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武王(?约前1043年),西周的创建者,姓姬名发,谥号武王,是周文王的次子。周文王,商末“周族”首领。姓姬名昌,“季历”之子。商纣时为西伯侯,故亦称“伯昌”。任用“太颠”、“散宜生”等能人,施行裕民政策,国力日盛,却为纣所忌,囚之于里,后献“有莘氏之女”、“骊戎之文马”等宝物及疏通朝臣始得获释。他曾解决虞、芮两国的争端,出兵进攻犬戎、密须、黎国、邗,又击灭崇国,修建都城丰邑,并扩充势力到长江、汉水、汝水等流域,作灭商准备;文王43年,改元“受命”。在位50年,传说其晚年已取得“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局面。正妃太姒为其生十子:依次为伯邑考、武王发、管叔鲜、周公旦、蔡叔度、曹叔振铎、成叔武、霍叔处、康叔封、冉季载。文王临死时嘱其次子姬发早图灭商。姬发继位后,秉承父志。受命十二年(约前1046年),武王见时机己到,发兵行都朝歌,讨伐纣王。两军战于牧野,商军大败,昏庸的纣自焚于“鹿台”,商亡。周王朝建立,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周武王首先追封父亲昌为文王。传说现在通行之《易经》及《后天八卦》(故又名《文王八卦》)皆为文王所著(先天八卦则属于远古河图洛书)。传说周文王是黄帝的后裔,世系如下:黄帝轩辕氏少昊金天氏极帝喾高辛氏后稷(周始祖,西伯)不鞠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毁渝)公非(公卯)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周太王古公父季历周文王姬昌武则天改国号周时,自称武家为姬昌后代,追尊周文王为南周始祖文皇帝。2周武王(?约前1043年),西周的创建者,姓姬名发,谥号武王,是周文王的次子。约前1050年文王死,他继承王位,沿用“受命”年。武王母亲为“太姒”,其正妻为“邑姜”。文王临死时嘱其早图灭商。武王继位后,继承父志,重用姜尚、周公、召公等人治理国家,周朝日益强盛。受命十年(约前1048年)在盟津(孟津)大会诸侯,前来会盟的诸侯竟有800个。受命十二年(约前1046年),商纣王已把商朝搞得一团糟。武王见时机己到,便联合庸、蜀、羌、卢、彭、濮等部族,亲率战车300辆,虎贲3000、甲士45000人,进攻商纣行都朝歌,讨伐腐朽的商朝。两军战于牧野,因商朝奴隶兵阵前倒戈,商军大败,昏庸的纣自焚于“鹿台”,商亡。周王朝建立,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周武王首先追封父亲昌为文王和另外作出一系列调整:将被纣王诛杀的比干改葬,释放被纣王囚禁的箕子。对其他部族实行大分封:神农氏的后人封于焦,黄帝的后人封于蓟(天津蓟县),尧的后人封于祝(江苏赣榆),舜的后人封于陈(河南淮阳),夏朝的后人封于杞(河南杞县),由于商朝的实力还在,于是将纣王的儿子武庚安放在商朝的首都殷。为了包围武庚的地盘,又分封了自己三个弟弟:管叔(姬鲜)于管(河南郑州),姬度于蔡(河南上蔡),霍叔(姬处)于霍(山西霍州),是为三监。为了加强对已经受周朝的控制下土地管理,对周的元老实行大分封:召公于燕(河南偃师),姜尚于齐(现今山东)。灭商三年后武王逝去,时年四十三岁.由周公姬旦,召公姬和太公姜尚辅佐继承人成王。传统上,周武王,周文王,尧舜禹和汤一向为后世所尊崇
更多文章
名人(不管古今中外)的故事,300字以上 急!!!!!!!!!!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姜子牙,姜姓,吕氏,名望,字子牙,也称吕尚、姜尚俗称姜子牙商朝未年人相传姜子牙的先祖本是个贵族在舜帝时作过官,而且屡立战功,被舜封在吕地(今河南南阳),所以又称吕尚。但到了姜子牙出世以后,家境已经败落了,成了普通了贫民,所以姜子年轻的时候干过宰牛卖肉的屠夫,也开过酒店卖过酒,聊补无米之炊。但姜子牙人
商朝周文王其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周文王姬昌简介(前1152~前1056),即殷商西伯(意即西方诸侯之长,《封神演义》演绎为西伯侯),又称周侯,周季历(周朝建立后,尊为王季)之子,姬姓,名昌,生于西岐(今宝鸡市岐山县)。先秦时期贵族有姓有氏,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故周文王虽姬姓,却不叫姬昌。“姬昌”一说在东汉时期成型,后世因之,遂称文
纣王时期,有一个什么人好象吃了自己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姬昌吃亲生儿子伯邑考,相关记载是这样的:“囚文王,文王之长子曰伯邑考质于殷,为纣御,纣烹为羹,赐文王,曰‘圣人当不食其子羹’。文王食之。纣曰‘谁谓西伯圣者?食其子羹尚不知也’。”《帝王世纪》在小说《封神演义》第十九回伯邑考进贡赎罪、第二十回散宜生私通费尤、第二十一回文王夸官逃五关、第二十二回西伯侯文
事倍功半 成语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事倍功半【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孟子问公孙丑如何看待统一中国,他说周文王施行仁政,使国家富强而最终消灭昏庸残暴的商纣王。现在拥有万辆兵车泱泱大国的齐国,如果能施行仁政,老百姓就会安居乐业,外面的人会来归顺,只做一半的事收到成倍的效果。
简述普济寺求雨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故事发生在中国古代的农村,当地的居民遇到了严重的干旱,于是派人到远处请来“求雨者”。“求雨者”到来之后,他发现整个村子混乱不堪,牲畜濒临渴死,农作物枯萎。村子里的人也受到这种气氛的影响,个个浮躁不安。村民们围着他,急切地要看他如何求雨。但他说,请在村头给我一间茅屋,还有三天的时间,任何人都不要打搅我
古代有关雨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1、雨师的故事雨师是神话中的掌管雨的神仙,有做屏翳,也叫号屏,又叫玄冥。他们其实就是赤松子,又写作赤诵子。传说是炎帝神农氏时施雨的雨师。这位赤松子先生有一种能随着风雨飘来飘下的本领,曾做过炎帝神农氏的雨师,后来从西天母那里得了什么不死药之类的东西,能入火自焚,随风雨而上下。成了仙,上了天,顺便还拐走
求雨的故事,主人公是谁?人物形象特点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古时候,人们的科学知识十分匮乏,因对许多自然现象不理解,所以加以神化,下雨、打闪、打雷都被看作鬼神的安排。那时从国君到臣子再到黎民百姓对鬼神都十分尊敬,认为一切天灾人祸都是上天的旨意。商汤灭夏,是我国奴隶社会中一个奴隶主的总代表去革另一个奴隶主总代表的职。商汤是一位既有文治又有武功的帝王,他爱才爱将
福楼拜与莫泊桑的小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1一天,法国短篇小说作家莫泊桑,带着一篇新作去请教法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福楼拜。他看到福楼拜桌上放者厚厚的一叠文稿,翻开一看,却见每页上都只写一行,其余九行都是空白。莫泊桑不解的问:“先生,您这样写,不是太浪费稿纸了吗?”福楼拜笑了笑,说:“我早已养成了这种习惯,一张十行的稿纸上,只写第一行,其余九
商朝的第11位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是秦始皇。三皇五帝之后,进入了夏朝,开始了家天下。夏、商、周三朝的君主都是王,不是皇帝。嬴政统一中国建立秦朝之后,才有皇帝。商朝的第11位君主是中丁。
为什么白居易是用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来告诫当朝统治者,而不是用商纣王和妲己的故事呢?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因为是有感而发,再说一个是亡国之君一个是亡朝之君他们的概念首先是不同的,再说商纣王是一个明君,他在古代的亡国主要是由于大兴兵戈而引起的,现代认为他是昏君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封神演义中的话语。因为用当代统治者的故事,更具有说服力,更能表现自己的主张,同时更具有现实意义,而商纣王和妲己的故事距离唐朝太过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