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三百三,哪来六百六?”,“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放长线,钓大鱼”佛家说,舍,就是得;不舍,哪有得。放下,便得自在。列夫·托尔斯泰在小说《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对土地贪得无厌的帕霍姆,最终在用脚丈量土地的贪婪中吐血而死。他的仆人发现,“帕霍姆最后需要的土地只有从头到脚六英尺那么一小块。”莲因舍弃牡丹的雍容而圣洁,虹因舍弃磐石的永恒而炫彩,山因舍弃水的灵动而伟岸。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在巴勒斯坦有两个水源相同的湖,加里勒亚湖清澈洁净,四周一片生机勃勃,而死海,却了无生气,湖边也是寸草不生,一片荒凉,他们的不同之处是前者既接受也付出,而后者在接受之后,只保留,不懂得舍却原来的水。让水流动,方得一池清澈,这是流水不腐的道理。王昭君舍弃了锦衣玉食,得到了一时太平与后世赞美;李白舍弃了富贵,而留住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骨……舍与得之间蕴藏着不同的机会,真正有智慧的人就能够“舍”,而有时不“舍”便会“失”,即使有得,也是得不偿失。在佛教中,舍即是得,得即是舍;道教中,舍是无为,得是有为;儒家曰,舍恶以得仁,舍欲以得圣;而在今人的眼里,舍是付出,是投入,得是收获,是回报。舍得是一种大智慧:孰舍孰得,是大智慧者,在洞悉了大势所趋后的智慧抉择。人生在世不称意,愁多寡欢。因为有舍得一个人,可以把地狱造就成天堂,也可以把天堂折腾成地狱。因为有舍得。当你失败的时候,周围的人笑着;当你成功的时候,周围的人却板着脸。因为有舍得。说道舍得,人人都会想到一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词:品位舍得,智慧人生。这句话将“舍得”和“智慧”连在了一起,意思显而易见:就是懂得舍得二字的人,才是智者。何以见得?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无论千古传诵的帝王,久经沙场的壮士,风流倜傥的诗人,落魄当世的诗人还是一介草庶,一一通鉴之。大诗人苏东坡,才华横溢,身边除了赞誉,还是赞誉。当他从成功的顶峰跌落下来,一直跌到黄州赤壁,但稍作调整之后,用《赤壁赋》宣告了他的“文学突破”。舍得——是从表面成功蜕变成本质成功的历程。军事家韩信,早年不过一介乞丐,落魄街头,整日以乞讨为生,瘦如干柴。他肯放下尊严,忍受胯下之辱。青年得志,身居将帅之职,率领三军,百战不殆,使得敌营内外对他闻风丧胆,终究帮助刘邦成就帝业,自己也被封为王侯。舍得——是能屈能伸的品性。……撇开历史不谈,你的身边诸如此类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刚刚开的期中表彰会,站在台上领奖的同学们尽情享受着成功的喜悦,殊不知那短暂的几十秒的背后他们付出了多少的艰辛?咽下了多少汗水?,最后换来的就是这短暂的欢喜。舍得——“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只是一名初中生对“舍得”的粗略理解而已失败固然可惜,却可以通向成功;成功固然可喜,却容易沦为失败。世上没有恒常的失败,也一定没有永远的成功。这边了应了一句话:有舍必有得,有得必有舍。此乃舍得也,汝若将其探明,真乃智者也!
1、陶渊明生性淡泊,由于看不惯官场上的那一套恶劣作风而辞职回家,在家境贫困、入不敷出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读书作诗,他放弃荣华富贵,追求清静高洁,而成为流芳百世的“隐士”。2、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在1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他不惜放弃家庭,放弃一切亲情、友情,最终创立了影响人类社会数千年的佛教。3、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为了改造中国国民的灵魂,挽救民族的危亡,为了改造中国国民的灵魂,追求独立自主,毅然放弃了就要学成的医学,而成为一代文豪。4、中国革命的成功与共产党早期退出了城市的争夺,而占据农村包围城市的先机,解放战争初期放弃延安,而获得全面大返攻的转折是分不成都卫星安装开的。5、钱学森博士早年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放弃美国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到自己的祖国,为科学事业而鞠躬尽瘁,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者。6、为了维护生态平衡,减少洪涝灾害,国家实行退田还湖、退耕还林的政策,放弃部分农田,以保护大片家园。7、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法联军在德军围攻下,为了保存实力,避开德军精锐部队,从法国敦刻尔克港向英国本土实施了战略大撤退,这次撤退为后来对德军进行的反攻准备了有利条件。8、(google全球副总裁)李开复早年就读于法学院,后来他发现自己并不喜欢学法,转而学习从高中时就很喜欢的、基础不是很厚重的、前途看起来并不很明朗的计算机专业,最终在这个领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