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践退守会稽山后,就向全军发布号令说:凡是我的父辈兄弟及全国百姓,哪个能够协助我击退吴国的,我就同他共同管理越国的政事。大夫文种向越王进谏说:我听说过,商人在夏天就预先积蓄皮货,冬天就预先积蓄夏布,行旱路就预先准备好船只,行水路就预先准备好车辆,以备需要时用。一个国家即使没有外患,然而有谋略的大臣及勇敢的将士不能不事先培养和选择。就如蓑衣斗笠这种雨具,到下雨时,是一定要用上它的。现在您大王退守到会稽山之后,才来寻求有谋略的大臣,未免太晚了吧?勾践回答说:能听到大夫您的这番话,怎么能算晚呢?说罢,就握着大夫文种的手,同他一起商量灭吴之事。随后,越王就派文种到吴国去求和。文种对吴王说:我们越国派不出有本领的人,就派了我这样无能的臣子,我不敢直接对您大王说,我私自同您手下的臣子说:我们越王的军队,不值得屈辱大王再来讨伐了,越王愿意把金玉及子女,奉献给大王,以酬谢大王的辱临。并请允许把越王的女儿作大王的婢妾,大夫的女儿作吴国大夫的婢妾,士的女儿作吴国士的婢妾,越国的珍宝也全部带来;越王将率领全国的人,编入大王的军队,一切听从大王的指挥。如果您大王认为越王的过错不能宽容,那末我们将烧毁宗庙,把妻子儿女捆绑起来,连同金玉一起投到江里,然后再带领现在仅有的五千人同吴国决一死战,那时一人就必定能抵两人用,这就等于是拿一万人的军队来对付您大王了,结果不免会使越国百姓和财物都遭到损失,岂不影响到大王加爱于越国的仁慈恻隐之心了吗?是情愿杀了越国所有的人,还是不化力气得到越国,请大王衡量一下,哪种有利呢?吴王夫差准备接受文种的意见,同越国订立和约。吴王的大夫伍子胥劝阻说:不行!吴国同越国,是世代互相仇视,互相攻伐的国家,三条江河环绕着两国的国土,两国的人民都不愿迁移到别的地方去,因此有吴国的存在就不可能有越国的存在,有越国的存在就不可能有吴国的存在。这种势不两立的局面是无法改变的。我还听说,旱地的人习惯于旱地的生活,水乡的人习惯于水乡的生活,那些中原的国家,即使战胜了它们,我国百姓也不习惯在那里居住,不习惯使用他们的车辆;那越国,如若战胜了它,我国百姓既习惯在那里居住,也习惯使用它们的船只,这种有利条件不能错过啊!希望君王一定要灭掉越国;如果放弃了这些有利条件,一定会后悔莫及的。越国打扮了八个美女,送给吴国的太宰,并对他说:您如果能宽恕越国的罪过,同意求和,还有比这更漂亮的美女送给您。于是太宰向吴王进谏说:我听说古时攻打别国的,对方屈服了就算了;现在越国已向我们屈服了,还有什么要求呢?吴王夫差采纳了太宰的意见,同越国订立了和约,让文种回越国去了。越王勾践向百姓解释说:我没有估计到自己力量的不足,去同强大的吴国结仇,以致使得我国广大百姓战死在原野上,这是我的过错,请允许我改正!然后埋葬好战死的士兵的尸体,慰问负伤的士兵;对有丧事的人家,越王就亲自前去吊唁,有喜事的人家,又亲自前去庆贺;百姓有远出的,就亲自欢送,有还家的,就亲自迎接;凡是百姓所憎恶的事,就清除它,凡是百姓急需的事,就及时办好它。然后越王勾践又自居于卑位,去侍奉夫差,并派了三百名士人去吴国做臣仆。勾践还亲自给吴王充当马前卒。越国的地盘,南面到句无,北面到御儿,东面到鄞,西面到姑蔑,面积总共百里见方。越王勾践召集父老兄弟宣誓说:我听说古代的贤明君主,四面八方的百姓来归附他就象水往低处流似的。如今我无能,只能带领男女百姓繁殖人口。然后就下令年轻力壮的男子不许娶老年妇女,老年男子不能娶年轻的妻子;姑娘到了十七岁还不出嫁,她的父母就要判罪,男子到了二十岁不娶妻子,他的父母也要判刑。孕妇到了临产时,向官府报告,官府就派医生去看护。如果生男孩就赏两壶酒,一条狗;生女孩,就赏两壶酒,一头猪;一胎生了三个孩子,由官家派给乳母,一胎生了两个孩子,由官家供给口粮。嫡子为国事死了,免去他家三年徭役;庶子死了,免去他家三个月的徭役,并且也一定象埋葬嫡子一样哭泣着埋葬他。那些孤老、寡妇、患疾病的、贫困无依无靠的人家,官府就收养他们的孩子。那些知名之士,官家就供给他整洁的住舍,分给他漂亮的衣服和充足的粮食,激励他们为国尽力。对于到越国来的各方有名人士,一定在庙堂上接见,以示尊重。勾践还亲自用船装满了粮食肉类到各地巡视,遇到那些漂流在外的年轻人,就供给他们饮食,还要询问他们的姓名。勾践本人也亲自参加劳动,不是自己种出来的东西就决不吃,不是自己妻子织的布就不穿。十年不向百姓征收赋税,百姓中每家都储存了三年的口粮。这时,全国的父老兄弟都向越王勾践请求说:从前,吴王夫差让我们的国君在诸侯之中受屈辱,如今我们越国也已经上了轨道,请允许让我们报这个仇吧!勾践辞谢说:过去我们被吴国打败,不是百姓的过错,是我的过错,象我这样的人,哪里懂得什么叫受耻辱呢?请大家还是暂且不要同吴国作战吧!(过了几年)父老兄弟又向越王勾践请求说:越国四境之内的人,都亲近我们越王,就象亲近父母一样。儿子想为父母报仇,大臣想为君王报仇,哪有敢不竭尽全力的呢?请允许同吴国再打一仗吧!越王勾践答应了大家的请求,于是召集大家宣誓道:我听说古代贤能的国君,不担心军队人数的不足,却担心军队士兵不懂什么叫羞耻,现在吴王夫差有穿着用水犀皮做成的铠甲的士兵十万三千人,可是夫差不担心他的士兵不懂得什么叫羞耻,只担心军队人数的不足。现在我要协助上天灭掉吴国。我不希望我的士兵只有一般人的血气之勇,而希望我的士兵能做到命令前进就共同前进,命令后退就共同后退。前进时想到会得到奖赏,后退时想到会受到惩罚,这样,就有合乎常规的赏赐。进攻时不服从命令,后退时不顾羞耻,这样就有了合乎常规的刑罚了。于是越国就果断地行动起来,全国上下都互相勉励。父亲勉励他的儿子,兄长勉励他的弟弟,妻子勉励她的丈夫。他们说:哪有象我们这样的国君,我们哪能不愿战死在疆场上呢?所以首战就使吴国在囿地吃了败仗,接着又使他们在没地受挫,在吴国国都的郊野又把吴军打得大败。吴王夫差派人向越求和,说:我的军队不值得越王来讨伐,请允许我用财宝子女慰劳越王的辱临!勾践回答说:先前上天把越国送给吴国,吴国却不接受天命,如今上天把吴国送给越国,越国怎能不听从天命而听从您呢?我要把您送到甬江、勾章以东地方去,我同您象两个国君一样,您以为如何?夫差回答说:从礼节上讲,我对越王已有过小小的恩惠了,如果越王看在吴与周是同姓的情分上,给吴一点庇护,那就是我的愿望啊!越王如果说:'我要摧毁吴国的国土,灭掉吴国的宗庙',那就请求让我死吧!我还有什么脸面去见天下百姓呢?越军可以进驻吴国了!于是越国就灭掉了吴国。
【原文上】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日:“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大夫种进对日:“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日:“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执其手而与之谋。遂使之行成于吴。夫差将欲听与之成。子胥谏日:“不可!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民无所移。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将不可改于是矣。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君必灭之!失此利也,虽悔之,亦无及已。”越人饰美女八人,纳之太宰豁,曰:“子苟赦越国之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太宰豁谏日:“豁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而去之。【翻译上】越王勾践退守到会稽山上,于是对三军发出号令说:“不论是我的父老兄弟或我国君的同姓,只要能够帮助我出谋献计并且击退吴国的人,我将与他共同管理越国的政事。”大夫文种上前回答说:“我听说,商人夏天就要储备皮货,冬天就要储备细葛布。旱时就要准备舟船,涝时就要准备车辆,用来等待缺乏时使用。即使没有四邻各国进犯的忧虑,但是文臣和武将这类人,不可不培养,以备选择录用啊。这就像蓑衣斗笠,天一下雨,人们必定要用它。如今君王您已经退守到了会稽山上,然后才寻求谋臣,只怕太迟了吧?”勾践回答说:“只要能听到您大夫的话,怎么会太迟呢?”握住他的手并和他商量起复国大计来。于是勾践派文种到吴国求和。吴王夫差想听从文种的话与他讲和。伍子胥进谏道:“不能这样做!吴国与越国,是互相仇视、互相敌对、互相征战的国家呀;三江环绕着吴越两国,两国的人民没有迁移的地方。有吴国就没有越国,有越国就没有吴国。将不可能改变这种局面了。我听说,住惯陆地的人喜欢居住在陆地上,住惯湖泊水网地带的人喜欢居住在湖泊水网地带。像中原诸侯各国,即使我国打败了他们,而我们不能居住在他们的地方,不能乘坐他们的车子;但对越国,我们战胜了他们,我们就能居住在他们的土地上,我们能够乘坐他们的船只。这是我国与越国作战有利的地方,不要失去它啊。君王您一定要灭掉越国!坐失这样的好机会,以后即使后悔,也来不及了。”越国人把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美女八人,送给太宰伯豁,说:“您如果能让吴王赦免越国之罪,还有比这更美的女子将进献给越王。”于是太宰伯豁向吴王进言道:“豁听说古代国与国打仗的,让对方降顺驯旧艮就罢了;如今越国已经降服了,还要再追求什么呢?”夫差听信了伯豁的话,与文种签订了和约,让他回了越国。【原文中】勾践说于国人日:“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雠,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日:“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生丈夫,二壶酒,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人,公与之饩。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也,无不歃也,必问其名。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翻译中】勾践向越国百姓解释说:“寡人不明白自己的力量不足,却还和大国结仇,让我国战死的百姓遗骨暴露在原野之中,这就是寡人犯下的罪孽哟。寡人请求允许我改正。”勾践于是埋葬战死的人,慰问受伤的人,抚养幸存的人;对有丧事的家庭前去吊唁,对有喜事的家庭前往庆贺;设专人对国外的客人迎来送往;去掉老百姓所厌恶的,补给老百姓所需要的。然后自居于卑贱的地位前去侍奉夫差,带领三百人到吴国做臣仆,越王勾践本人亲自给夫差充当马前卒。勾践统治的地盘,南边到句无,北边到御儿,东边到鄞,西边到姑蔑,方圆达百里。勾践于是召集他的父老兄弟而盟誓,说:“我听说古代的圣明君主,四方的老百姓归顺他,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如今寡人没有这样的威望,将要率领着你们夫妇来繁殖人口。”他下令壮健的男子不能娶衰老的妇女,衰老的男子不能娶壮健的女子为妻;女子到了十七岁还不嫁人,她的父母就有罪;青年男子到了二十岁还不娶妻子,他的父母也有罪。孕妇将要分娩的必须向官府报告,官府会派医生去看护孕妇生产。生下男子,奖励两壶酒,一条狗;生下女子,奖励两壶酒,头猪;一次生下三胞胎,官府派给乳母;胎生两个婴儿,就由官府供应他们饮食。嫡子死了,三年免除他家的徭役;庶子死了,免除他家三个月的徭役,但必须哭泣埋葬犹如嫡子样。下令孤儿、寡妇、残疾、贫困的家庭,由官府供养教育他们的儿子。对于京城的知名人士,官府把他们住的地方打扫得干干净净,给他们华美的衣服,供应他们足够的粮食,然后摩练教育他们的品德。四面八方到越国来的知名人士,一定在庙堂上举行宴享,以示尊重。勾践用船载了粮食和油到各地巡视。遇到年轻的到各国游学的人,律供给食物吃,一律供给水喝,一定问清他的姓名。勾践做到了不是他亲自动手所种植的粮食蔬菜就不吃,不是自己妻子动手所织的布就不穿。国家十年不向人民征收赋税,老百姓家中都储存有够吃三年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