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斗奸商的方法很简单:一是统一度量衡;二是设置市场监管理商人。商鞅以法治国,凡事都认真依法,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自然就没有了奸商。统一度量衡的工作是一项基础工作,是商业贸易的基础,市场监的人每天都会去查商人的计量工具,如果计量不准确,商人会受到重罚。客人如果怀疑商人卖的东西计量不准确,可以请市场监用标准仪器测量,如果商人确实缺斤少两,那么商人会受到重罚。
秦国的官吏不贪且勤快,所有的商业纠纷当天就依法解决,跟本没有回转的余地。商人想贿赂秦国官吏而发横财的机会根本没有,秦吏会把你的钱收了,但是交归国库,办事还是依法办事。商人如果想投机取巧,只要违法了,就会有很多人举报你,很快就被法办了。在一个整体唯法是从的社会,所有人都守法,所有人都有举报的义务,事情处理起来又快又狠,根本没有奸商生存的土壤!
自古以来都有“无商不奸”的说法。不奸没钱转没利润可图。
在古代商人是很没有地位的。
在秦朝国家推崇的是“重农抑商”,以农业为主,商业副所以商人的地位是很低贱的。即使是富可敌国,富得流油在生活方面也不能穿丝绸衣物的,更不能私自购买房产、土地。在政治方面不仅商人本身不能入朝为官,连其子女也是不行的。“重农抑商”的政策可以说贯通了整个封建社会。
在古人的眼里,商人其实都为奸商。他们低买低卖,投机倒把,一些很正常的商业手段当时的人都会认为这是一种不劳而获,偷封建主义“大米”行为。
在治理奸商的方面,商鞅做的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来来着,他拉动了整个社会来抵制商人,抑制商业。不允许商人穿上等人才能穿的丝绸,就是向社会,向广大民众宣布,你商人再有钱也做不了上等人,再有钱也不能在世人年前衣衫光丽,你商人就是低贱的。
不允许商人入朝为官,不允许你接触统治阶级。让你商人明白贵族的圈子你是进不来的,绝对不允许你作为统治阶级的形象出现在世人年前。
最重要的就是法律面前商人也是弱势群体,同罪不同治的现象很多,商人以及子女被发配边疆,流放的可能性都比一般人大。
商鞅对商人所有的打击,就是其形象,你经商可以有钱可以,我不让你穿好的,住好的,不让你做官,不让你成为世人崇拜热衷的对象。防止世人崇商毁农,走前朝的老路子。
但是同样是在秦朝商人吕不韦官职很高也是一个例外。吕不韦的出现以及成就在当时也大大的提高了商人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