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奂立下赫赫战功却拒绝加官封侯,最后得到善终

张奂立下赫赫战功却拒绝加官封侯,最后得到善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486 更新时间:2023/12/25 14:16:56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张奂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张奂是一个标准的官二代,父亲曾做过太守。刚刚为官时,张奂还是个官,不过他最突出的成就,却是在军事方面。自从51岁击退匈奴和羌人的联手反叛,小试牛刀后,张奂便一发不可收拾,此后屡败匈奴和羌人,成为这两大凶悍民族的苦主,并靠着他们成为一代名将。

汉桓帝延熹十年,张奂再次大破羌人,因为功勋卓著,他获准举家搬迁至弘农。就在这一年,桓帝病逝,汉灵帝即位,立下大功的张奂率军回到洛阳修整,顺便接受封赏。然而,正是这次回京,让他做出了一生中最后悔的一件事。

此时朝中非常不平静,从桓帝时期开始的党锢之祸,再次爆发,嚣张的宦官们和士大夫、贵族们已经势同水火。由于汉灵帝年幼,受到了宦官们的蛊惑,使得朝中大臣一方陷入被动之中。为了扭转劣势,大将军窦武和太傅陈蕃决定实施除奸计划,通过发动政变,一举扫除宦官,结束党争。

然而,由于计划不周密,被宦官们提前知道了。他们在灵帝面前添油加醋,诬陷窦武和陈蕃等人想要谋反,骗他下旨逮捕几位大臣。正好当时张奂在洛阳,他不幸成了宦官们的棋子。

由于不明真相,张奂接到命令后,只能奉旨办事,带领京城五营士兵困住了除奸计划的核心人物窦武,走投无路之下,窦武被逼自杀,陈蕃等人也相继遇害。此次事件,以宦官们完胜而告终。

因为“平叛”有功,宦官们对张奂很满意,所以在汉灵帝面前大力称赞他的功劳,张奂因此升任大司农,还被封侯。不过,张奂为人正直,在了解真相后,他知道自己无意之中铸下大错,内心羞愧不已,对于封侯之事坚决不从,还为获罪的党人说情,因此得罪了宦官,不久就被罢官回家,他的为官生涯也因此而断送了。

不过,丢掉官职的张奂反而一身轻松,回家潜心教学,极具声望,连后来的枭雄董卓,都巴结过张奂,只是他不耻董卓为人,让他铩羽而归。汉灵帝光和四年,张奂病逝家中,享年78岁,这位不攀附权贵的名将,也算是得了善终了。

标签: 张奂东汉

更多文章

  • 张奂:东汉末年被忽略的名将,他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张奂,东汉

    对张奂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东汉末年一个群雄逐鹿的时代,同样也是一个名将荟萃的时代,有的被铭记,有的被不经意间忽略,而汉末名将张奂便是这样一员易被忽略的名将,处乱不惊智降匈奴,大败羌敌安定三辅,赫赫战功足以让张奂跻身名将之列。张奂,“凉州三明”之一,所谓“凉

  • 张奂:东汉末年被忽略的名将,“凉州三明”之一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张奂,东汉

    在历史长河中,张奂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东汉末年一个群雄逐鹿的时代,同样也是一个名将荟萃的时代,有的被铭记,有的被不经意间忽略,而汉末名将张奂便是这样一员易被忽略的名将,处乱不惊智降匈奴,大败羌敌安定三辅,赫赫战功足以让张奂跻身名将之列。张奂,“

  • 张释之,因为汉文帝的圣明大度才成就了他的良臣之路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释之,西汉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您走进张释之的故事。张释之在汉代是非常有名的司法长官,他秉公执法,为人刚正不阿,树立一种“执法如山,为民做主”的清官形象,在当时天下人无不称赞,连唐代的狄仁杰也推崇备至。为此张释之与明代的况钟、宋代的

  • 张释之:唯一一个因执法公平被司马迁单独列传的汉朝官员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释之,西汉

    说到张释之,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通过读史,我们能明白一件事情的兴与亡;通过品读历史中人,我们可以清楚一个人的成与败。历史是一部人性的回忆录,让我们通过读史来尽大可能地纠正我们的缺点,充分发挥我们的优点。张释之是唯一一个因执法公平被司马迁单独列传的汉朝官员,

  • 张释之:秉公执法的西汉法官,坚持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原则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释之,西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张释之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中国古代,有句常叫老百姓提气的老话: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放在诸如《包公案》之类的野史清官剧里,这句提气老话,也常变成各种给力剧情,不但贪官驸马们犯了法要被铡,就连皇帝犯了错,龙袍也要挂起来啪啪打。叫千百年来的热心观众们看得

  • 刘去的小妾王昭信设计害死十余人,最后她的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朝,王昭信

    广川王刘去是汉景帝的曾孙,性情残暴,喜怒无常,其变态行径令人发指。刘去姬妾成群。最初,他最宠爱的是王昭平和王地余,还一度许诺要立二人为后。二女正做着刘去为她们举行册封大典的美梦,不料刘去的一场病却使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来,在刘去生病的这段日子里,心机颇深的昭信抓住侍奉刘去的机会,使出浑身解数,把刘

  • 刘去的妃子昭信是个怎样的人?比吕后更残忍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昭信,刘去,汉朝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来说说昭信的故事。身处皇家,虽然可以享受寻常人家难以享受的荣华富贵,但利益面前,难免人情淡薄。为争夺九五至尊的位置,皇室内部倾轧不断,父子相残,兄弟相杀更是数见不鲜。其实,不仅皇室中的男人多心狠手辣,有些女子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她们

  • 阳成昭信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说她比吕后还要恶毒?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阳成昭信,西汉

    对阳成昭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善良和出身、地位、教育无关,历史上就有不少“恶人”,虽出生高贵但待人手段却极其残忍,当然,自己的下场也不好。这里就有一位皇家子弟,出身绝对高贵,是汉景帝的曾孙刘去。他早早被封为广川王,管着如今的河北地界,受过良好的教育,《论语

  • 郑当时是什么样的人?老好人的结局,引人深思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郑当时,汉朝

    西汉名臣郑当时,“老好人”的结局,引人深思。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项羽手下有一名将领名字叫郑荣,家是陈县人,一直追随项梁项羽二人,是项氏的故旧部下。公元前202年,项羽在乌江边自刎而死,郑荣不得已率部归顺汉朝。汉高祖亲自接见了所有归顺的将领。会见伊始,汉高祖要求:所有项羽

  • 郅都:虽是酷吏,但执法严明,一生不畏强权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郅都,西汉

    郅都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汉景帝时期,地方豪强卖弄权势,不遵守朝廷的规章,皇亲贵族依仗着身份高贵,在京城违法犯纪,普通官员懦弱无能,无力制止这些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皇帝开始启用一些酷吏,打击了一大批的豪强和皇亲贵族。郅都是汉朝时期的第一个酷吏,也是汉朝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