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惠文王,姓嬴名驷,秦孝公之子,秦国第一位称王的君主。在位期间,开疆扩土,北伐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为秦统一中国打下坚实基础。
关于他是怎么带领秦国东征天下的呢?我们来看看他的生平。
秦惠文王19岁即位,即位后第一个挡路人就是商鞅这个大尾巴,然后就是一些位高权重的大臣。这时,嬴虔,公孙贾这些曾经被商鞅处罚过的人就跳出来诬陷商鞅谋反,于是秦惠文王就把商鞅抓住,以谋反罪把他车裂了,后又因为商鞅谋反查无实证,公子虔和公孙贾纯属陷害为由,顺手除掉了二人及其大量党羽。这时内部威胁已经基本铲除,权力得到集中,国力日渐强盛,便开始着手对外工作了。
但此时有一个叫苏秦的人,游说六国,组成六国联军共同伐秦,好你个苏秦,不就是在秦国没有采纳你的建议,没给你官做嘛,你居然叫了六个国家来打我,你在赵国是吧,你给我等着,于是秦惠王派犀(公孙衍)首逼迫齐国、魏国,共同出兵攻伐赵国,借此破坏各国盟约。
赵肃侯斥责苏秦,苏秦十分恐惧,请求让他出使燕国,一定报复齐国。而苏秦一离开赵国,联合盟约便土崩瓦解。
联盟一破,秦惠文王便开始了对各国的蚕食。
第一个开始对付的就是老对头魏国,这个曾经在秦国头上拉屎拉尿的国家,我要把你曾经对我的伤害一点一点的讨回来,于是秦惠王八年派大良造公孙衍进军魏国,破魏军于雕阴,魏以河西地予秦。秦惠王九年,攻魏,取河东的汾阳,皮氏,及焦,曲沃。秦惠王九年,乘胜攻魏,取魏蒲阳,此时张仪劝说秦惠王把蒲阳归还魏国,而且派公子繇到魏国去作人质。张仪又趁机劝说魏王道:秦国对待魏国如此地宽厚,魏国不可不以礼相报。魏国因此就把上郡十五县献给秦国。从此,秦国不仅把魏国黄河以西的地盘全部吞并,而且在黄河的东岸建立了东进的前进阵地。
公元前322年,秦张仪自啮桑还而免相,相魏,欲令魏先事秦而诸侯效之;魏王不听。秦王伐魏,取曲沃、平周。(秦惠文王还真是强势啊,别人不认他做大哥,他就出兵打别人。)
公元前319年,秦国进攻韩国,夺取鄢陵。
公元前318年,韩国、赵国、魏国、燕国、齐国带领匈奴一起进攻秦国。秦国派庶长疾与他们在修鱼交战,俘虏了韩国将军申差,打败赵国公子渴和韩国太子奂(huan,换),杀了八万二千人。联军败走。
公元前317年,秦败韩师于鱼,斩首八万级,虏其将、申差于浊泽。诸侯振恐。(又欺负韩国)这一年魏国退出联盟,与秦国修好。
公元前316年,派司马错攻打蜀国,灭掉了蜀国。蜀国从此成了秦国的粮仓。
公元前314年,秦入侵义渠,得二十五城。秦国在西北地区占有了大片的优良牧场。
同年魏人叛秦。秦人伐魏,取曲沃而归其人。又败韩于岸门,韩太子仓入质于秦以和。
公元前313年,秦右更疾伐赵,拔蔺,虏其将庄豹。
同年派张仪出使楚国,张仪以商於六百里骗取楚王与齐王毁约断交,还派人去辱骂齐王。后齐与秦结盟。楚王因被张仪骗,出兵伐秦。公元前312年,秦师及楚战于丹阳,楚师大败;斩甲士八万,虏屈及列侯、执七十余人,遂取汉中郡。楚王悉发国内兵以复袭秦,战于蓝田,楚师大败。韩、魏闻楚之困,南袭楚,至邓。楚人闻之,乃引兵归,割两城以请平于秦。
后张仪以三寸不烂之舌不但让楚王放了自己,还让楚国与秦国和好,后又游说五国,使六国亲秦。
《资治通鉴》:惠王卒,子武王立。韩、魏、齐、楚、越皆宾从。
秦惠文王开始继位时,六国联合伐秦,死时,六国亲秦。这应该就是他最大的成就吧!
奠定了秦国强盛的基础,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做了相当充实的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