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选贤任能,争取人才,一定是曹老板最牛。简单举几个列子说明。
一,跌足迎许攸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对峙,袁绍的谋士许攸由于自己的计策不被采纳,背叛袁绍投奔曹操。曹操听到许攸来投奔自己,兴奋的鞋也不穿,哈哈哈哈哈,光着脚丫跑出来相迎。拍着手笑着说:“许攸到来,我的大事成矣!”
却说许攸暗步出营,径投曹寨,伏路军人拿住。攸曰:“我是曹丞相故友,快与我通报,说南阳许攸来见。”军士忙报入寨中。时操方解衣歇息,闻说许攸私奔到寨,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遥见许攸,抚掌欢笑,携手共入,操先拜于地。攸慌扶起曰:“公乃汉相,吾乃布衣,何谦恭如此?”操曰:“公乃操故友,岂敢以名爵相上下乎!”攸曰:“某不能择主,屈身袁绍,言不听,计不从,今特弃之来见故人。愿赐收录。”操曰:“子远肯来,吾事济矣!罗贯中《三国演义》
曹老板礼贤下士,求贤若渴,对人才的器重从跌足迎许攸可见一斑。
二,陈琳痛骂曹操祖宗三代,仍然得到重用。古代打仗之前经常会写一遍檄文,陈琳曾经就为袁绍写过一篇《为袁绍檄豫州文》这篇檄文中,陈琳把曹老板骂的狗血喷头,顺带着还把曹老板祖宗三代问候了一遍。
司空曹操:祖父中常侍腾,与左棺、徐璜并作妖孽,饕餮放横,伤化虐民;父嵩,乞携养,因赃假位,舆金辇璧,输货权门,窃盗鼎司,倾覆重器。操赘阉遗丑,本无懿德,狡锋协,好乱乐祸。节选《为袁绍檄豫州文》
据说曹老板看到这篇文彩飞扬的檄文把他头痛病都治好了。换作一般人早把陈琳挫骨扬灰。后来袁绍战败,曹操看中陈琳的才华并未追究。不计前嫌,并且委以重任,在文化氛围浓厚的曹营,陈琳从此开启了饮酒作赋,游山玩水,畅谈抱负的人生。后世被封为建安七子之一。
从曹老板对陈琳的委以重任,可以看出曹操知人善任性格特点。广阔的心胸像大海一般。
三,长坂坡不许放冷箭射杀赵云却说曹操在景山顶上,望见一将,所到之处,威不可当,急问左右是谁。曹洪飞马下山大叫曰:“军中战将可留姓名!”云应声曰:“吾乃常山赵子龙也!”曹洪回报曹操。操曰:“真虎将也!吾当生致之。”遂令飞马传报各处:“如赵云到,不许放冷箭,只要捉活的。”因此赵云得脱此难。罗贯中《三国演义》
如果遇到赵云,不许放冷箭,我要捉活的,哪怕是对手的武将。曹老板也不忍伤害,想着招揽自己麾下。足见曹老板对人才的珍惜。关羽也是一样,和关羽约法三章,送金银,送赤兔宝马,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可惜关羽还是走了。
曹操对于人才,惺惺相惜,就算不能为我所用,也不忍伤害,曹老板乃真惜才也。
最后做个总结,曹老板对待人才唯才是举,唯才是用,物尽其才,人尽其力。曹老板求贤若渴“青青子矜,悠悠我心,……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为了招揽天下人才,曾经三次颁布《求贤令》,所以他身边聚集了一帮文臣武将。对待人才方面曹老板比刘备,孙权更胜一筹。
要说选人才,曹操是第一。但是要说用人才,刘备和孙权平分秋色,而曹操只能屈居第三。
韩信是人才,但得算项羽集团首先选中的,然后才在刘邦集团展现才华。同样,还有陈平、英布这些人。
所以,把人才选出来,是一种选贤任能;而把人才用起来,更是一种选贤任能。
01.唯才是举的曹孟德,必是乱中的一枚奇葩曹操先后在建安十五年、十九年、二十三年,发布了三次求贤令。所以,求才若渴而冠绝天下者,非曹孟德莫属。
同时,曹操这个人非常有个性,甚至个性到奇葩的程度。遍选天下人才,曹孟德的标准是什么?就是唯才是举,这在当时绝对是破天荒的创举。
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这是建安十五年,即公元210年的求贤令,曹操开宗明义,直接就说了:我要唯才是举。后来,还担心大家不明白,接下来两次求贤令则说得更为露骨。
《敕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
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
陈平不咋地、苏秦也不是什么好人。但是,一个定汉、一个济燕,所以人才都有偏短,但偏短的人才就不能用吗?这个坚决不行,我曹操一定要用。
如果这还不够露骨,那《举贤勿拘品行令》就彻底摊牌了,我曹孟德不装了:你就是个流氓,我都敢用。原文不摘录了,只说一下结构,就能吓死你。
开篇先起兴:伊挚、傅说出身贫贱;萧何、曹参,出身县吏;韩信、陈平,一个受过胯下之辱、一个贪金盗嫂;吴起更是不堪,为了当官连媳妇都杀。然后,就是转折,这些人都就不是人才了吗?这些人就不能建功立业吗?最后,点出主要目的:那些沽名钓誉的道德圣人能干啥?啥也干不了。那些为人见笑、不仁不孝的人就没本事吗?有本事的人就是人才,是人才的、你就赶紧来,我曹孟德的大门常打开。
所以,只要有才华,就算是个流氓,也不用担心,我曹孟德就会给你提供平台,让你成就韩信、陈平的功业。
因此,曹操集团人才济济,与曹操不余遗力、不问出身、不论德行的选人手段,关系甚大。这在当时,已经是是奇葩骚操作了。甚至,拿到现在,也没有哪个政治集团敢这么玩。所以,选人上来说,曹孟德必须是第一。
02.刘备和孙权是怎么与曹操竞争的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何谓贤臣,就是那些豪族士大夫;何谓小人,就是那些出身贫贱之人。所以,诸葛亮这个命题,不止有道德标准,更有阶级鄙视。但这就是当时的主流价值观,因为豪族士大夫主导社会舆论。
所以,曹操玩唯才是举,首先得罪的就是豪族士大夫。但曹操太厉害,政治实力有、政治手腕也有,所以他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而且,天下九州,曹得其六,人才全在曹操的地盘上。因此,曹操集团的人才数量和人才质量,肯定能够独步天下。
乱世竞争,也是人才竞争。曹操玩得这么狠辣彻底,那刘备和孙权该怎么玩?他俩没有曹操的实力、更没有曹操的手腕,所以肯定玩不了唯才是举。但是,这两个人也有自己的手段,那就是:但凡有一个人才,我也要利用好。
曹刘汉中之战,刘备麾下的主要将领,是黄忠和赵云。就是这两员悍将,硬是主导了整个汉中之战,不仅夏侯授首而且把曹军杀得大败。甚至,刘备的义子刘封挑战阳平关,逼得曹操远召黄须儿曹彰出战。这时候,曹操的那些人才呢?怎么方到用时,还得远召曹彰?
关羽和张飞,这两员悍将,号称万人敌。一个是摆摊卖枣子的、一个是开店杀猪的,怎么就成了乱世名将了?一个原因是打出来的,而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刘备培养出来的。襄樊之战,一个关羽都能杀得曹操准备迁都。而这个时候,曹操的那些人才呢?
孙权有自己的优势,原因是其父、其兄给他留下了一批能征惯战的猛将。但是,孙权也有自己的劣势,原因是江东豪族想用的也得用、不想用也得用。而就是在这种局面下,孙权还是培养出了自己的队伍,前期是周瑜、鲁肃。这两个外来户,硬是能够升级为孙权集团的二把手。你这不能说这两个人有多大本事,得说孙权是真敢用。
这两个人死了之后,孙权集团立即出现了人才荒。原因是那些豪门士大夫中看不中用。但是,孙权硬是把一个目不识丁的吴下阿蒙,培养成荆州方面军的主帅。吕蒙不仅对曹操在濡须口立功,而且硬是干掉了战神关羽。
所以,刘备和孙权集团,虽然没有曹操集团人才多,但这两个人在培养人才、使用人才,特别是为人才提供平台方面,要远胜过曹孟德。
03.曹操可能是吃了自己能力太强的亏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
官渡之战,曹操是主帅;河北之战,曹操是主帅;远征乌桓,曹操是主帅;赤壁之战,曹操还是主帅。即便是汉中之战和襄樊之战的后期,仍旧是曹孟德担当主帅。
原因是什么?原因是曹孟德真能打。就作战用兵来说,曹操堪称三国第一人才。这一点连刘备和诸葛亮都承认。
所以,曹操集团的模式,就是一个英明的主公领着一群能干的谋臣。但是,刘备和孙权却不是这个模式,刘备直接就把荆州放手给了关羽。孙权呢?他也领兵,但真正战场较量的是周瑜、鲁肃、吕蒙和陆逊这些人。
所以,在曹操手下,你能力再大,也很难独当一面。原因就是曹操能力太强,你不会有独当一面的机会。而在刘备和孙权集团,你要是真有能力,则真能独当一面。原因是这两个人能力有限。赤壁之战,孙权必须用周瑜对阵曹操,因为周瑜比孙权自己更合适。襄樊之战,关羽打得真心比刘备打更凶猛。
选贤任能方面,这三个雄主哪个更出色呢?
选贤方面,曹操最出色;但任能方面,曹操不及刘备和孙权。就任能来说,比曹操和刘备小了一辈的孙权,可能更出色一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