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名人大全>胡海岩

胡海岩

所属分类:名人大全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357 更新时间:2024/1/15 11:55:53

胡海岩,1956年10月出生于上海,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前校长。1978年胡海岩考入山东工业大学,先后获得理学学士、工学硕士学位;1988年获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至1994年在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力学研究所担任客座研究员;1994年回国后继续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作,并担任动研究所所长及党支部书记;1996年至1997年在美国杜克大学机械工程与材料科学系担任客座教授;2001年至2007年担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2002年完成专著《DynamicsofControlledMechanicalSystemswithDelayedFeedback》;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7年至2017年担任北京理工大学校长;2010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2012年获得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胡海岩长期从事非线性动力学、振动控制、气动弹性力学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

基本资料

名:胡海岩

国籍:中国

出生地:上海

出生日期:1956年10月

毕业院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者

代表作品:《DynamicsofControlledMechanicalSystemswithDelayedFeedback》

主要成就:200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福建闽侯

人物经历

1956年10月,出生于上海市,祖籍福建闽侯。

1978年,考入山东工业大学(现山东大学)数学与工程力学专业。

1982年,毕业于山东工业大学工程力学专业,获得理学学士学位;并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取该校固体力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程德林教授指导下研究机械振动。

1985年,毕业于山东工业大学固体力学专业,获得工学硕士学位。

1988年,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固体力学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1990年晋升)、教授(1994年晋升)、博士生导师。

1992年,获得德国洪堡基金资助,携妻女到前往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力学研究所,担任客座研究员,从事“非光滑机械系统动力学”的系统研究(至1994年)。

1994年3月,携家人回国,继续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作,并担任振动研究所所长及党支部书记;同年入选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1996年,作为客座教授,前往美国杜克大学机械工程与材料科学系(至1997年);同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同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

1997年,担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助理。

1998年,担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党委委。

2001年,担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研究生院院长。

2002年,完成了专著《DynamicsofControlledMechanicalSystemswithDelayedFeedback》,由Springer-Verlag出版,这是中国学者在Springer-Verlag出版的第一部机械动力学专著。

2006年,担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副书记。

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同年8月,担任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委员、党委常委、党委副书记。

2010年10月19日,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2013年1月,继续担任北京理工大学校长。

2017年9月,担任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任职时间自2017年7月24日党组会决定之日起计算。

2017年12月,不再担任北京理工大学校长。

主要成就

胡海岩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胡海岩长期从事非线性动力学与控制研究,研究振动控制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建模、稳定性与分岔分析、控制器设计等问题,揭示了反馈时滞、弹性约束、迟滞阻尼等因素引起的非线性动力学规律,提出了若干新控制策略针对斜碰撞振动,揭示了新的碰撞振动及分岔机理,提出了碰撞隔振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设计方法基于上述理论方法解决了多种飞行器研制中的振动控制问题。

学术论著

截至2016年12月,胡海岩出版著作《DynamicsofControlledMechanicalSystemswithDelayedFeedback》(Springer-Verlag)等5部;发表期刊论文162篇,其中62篇被SCI收录,83篇被EI收录。

承担项目

2012年,胡海岩负责,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共同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大型可展开空间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学建模、分析与控制”获批资助,资助总经费2000万元。

科研成果奖励

截至2016年12月,胡海岩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

时间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2004年

-

国防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04年

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05年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6年

振动控制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一)

2012年

低维纳米功能材料与器件原理的物理力学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二)

胡海岩人才培养

教育理念

胡海岩认为,21世纪初的精英教育有其新的内涵,特别重视在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基础上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和提高。他还认为,人文教育不可或缺,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中,需要注重高雅科学品位。当然,这包括很多方面,而重视美学教育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如果一个人有很好的美学修养,势必对于艺术、哲学有比较多的关注,这种关注会引导他从哲学的高度和艺术的角度来看待所从事的科学研究或者技术研究。

胡海岩认为,大学要先从强校抓起,不但要有自己的“大楼”、“大师”,还要有“大气”。这种以人为载体的“大气”是培育大学精神、引领大学发展的关键,这种“大气”能够彰显特色,去除趋同,营造新时代精英教育的氛围。利用“大气”营造精英教育的氛围,需要抓好学科建设、培养体系、管理体制等等方面的工作,但是师资队伍建设是第一位的。一是要加强团队建设,倡导在工科学术团队中由部分优秀教师和学生从事基础研究,开展前沿探索。二是鼓励理科教授与工科学术团队结合,着力从工程项目中提炼和解决科学问题。三是提供专项资金,鼓励师生凭兴趣自由探索科学问题和技术难题。

讲授课程

胡海岩在攻读博士学位前进担任了几届本科生《飞行器振动基础》的课程教学。1994年,胡海岩开始为研究生开设了新选修课《应用非线性动力学》。

指导学生

截至2016年5月,胡海岩已培养博士20名,其中3名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名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时间

论文名称

作者

指导教师

2004年

高维时滞动力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在华

胡海岩

2009年

一维纳米结构的若干力学问题

王立峰

胡海岩

2011年

绳系卫星释放和回收的动力学控制

文浩

胡海岩

胡海岩荣誉表彰

时间

荣誉百表彰

1991年

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

1992年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7年

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

1999年

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2001年

全国国防科技工业先进工作者

2005年

首届芝伦力学奖一等奖

2007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0年10月19日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2012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社会任职

时间

担任职务

2006年11月—2010年11月

中国力学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常务理事、理事

2010年11月—2014年11月

中国力学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长、常务理事、理事

-

国际理论与应用力学联盟(IUTAM)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

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

江苏航空航天学会理事长

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委

国防科学技术奖航空评审委员会主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咨询专家委委员

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委员

浙江大学、山东大学等4所高校兼职教授

《非线性动力学丛书》(科学出版社)主编

《振动工程学报》副主编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副主编

《ActaMechanicaSinica》等3种期刊副主编

《JournalofSoundandVibration》等5种国际期刊编委

2023年1月—

中国宇航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人物评价

胡海岩主要从事与国防科技相关的非线性动力学、振动控制研究,在振动控制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结构碰撞振动理论及其应用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评)

胡海岩在振动控制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飞行器中的非线性隔振技术、纳尺度系统的动力学等方面做出同行公认的贡献。(北京理工大学评)

标签: 胡海岩

更多文章

  • 胡文瑞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胡文瑞

    胡文瑞,1936年4月4日出生于上海,原籍湖北武昌,液体物理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胡文瑞于1958年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流体力学专业毕业,之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动力研究室工作;1960年合并到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先后担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

  • 胡聿贤

    名人大全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胡聿贤

    胡聿贤,1922年10月12日出生于北京,祖籍湖北武昌,地震工程学家,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46年胡聿贤从交通大学毕业后到武汉大学土木工程系工作;1948年前往美国密歇根大学土木工程系留学;1952年获得密歇根大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他受聘在纽约一家桥梁设计公司工作;1955年

  • 贾金锋

    名人大全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贾金锋

    贾金锋,1966年3月出生于江苏淮安,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副院长、讲席教授,凝聚态研究所所长,李政道研究所拓扑超导量子计算实验平台负责人。贾金锋于1983年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先后获得学士、博士学位;1992年博士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

  • 贾振元

    名人大全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贾振元

    贾振元,1963年7月出生于辽宁朝阳,机械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大连理工大学校长(副部长级)、党委副书记。贾振元于1984年从大连工学院毕业;1990年从大连理工大学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99年至2010年先后担任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

  • 姜培学

    名人大全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姜培学

    姜培学,男,汉族,1964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清华大学山西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姜培学198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热能工程系(现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同年10月公派到前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热能动力系攻读博士学位(Ph.D.)。1991年2月学成回到中国,

  • 姜中宏

    名人大全编辑:黑姑娘标签:姜中宏

    姜中宏,1930年8月7日出生于广东台山,原籍广东广州,无机非金属材料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姜中宏长期从事光学材料、激光玻璃材料领域研究。中文名:姜中宏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广东台山出生日期:1930年8月7日职业:教育科研

  • 金红光

    名人大全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金红光

    金红光,男,朝鲜族,1957年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工程热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导,第十四届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1982年金红光毕业于东北电力学院;1989年在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所获硕士学位;1994年获得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博士学位;1998年入选中国科

  • 赖远明

    名人大全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赖远明

    赖远明,男,汉族,1962年8月16日生于江西龙南,寒区工程、土木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原院长,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赖远明于1983年毕业于江西理工大学;1986年在兰州交通大学获硕士学位;1999

  • 李东旭

    名人大全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东旭

    李东旭,女,1956年10月出生于四川省乐山市,航天器振动控制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空天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东旭于1981年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航天技术系毕业;1989年获得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1993年获得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201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

  • 李述汤

    名人大全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述汤

    李述汤,生于1947年1月,中国香港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材料科学与技术领域国际著名科学家,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FUNSOM)院长、纳米科学技术学院(CNST)院长、苏州纳米科技协同创新中心(NANO-CIC)主任、澳门科技大学澳门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MIMSE)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