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唐太宗李世民治国,为何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唐太宗李世民治国,为何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846 更新时间:2023/12/25 7:45:14

从谏如流则吏治清廉,吏治清廉则天下大治,天下大治则安居乐业,安居乐业则民风淳朴……

唐太宗世民时期创造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作为它的开创者,李世民同样是在历史上有着很高的评价。那么,这个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贞观之治又是怎样一步一步治理经营出来的呢?

第一,减轻徭役,少收赋税,

皇上与群臣议论怎样禁止盗贼,有人请求使用严厉的刑法来制止。皇上微笑着说:老百姓之所以去做盗贼,是由于赋税太多,劳役、兵役太重,官吏们又贪得无厌,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这是切身的问题,所以也就顾不得廉耻了。

我们节省开支,减轻徭役,使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那么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

第二,撤关去卡,让利于民

公元626年,刚刚即位的李世民发布诏令,撤除潼关以东所有管卡,让货物自由流通。并实行商业税全免政策,唐朝社会逐渐繁荣。因为唐朝战乱刚刚结束,急需休养生息。中国很多朝代在开国之初,实行的都是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而李世民的政策最为出色。

第三,善于用人,完善科举,德才兼备

在用人上,他完善了科举制度,那些学子必须要德才兼备才可以,否则缺一不可。就是在这样的标准下,使得人才能够更加合理的被运用。而且他也特别的善于用人,凡是那些有名的人才,他都尽量召集到自己手下,比如说房玄龄等人才。

第四,小政府,大社会,减轻百姓负担

朝李世民创造了历史上最经典的“小政府,大社会”的蓝本。李世民唐朝的中央政府实行六部制,比汉朝的十三曹整整少了七个部门,是一次很大的部门精简。李世民用官非常之少,贞观年间,中央机构中的武官员最少时只有643人,全国仅7000余人,这应该是历朝人数最少的政府了。

第五,总结教训,改革吏治

李世民确实在治国这方面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和极强的天赋。他登基后,就开始总结之前朝代的那些失败的经验教训,他采用了一种柔和的方式,让百姓慢慢的恢复过来,但也不要在一些政策上放松不前,而是缓慢的施行。同时,对于皇权也进一步集中,将丞相分为了三个部门,而且这三个部门也各司其职,相互牵制,让皇权就更没有什么太大的威胁了。

第六,解决兵政之患,社会公平

唐朝李世民时期,把农业税降低到五十税一,这比汉朝“文景之治”时的三十税一还要低很多。李世民的宽松政策持续了120多年。李世民解决吏政、兵政之患,让富人出钱养官,让地方出钱养兵,减轻财政负担,让利于民。

第七,开明自信,开方包容

我国历史上,要论开放开明的程度,唐朝绝对是历史上都少见的。当时无论是民风民俗还是统治者的思想,都是非常开放的。而民间就更是如此,唐朝当时汇集了周围各个国家的人,在大街上,你能看见很多明显是别的国家的人,各险种各样的服饰、各种各样的语言、各种各样的习俗。而这样各式各样文化的交留和碰撞,让人们的思想包容性也非常的高。

从这以后,过了几年,天下太平,没有人把别人掉在路上的东西拾了据为己有,大门可以不关,商人和旅客可以露宿。

资治通鉴: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紧之,上晒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博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商旅野宿焉。”

李世民减轻百姓负担,鼓励商品贸易,创造出一个被后世称的贞观之治,不过也应该指出,当时的社会也不一定那么完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只不过是个别史家对当时政治清明的赞誉而已。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魏征和徐茂公谁的政治和军事能力更强些?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魏征和徐茂公,这个谁的军事能力更强?首首先这个问题如果按照真实的历史根本回答不了。因为历史上根本就没有徐茂公这个人。徐茂公是历史演义小说《隋唐演义》中虚构的人物。其历史原型为唐朝大将军徐世绩,再说了,魏征是大唐的文臣。历史上并没有记载他的军事才能,所以就拿历史上真正的徐茂公来讲。他们两个的军事才能也

  • 有人说古代的谋士去劝谏的时候说一大堆长长的话,听的人有耐心听他讲完吗?不会拉出去砍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古人去别国谏言话句都不多,但用语很考究,每个字都能把事说清楚,多为文言文浯。这是因为开头几句话的原因,单刀直入点到对方要害,使得对方性起,想听他多说几句,没料到越听越觉得有道理,使得自己思想松懈,到最后答应了说客意愿。这就是谋的智慧。

  • 有人说明朝皇帝非昏即愚,最有能力的两位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当然是开国立业的朱元璋,以及他的第四子朱棣了。最有能力,或者铁腕的为开国皇帝朱元璋,以及治国有方,能文能武的朱棣。朱元璋得天下,朱棣夺天下。他们防武将,不信任官吏,但对老百姓还凑合!军事能力上,毫无疑问是超一流水平,和唐宗汉武乃至太祖()都是一个等级的。行政方面实在是不敢恭维,首先就是废丞相,做上皇

  • 古代的妃子一听被打入冷宫就显得无比绝望,冷宫到底有多可怕?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妃子打入冷宫比死还难受!没有饭吃、不敢上厕所、没地方睡都是小事,有时候甚至要被太监霸凌,甚至之后还要给他钱物!整个紫禁城中没有一个宫殿叫做冷宫,冷宫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宫名,冷宫特指那些偏僻的宫殿,人迹罕至,寸草丛生,甚至有个妃子打入的“冷宫”宫墙之间的一个夹道,她就是明熹宗的妃子张氏,真的是连盖的被子

  • 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权臣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曾国藩严于治、治家、修身、养性,实践了立功、立言、立德的封建士大夫的最高要求。被后世视为道德修养的楷模。他不仅有极深的理学修养,在学术史上占一席之地。作为一代名臣、一代重臣,他做到以天下兴亡为己任,扫清反叛分子,开办洋务事业。他的政治眼光,比清政府同时代的官僚高出许多。在组织和缔造制度上颇具智慧。在

  • 历史上因不听取谏言而导致灭亡的国家,并留事例!一定要有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夏桀杀关龙逢,在桀的身边,也有一些忠臣。当时最著名的忠臣叫“关龙逢”。他看见桀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终日过着荒淫无耻的生活,诸侯叛离,人民怨愤,一旦边境有外族入侵,国家命运就危在旦夕,因而他手捧“皇图”,来到倾宫求见桀。皇图是古代王朝绘制的宣扬帝王祖先功绩的大幅图画,它的作用是留给后代帝王们看,使他们弘

  • 谁是中国最厉害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你好,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今天来谈谈我心中最厉害的皇帝宋太祖赵匡胤。1.少有的改朝换代,兵不血刃,且优待故主。关于“陈桥兵变”的故事,历史书上有很多种记载,到底是赵匡胤自己自导自演,还是完全被动的也是众说纷纭,但是,有一

  • 隋炀帝不纳谏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隋炀帝自从抵达广陵后,经常沉迷于酒色之中,以至于彻夜失眠。他每次入睡前都需要摇顿肢体,或者歌吹齐鼓,才能安然入梦。侍女韩俊娥深得隋炀帝喜爱,隋炀帝每次睡前都召她来侍寝,让她帮助自己摇顿肢体,又给她赐名为“来梦儿”。萧后醋意渐起,私下里对韩俊娥说:“皇帝现在身体不舒服,你应该安抚照料他,怎么可以魅惑他

  • 中国历史上十大贤臣都有哪几个?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贤臣往往是皇帝的左膀右臂。在涉及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等重大事务的决策中,丞相的话语权举足轻重。官为人臣,那么履职就有好坏。所以,人们习惯于说贤相、奸相和权相。他们有的辅佐君王,忠心耿耿;有的阴谋篡位,陷害忠良;有的权倾朝野,独揽大权。当然,臣子履行岗位职责,在维护一部分人利益的同时,就可能伤害另外一部

  • 古代进谏失败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故事:伍子胥被赐死伍子胥之父伍奢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极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是姑苏城(苏州城)的营造者,至今苏州有胥门。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协同孙武带兵攻入楚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吴国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谋,西破强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