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商纣王和周文王是怎么回事,当时周文王没被他儿子加封为周文王,周文王当时是干什么的?是商纣王的大臣?

商纣王和周文王是怎么回事,当时周文王没被他儿子加封为周文王,周文王当时是干什么的?是商纣王的大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755 更新时间:2023/12/16 12:25:46

周文王在商纣王时期是西伯侯,是商纣王的封疆大臣。

商纣王发明了名为炮烙的酷刑,也就是命犯人走在涂满油的铜柱上,一滑倒就会跌落到火坑里,顿时皮焦肉烂,死于非命,但商纣的宠妃妲己看见此惨状却笑个不停,所以商纣就一直强逼犯人这样做,以博得妲己一笑。西伯侯姬昌很是气愤,诸侯和人民无不痛恨的咬牙切齿。西伯侯姬昌向纣王表示愿意献上周国洛河西岸的一块土地,以此换取废除炮烙之刑。纣王答应了西伯的要求,废除了炮烙之刑,姬昌得到了天下百姓的爱戴。

西伯侯姬昌受封为三公,拥有雍州之域,势力扩展到江汉地区(丹江汉水流域),诸侯归附者有六州之众。周的国力增强壮大,引起商王朝的不安。商纣王的亲信谗臣崇侯虎,暗中向纣王进言说,西伯到处行善,树立自己的威信,诸侯都向往他,恐怕不利于商王,纣王于是将姬昌拘于里。

周国大臣散宜生重价购得驺虞、鸡斯之乘、骊戎文马、有熊九驷及有莘氏美女给纣王。纣王大悦,“仅此一物(指美女)就足够了,何况宝物如此之多!”于是下令赦免西伯侯姬昌出狱,赐给弓矢(shǐ)斧钺(yuè),使姬昌得专征大权。

此时西伯侯姬昌也还是一介诸侯,却已成为天下诸侯们的道德楷模。西伯昌断虞、芮之讼,也成为一个标志性事件,周人将这一年称为西伯昌受命元年。“告邑”的命名无疑也有着秉承这一制高点的意义。诸侯纷纷拥载,于是西伯昌称王,史称周文王。

扩展资料

周文王所奠定的西周政体是为中国几千年封建专制集权之先声;而《周易》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则有着深刻影响与巨大改变,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源,改变了古代的文化发展轨迹,影响了今天的文化基质。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历来就有所谓伏羲画八卦、文王演六十四卦之说。《史记》也认为《周易》的作者就是周文王。

当然,也有人因为《周易》六十四卦的爻辞中记有周文王之后的史事而提出质疑,认为卦爻为周文王推演,而辞文出自周公或他人之手。其实,像《周易》这样的经典之作,其成书难以一蹴而就,肯定得有一个从雏形到充实、完善的漫长历程,必须经过多人乃至数代人的构思、采辑、撰写、订正、增补与润色才有可能形成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周易》文本。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肯定作者就是周文王一人,但至少可以推断,周文王在《周易》成书的过程中起过至关重要的作用。

历代以复周礼为己任的人数不胜数。由于年代久远,文献残缺,人们对周文王的了解未必很多,周礼也未必很完美,但是作为人们对清明之君、清明之制的一种向往,意义是积极的,抽象意义的周文王影响了中国历史两千多年。

后世的儒家,为了把道德与政治联系起来,把文王当成一个“内圣外王”的典型加以推行,文王的影响就越来越大了。孔子就特别推崇文王,他做梦都想恢复“郁郁乎文哉”的周礼。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姬昌(周文王)

百度百科-帝辛(商纣王)

周文王叫姬昌,活着的时候没有称王,是商朝的一位诸侯,商纣王是天子。管辖的一部分叫“西岐”。

后来,“西岐”造反,但姬昌没有称王,只是给儿子打下了江山。周武王正式称王,追封姬昌为“周文王”。

周文王,生于前1152年,死于前1056年,享年94岁,在位时广招贤才,礼贤下士,使周朝一步步走向了强盛,为后来讨伐商纣奠定了良好基础。

其父死后,继承西伯侯之位,故称西伯昌。在位四十二年后,正式称王,史称周文王。在位期间,克明德慎罚,勤于政事,重视农业生产。

礼贤下士,广罗人才,拜姜尚为军师,制定军国大计,收服虞国和芮国,攻灭黎国(今山西长治市)、国(今河南沁阳市)等国,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建都丰京(今陕西西安市),为武王伐纣灭商奠定基础;演绎《周易》,创立周礼,得到后世儒家所推崇,孔子称为“三代之英”。

扩展资料:

周文王功绩:

一、勤政爱才:

姬昌勤于政事,广罗人才,许多外部落的人才以及从商纣王朝来投奔的贤士,他都以礼相待,予以任用。如伯夷、叔齐、太颠、闳夭、散宜生、鬻熊、辛甲等人,都先后归附在姬昌部下称臣。姬昌拜吕尚为军师,问以军国大计,发布“有亡荒阅”的律令,规定奴隶逃亡就搜逋,谁的奴隶归谁,不准藏匿逃亡奴隶。于是诸侯叛纣而往归姬昌。

《史记周本纪》记载姬昌遵后稷、公刘之业,效先祖古公、父亲季历之法,倡导“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的社会风气,使周国的社会经济得以发展。在治岐期间,姬昌对内奉行德治,提倡“怀保小民”,大力发展农业生产,采用“九一而助”的政策,即划分田地,让农民助耕公田,纳九分之一的税。

商人往来不收关税,有人犯罪妻子不连坐等,实行封建制度初期的政治,即裕民政治,就是征收租税有节制,让农民有所积蓄,以刺激劳动兴趣。

二、善施仁德:

商纣王发明了名为炮烙的酷刑,也就是命犯人走在涂满油的铜柱上,一滑倒就会跌落到火坑里,顿时皮焦肉烂,死于非命,但商纣的宠妃妲己看见此惨状却笑个不停,所以商纣就一直强逼犯人这样做,以博得妲己一笑。

姬昌很是气愤,诸侯和人民无不痛恨的咬牙切齿。姬昌向纣王表示愿意献上周国洛河西岸的一块土地,以此换取废除炮烙之刑。纣王答应了西伯的要求,废除了炮烙之刑,姬昌得到了天下百姓的爱戴。

三、迁都丰京:

周文王六年,周灭崇(今西安市户县境内),建立丰邑(今西安市长安区沣河西岸),筑灵台,将周的都城由岐山周原东迁渭水平原,称丰京。

接着周文王又向南扩展势力到长江、汉江、汝水流域,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形势。《论语泰伯》讲的这句话,即说明岐周实际已控制了大半个天下,天下诸侯多归服于周,而殷商已处于极端孤立的境地。

四、演化周易:

《史记》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据说文王善演周易,现今的周易就有文王的整理之功,从中可以看出文王的一些政治理念。

相传在上古时,伏羲氏创造先天易(先天八卦),神农氏创造连山易(连山八卦),轩辕氏创造归藏易(归藏八卦)。后来,据说经过文王的悉心钻研,将其规范化、条理化,演绎成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有了卦辞、爻辞,人称《周易》。

它以简单的图像和数字,以阴和阳的对立变化,来阐述纷纭繁复的社会现象,显示成千上万直至无穷的数字,具有以少示多,以简示繁,充满变化的特点。再经过后世周公和孔子等人推论解读,才形成留传至今的《周易》一书。

经过历代文人学者与统治阶层的传承,文王《周易》成为中国的圣经、诸子百家之源,乃至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都与之有着密切的联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周文王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是周文王先占有2/3的,还是商纣王先残暴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周文王商纣时为西伯,即西部诸侯(方国)之长。亦称西伯昌。相传西伯在位五十年,已为翦商大业作好充分准备,但未及出师便先期死去。他是很有作为的创业主,勤于政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礼贤下士,广罗人才,拜姜尚为军师,问以军国大计,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这个三分之二一定意义上是指人心,而且商纣王失败的主要

  • 周文王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拉车八百步,周朝八百年周文王的故事相传,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被囚后,被关在里(yǒulǐ,即今天的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北4.5公里处)。殷纣王以种种野蛮手段对其进行侮辱和折磨,甚至将其长子杀害后做成肉羹逼其吞食。姬昌被囚禁7年的这段时间里,就推演伏羲氏所画出的八个“三画卦”,他将伏羲的“先天八卦”通

  • 历史上的夏桀和商纣的故事蕴含了什么道?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它告诉我们,统治者的残暴统治只能有一个结果,那就是导致这个国家的灭亡。夏桀,商纣两个王国之君,总的来说也就是昏庸无道,信任奸臣,残害忠良,设酷刑,酒池肉林,何其奢侈,鹿台高建,多吗豪华,视人命如草芥,最终导致众叛亲离,诸侯揭竿而起的局面,分别被商汤,周武王取缔,做了亡国之君

  • 为什么大部分的朝代开创者都很有名,而商朝的开国君主知名度很低?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其实这个问题还牵扯到一个至今在中外史学界都非常有争议的话题,那就是“夏朝到底存不存在”,如果你知道“为什么夏朝存不存在”备受争议,那么也就知道了为什么作为商朝的开国国君,甚至有可能是中国古代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国君,商汤的知名度却这么低了,因为迄今为止,不管是对于“汤”这个名字,还是他所有的丰功伟绩,其

  • 有关(周文王,周武王)的(故事,作为)是?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文王是有德的,相传【易经】著书人,乾坤变化奥妙无穷。武王伐纣天下妇孺皆知。这位朋友,中国历史故事——周文王和周武王(第2册)。据正史所载,商纣王博闻广见、思维敏捷、身材高大、膂力过人.他曾经攻克东夷,把疆土开拓到我国东南一带,开发了长江流域.殷商末年,它有两个主要的敌手:西部的周方国及东部的夷人部族

  • 周文王是怎么死的,是病死的,还是被商纣王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先被帝辛囚禁在里,后来想想未免后患,还是杀掉了。《尚书泰誓》里通过武王的发言,反复多处隐晦的提到“仇”、“文考”、“虐我”等词,结尾一大段的“予克受,非予武,惟朕文考无罪;受克予,非朕文考有罪,惟予小子无良。”就更是不打自招的言明,他爹是被纣王因罪处死的,所以反复强调文王的“无罪”。言下之意是说他死

  • 历史题:率兵讨伐商纣王的是A.周文王B.周武王C.周公旦 D周平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B:武王伐纣B:实行分封制B:负责赡养周王求采纳目的是B周武王1.B分封制2.B。不周王。但必向周王贡赋推翻商朝统治,建立周朝相传周文王精于计算,将八卦推演至六十四卦,据说《周易》就是他编写的,《周易》也叫《易经》,而周武王嘛,除了造反成功推翻商朝外,似乎没什么出名的功绩,倒是他弟弟周公旦编制了《周

  • 商纣王的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殷纣王是中国暴君的典型。这似乎已成千古定案。早在《汉书古今人表》中,就将他的人品列为下下。在正史、笔记、戏曲、小说中,随处可见殷纣王荒淫残虐的记载,如“剖孕妇而观其化”,“杀比干而观其心”,“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读之令人毛发悚然。而近年出现的舞剧《凤鸣岐山》,再现了殷

  • 求商纣王妲己的故事,要比较完整。写小说需要参考。谢谢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代的“红颜祸水”里,最恶毒的恐怕莫过于殷商时代纣王的宠妃妲己了。而且两个人犯起“混”来,简直算得上“夫唱妇随”,惊人地合拍。按《史记殷本纪》里的说法,纣王已经可谓残暴,但若按民间《封神演义》里的演绎,那就简直是变态,有严重的“施虐狂”倾向。照《封神演义》的说法,妲己是千年狐精附体,受女娲之命来

  • 关于商纣王穷奢极欲的生活有哪个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酒池肉林。商纣王是商朝的末代帝王,他整日胡作非为,不尽心朝政,是中国有名的暴君。为了惩罚那些反对他的人,他采取了很多的酷刑。他还轻信宠妃妲己的谗言,过着荒淫无耻的生活。不仅如此,纣王还大兴土木,建造了许多华丽的宫室。为了供自己玩乐,纣王还建造了宏伟的鹿台。鹿台高千尺,宽三里。按照姜子牙的预计,这个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