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古代皇帝如何反腐?

古代皇帝如何反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597 更新时间:2024/2/29 5:47:03

给大家数数历史上那些皇帝的反腐招数:

No1。打地鼠的嘉庆皇帝。

说起嘉庆皇帝,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位哥们是个狠角色,爹地乾隆刚死,就把爹地的闺蜜和坤给办了。

嘉庆抄一次家,吃了三年。看起来,也是一位反腐战线的排头兵。事实上,嘉庆皇帝工作确实比较努力的,一上来就做了一个表率。当时,新疆搞了一块大玉石准备运到京城来给嘉庆皇帝当就职礼,结果路太远了,送不到。本想打个请假条,那知道嘉庆兄直接说不要送了。

那石头呢?

扔掉!运到那就扔到那!

脑洞老师一直在想,扔那了啊,我要去捡啊!

表了态,嘉靖就开始下死手。把全国各地的官员查了一个遍。每个月都要换一批省部级干部。不到三年的功夫,全国的领导全是生面孔。

这么下死手,效果应该不错吧,事实证明,理想像女神,现实像凤姐。大清朝的底子已经烂了,官场已经没好人了。嘉庆老弟反腐就像打地鼠一样,按下一个,冒出一个。

嘉庆最后都快哭了。天天下发文件骂娘。有一天甚至写了一首诗:满朝文武着锦袍,闾阎与联无分毫;一杯美酒千人血,数碗肥羹万姓膏。人泪落时天泪落,笑声高处哭声高;牛羊付与豺狼牧,负尽皇恩为尔曹。

什么事情一沦到骂街的地步,那基本上就是不可收拾了。

所以脑洞老师给他的反腐打上二颗星!

No2。整风皇帝金世宗

这位哥们是整风运动的高手。曾经搞了一个“反三风”的整风运动。具体就是反赌博风,反说情风,反贪赃风。既然是运动式执法,那力度当然是很猛的,据记载,有一回他的大舅子因为依法了五百贯就被撤了职。

通过反三风运动,金世宗获了一个”小舜”的好评,但毕竟是整风运动嘛,来得快,去的也快。所以脑洞老师只能给他三颗星。

No3。小报告皇帝汉武帝

汉武帝同志打仗生猛,反腐败也是一把好手。最突出的成绩就是在任上建立了“刺史”制度。这个刺史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巡查组,特点是刺史职位不高,职员年纪轻资历浅,但都是初出茅庐的刺头,敢打敢拼。所以用低品阶的年轻人去监督高品阶的行政官是汉武帝同志的杰出政治举措。后来东汉末期把刺史改成州牧,有权有兵,使地方坐大,便宜了曹操刘备孙权们。所以说,再好的东西,孙子们也得给整坏了。

除了这个刺史,汉武帝还特别让人打小报告,专门搞了一个“言事变”制度,鼓励小科员们、民间反腐积极份子给皇帝发私信。

有制度,还能发动群众,脑洞老师给汉武帝打四颗星。

No4.走心皇帝唐太宗

历史记录对李二青睐有加,提起贞观之治,只有一句歌词可以形容:今天是个好日子。官吏也清廉的不得了。似乎在那个时代,就不需要操心什么腐败不腐败的问题,大家都挺廉洁自律的。李二同学是怎么办到的呢?据说是因为李二反腐靠走心。碰见贪官,不但不重罚,而是爱心去感化。

据记载有一次,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收了人家几匹丝绢。李世民知道了,先是做了深刻的自我检讨。没错,是自我检讨。李二君认为自己对老干部关心不够,不然怎么还会收人家的东西呢。最后,李世民当众赐了丝绢数十匹,纪检干部大理少卿胡演马上进行了抗诉。当然,抗诉无效。李世民表示咱们要以德服人,不要动不动就上刑。

如此走心,效果不错。据史书所讲,李世民的贞观年间,是历史上最廉洁的时代。

话虽如此,但脑洞老师对李二的走心模式还是有怀疑的,这种无非是激发他人的廉耻心。但大家都知道,现在不要脸的太多了。这种招数放到现在,只怕大家会认为李二真的有点二。

所以,史书给了五星评价,脑洞老师却只能给四星。

N5.钓鱼皇帝隋文帝

这位隋文帝论名头其实比前面的李二还要大。李二同学搞得风生水起,很多东西都是跟隋文帝学的,比如三省六部,科举制等等。

在管理上,隋文帝同志深沉猜疑,看谁谁都是腐败份子。为了印证自己的想法,隋文帝创造式的发明了钓鱼执行,主动派出卧底向一些高官行贿。这就是传说中的奉旨行贿了,但你要奉差收钱,立马就有纪委干部找上门。

皇帝也钓鱼,脑洞老师表示再也不相信政府了。但没想到的是,隋文帝的钓鱼执法效果很好。隋朝官员的廉洁度还是比较高的。隋文帝的“开皇之治”也光荣入选“今天是个好日子”的评选活动。唯一遗憾的是,隋文帝先生老年眼花,被拼演技的二儿子杨广坑了。

隋文帝传位失序,形势一片大好的隋朝跟秦朝一样,玩了二界就关门大吉。所以,脑洞老师也只能给四颗星。

N6制度帝宋真宗

这位仁兄的辨识度不高,其实北宋的皇帝辨识度都不太高,除了开国的耍棍皇帝赵匡胤跟亡国的艺术特长生宋徽宗,大家只怕很难有什么印象。出现这种原因,实在是因为北宋的高官们太抢镜了。像王安石、欧阳修,苏轼,范仲淹,寇准,当然还有包大人杨家将这些牛人。说起他们,大家都能跟你聊半天,但要说他们的老板是谁,只怕都是一头雾水。

下面要说的专治老板各种不服的霸道CEO寇准的老板----宋真宗。

宋真宗先生在反腐也是下了苦功的,最主要的办法就是建立官员档案,尤其是犯了贪污罪的。有这个污点,想升迁那就比登天还难了。除此之外,还有十分详细的工作考核体制“州县三课”,以及一整套的渎职惩处制度、选拔标准和职务回避制度。

当然啦,宋朝的公务员工资都比较好,带薪年假多,五金一险没风险。据统计,宰相王安石的年薪就在百万左右,还不包括各种年终奖、五花八门的福利,清清白白就把钱挣了。一边有完善的制度,一边不差钱。宋真宗的时代被认为是历史上货真价实的廉洁时代。北宋也创造了一个GDP占世界总量百分之八十的经济奇迹!看看清明上河图!

不好意思,拿错图了,刚才那张是城管来过的。这张才是:

多么繁华!脑洞老师是北宋粉,这里给北宋一百个赞!有不服的明粉,清粉,唐粉,汉粉甚至是秦粉、奶粉都可以来战!据说还有元粉、金粉,那脑洞开得比脑洞老师的还大。

脑洞老师先给宋真宗上个五星好评!

NO7.抄家皇帝

接下来,让官员睡不好觉,半夜起来上网银查帐户余额的人来了。这位不让人好好睡觉的人是清朝的雍正皇帝。

雍正先生反起腐来手脚特别快。他老子康熙大帝死了还没埋呢,雍正就组织一大帮职业会计师搞了一个会考府查大家的水表。谁欠钱都得补上,尤其是以前跟他唱对台戏的兄弟。比如他的十二弟胤竟然也欠钱,最后被逼得上街摆地摊卖宝贝才把窟窿补上。

对于地方上的贪官,雍正也有绝活。在派中央巡视组时同时派一个陪审团。这些陪审团大多数由候补官员组成。

清朝的官员编制都是确定的,但年年都有人考上公务员,一时就安排不了工作,这些人就成了候补官员,得等退休的退休,被撤的撤职,回去守坟的守坟等等,有缺了才能顶上,这叫补缺。

让这些人去查贪官,那是倍有精神,因为查出一个,可以火线上岗,顶替就业。

用待岗员工对待上岗员工,别说贪官了,就是一只苍蝇也得从石头缝里抓出来。

抓住贪官,好戏开场了。风萧萧兮易水寒,欠了钱你要还啊。

雍正可能是有史以来最有效率的追债党。一抓住贪官,银行存款啥的肯定冻结了。雍正还以八百码的速度跑到你的老家,先把你老家的宅子封起来,家属控制起来。什么时候还上算数,老家不够,就抄你兄弟姐妹的,反正拿了我的给我送回来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欠了我的给我补回来偷了我的给我交出来。

有的官员实在受不了的,直接上吊自杀了。以为死了就不管了吗?想得美!接着抄!加紧加严抄!雍正早就发头条号了,宣布“丝毫看不得向日情面、众人请托,务必严加议处。追到水尽山穷处,毕竟叫他子孙做个穷人,方符朕意。”

凭着这些绝活,雍正光荣获得了一个“抄家皇帝”的称号。

其实雍正看上去严厉,但还是比较通人情世故的,知道你们当官的不容易,日夜操劳,小老婆又多,开支大。所以雍正不但管抓,还管放,给官员猛涨岗位津帖,美其名曰:养廉银子。双管齐下,效果是相当好的。清朝虽然贪官多,但在雍正朝,清廉指数相当高。所以脑洞老师再次给出“五颗星”

No8,扒皮皇帝

雍正的抄家大法有没有吓到你?如果有,说明你不合适当官员,尤其不适合穿越到明朝洪武年间当官员,因为那里才有贪官的恶梦:扒皮皇帝朱元璋!

贪官要是碰到朱元璋,那是碰到活阎王了,这位农民皇帝虽然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地主,可还是保持着仇富仇官的非优良传统。

朱元璋一当皇帝就给大家敲警钟,说你们给我打工,别想发财这种好事了,大家以为他说着玩呢。不发财,谁当官啊。那知道这哥们来真的,还下死手,办了一个扒皮所。扒掉皮,填上草,挂到办公室门口当稻草人。

那达到什么标准就可以扒皮呢?一百万,还是一千万?你把朱哥想得太大方了。

老朱主编的一本法律读物《大诰》里有一个案例,说抓住了一个贪官,这个人收受了他人的巨额贿赂,巨额到什么程度呢?计:衣服一件、靴二双,圆领衣服一件,书四本,纲巾一个,袜一双。

这,这,老朱,你不是逗大家玩的吧!

而且这哥们味口大,动不动就搞团灭,一个省一个省的端,搞到最后没人办公了。朱哥也不含糊,大家带病上岗,带铐开工。所以,大明朝经常出现这样奇葩情景,犯人上了堂,一抬头,发现审他的老爷也带着手铐。后面站两个纪委的人。审完案,大家还可以一起回去当狱友。

除此之外,老朱反腐还有绝活,除了组建锦衣卫这样的特务机构,还发动群众,鼓励百姓进行揭发检举。要是发现有官员贪污,可以直接将官员绑起来,送到京城。沿途的官吏还不许截访,必须做好接待工作。结果,当时出现一个奇妙的现象。官道上,一群穿得破破烂烂的人押着一个衣着光鲜的官员,兴高采烈地朝京城出发,宣称要押贪官进京受押。要是查实了,有奖赏还报销火车票!

药下得这么猛,疗效应该还可以吧。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洪武年间,官员可谓是贪污敢死队,刚杀一批,又冒出一批。最后老朱气哭了,直接给贪官们跪了,表示“朕才疏德薄,控御之道竭矣!”

为啥出现这样的情况咧?一来贪污本来就是社会通病,要治好,药不能停。而且老朱有点太过份。长常坚持给广大公务员发社会最低工资。比如海瑞先生一边当官一边还要种菜,偶尔买两斤猪肉改善伙食,竟然成了娱乐版头条。一边有权力,一边饿肚子。不贪才奇怪。

所以,虽然老朱很生猛,但脑洞老师只能给他三颗星!

No9.阉皇帝

如果被雍正的抄家模式还有朱元璋的扒皮模式吓哭的话,那接下来这个,就能直接让你尿裤子了。话说唐宋之间,有一个动荡的五代十国时期,十国里有一个南方的小国叫南汉。地处不发达地区广东广西,一直关起门过小日子。南汉的皇帝个个都是变态中的变态。这些在脑洞老师的成名作《五代十国的枭雄们》有详细介绍,这里就不复述啦。重点给大家介绍一位奇葩中的战斗机:南汉的皇帝刘。

这位仁兄也是反腐急先锋,而且从根上找原因,善于抓住贪官的把柄。认为官员贪污就是有家有小的,心中有私情,思想不纯洁,而太监就好多了,割了一干二净,就是自己人。所以这位哥们直接下令只有自宫,才能当上公务员。

前面被抄家的,扒皮的,好坏已经包过二奶干过坏事了。这还没犯罪呢,就没收犯罪工具。上那说理去啊。

至于效果嘛就不得而知了,因为还没来得及验证,南汉就被宋朝灭了。

没有成绩单,脑洞老师只能给他一颗星的差评了。

看了这么多皇帝的反腐奇招,告诉脑洞老师,你最欣赏那一位?

关注脑洞历史观,历史给你好看!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古代帝王是使用什么方法来管理天下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首先中央集权制是根本。法与德共举。弘扬儒学,以教化;仕与民同法。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下吧。古代帝王管理天下无非就是那几招而已,好像也没有怎么变过。我来总结一下,他们的手段和方法吧。第一招,思想是关键我国古代基本用儒家思想治理国家的,也就是君是君、臣是臣、老百姓是老百姓。皇帝吃肉、大臣们喝汤、老百姓负

  • 你认为古代哪位君王治国最有成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宋真宗。用了短短25年,把北宋户口增加了400多万户,财富增加了近6倍。谢邀!我不懂历史,只看过电视和一些小说,不知道是否真实,我的看法是唐代李世民是位好皇帝。清朝中前期康熙是位好皇帝,他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虽是人,善于团结汉人共同治理国家,在孝庄太后的辅佑下,微服私仿,体察民情。镇压朝中帮派,御驾

  • 古代历史上有谁是中庸治国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

  • 汉武帝究竟是以法家路线治国还是以儒家路线治国?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以儒家路线为基础,以法家路线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从此以后,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的严刑峻法为辅助,以道家权术政治为手段的治国模式基本上符合中国古代的国情,成为历代统治阶级奉行不变的治国圭臬。对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认识:西

  • 关于燕昭王纳贤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燕昭襄王(?前279年),名职,燕王哙之子,太子平之弟。简称昭王或襄王。本在韩国作为人质。燕王哙死后,燕人立职为燕昭王,派乐毅伐齐国,连克七十余城,后而败于燕惠王时。昭王登位之初,决心要令燕国强大起来,故四处寻找治国的良才。因礼待老臣郭隗,筑宫而敬以为师,结果各国群贤聚集燕国,史载“乐毅自魏往、邹衍

  • 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为何秦国选择了法家治国而一通了天下!成就了秦始皇千古一帝?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感谢邀请!秦国选择法家思想治国,选择卫鞅变法都不是偶然的。先秦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思想领域空前繁荣,但是对于当时的秦国来说,法家思想却是唯一正确的道路。为什么?这得从卫鞅三试秦王说起。卫鞅入秦前,只是魏国中庶子,一名不见经传的学者,没有诸葛孔明卧龙那样神乎其神的传说。对于这样的人物,秦孝公虽然

  • 关于名人的小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老人还是外国老人的?孔融让梨孔融还是四岁的时候,有一次,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父亲叫孔融他们七兄弟从最小的小弟开始自己挑,小弟首先挑走了一个最大的,而孔融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剩下的大梨就给哥哥们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因为我是

  • 秦朝以法家治国,凡事力求精准,那么商鞅是如何斗奸商的呢?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商鞅斗奸商的方法很简单:一是统一度量衡;二是设置市场监管理商人。商鞅以法治国,凡事都认真依法,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自然就没有了奸商。统一度量衡的工作是一项基础工作,是商业贸易的基础,市场监的人每天都会去查商人的计量工具,如果计量不准确,商人会受到重罚。客人如果怀疑商人卖的东西计量不准确,可以请市场监

  • 古代治国名言?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1.治国无法则必乱。清代大臣张廷玉《明史》2.明主治吏不治民。汉王朝第7位天子刘彻3.治民无常,唯法为治。战国韩非《韩非子心度》。这两句大意是:治理百姓没有固定不变的方法,只有实行法治才能够把百姓管理好。韩非是先秦法家之集大成者。他主张实行法治,用严刑峻法钳制人民。他的“以法治国”的“法”体现的是国

  • 秦朝商鞅以法家思想将秦朝变得强大,而汉朝开国以道家,到汉武帝时使用儒家治国是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普通人只看见了商鞅变法让秦国变强,却没有看见商鞅的那些举措的巨大副作用。我打一个比方,一个身高170公分,体弱多病的人,你为了让他跑完马拉松,给他打了强心针,这个人立即亢奋起来,一鼓作气跑完了马拉松。跑完之后,这个人也累得口吐白沫了。商鞅变法,依靠的是刺激人民的贪欲,依靠剥夺所有人的活力,尊严,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