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在执政期间手段非常的残暴,为何还可稳坐皇帝位置?

朱元璋在执政期间手段非常的残暴,为何还可稳坐皇帝位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119 更新时间:2024/2/17 8:28:56

朱元璋残暴,是对他的大臣,而对于百姓,他是一位圣君。朱元璋是一个白手起家的皇帝,童年时间,家里饿死一堆人,走投无路之时,选择了造反。造反起家的朱元璋,不相信任何大臣。刚刚登基的时候,开始对大臣进行封赏。然而,天下稳固了,开始了“兔死狗烹”的模式。

朱元璋在位之时,杀掉了几乎所有能威胁他的人,“洪武四大案”,数万人被杀,这也让朱元璋的暴君名声结结实实。李善长胡惟庸蓝玉等功臣及其家属,均遭屠戮。那个时候,做朱元璋的臣子,能混个自然死亡,就已经是老天保佑了。

能不能坐稳皇位,有一方面是看大臣能不能威胁皇上。而朱元璋最怕的就是大臣有绝对实力威胁皇上,当你有了苗头去威胁他,那死期基本上就到了。基本上每个功高盖世的大臣被杀的时候,都是他最辉煌的时刻。

朱元璋是一个十分勤奋的皇帝,为了使自己的地位稳固,他撤销了宰相制度。他把几乎所有的国家事务都揽到自己那里,这也使得他掌握着绝对的权力。其他大臣,权力不够大,自然威胁不到皇上。你想威胁,身边还有锦衣卫盯着呢。

古代朝代更替,大多因为朝廷腐败,百姓民不聊生,这个时候有人造反便天下大乱,然而朱元璋励精图治,百姓吃饱了喝足了,谁会去造反。朱元璋也深知,只有百姓过好了,才能对朝廷绝对顺从,因为他自己就是一个因为吃不饱才参加起义的人。朱元璋基于这种考虑,对老百姓减少赋税,鼓励百姓开垦荒地,缝天灾,便不收赋税,还开仓赈灾,百姓都念着皇上的好,对朱元璋十分拥戴,没人会记恨皇上。

朱元璋的一系列举措,安抚百姓,百姓爱戴,震慑朝堂,杀掉可能威胁自己皇权的人,这样做,他在位之时,江山依旧稳固。

朱元璋可是开国皇帝,能从一个乞丐打到皇帝宝座上,才智魄力可不是一般的高明。老朱手下一众猛人,各个智勇双全人中龙凤,能压服他们的老朱会是何等了得的人物?每个人都知道,跟老朱比耍手腕会死的很惨。若是在老朱面前耍手腕还安然无恙的,不是说明他比老朱厉害,而是因为老朱还不想收拾他。老朱的残暴并不是像历朝历代的暴君昏君那样无脑的残暴,他每走一步棋都是经过深思熟虑,每一步都是为更紧的抓住权力而谋划的。

例如胡惟庸案,以朱元璋的权力欲望,他早就谋划着废掉相权,因此坐视胡惟庸任期内在朝中遍植朋党,不遗余力地打击异己,使得淮西朋党集团的势力不断膨胀。直到时机成熟,老朱一声令下不费吹灰之力就直接灭了胡惟庸,从而顺理成章的以相权已经威胁的皇权废掉了在历史中存在了上千年的丞相制度。可见老朱的手段和谋略是多么可怕,连丞相制度都能给废掉,普通官员谁敢有胆量跟老朱较劲,怕是连正眼都不敢多瞧皇上一眼。更别说举兵造反了,老朱可是专业带兵打仗的。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因李世民用魏征,“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所以才有“贞观之治”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我是关中王,来试着回答一下这个问题。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和一大批文臣武将共同努力,出现的政治清明,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魏征是其中敢于直谏的代表,人们对唐太宗和魏征最深的印象是一个明君能虚心纳谏,一个性格耿直敢于直谏。唐太宗用的贞观年号出自《易经》“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意思是以

  • 一意孤行而成功的例子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展开全部马云1995年3月,马云从杭州电子工业学院辞职,自己拿出六、七千元,向妹妹、妹夫借了一万多,凑足了2万元准备创业。1995年4月,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公司杭州海博电脑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三名员工是马云、马云夫人张瑛和何一兵。1995年5月,中国黄页正式上线,马云开始从身边的朋友做生意。此时,离

  • 为什么古代有像商鞅、张居正那样的人才?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因为君王贤德,治国又太垃圾。能驾驭人才,自己却不能治国,只好选德才兼备的能让辅佐。如果君王和商鞅,张居正那样的才能。商鞅,和张居正该抄家灭门不知多少回了。君王治世能人,希望得天下辅佐的相对于他是庸才,又不是庸才。只有君王是庸才,但不甘心庸政,所以启用一些信得过的良才辅佐,为他办事。一个是关键时机、一

  • 永乐、洪熙、宣德时期的名臣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不想谈明朝,谈到明朝心里很沉重。更别说永乐,洪熙,宣德三朝有什么名臣名相,这是一个名偷,名盗都没有的万马齐喑的朝代,就见朱家那班暴君昏君上蹿下跳,最后把国家社稷玩完的身影...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设置丞相一职的国家,君主的意义是君权神授,天命所归,他解决的是国家政权来源的合法性问题,至于如何治理国家,这

  • 古往今来,有哪些杰出的儒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笔者心目中的儒将非开国元帅叶剑英莫属。叶剑英元帅广东省梅县人,毕业于云南讲武堂,苏联共产主义劳动大学,首任黄埔军校教官,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二代资深的创始人之一。叶剑英元帅没有像彭德怀元帅,林彪元帅,粟裕大将那样指挥大兵团作战,他所做的事情有时比战场上更为惊险,本人举一两例如下:最为惊险的是在中央红

  • 在我国历史上的16国时期,哪个君主最残暴?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十六国,在短短的时间里,朝代更迭,说明没有哪一个国君不残暴,那个时期,所谓的道德规范如一张废纸,没有什么仁政可言,有的只是利益!没有最残暴,只有更残暴!十六国时期是华夷融合时期,五胡乱华暴君昏君迭出,其中以后赵的石虎,前秦的苻生最为著名,石虎将叔父石勒的儿孙尽皆屠戮,连后宫的妃嫔也不曾放过,全部赐死

  • 权倾天下的明朝大太监刘瑾,如何一夜之间被皇帝消灭?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一谈到凌迟,就不得不想到明朝刘瑾的案例,那么刘瑾是为何被凌迟处死的呢?先来介绍一下刘公公刘瑾,刘瑾是明孝宗和明武宗皇帝时期的宦官,陕西兴平人,本姓谈,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因此改姓刘,净身入宫当了宦官。弘治年间犯罪被赦免后侍奉明武宗朱厚照,就开启了他的上位史。正德元年(1505),他执掌钟鼓司,与马

  • 清朝木兰围场皇帝巡游打猎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木兰秋围是清代的定制。木兰位于现在河北承德,每年秋季清代皇帝率领宗亲王公大臣前往木兰进行围猎活动。围猎是为了多重目的,并非简单的检阅八旗将士。主要目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巡边,安边。木兰再往北部就是蒙古居住地区。蒙古族与满清皇族不仅结成姻亲,而且双方军事联盟。然而,蒙古族内部不同部落之间也是争斗

  • 古代真的有同性恋皇帝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好男人还是好女人,这是性的取向,与道德与品质实在关系不大。皇帝在那个时候是九五至尊,后宫三千,佳丽成群,那是见怪不怪的事情,然而,后宫既可以是女人,为何就不能是男人?再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那么多皇帝,怎么会没有好男色的,同性恋皇帝自然是有的。古人的雅致,是令今天的人们非常惭愧的事情。其他不说,单

  • 清代皇帝贵族为何喜欢狩猎?狩猎在政治上究竟有何作用?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清代皇帝狩猎,都是跟政治活动紧密相连的,但其中的原因却又有微妙的差别,我们可以从康熙、乾隆、咸丰三人的狩猎活动看出端倪。康熙皇帝平三藩收台湾平定蒙古叛乱,一生武功赫赫。他个人的武力值也是出类拔萃,曾在狩猎中大显身手,据说还亲自动手杀死过老虎。(我估计也是手下人讨他欢心,送上的是饿的没劲的老虎)康熙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