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曹魏皇帝:曹芳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三国曹魏皇帝:曹芳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098 更新时间:2024/1/27 9:59:09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墓,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自此曹魏军权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曹芳(232年-274年),字兰卿,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魏国第三位皇帝(239年1月22日-254年10月17日在位)。太和六年(232年),曹芳生于任城王府。青龙三年(235年),曹芳成为魏明帝曹叡养子,册封齐王。景初三年(239年),曹芳被立为皇太子,同日魏明帝曹叡病逝,曹芳正式即位,由大将军曹爽和太尉司马懿共同辅政。正始十年,经历高平陵之变,曹爽被杀,曹魏大权落入司马懿家族手中。

因此,非常明显的是,高平陵之变后,曹芳和汉献帝刘协一样,都是没有实权的傀儡皇帝了。对于司马懿家族来说,只需要等待合适的时机,让曹芳如同汉献帝一样禅让皇帝的宝座,就彻底完成了取代曹魏的过程。但是,到了嘉平六年(254年),司马师却将曹芳废为齐王,拥戴高贵乡公曹髦继位。对此,在笔者看来,如果司马师是直接登基称帝,这一次废立皇帝的行为,还容易理解,可是,司马师不过是另外册立了一位傀儡皇帝。那么,问题来了,曹芳已经是傀儡皇帝,为何司马师还要废了他?

首先,司马师废掉没有实权的曹芳,和一场针对自己的叛乱存在直接的关系。

《晋书·景帝纪》中记载:正元元年春正月,天子与中书令李丰、后父光禄大夫张缉、黄门监苏铄、永宁署令乐敦、冗从仆射刘宝贤等谋以太常夏侯玄代帝辅政。帝密知之,使舍人王羡以车迎丰。丰见迫,随羡而至,帝数之。丰知祸及,因肆恶言。帝怒,遣勇士以刀镮筑杀之。逮捕玄、缉等,皆夷三族。三月,乃讽天子废皇后张氏。天子以玄、缉之诛,深不自安。而帝亦虑难作,潜谋废立,乃密讽魏永宁太后。

司马懿去世后,其子司马师把持朝政。嘉平六年(254年)二月,中书令李丰和张皇后的父亲光禄大夫张缉等人图谋废掉司马师,改立夏侯玄为大将军。对此,在笔者看来,这可以视为曹魏势力的一次反扑。虽然司马懿在高平陵之变中诛杀了曹爽及其党羽,但是,忠于曹魏的势力,显然不会一下子就被斩草除根。

不过,中书令李丰等人的叛乱计划,还没有正式实施,就已经败露了。得知这一消息后,司马师当机立断,将中书令李丰和张皇后的父亲光禄大夫张缉等人诛杀。其中,原本在高平陵之变中交出兵权的夏侯玄,也没能逃过一劫。到了这个时候,司马师一不做二不休,逼迫曹芳废黜张皇后,改立王皇后。对此,在笔者看来,司马师改立皇后的行为,无疑是在借鉴东汉末年的曹操,彼时,曹操将自己的女儿嫁给汉献帝,就是为了避免汉献帝借助外戚来夺回大权。现在,司马师也将参与叛乱的张皇后废黜,改为立场上偏向于司马懿家族的王皇后。

此外,曹芳因参与了李丰等人的图谋而不安,司马师则担心后患,秘密图谋废黜曹芳,这意味着二者已经难以同存了。

对此,在笔者看来,如果没有这一场叛乱的话,司马师或许可以像曹操容忍汉献帝一样,继续让曹芳坐稳皇帝的宝座。现在,司马师和曹芳之间,都已经心生芥蒂了,再僵持下去的话,很可能还会有类似的事情发生。而这,促使司马师要废掉曹芳。

嘉平六年(254年)九月,司马师联合朝廷大臣上奏郭太后,言及曹芳年长不亲政、沉溺于玩乐之中、废弃讲学、弃辱儒士、太后丧母时不尽礼等罪,请依霍光故事废曹芳的帝位,得到许可。对此,在笔者看来,司马师的这些理由,实际上都是比较牵强的。在汉末三国时期,曹芳固然不是一位英明果断的君主,却也不是昏庸无道之辈。换而言之,司马师既然决定废掉司马师,必须要打出冠冕堂皇的理由。

失去皇帝的宝座后,曹芳搬出洛阳,在河内郡重门营建齐王宫,所有礼仪制度都如同诸侯王的封国,这样的待遇甚至要在山阳公刘协之上。在曹芳被废之后,朝廷通过商议,决定改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

另一方面,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司马师废黜傀儡皇帝曹芳,也是在借题发挥。在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主要是在朝廷之上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是,曹魏各地的将领,到底对司马懿家族是什么态度,显然还是一个未知数。特别是在司马懿去世后,司马师的威望和战功,都无法和他的父亲相提并论。因此,司马师的当务之急,就是树立自己在曹魏的威望,并了解各地武将的态度。

于是,司马师在平定叛乱后,借题发挥,废黜了皇帝曹芳。在此基础上,司马师的这步棋有两个作用:一是让中间摇摆不定的人,赶快向他靠拢;二是逼着反对司马懿家族的人起兵造反,然后自己率军讨伐,这样就更加名正言顺了。换而言之,即便司马师知道一些武将是忠于曹魏的。但是,如果对方没有起兵造反,自己也不好派兵去讨伐对方。现在,自己故意将没有实权的皇帝曹芳废掉,就是在逼迫这些将领起兵造反,这样自己才好将这些将领一网打尽,从而杜绝后患。

最后,除此之外,在笔者看来,在高平陵之变后,不管是司马懿,还是司马师、司马昭,都不能说对皇帝的宝座没有什么想法。当然,司马懿因为年龄比较大了,所以没有办法行动。不过,司马师却完全有机会成为第二个曹丕。因此,司马师对皇位已经有想法了,正一步一步推进。废立皇帝这种事情,一旦发生了,基本上标志着你要改朝换代了。对于这一点,其实在南北朝时期经常发生,很多朝代更替的时候,往往都会伴随着皇帝的废立。

在此基础上,司马师虽然没有自己登基称帝,但是,通过废黜曹芳,改立曹髦,已经昭告天下,曹魏皇帝已经是傀儡了,也即司马懿家族,将会取而代之。值得注意的是,司马师废帝的行为,果然立刻激起了忠于曹魏势力的反对。问题还是出在淮南,毌丘俭文钦造反了。

对此,在笔者看来,如果司马师改立皇帝曹髦之后,没有武将起兵造反的话,那么,司马师很可能会在时机合适的时候,迫使曹髦将皇帝的宝座禅让给自己。但是,大家都知道,司马师最终在平定淮南三叛的过程中病逝了。虽然司马师因此丢掉性命,不过,这至少为司马昭、司马炎铺平了道路。从这一角度来看,司马师借题发挥,废黜皇帝曹芳,其实是一件利大于弊的事情。

根据《晋书》等史料的记载,曹魏咸熙二年十二月丙寅(266年2月8日),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即位为帝,定国号为晋,史称西晋,改咸熙二年为泰始元年。西晋建立后,司马懿被追尊为宣皇帝,庙号高祖;司马师被追尊为景皇帝,庙号世宗;并且,司马炎追尊司马昭为皇帝,谥号文帝,庙号太祖。

标签: 曹芳

更多文章

  • 如何客观评价汉成帝刘骜?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汉成帝

    说到汉成帝与“美色”,我们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大抵就是“掌上舞”的赵飞燕。赵飞燕,以及她的妹妹赵合德,皆是汉代宫奴赵临的女儿。因而姐妹俩早些年也只有做奴婢的命:先是在长安宫默默无闻地干了几年,后来又去了汉成帝的姊妹(据说也是汉成帝的乱伦对象)阳阿公主府中

  • 如何客观评价明穆宗朱载坖?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朱载坖

    对于明朝历史上的16位皇帝,大部分都被人们所熟悉了,比如明朝初期的朱元璋、朱允炆、朱棣,比如明朝中期的朱祁镇、朱祁钰,再比如明朝后期的万历、天启、崇祯这三位皇帝,都是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与此相对应的是,对于笔者今天要说的明穆宗朱载坖,可以说是明朝最没有存在感的皇帝。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朱载坖的名字比

  • 如何客观评价明思宗崇祯帝朱由检?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思宗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在历朝历代的亡国之君中,崇祯绝对是极为特殊的一个,他虽是事实上的亡国之君,但却并非祸国殃民的无道昏君。崇祯是个非常复杂的皇帝,他继位之时大明已是摇摇欲坠,这个责任并不在于他;然而相较于历史上的亡国之

  • 如何客观评价唐昭宗李晔?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昭宗

    一、意料之外的唐末皇帝作为李唐王朝的第十九位皇帝,唐昭宗李晔其实原本已与皇位无缘。他是唐懿宗李漼的第七子,前头有惠安皇后王氏(原为为贵妃)所生的兄长李儇。因而咸通十四年(873),当唐懿宗病入膏肓,众臣首先推举的太子候选人就是出身更尊贵,年纪更长(实际年龄十二岁)的李儇。同年年底李儇继位,李晔则被

  • 如何客观评价更始帝刘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更始帝

    刘玄是汉朝宗室后代,与刘秀兄弟同为汉景帝刘启之子长沙定王刘发直系后裔,世代居住舂陵(湖北省枣阳市)。他为给屈死的弟弟报仇,广交宾客豪杰,后因宾客犯法受到连累,鞋底抹油逃匿至平林(今湖北省广水市平林镇) 。得知其父被官府抓为人质后,刘玄耍个小聪明,“诈死,使人持丧归舂陵”,使

  • 唐高祖李渊生平介绍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高祖

    乱世出豪杰,时势造英雄,在历代开国皇帝中,唐高祖李渊是出类拔萃的一个。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地方势力纷纷倚兵自重,农民起义瞬间风起云涌,先后有上百支队伍树起了反隋大旗,隋朝大厦在烽烟四起中飘摇。在诸多反隋势力中,李渊不显山,不露水,起步也较晚,却能够在短时间内脱颖而出,一马当先攻下长安,并笑到了最后。

  • 如何客观评价魏明帝曹叡?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魏明帝

    曹叡魏文帝曹魏的第二代皇帝,黄初七年 继位为帝。下面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明帝沉毅断识,任心而行,盖有君人之至概焉”,但一直以来对曹叡的评价却是说他“无甚才略”,“奢淫无度,违理蔑伦”,对他的争议明显大于其祖父曹

  • 唐朝皇帝之唐中宗:李显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中宗

    唐中宗李显,原名李哲,曾两度在位为帝,但都没有执政过太长时间。在他的一生中毫无自由可言,被母亲武则天玩弄于股掌之间,曾一度想要自杀;同甘共苦的皇后想要做第二个武则天,在朝堂上拉帮结派还经常干预政事让中宗无可奈何;妹妹太平公主同样野心勃勃,在李显执政期间积极参与政治;中宗第二次在位四年后,&ldqu

  • 西汉末成家皇帝:公孙述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公孙述

    公孙述(?-36年),字子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县)人。两汉间政治人物,让历史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公元35年春,汉光武帝刘秀为统一天下,挟平定隗嚣陇西割据势力余威,令征南大将军岑彭大举征伐蜀地同时,亲笔给自称白帝的公孙述写信劝降。公孙述却“王八吃秤砣铁了心

  • 唐朝皇帝:唐肃宗李亨生平介绍及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唐肃宗

    唐肃宗李亨,是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生于公元711年,逝于公元762年,终年51岁,在位6年,于公元762年受惊惧而死。他为何会惊惧而死?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李亨是怎样一个人唐肃宗李亨,他的原名其实是李与,从名字上看,似乎很平凡,并没有多么出奇的地方。因为是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所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