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朝皇帝的妃子被野猪袭击,侍卫见死不救还拦住皇帝,为什么皇帝还赏赐他?

汉朝皇帝的妃子被野猪袭击,侍卫见死不救还拦住皇帝,为什么皇帝还赏赐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220 更新时间:2024/1/18 22:43:00

在古代时的封建王朝,皇帝的命令谁敢不从,抗旨不遵可是要掉脑袋的大罪,但是在汉景帝时期,就有这样一位侍卫,面对皇帝要求救人的命令,不但不遵从,而且还不让皇帝自己去救。犯下这样的大罪,这个侍卫不仅没有被杀头,反而得到了太后的赏赐,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个侍卫为什么宁愿抗旨,也不去救人呢?据《史记酷吏列传》中记载,汉景帝和爱妃在一次去上林苑游玩时,遇到了一点意外,这位爱妃在游玩途中突然想去厕所,大家也都知道,古代都是旱厕,而且上林苑中野生动物比较多,这位爱妃前脚刚进厕所,后脚一只野猪就跟着她进了厕所。

汉景帝害怕爱妃受伤,就立刻命令侍卫去救,但是这个侍卫却是无动于衷,只守在汉景帝身边,汉景帝看他不动,就要自己拔剑去救人,但侍卫却拦着他,不让他去救。并且对他说:“陛下您失去了一个妃子,可以再找一个,难道这天下缺少女人吗?即使您不珍惜自己的身体,那么您要如何向整个国家,向太后交代呢?”

在侍卫的劝阻之下,汉景帝不再轻举妄动,但幸运的是,那只野猪自行离去了,宠妃也没有受到什么伤害。一行人回宫之后,窦太后知道了这件事,认为侍卫做得非常好,还对他大加赞赏。

这个侍卫是谁呢?有什么特殊之处?他名叫郅都,是河东郡杨县人,在汉文帝时期就已经是朝廷命官,担任郎官,是汉文帝的侍从,他为人勇猛正直,从不徇私枉法,也不收受贿赂。别人送礼求他办事,他也都一概回绝。

后来汉景帝继位,郅都担任了中郎将的官职,护卫皇帝的安全,在上林苑野猪事件发生之后,汉景帝对于郅都也是逐渐重用。

在当时,西汉王朝刚刚经历了战乱,为了让百姓休养生息,因而采用了无为而治的治国方针,这的确使百姓的生活质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凡事皆有两面性,这种方式也导致了很大的祸患。

有些地方豪强借此机会积攒实力,在地方上横行霸道、作威作福,视朝廷官府如无物。在济南郡有一个(jian)氏家族,他们仗着自家实力庞大,在济南一带横行霸道、无恶不作。济南的太守竟然对他无可奈何。汉景帝知道后,就派郅都去济南郡担任太守这一职位。

郅都到了济南郡之后,对于胡作非为的氏一族毫不手软,直接将作恶的首要分子都给杀了,其余的人见到氏一族的下场,引以为戒,都不敢再做些什么坏事。在郅都的管理下,济南郡的风气逐渐改变,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郅都执法如山,而且善用酷刑,对待皇亲贵胄也是毫不手软,无论犯法者是何人,是何等身份,一律酷刑严惩。时间久了,那些王侯贵族们都不敢直视郅都,人们还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苍鹰”,意思是郅都像苍鹰一样锐利。

由此可见,在《史记》中,将郅都的故事收录在酷吏列传中,也是有原因的,毕竟一般人也做不到这种程度啊!

这个侍卫结局如何呢?郅都执法公正,对皇族也是毫不手软。但是古代的皇族地位高人一等,行事肆无忌惮,汉景帝的长子叫刘荣,他因为侵占宗庙之地修建宫室而犯罪。郅都在审讯时态度冰冷严厉,刘荣也听过郅都苍鹰的名号,心中恐惧不安,他请求郅都给他笔墨,要写信向汉景帝请罪,郅都不允许。窦太后心疼自己的孙子,派人给他送去笔墨,刘荣写完请罪信后,便自杀身亡了。

窦太后将这一切都怪在了郅都身上,认为就是因为郅都过于严苛,刘荣才会自杀。想要将郅都严刑处置,却被汉景帝给阻止了。汉景帝表面上将其罢官,实际则派郅都去了边关,抵抗匈奴。郅都在边关镇守,匈奴人惧其威名,不敢靠近。

据记载,匈奴人曾经用木头雕刻出郅都的样子,作为靶子,让士兵们来射,但匈奴士兵对于郅都十分畏惧,没有一个人能够射中木头靶子。可见郅都果真是让匈奴人闻风丧胆啊!在郅都镇守边关的时期,匈奴无人敢来进犯。后人评价他为“战克之将,国之爪牙”也是十分贴切了。

但好景不长,窦太后知道郅都居然还在朝中任职,勃然大怒,下令逮捕郅都。汉景帝苦苦相劝,也没能改变窦太后的决定,在窦太后的干预下,郅都惨遭杀害。郅都死后不久,匈奴便听到了消息,又开始侵犯边关了。

郅都对内为官公正严明,对外抵御匈奴贼寇,对于朝廷也是忠心耿耿,司马迁说他是:“伉直,引是非,争天下大体。”但是这样一个被人迫害致死的下场,也是非常可惜了,而导致这一悲剧的罪魁祸首就是窦太后,可见“后宫不得参政”这一规矩还是有一些道理的。

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古代集权制度里,皇帝的一句话,可以让一个人飞黄腾达,同样也可以让一个人死无葬身之地。所以,皇帝的话又称为“金口玉言”。

▲汉景帝和贾姬

皇帝要的就是“言必行,行必果”的效果,任何人不得有违。否则,天子怒,则伏尸百万血流千里。然而,在汉景帝刘当政期间,刘启让侍卫去救爱妃,侍卫居然不动,当刘启要救爱妃时,他又拦着皇帝。太后知道这事后,还重赏了侍卫黄金百斤,刘启从此之后对侍卫很器重,这到底是怎么一件事呢?

这事发生在汉景帝前元六年,汉景帝刘启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是汉文帝刘恒的嫡长子,刘恒驾崩后,刘启接替了皇位。

话说有一天刘启和爱妃贾姬闲来无事,想起到上林苑溜达溜达,上林苑是皇家打猎的风景区,位于汉朝国都长安郊外,规模宏大,纵横340里。

平时皇帝出行都是身边跟着一帮宫女和侍卫,这天刘启为了不惊动周围的百姓,于是只带了一个侍卫,三人坐着马车来到了上林苑。

上林苑最初是秦始皇修建的,据汉书记载:“苑中养百兽,天子春秋射猎苑中,取兽无数”。刘启和爱妃及侍卫三人下车后、边走边欣赏苑中的风光,当时正值秋天,天高云淡,不冷不热十分惬意。

正玩的高兴时,贾姬内急要方便,上林苑有简易搭成的茅厕,贾姬就去20米开外的一个茅厕去方便。

估计贾姬刚蹲下的功夫,一头野猪飞奔闯进了茅厕,只听的贾姬一声尖叫,“快来救我,野猪进来了”。此时刘启大惊失色,命令侍卫去救贾姬,然而侍卫一动不动,刘启一看侍卫不去救人,自己抽出宝剑就要冲进茅厕救人。

▲郅都

侍卫见皇上亲自要救人,他扑通跪在地上,一只手死死抱着皇上,一只手攥着皇上的宝剑。鲜血从他的手缝流了出来。侍卫苦苦哀求道:“失掉一个姬妾,还会有个姬妾进宫,天下难道会缺少贾姬这样的人吗?陛下纵然看轻自己,可是祖庙和太后怎么办呢?”景帝听了漠然不语,过了一会,野猪也离开了。贾姬花容失色走了出来。三人也没有心思游玩,匆匆打道回府了。

窦太后听说了这件事,问侍卫当时怎么想的?侍卫说假如我救贾姬,皇上的安全谁负责呢?当时即便皇上让我救人,我宁肯抗旨不尊也不离开皇上半步,再者说了,我冲撞了皇上的爱妃也是死罪,抗旨不尊也是死罪,为了皇上安全,我宁愿选择抗旨不尊。

窦太后听后点了点头,赏赐这个侍卫黄金百斤,景帝从此很重用这个侍卫。这个侍卫就是后来汉景帝的酷吏,号称“苍鹰”的郅都。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欢迎点评和留言关注】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有哪些亲手杀过人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作为帝皇不经过战争杀戮的很少,江山社稷大都在流血牺牲中更迭建立。特别是开国皇帝。比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马上皇帝杀人无数。这个不要太多,重点介绍一下我个人感觉武力值比较高的皇帝吧5,冉闵,杀胡令,勇猛异常4,高欢,从一个看门的小兵做到封王,3,朱棣,史书说亲征都是带头冲锋的,2,刘裕,几十个人就

  • 明朝哪一位被称为“木匠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简答:“木匠皇帝”就是明熹宗朱由校(1605-1627),享年二十三岁,明光宗朱常洛长子,母亲王选侍,十六岁继位,在位七年。朱由校在位期间,任用自己的奶妈客氏和宦官(太监)魏忠贤,客氏与魏忠贤专权,造成旷世奇冤“东林党”案,辽东战局危机。明清史专家说朱由校是“至愚至昧之童蒙”。从小不喜读书,却对木匠

  • 狼和七只小羊的故事原文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讲述了山羊妈妈出去找食物,留下七只小山羊在家。狼用花言巧语骗七只小山羊开门,结果六只小山羊被狼吞进肚子里。故事告诫人们不能像小山羊一样轻易上坏人的当,对未知事物要随时保持警惕。原文:从前有只老山羊。它生了七只小山羊,并且像所有母亲爱孩子一样爱它们。一天,它要到森林里去取食物,便把七个孩子全叫过来,对

  • 你心目中的中国古代十大杰出帝王是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1.秦始皇,首开中华帝国,便有了皇帝的由来。2.汉高祖刘邦。拓展大汉疆域400年。3.隋炀帝杨广,开运河,改革科考,通西域,民族融合。4.唐太宗李世民,开千年气象一一大唐盛世!5.武周皇帝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6.宋太祖赵匡胤。7.汉武帝刘彻,同唐太宗一样,成就了中华帝国的”汉唐气象“。8.

  • 古代最励志的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大部分开国皇帝的经历,都是很励志的,比如刘邦、朱元璋等等,但今天我要说的,却并不是一个开国皇帝,而是后周武帝宇文邕。五胡乱华之后,北魏统一了中国北方,但不久便发生了六镇之乱,分裂成了东魏和西魏两个国家。其中,西魏的掌权者叫宇文泰,临死的时候他的儿子们还小,在乱世中不能掌握局势,所以宇文泰就把位子传给

  • 历史上的康熙皇帝打猎时去过鹿山吗?有何依据?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是满族入关之后建立的,而在入关之前,他们都是游牧民族。入关之后,虽然在中原稳定了居住场所,但是清朝的皇帝仍然保留这那种游牧的传统。清朝的头几个皇帝都特别重视保持这个传统,既然在马上得了天下,就应该在马上治之。所以到了康熙时期,康熙帝戎马一生,多次御驾亲征,这也和他少年时期训练骑射围猎有关。康熙帝

  • 历史上有哪些一语成谶的事?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隶属于昆明陆军总司令部的第四方面军组建于1945年3月5日,仅仅一个多月后,方面军司令官王耀武就指挥所部在湘西大破日寇,一举取得雪峰山大捷,8月在芷江出席日军投降的草签仪式,不久被推选为GMD中执委,年仅41岁,这位山东老王人生可谓走上巅峰。抗战胜利以后,在长沙受降后的第四方面军部队被拆分,第74军

  • 历史上还有哪个皇帝像崇祯一样众叛亲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在位时期,一心培养自己的长子朱标,希望他将来能承袭大统,可是太子朱标天不假年,在37岁的时候就突然病逝,让朱元璋老来悲痛,白发人送黑发人。皇位继承人死了,朱元璋只好在挑选一位做继承人,他不想打破自己定下的长子即位法则,于是将其他儿子排除在外,挑选了长子朱标的长子朱允,做了皇太孙。这也为朱元璋死

  • 《封神演义》中,哪几位圣人把自己的徒弟或门人"骗"得最惨?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那就是元始天尊的徒弟申公豹了,他的下场被压到玉虚宫麒麟崖下,后来被塞了北海眼。元始天尊乃阐教教主,圣人修为。门下有一弟子姜子牙,三十二岁上昆仑修道,历经四十年。一日,元始天尊唤来子牙,一句:“生来命薄,仙道难成,只可受人间之福”,便把子牙打发下山。姜子牙一下子懵了:我耗费四十年青春伺候您,最后来了这

  • 朱元璋发明的剥皮酷刑,到底有多残忍?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大明朝的开国皇帝,被称为明太祖,他是继汉高祖皇帝刘邦以来,第二个平民出身并统一全国的君主。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君主,却在他称帝期间,发明了一种残忍的刑罚手段,那就是剥皮刑罚。剥皮刑罚也被称作古代的“十大酷刑之一”。这个剥皮刑罚,在明朝朱元璋执政期间是最盛行的一种刑罚手段。被朱元璋钦定为法令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