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时的封建王朝,皇帝的命令谁敢不从,抗旨不遵可是要掉脑袋的大罪,但是在汉景帝时期,就有这样一位侍卫,面对皇帝要求救人的命令,不但不遵从,而且还不让皇帝自己去救。犯下这样的大罪,这个侍卫不仅没有被杀头,反而得到了太后的赏赐,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个侍卫为什么宁愿抗旨,也不去救人呢?据《史记酷吏列传》中记载,汉景帝和爱妃在一次去上林苑游玩时,遇到了一点意外,这位爱妃在游玩途中突然想去厕所,大家也都知道,古代都是旱厕,而且上林苑中野生动物比较多,这位爱妃前脚刚进厕所,后脚一只野猪就跟着她进了厕所。
汉景帝害怕爱妃受伤,就立刻命令侍卫去救,但是这个侍卫却是无动于衷,只守在汉景帝身边,汉景帝看他不动,就要自己拔剑去救人,但侍卫却拦着他,不让他去救。并且对他说:“陛下您失去了一个妃子,可以再找一个,难道这天下缺少女人吗?即使您不珍惜自己的身体,那么您要如何向整个国家,向太后交代呢?”
在侍卫的劝阻之下,汉景帝不再轻举妄动,但幸运的是,那只野猪自行离去了,宠妃也没有受到什么伤害。一行人回宫之后,窦太后知道了这件事,认为侍卫做得非常好,还对他大加赞赏。
这个侍卫是谁呢?有什么特殊之处?他名叫郅都,是河东郡杨县人,在汉文帝时期就已经是朝廷命官,担任郎官,是汉文帝的侍从,他为人勇猛正直,从不徇私枉法,也不收受贿赂。别人送礼求他办事,他也都一概回绝。
后来汉景帝继位,郅都担任了中郎将的官职,护卫皇帝的安全,在上林苑野猪事件发生之后,汉景帝对于郅都也是逐渐重用。
在当时,西汉王朝刚刚经历了战乱,为了让百姓休养生息,因而采用了无为而治的治国方针,这的确使百姓的生活质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凡事皆有两面性,这种方式也导致了很大的祸患。
有些地方豪强借此机会积攒实力,在地方上横行霸道、作威作福,视朝廷官府如无物。在济南郡有一个(jian)氏家族,他们仗着自家实力庞大,在济南一带横行霸道、无恶不作。济南的太守竟然对他无可奈何。汉景帝知道后,就派郅都去济南郡担任太守这一职位。
郅都到了济南郡之后,对于胡作非为的氏一族毫不手软,直接将作恶的首要分子都给杀了,其余的人见到氏一族的下场,引以为戒,都不敢再做些什么坏事。在郅都的管理下,济南郡的风气逐渐改变,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郅都执法如山,而且善用酷刑,对待皇亲贵胄也是毫不手软,无论犯法者是何人,是何等身份,一律酷刑严惩。时间久了,那些王侯贵族们都不敢直视郅都,人们还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苍鹰”,意思是郅都像苍鹰一样锐利。
由此可见,在《史记》中,将郅都的故事收录在酷吏列传中,也是有原因的,毕竟一般人也做不到这种程度啊!
这个侍卫结局如何呢?郅都执法公正,对皇族也是毫不手软。但是古代的皇族地位高人一等,行事肆无忌惮,汉景帝的长子叫刘荣,他因为侵占宗庙之地修建宫室而犯罪。郅都在审讯时态度冰冷严厉,刘荣也听过郅都苍鹰的名号,心中恐惧不安,他请求郅都给他笔墨,要写信向汉景帝请罪,郅都不允许。窦太后心疼自己的孙子,派人给他送去笔墨,刘荣写完请罪信后,便自杀身亡了。
窦太后将这一切都怪在了郅都身上,认为就是因为郅都过于严苛,刘荣才会自杀。想要将郅都严刑处置,却被汉景帝给阻止了。汉景帝表面上将其罢官,实际则派郅都去了边关,抵抗匈奴。郅都在边关镇守,匈奴人惧其威名,不敢靠近。
据记载,匈奴人曾经用木头雕刻出郅都的样子,作为靶子,让士兵们来射,但匈奴士兵对于郅都十分畏惧,没有一个人能够射中木头靶子。可见郅都果真是让匈奴人闻风丧胆啊!在郅都镇守边关的时期,匈奴无人敢来进犯。后人评价他为“战克之将,国之爪牙”也是十分贴切了。
但好景不长,窦太后知道郅都居然还在朝中任职,勃然大怒,下令逮捕郅都。汉景帝苦苦相劝,也没能改变窦太后的决定,在窦太后的干预下,郅都惨遭杀害。郅都死后不久,匈奴便听到了消息,又开始侵犯边关了。
郅都对内为官公正严明,对外抵御匈奴贼寇,对于朝廷也是忠心耿耿,司马迁说他是:“伉直,引是非,争天下大体。”但是这样一个被人迫害致死的下场,也是非常可惜了,而导致这一悲剧的罪魁祸首就是窦太后,可见“后宫不得参政”这一规矩还是有一些道理的。
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古代集权制度里,皇帝的一句话,可以让一个人飞黄腾达,同样也可以让一个人死无葬身之地。所以,皇帝的话又称为“金口玉言”。
▲汉景帝和贾姬
皇帝要的就是“言必行,行必果”的效果,任何人不得有违。否则,天子怒,则伏尸百万血流千里。然而,在汉景帝刘启当政期间,刘启让侍卫去救爱妃,侍卫居然不动,当刘启要救爱妃时,他又拦着皇帝。太后知道这事后,还重赏了侍卫黄金百斤,刘启从此之后对侍卫很器重,这到底是怎么一件事呢?
这事发生在汉景帝前元六年,汉景帝刘启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是汉文帝刘恒的嫡长子,刘恒驾崩后,刘启接替了皇位。
话说有一天刘启和爱妃贾姬闲来无事,想起到上林苑溜达溜达,上林苑是皇家打猎的风景区,位于汉朝国都长安郊外,规模宏大,纵横340里。
平时皇帝出行都是身边跟着一帮宫女和侍卫,这天刘启为了不惊动周围的百姓,于是只带了一个侍卫,三人坐着马车来到了上林苑。
上林苑最初是秦始皇修建的,据汉书记载:“苑中养百兽,天子春秋射猎苑中,取兽无数”。刘启和爱妃及侍卫三人下车后、边走边欣赏苑中的风光,当时正值秋天,天高云淡,不冷不热十分惬意。
正玩的高兴时,贾姬内急要方便,上林苑有简易搭成的茅厕,贾姬就去20米开外的一个茅厕去方便。
估计贾姬刚蹲下的功夫,一头野猪飞奔闯进了茅厕,只听的贾姬一声尖叫,“快来救我,野猪进来了”。此时刘启大惊失色,命令侍卫去救贾姬,然而侍卫一动不动,刘启一看侍卫不去救人,自己抽出宝剑就要冲进茅厕救人。
▲郅都
侍卫见皇上亲自要救人,他扑通跪在地上,一只手死死抱着皇上,一只手攥着皇上的宝剑。鲜血从他的手缝流了出来。侍卫苦苦哀求道:“失掉一个姬妾,还会有个姬妾进宫,天下难道会缺少贾姬这样的人吗?陛下纵然看轻自己,可是祖庙和太后怎么办呢?”景帝听了漠然不语,过了一会,野猪也离开了。贾姬花容失色走了出来。三人也没有心思游玩,匆匆打道回府了。
窦太后听说了这件事,问侍卫当时怎么想的?侍卫说假如我救贾姬,皇上的安全谁负责呢?当时即便皇上让我救人,我宁肯抗旨不尊也不离开皇上半步,再者说了,我冲撞了皇上的爱妃也是死罪,抗旨不尊也是死罪,为了皇上安全,我宁愿选择抗旨不尊。
窦太后听后点了点头,赏赐这个侍卫黄金百斤,景帝从此很重用这个侍卫。这个侍卫就是后来汉景帝的酷吏,号称“苍鹰”的郅都。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欢迎点评和留言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