海,原籍浙江省平湖市,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粉末冶金和先进陶瓷专家,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1952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唐山铁道学院,1983年获德国Dresden技术大学博士学位。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葛昌纯长期从事材料科学研究工作。在气体

  • 顾秉林

    名人大全编辑:胖次标签:顾秉林

    顾秉林,1945年出生于吉林德惠,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学家和材料科学家,清华大学原校长。1960年至1965年就读于包头市第九中学,毕业于芜湖市第一中学;1965年进入清华大学学习;1970年大学毕业并留校工作;1973年3月至1975年7月及1978年1月至1979年11月,先后在清华大学固体物理

  • 顾宁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顾宁

    顾宁,男,1964年5月生,籍贯江苏南京,生物医用纳米材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会士,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学会会士(AIMBEFellow),东南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顾宁于1982年—1986年本科就读于南京工学院无线电工程系微波技术专业;1988年—1990年硕士就读于东南

  • 顾诵芬

    名人大全编辑:晴天标签:顾诵芬

    顾诵芬,1930年2月4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飞机空气动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研究员,中国航空研究院名誉院长。顾诵芬于1951年从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毕业,之后进入航空工业局生产处工作;1952年至1956年担任航空工业局飞机技术科工程师;1956年至1

  • 顾逸东

    名人大全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顾逸东

    顾逸东,祖籍江苏苏州,1946年出生于江苏淮安,中国科学院院士,航天应用技术和浮空飞行器专家,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究员。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7年6月-1996年7月,任国际空间委员会(COSPAR)科学气球组委员;1993年7月-1

  • 郭烈锦

    名人大全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郭烈锦

    郭烈锦,1963年出生于江西省遂川县,工程热物理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79年郭烈锦考入西安交通大学锅炉专业,1989年获得西安交通大学热能工程博士学位后在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多相流与传热研究室任教,历任助教、讲师、教授

  • 郭万林

    名人大全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郭万林

    郭万林,1960年10月出生于陕西眉县,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纳米科学研究所所长。郭万林于1981年考入西北工业大学,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1年博士毕业后进入西安交通大学力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94年至2000年担任西安交通大学机械

  • 过增元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过增元

    过增元,1936年2月28日出生于江苏无锡,工程热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59年过增元毕业于清华大学动力机械系;1979年作为洪堡学者赴联邦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工作;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担任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2005年获得美国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