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有关于石苞的人物评价是什么样的 有关于他的轶事及后代都有谁

有关于石苞的人物评价是什么样的 有关于他的轶事及后代都有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102 更新时间:2024/1/5 23:15:36

人物评价

许允:卿是我辈人,当相引在朝廷,何欲小县乎?

郭玄信:子(石苞邓艾)后并常至卿相。

司马师:苞虽细行不足,而有经国才略。

司马炎:前大司马苞忠允清亮,才经世务,干用之绩,所历可纪。

房玄龄:何(曾)石(苞)殊操,芳饪标奇。

温庭筠:石苞羁贱,早遇何曾;魏武尊高,猥知徐晃。其後咸成哑,讫立鸿勋。简册增辉,尊彝动彩。

吕思勉:此外晋初元老,如石苞、郑冲、王祥、荀顗、何曾、陈骞之徒,非乡原之徒,则苟合之士。此等人而可以托孤寄命哉?

轶事典故

司马懿亦曾因为石苞好色薄行而感到不满。

高贵乡公曹髦在位时,石苞因事入朝。临走时拜辞皇帝,与他相谈了一整天。出来后,石苞对司马昭谈论,认为曹髦“非常主也。”数日后曹髦冲击司马昭,为成济所弑。

子孙后代

儿子

石越,石苞长子,早死。

石乔,石苞次子,历任尚书郎、散骑侍郎。因石乔受召见而久久不朝而令司马炎误以为石苞叛变,因而被废。后与弟弟石崇一同在八王之乱时被诛。

石统,石苞三子,嗣子,历任射声校尉、大鸿胪。

石浚,石苞四子,官至黄门侍郎,西晋名士,早死。为官清廉,为人谦恭,受到舆论好评。

石俊,石苞五子,官至阳平太守,早死。 年轻时有很好的声誉。

石崇,石苞幼子,二十岁时就任修武县令,在当地颇受好评。 回朝后,任散骑郎,不久升为安阳太守。西晋伐吴时石崇立有战功,封为安阳乡侯,石崇勤奋好学,任郡太守时虽公务繁忙,仍好学不倦。以后又升任荆州刺史,南中郎将、领南蛮校尉。石崇后成巨富,因和皇室贵族斗富,颇受议论,其外甥欧阳建又和赵王司马伦有隙,本人又和朝中新贵孙秀争其宠妓绿珠。后孙秀司马伦联手害死石崇。

孙子

石超,石乔子,八王之乱时是成都王司马颖麾下将领,为折冲将军,迁中护军,以功封侯,任镇武将军、中护军。最后与范阳王司马虓作战时战死。

石熙,石乔子,永嘉年间曾任太傅、东海王司马越参军。

石顺,石统子,官至尚书郎。

曾孙

石朴,石苞曾孙,字玄真。

史料记载

《晋书·卷三十三·列传第三》

标签: 西晋郭玄信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明朝开国名将杨璟到底因何而死?有何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杨璟是明初著名的开国功臣,出生在今安徽合肥的他,从小性格沉毅,虽然是儒家子弟,但却不喜章句,反而爱好武略,在朱元璋渡江后,以管军万户的身份,跟着他一起接连拿下溧水、句容、集庆等地,随后又跟着汤和攻打常州,跟

  • 明初将领郭英简介:一生大小五百余战,身被七十余伤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秦武王掌政后都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秦武王,战国,风云人物

    我们前一次讲张仪的时候,讲到由于秦惠王在节骨眼儿上逝世,秦武王即位,导致张仪的连横之策失败。而张仪也出走魏国,并且在一年多以后死在了魏国。秦武王不喜欢张仪这样的说客,那他喜欢什么呢?秦武王如其谥号,喜欢霸权主义,喜欢推行武力,喜欢大力士!他即位以来,主要干了这么几件事。第一件事,杀蜀相陈庄。大家可能

  • 邓世昌为什么要开船撞向敌舰?他是什么用意?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邓世昌,清朝,风云人物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涌现出很多英雄人物,特别是在八年抗日战争期间,而这些英雄更是在国家危难之时,不惜用自己的牺牲,来维护国家的利益。其中就包括手拿炸药包的董存瑞,以身躯抵挡敌人炮弹的黄继光等等。而我们如今所生活的大好河山,只不过是当年的他们替我们负重前行得到的成果。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个人物,就是在甲午中日

  • 中法战争「法国不胜而胜」这种说法是错的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法,战争,法国

    问:请谈一谈中法战争的不胜而胜和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是关于清末中法战争(1883-1885)结局的一种极常见说法。它的基本情节是:“老将冯子材取得镇南关大捷,大败法军,导致法国茹费理内阁倒台。清廷却在此时与法国签订了屈

  • 3800万人伤亡,换回了怎样的历史教训?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3800万人,伤亡

    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爆发时,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说:“整个欧洲的灯光正在熄灭,我们有生之年不会看到它们再次被点亮。”1918年,一战以德国及其盟国战败收场。欧洲人目睹这一忧伤的预言变成了悲凉的事实。一战期间,全世界动员的军队共约有6200万人,死亡人数

  • 宁远之战:宁远大捷后世叹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宁远之战,大捷,后世

    公元1662年,后金兵大举南侵,直逼山海关。明朝广宁巡抚王化贞率领的14万大军,与金兵一触即溃,只好往关内节节败退。消息传到京城,朝廷大为震惊。少数人主张在关外抗击金兵,大多数人却主张放弃关外的大片土地,退守山海关。朝野上下笼罩着一片失败的阴影。就在满朝文武拿不定主张的时候,兵部主事袁崇焕,单身匹马

  • 转战千里中原突围,这支部队创造了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迹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转战千里,中原,突围

    皮旅前身豫西抗日独立支队团以上干部合影(后排右六为支队司令员皮定均)。1946年6月,国民党当局在完成战争准备后,悍然撕毁停战协定,调集重兵将中原解放区团团围住,企图一举歼灭,全面内战就此爆发。敌众我寡,敌强我弱,中原军区只能设法突围。军区第一纵队第一旅承担起为主力部队提供掩护、牵制敌军的任务一个预

  • 1962年中印战争,解放军打得印军片甲不留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1962年,中印,战争

    1962年中印边界爆发的那场速决战,至今仍是世界军事教科书中经常研究讨论的经典战例。58年过去了,如今中印边境又是麻烦不断。那场战争的意义,有必要再看一看。从纯军事角度探讨那场战争,解放军之胜,有这么几方面原因:一、战略指导方面我军高出一筹自古战争,庙算胜是最终决胜的前提。中印双方对这场战争的战略指

  • 日本关东军如何将“七七事变”扩大成全面侵华战争?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日本,关东军

    83年前,七七事变爆发。1937年7月7日夜,日本“支那驻屯军”第1联队第3大队少佐大队长一木清直麾下的500余名日本兵携带6门步兵炮,气势汹汹地由丰台大营向卢沟桥进发,事态颇为严重。日军向中方提出交涉时,说明了他们这次行动的理由:有一名参与演习的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