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与诚信有关的中国古代名人故事有哪些

与诚信有关的中国古代名人故事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201 更新时间:2024/3/19 5:26:46

曹刿论战》因为鲁庄公对曹刿的信任才有后面的三次击鼓而打胜仗的故事诚信胜过金金子,大家都知道,那是一个闪闪发光,又有许多用的东西.但是最美的是金子吗?不,最美的是诚信.言而有信、一诺千金是我们的祖先代代相传的美德.信用即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又是一种无形的财富,还是连接友谊的无形纽带.一个诚实的人,不论他有多少缺点,同他接触时,心神会感到清爽.这样的人,一定能找到幸福,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这是因为以诚待人的人,别人也会以诚相见.就拿庆龄来说吧!一个星期天,宋庆龄一家用过早餐后,就准备到父亲宋耀如的一位朋友家做客,小庆龄听了,高兴地一蹦三尺高.她最喜欢到那位叔叔家了,叔叔家养了鸽子可漂亮了,那位叔叔还说要送她一只呢!小庆龄正准备爸爸出门时,她突然想起要教好朋友小珍学做花篮便停下脚步,小庆龄便把此事告诉了爸爸,爸爸和她姐姐都让庆龄明天教小珍做花篮,但庆龄说什么也要今天教,父亲听了心里很高兴,还对其他孩子说要庆龄学习.父亲到了朋友家,把事告诉了他的朋友,那位叔叔也很高兴,还让父亲带回两只鸽子,算是对的小庆龄的奖励.宋庆龄的故事就告诉我们了一个道理:许人一物,千金不移;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不光只有宋庆龄,孔胜东也是一个言而必行的人.1986年,共青团浙江省委向全省团员发出了为社会风气根本好转作贡献的倡仪.年轻时的孔胜东想到了用自己的自行车的修理技术为群众做点事.于是,他立即行动,每逢周六晚上7时到10时,在自家门口挂出了“共青团义务修理自行车”.他修车从不收一分钱,当车主有急事而车又一时难以修好时,他就把自己的车借给了别人.就这样到了1995年春节,孔胜东父亲病重,他也只陪了父亲两天,因为第三天正是周六.在父亲去世的第二天正好是星期六,事虽多,但他还是自觉补了一个晚上.18年来,不管是怎样,他都没有歇过一次摊!对,诚信像土,一亩心灵之土,为无数幼苗提供营养,使它们开出美丽的鲜花.诚信像水,万物生长的生命之水,滋润着小树舒枝展叶,天天向上.诚信是人之本,民之基,国之根.同学们,拾起诚信的“背囊”吧!用你的诚信战胜风浪,以你的诚信来创造更美好的人生!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关于诚信的古代成语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1.晏殊信誉的树立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

  • 古人诚信例子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1、曾子杀猪曾子,又叫曾参,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孔子的弟子。曾子深受孔子的教导,不但学问高,而且为人非常诚实,从不欺骗别人,甚至是对于自己的孩子也是说到做到。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儿子哭闹着要跟去,妻子就哄他说:“你在家等我,回来给你杀猪炖肉吃”。孩子信以为真。妻子回来,见曾子正磨刀霍霍准备杀猪,

  • 求古代关于诚信的几个小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第一个是:城濮之战时,晋楚两军相遇在中原战场上.决战前,晋军以报答楚王为名,"退避三舍",驻军城濮,巧妙地避开了楚军锋芒,诱敌深入,大败楚军.二是:两家人是邻居,有一家人的墙盖在别人地里两家人就吵起来,另一家就报告在京城做官的亲戚,亲戚劝说让家人把墙退三尺在盖,另一家人见这家人主动退步,自己也把墙拆

  • 古代皇帝治国理政的书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四书五经。一般是儒家的一些经典,比如如何当皇帝,如何处理国事什么的,孔子的君父臣子、伦理道德的思想很符合封建统治者的利益和用来教化人民巩固统治,所以儒家思想一直被推崇,皇帝也当然要学。在中国历史上,唐初宰相魏征以敢于向皇帝直言进谏著称。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唐太宗有不对的地方,魏征就会据理力争,进行劝说

  • 卫国国君卫灵公的故事卫灵公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卫灵公(前540前493年),姬姓,名元。是春秋时期卫国第二十八代国君,前534年前493年在位,因爱好男宠而多猜忌,且因脾气暴躁留下不好的史学评价。但他擅长识人,知人善任,也正是他用他提拔的三个大臣仲叔圉、祝、王孙贾的合作,才使卫国的国家机器运行正常。卫灵公的轶事典故有哪些典故一《左传》载:昭公二

  • 20个历史小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陈平忍辱苦读书》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

  • 古代为国献身的事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西施和越国大夫范蠡本来是相爱的,两个人一见钟情,早已相许终生。然而天公不作美,不久之后,吴王夫差为了给自己当初被越国所杀的父亲报仇,举兵大败越国。越王勾践沦落为吴王的奴隶。勾践卧薪藏胆,忍辱负重,过了三年奴隶般的生活才得已回到越国。勾践回到越国自后,励精图治,休养生息,时刻为报仇做着准备。但是报仇不

  • 历史上有哪些人也毛遂自荐过?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毛遂自荐的名人很多,列举一二:1邹忌拜相的故事:战国时期,齐威王耽于享乐,不理政事。群臣不敢进谏。齐国人驺忌听说后,决心面见齐威王。以琴打比方,成功地向齐威王说明了国事的重要性,并由此被任命为相国。2蔡泽秦国人。自信能靠言语的力量使当时深得秦王信任的秦国丞相范睢把丞相之位让给自己。于是,他晋见

  • 古代帝王以德治国的理论及例子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1、文景之治文景之治是指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汉初,因多年战乱导致社会经济凋敝,汉廷推崇黄老治术,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汉文帝二年和十二年分别两次“除田租税之半”,文帝十三年,还全免田租。同时,对周边敌对国家也不轻易出兵,维持和平,以免耗损国力。这就是轻徭薄赋的政策。

  • 因为忍耐而成功的典故(要快,古代事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勾践灭吴。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