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嘉靖皇帝20多年不上朝而天下不乱?

为什么嘉靖皇帝20多年不上朝而天下不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1708 更新时间:2024/2/2 0:38:41

这就是私有家族企业的好处所在,私有企业除非破产,老板永远是老板。

嘉靖皇帝二十多年不上朝,而天下没有大乱,这起码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有套正常运转的机制,二是超常的驾驭能力。

明世宗朱厚(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汉族,明宪宗朱见深之孙,明孝宗朱佑樘之侄,兴献王朱佑之子,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明朝第十一位皇帝,1521年-1566年在位,年号嘉靖,后世称嘉靖帝。01

因喜好道教,由“中兴之主”变成了隐居高人。

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驾崩。由于武宗死后无嗣,按照《皇明祖训》中“兄终弟及”的原则,朱厚捡了个大漏,居然当上了皇帝。

武宗唯一的弟弟朱厚炜幼年夭折,于是上推至武宗的父亲一辈。孝宗两名兄长都早逝无子嗣,就轮到了孝宗四弟朱佑。朱佑也死了,但有两个儿子,兴王长子朱厚熙也死了,次子朱厚就做了皇帝。

虽然这个皇帝来的非常幸运,但朱厚登基后却毫不含糊。他打击旧朝臣和皇族、勋戚势力,总揽内外大政,重视内阁作用,注意裁抑宦官权力。

嘉靖帝力革前朝时弊,励志效法太祖、成祖,推行新政,大刀阔斧进行改革,政治上集异纳谏,勤于政务,在其统治前期,出现了“嘉靖中兴”的局面。

但在嘉靖帝统治后期,逐步丧失了进取精神,日益腐化,大兴土木。尊崇道教,好长生不老之术。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爆发了“壬寅宫变”,几乎被几个小宫女杀死,此后嘉靖帝就移居西苑。

当时,为求长生不老,嘉靖帝就以“吸风饮露之道”欲成仙。每天凌晨就命宫女到御花园采晨露,导致大量宫女累倒病倒。杨金英等数十名宫女就趁嘉靖帝熟睡之际,要把他勒死。但由于打了个死结,杀不死他,就用钗、簪等物刺向嘉靖帝。

这时有个胆小的宫女害怕,就报告了皇后。皇后赶到,将宫女们全部凌迟处死,首犯被诛灭九族。

这事被称作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宫女起义。

经过这一吓,嘉靖帝就干脆躲进西苑,独自清修去了。

02

有套完整的制度和机制,保证了大明朝基本的正常运转。

嘉靖的情况差不多就像今天的现代企业,依靠制度管理而不是人治。

只要制定了完整的制度,设置了合理的管理机构,有一帮人能够按照制度做事,公司就可以基本运转。老板甚至不必要监督和决策,有专门的机构负责监督,有专门的部门负责决策。如果出现决策失误和监督不力,换换人就行了。

明太祖朱元璋废掉了宰相,但每天需要处理国家大事400多件,阅读奏本大约在20万字。朱元璋不得已就用一些大学士来帮助处理政务,到了嘉靖帝时,内阁制度就像模像样啦,而且内阁大学士的级别也由五六品提升到了二品、一品,五府六部官员也要听他们的。

嘉靖帝选择严嵩为首辅大臣,这个严嵩说起来本事不算大,但很听嘉靖帝的话,也就基本解决问题啦。严嵩就像嘉靖帝的看门狗,嗷嗷叫的厉害,主人就知道来生人啦。

在这样的制度和机制下,嘉靖帝虽然二十多年不上朝,但朝政还在继续运转。尽管出现了许多的问题,比如边患问题、有作为的官吏得不到任用等等,但还没有出现天下大乱的情况。

03

小鸡不尿尿,各有各的道。

管理这个事也未必一定下手亲自干,做个甩手掌柜的也未尝不可。

嘉靖帝喜好道教,道教的要义就是清静无为,顺其自然,不过多的人为干预。

勤政是一种统治办法,撒手不管也未必不是个好办法。只要制度在,机制能够正常运转也还是很凑合的。

既然没有兴趣管理政事,也就没有很急切的政治目标了。只要王朝不灭亡,自己的地位还在,其他的一切都无所谓了。谁贪点就贪点,老百姓苦点就苦点,只要不造反就行。

对于嘉靖帝来说,也不是绝对的不管,不上朝不等于不过问、干预朝政。

嘉靖帝总不上朝,大理寺评事雒于仁就憋不住了,给嘉靖帝上了一本,说你总不上朝不是个事吧。嘉靖帝看了奏折,心想你唠叨个啥呢,烦不烦哦。于是就很客气地让首辅大臣申行时安排他辞职了。

这足以说明嘉靖帝不上朝并不是不理朝政,就像现在网上教学,不开学并不等于不上课,嘉靖帝还真有点穿越的意味。

同时,东西厂和锦衣卫那些伙计可不是吃干饭的,越是这种情况,干得越起劲,这是一道很好的防护墙。尽管有许多胡作非为的情况,但保障了大明朝政权的存在。

嘉靖帝二十几年不上朝,看起来很奇葩,但他有两个很突出的特点:

一是跟他父亲一样很喜欢读圣贤之书,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从中很可能悟到了很玄奥的治国之道和驾驭朝臣的能力。

二是他除了父母谁都不爱,是个十足的孝子。在其统治四十五年中,杀大臣杀言官,毫不留情,连后宫中都到处弥漫着他的强横。作为帝王,还记得杀人,就不能说不理朝政,杀人也算是一种很直接、有效的统治手段。

因此,嘉靖帝不上朝并没有绝对放弃朝政,还一直把大权控制在手中。或许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壬寅宫变“被一群宫女几乎勒死,害怕再上朝时被大臣们群殴,躲在西苑,遥控朝政,也许是他的一种策略。

“不作死就不会死”,在嘉靖帝这里或许有了新意,不管或者少管事比自己去作死还要好一些,还真的不至于灭亡。

嘉靖不理朝政,修了17年仙后,公元1589年,看不过去的大理寺评事雒于仁给嘉靖上了一封奏疏:

臣为官6年,仅见过陛下三次。我听说陛下不上朝的理由是“头晕眼黑,力乏不兴”,我看陛下其实是沉迷酒色,被掏空了身体!

今陛下春秋鼎盛,犹经年不朝,过此以往,更当何如?

臣今敢以四箴献上,假若陛下肯听臣言,即使立即诛杀臣,臣虽死犹生!

一、二十年不上朝的嘉靖雒于仁还是低估了嘉靖罢工的能力,毕竟他才当值六年,早在17年前,嘉靖便开始罢工了。

1542年“壬寅宫变”中,嘉靖差点被几个宫女杀死,在此之后,他借口身体不舒服,便移居到西苑修仙去了。

嘉靖看到这封信后,表情很精彩,古往今来,敢指着皇帝说“你贪财好色”的人,雒于仁算头一个了吧?

嘉靖没有杀他,也没敢让这封奏折摆在朝堂上去,他给截留了。

内阁首辅申时行看到嘉靖保留这封奏折,委婉问道:“此疏不可发外,恐外人信以为真。愿陛下曲赐优容,臣等即传谕寺卿,令于仁去位可也(让其辞职)。”

闻言,嘉靖点了点头。

在申时行的操作下,雒于仁领会了领导的意思,主动辞职了,嘉靖顺势满足了他的请求,把他贬官,放回老家了。

二、嘉靖帝不上朝为何还能够大权在握嘉靖能够在二十年不上朝的基础上,还能够保证大权在握,最主要的原因是大明朝制度优势,以及嘉靖自身卓越的驭人能力。

1、任用奸臣

严嵩父子,便是嘉靖手中一把极为锋利的刀剑。

别看严嵩貌似滥用职权、拉帮结党,坏事做尽的样子,在嘉靖面前,严嵩把自己的地位摆得非常端正,他深知自己这个内阁首辅在别人面前是个人物,可实际上,他不过是嘉靖手下的一颗棋子而已。

《明史》对严嵩的评价很有意思:“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

翻译过来的意思便是,严嵩行事,一切以让嘉靖高兴为目的。

所以,对于大臣们而言严嵩是个误国奸臣,但对于一心修仙的嘉靖而言,却是手中最听话的棋子,他可以借由严嵩这个媒介,把控朝政。

2、特务机构锦衣卫

如果说严嵩是嘉靖掌控朝政的武器,那锦衣卫就是嘉靖给这把武器上的保险了。

锦衣卫这个特务机构,大家都很明白,它完全就是皇帝手中的一把刀。

嘉靖虽然人不在朝中,锦衣卫却能随时给他报道他想了解的一切,甚至于,在严嵩不能用的时候,他可以借助锦衣卫,一把推开严嵩。

3、内阁制度

明代的内阁制度在收拢君权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使得首辅虽然名义上起到了宰相的作用,但实际上,首辅的权力远远比不上宰相。

内阁就如同嘉靖的秘书处,这里包含了各地大臣们送上来的奏疏,嘉靖虽不上朝,却能够影响到重大政务的决断。

所以,他只是相当于换了个办公地点罢了,并不影响他掌控权力。

精明的嘉靖,靠着这一系列的手段,哪怕二十年不上朝,依然让朝政正常运行。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非常精明、可怕的人。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有哪些皇帝不生性多疑?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有哪个皇帝不多疑呢?怀疑别人保全自己,是人的天性,何况是掌握天下生杀大权的皇帝?从龙椅上往下看,皇帝眼中都是觊觎他皇权的野心家。所谓生性不疑虑,换个说法就是能明察秋毫、知人善任、掌控大局、不拘小节罢了,从这几个标准可以排排:唐太宗,汉文帝。谢谢!所谓的生性多疑,这应该说虽然还没有一个刚性的界定标准。

  • 中国古代帝王心术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被称为帝术的书籍有很多,比如:《道德经》无为而治的思想;《论语》仁政思想;《孟子》民本思想;《鬼谷子》权谋思想;《素书》治国安邦思想。但本文要讨论的是《韩非子》中的帝王心术以及核心思想。我们知道在“百家争鸣”的大混战中,最后胜出的是法家。法家之所以能够胜出的原因主要就一个字面对现实。而其他各家的

  • 唐朝有多少个有能力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是古代一个各方面都非常发达的朝代,而要想拥有如此成就,显然跟当朝皇帝有关。细数唐朝众多皇帝中,综合能力很强的,我个人认为有5个。我们就按照唐朝皇帝的顺序来聊聊吧。第一个是开国皇帝李渊。李渊出身于北周的一个贵族家庭,他51岁当皇帝,在位9年,随后被儿子李世民要求禅位。李渊作为开国皇帝,不够霸气,比

  •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皇帝其实处处受制约,你认为呢?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义,有助于澄清对于皇帝权力的误解。在中国老百姓眼中,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可以不受限制、为所欲为,生杀予夺,尽在掌中。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说得就是皇帝不容置疑和反驳的权力。但实际上,完全不是这样。皇帝的权力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制约。下面,我们一一道来。一、从

  • 古代最会打仗的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单论军事能力:第一,刘秀600骑兵对阵40万敌兵,天降陨石大风大雨助阵(网文都不敢写);第二,朱棣北伐大漠(乾隆小儿,你服不?乾隆:我的敌人灭族了,你说我服不?);前两位俱气运之子,能力超出咱们凡人想象,少数民族帝王因为武勋起家,军事能力均比中原皇帝比例高。第三,完颜阿骨打联宋灭辽、退高丽、震西

  • 历史上有哪些帝王是勇猛过人的?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一、后羿神话传说中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可见神力惊人,民间的传说都是根据史实加工而成的。历史上真实的后羿是夏朝有穷国得国主,趁着太康外出打猎篡夺了夏朝统治。根据推理,后羿应该是勇猛过人无疑了。二、商纣王《荀子非相篇》中说纣王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超劲,百人之敌也。《史记殷本记》也说帝纣资辨捷疾,闻

  • 古时候帝王为什么普遍寿命很短暂,是否和有太多女人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帝王的寿命普遍很短,因素很多,不只是女人。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女人,其实女人不是直接原因。或者换句话说,性生活过多、过乱,是否会短命?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古代帝王女人多,这个是事实,但是更多的人却没有关注的是他们为了临幸女人,而胡乱吃春药,而导致身体机能紊乱。其次,是饮食不健康,缺少运动有关。自古以

  • 康雍乾盛世哪位帝王功绩最大?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雍正帝。康乾盛世,莫非从康熙丶雍正到乾隆三朝,应该是康熙功绩最大。康熙之前顺治皇帝不知何因放弃帝位行佛,年仅八岁康熙继位,在位六十多年,收回西藏丶大理(云南)丶蒙疆丶中亚等,清朝版图最高达1300万平方公里。康熙还完成了康熙大典,这是继明朝永乐大典之后,又一次集中华文化之大成。康熙带头尊老,多次举办

  • 古代历史上的焚书坑儒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焚书坑儒的起因是这样的,秦始有一次大宴群臣,仆射周青臣在盛宴上祝洒家,称颂秦始皇的统一业绩。博士淳于越起而反对,并引经据典,以古讽今。丞相李斯提议,以古非今,惑乱人心,必须严厉制裁。李斯的主张对统一国家,巩固秦朝的统治是有利的,可是他却提出了荒唐的极端措施。他主张除了秦国历史以外的书统统烧个干净,谁

  • 古时候没有电,古人是不是天一黑就睡觉?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没有电,古人们到了天黑就只能睡觉了吗?大部分古人确实如此,在没有电的古代,晚上除了睡觉也没别的事情可做,更重要的是,如果不睡觉四处游荡,被抓到的话就是大罪。在我们现代生活中,有很多能够在晚上可以消遣的娱乐项目,不管是看电视、电影,还是玩手机、电脑,这些科技产品在为我们到来便捷的同时,也帮助我们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