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古代的皇帝和官员,对老百姓的关心有真心的成分吗?

古代的皇帝和官员,对老百姓的关心有真心的成分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703 更新时间:2024/1/19 4:43:48

中国很早就产生了民本思想,重视人民的作用,以民为本,不管是出于维护统治的目的,还是出于真心爱护百姓,统治者很早就意识到了人民的重要性。《尚书泰誓》记载了周武王出兵讨伐商纣王之前发布的总动员令,其中有句话:“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这是中国民本思想的起源。周武王带领5万军队讨伐商纣,商纣紧急拼凑了70万的部队在牧野迎战。但人们已经恨透了商纣的暴政,临阵倒戈,武王的军队势如破竹,一直打到了商的都城朝歌,商纣王纵火自焚,商朝统治覆灭。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牧野之战,这场战役使人们看到了人心向背的重要性。

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了为政以德”的思想,强调统治者要以仁德治理国家,统治人民。孟子进一步提出“仁政”的思想,他还提出“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的思想。战国时期儒家思想集大成者荀子还进一步提出了“君舟民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唐太宗还提出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思想……

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对百姓的关心有真心的成分吗?从根本上说,统治者关心人民是出于维护自身统治的需要,但也不排除其中有真心的成分。比如明朝宣德皇帝朱瞻基,在宣德四年(1429)时,一个叫吴中的尚书上奏,请求让山西代州的农民在农闲的时候去修筑圆果寺的旧塔。朱瞻基很生气,他质问吴中:“你是想借此求福吗?百姓安乐就是我最大的福气。你马上停止,不要劳苦我的百姓。”

他在位的十年几乎每年都有水旱虫灾,为了及时赈济百姓,他对制度进行了变革,严令官员积极赈灾,可以先斩后奏,也就是先救灾,后申报。他还写了很多关心农业,如《悯农诗》、《减租诗》、《捕蝗诗》等等。这除了是出于维护自身统治的目的考虑,也是出于心怀百姓才能做到的吧。

不管这些皇帝和大臣是出于维护统治的目的,还是真心为百姓考虑,只要他们采取的措施、实行的政策对改善民生,发展经济,稳定社会,推动历史的进步有益,都是值得人们称赞的。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古时候的读书人,为什么自己穷困潦倒还关心国家大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有句话叫“君子固穷”。不是说君子本来就该穷,而是说真君子不免穷。古君子有两大基本特征:一是有才,二是不贪财。有才不贪财难融于世俗与污浊官场甚至格格不入。于是愤世疾俗,为权贵所不容,以至两袖清风囊中羞涩。虽穷途潦倒,藕入污泥不堕质节,玉埋瓦砾无损光华。他们不变的是热情正直的基本品格。表现为国爱丶民爱和

  • 自古以来骗术无处不在,你知道古代骗术有哪些么?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的骗术五花八门,细说的话估计万字都不够,那么咱们就说一说古代帝王们被仙丹骗得死去活来的故事。以前有正规治病的丹药,慢慢的在这些正规丹药下衍生出一种长生不老或能治百病的仙丹,一些不学无术的骗子就拿出这些仙丹到处招摇撞骗。皇帝这个至高无上的存在,一人之上万人之下,在这个身处顶峰没有追求的情况下,能够

  • 古代方士们的骗术如此拙劣,为何帝王们纷纷中招呢?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秦皇汉武追求长生不老,为方士诞生提供了土壤。假如你当皇帝,你也想长生不老。绝对权力使然。皇帝超级喜欢,自然就有竭力迎合者。秦始皇冬巡琅琊台,派徐福出海求仙。后来,谎话圆不住了,要五百童男童女和技术工人出海,一去不复返。据说,徐福到了日本,成为日本皇室。汉武帝仍然热衷于此。汉武帝的妃子王夫人病逝,方士

  • 古代有的皇帝想炼丹成仙,最后吃的都是慢性毒药,御医难道查不出来吗?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这个问题问得好,实际上在我看来,御医应该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医术最好的一群人了。尽管现在有很多人(国外的、国内的都有)质疑中医,但不可否认,中医既然存在了几千年,肯定有它独到之处。因此对于皇帝服用充斥各种重金属(铅、汞等)的慢性毒药金丹,御医们肯定是知道其中的危害的,但是为什么没有人劝谏皇帝呢?我觉得

  • 古代君主和百姓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对此你怎么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君主与百姓的关系,中国古代史上的思想家们多有论述。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方面,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黄宗羲则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

  • 你听说过或经历过迷信故事吗?农村的迷信你知道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迷信已断送了上一代人,难道还要再断送这一代人吗?1农历七月初一到十五是家乡的“鬼节”。这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摆桌宴席招待祖宗,其名曰:“敬祖宗”。每年每逢这段时间,再忙,我都要抽出一天,回老家祭祀先人先祖。今年回老家却多了一个新任务,独眼堂兄说他忙,不能回家,托我把在乡下爷爷奶奶处度暑假的小侄子虎子带

  • 中国古代对百姓最有仁爱之心的皇帝是哪一位,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谢谢好友请,对历史了解少,那个皇帝对百姓好,也不如当今社会对人民多向优抚,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从古至今,现在人民最好,

  • 古代君王为什么自称寡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影视剧里面会看到这么一个画面,就是皇帝有时候会对着大臣或者其他人称自己是“寡人”或者“孤”。看到这一幕,我想很多单身的朋友会白眼翻到天,心里面估计在想:“苍天呀,就您这还寡人,后宫佳丽三千还寡人,那我们这些单色狗怎么办。”其实不要急,皇帝自称“寡人”、“孤家”的还真不代表着什么,纯粹就是自谦可能

  • 历史上关于人物孝敬的故事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外是礼仪之邦,对内以仁治天下,而“孝”又是诸德的根本,融会于其中。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孝经》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不管老幼,孝在中国都是随处可见的。由此,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之高,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历史上有关人物孝敬的故事。亲尝

  • 古代的皇帝是真的迷信还是想通过迷信来控制人?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这样啊,话不可说全。古代封建迷信是常见现象;信佛信神信上帝都是一种信仰;皇帝可以利用天授皇权神话自己;黎民百姓大将小兵皆信皇帝是神之子;于自己威望建立和稳定统治天下是十分有利;心灵有了寄托自然抱怨祸害少一点了;神之子号令天下人人可以理解不疑;神话自己使人臣服于我心甘情愿;信仰让团体有了凝聚力更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