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仁宗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他的一生都有哪些遗憾?

宋仁宗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他的一生都有哪些遗憾?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103 更新时间:2023/12/24 1:30:20

宋仁宗,宋真宗赵恒第六子,宋朝第四位皇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他可以算是中国历史上名声最好的皇帝,几乎没有之一。

他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仁”字为庙号的皇帝,由此,可见当时的人们对其之追捧,史载:“仁宗崩,天下丧之如亲”。

宋仁宗的名声是完美的,但他的人生并不完美,在从相关史书中了解到这位皇帝的生平经历后,我觉得他一生大概有三大遗憾。

一:婚姻上的遗憾,两立死皇后

宋仁宗曾有过两位正妻,分别是郭皇后和曹皇后。

但这两位皇后全部不是宋仁宗喜欢的女人,宋仁宗最喜欢的两位女人都姓张。

宋仁宗十五岁时,准备大婚,他自己看中了已故骁骑卫上将军张美的曾孙女张氏,想让张氏当皇后。

可当时垂帘听政的皇太后刘娥为拉拢开国勋贵们(大概是张美在军方的地位不够高),否决了宋仁宗的提议。

刘娥强行让已故中书令郭崇(他的儿媳是宋太宗明德皇后的姐姐)的孙女郭氏当了皇后,仅仅让张氏做了个才人,两年后,张氏进封美人。

《宋史·仁宗郭皇后列传》中记载:“初,帝宠张美人,欲以为后,章献太后难之。后既立,而颇见疏。”

宋仁宗在皇太后刘娥的强压下,不得不娶了郭氏,如此婚姻,夫妻之间的感情自然不好。

后来张美人年纪轻轻就病死了,宋仁宗很悲痛,但刘娥尚在,他也无法为心爱的女人做些什么。

刘娥死后,宋仁宗马上就在郭皇后还在位的情况下(宋仁宗当时已经在准备废掉郭皇后),追封死去的张美人为皇后。

郭皇后还没有被废,有一个活着的皇后,却要去封一个死皇后,可见宋仁宗对张美人生前没能当上皇后抱有相当大的遗憾。

这种事情宋仁宗还不止干了一次,郭皇后被废后,在勋贵、军方和群臣的压力下,宋仁宗又立一位开国勋贵家族出身的皇后曹皇后(开国名将曹彬孙女)。

宋仁宗和这位曹皇后的感情依旧不怎么样,他后来又喜欢上一位姓张的妃子,并专宠之,史载:“长得幸,有盛宠。妃巧慧多智数,善承迎,势动中外”。

张氏的妃位一直升到贵妃,宋仁宗其实有意改立张贵妃为皇后,但曹皇后的背后有勋贵家族力挺,宋仁宗不得不放弃这个想法。

皇佑六年(公元1054年),刚刚三十出头年纪的张贵妃病逝,宋仁宗悲痛之下,不顾群臣劝阻,追封张贵妃为皇后,此时,曹皇后依旧活着。

这就是著名的“生死两皇后”的故事,皇后尚在,就追封死去的爱人为皇后,宋仁宗把这事干了两次。

这是宋仁宗因为政治因素,在爱情无法选择的情况下,用这种方式弥补心中的遗憾。

二:试图改革宋朝“三冗”弊端失败后的遗憾

宋仁宗当上皇帝后的头十一年,因为上面有个皇太后刘娥压着,他什么事也做不了,只能当个泥菩萨。

刘娥死后,宋仁宗亲政,经过十年时间的摸索,他对宋朝开国以来积累下来的“三冗”积弊有了深深的了解。

他不仅仅只想做个守成之君,也想励精图治,试图解决掉宋朝的“三冗”积弊,让国家更加富强,远景规划当然是强国、强军,为收复燕云十六州努力。

因此,宋仁宗于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以范仲淹为首,韩琦富弼、欧阳修等为辅,发起了“庆历新政”,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改革。

但可惜的是,范仲淹等推出的改革策略太激进,激起了保守势力的拼命反扑,最后连背后支持改革的宋仁宗都扛不住,只得放弃。

范仲淹等改革派陆续被贬斥,特别是范仲淹,此后终身未能回到中枢为官,一直在外漂泊,为宋仁宗背锅。

这次改革失败,对宋仁宗的打击相当大,此后,直到宋仁宗去世,他明知宋朝弊端重重,但都不再敢进行任何改革尝试。

宋仁宗晚年时,王安石曾上长达万言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建议朝廷变法,但宋仁宗已经失去了进取心,拒绝采纳王安石的建议。

也因此,宋仁宗这位历史上名声最好的皇帝,在史书上的定义,只能是守成之君。

三:无子继嗣的遗憾

对于喜欢宋仁宗的人来说,这位皇帝死后最大的遗憾绝对是无子继嗣,想必宋仁宗临终前,也应该是这么想的。

宋仁宗并非不能生,他一辈子生了三个儿子,可惜全部夭折,没有一个能活过两岁。

不过,宋仁宗的这个遗憾,有可能是他自找的,因为当时对医学、生理方面的落后认知,导致出来的这种情况。

宋仁宗除了生过三个儿子,都夭折,还生过十三个女儿,这些女儿也夭折了九个。

抛开宫廷阴谋论,我查找了些资料,有一个小小的推断,宋仁宗的子女们长不大,大概跟他们的生母分娩时的年纪都不大有关。

如宋仁宗的第二个儿子赵昕的生母苗贵妃,她生赵昕的时候,才十六岁。

再如曾被宋仁宗宠爱且追封为皇后的张贵妃,她为宋仁宗生下三个女儿,全部夭折,而张贵妃分娩时的年纪是十七岁、十八岁和二十岁。

其余还有如楚国公主、隋国公主,她们的生母冯贤妃分娩时是十六岁和十八岁。

宋仁宗的儿女们,绝大多数都是在母亲只有十多岁时出生。

从医学角度上来讲,类似情况出现婴幼儿夭折率是很高的,特别是在将近一千年前的宋朝。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宋仁宗宠爱的妃子都是十多岁的年龄开始生育,这或许是他的喜好,喜欢更年轻的女性,这种喜好也直接导致了他的儿女们生存率不高。

当然,这是宋朝人的认知不够,不能怪宋仁宗,当时的女性,十三、四岁时分娩的都大有人在,不独是宋仁宗。

既然儿子们都长不大,宋仁宗也只能为此遗憾了,他临终前,只能把皇位交给过继的养子宋英宗赵曙。

对于宋仁宗来说,他对无子继嗣的理解,大概只能归咎于天意了。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李成器是什么出身?他将太子之位让出是为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风云人物

    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景云元年(710年)的一天,当唐睿宗李旦为了太子人选左右为难时,其嫡长子李成器主动辞让太子之位,要求立弟弟李隆基为太子。自古“无情最是帝王家”,皇子之间为了争夺皇位而骨肉相残的事

  • 有哪些与谢万相关的轶事典故?他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风云人物

    谢万(320年-361年),字万石,陈郡阳夏县人,东晋时期大臣、名士,太常卿谢裒第四子,太保谢安的弟弟。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谢万出身陈郡谢氏,才干过人,善于清谈。起家司徒掾,参加兰亭雅集。历任抚军从事中郎,辅佐会稽王司马昱。出任吴兴太守,颇有政绩。兄长谢奕去世后,接

  • 严光是什么人?他与刘秀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风云人物

    严光可能大家不是很熟悉,他曾经是刘秀的同学。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在《后汉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光武帝刘秀)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坐甚急。帝笑曰:‘朕故人严子陵共卧耳’。”意思是说,严光和光武帝一同睡觉,严光由于睡姿不雅,将一只脚压在光武帝

  • 王浑:西晋时期名臣,曾配合镇南将军杜预灭亡东吴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风云人物

    王浑(223年~297年),字玄冲,太原郡晋阳县人。魏晋时期名臣,曹魏司空王昶的儿子。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王浑早年为大将军曹爽的掾吏,高平陵政变后,循例免官,出任怀县县令、散骑侍郎等职,袭封京陵县侯。西晋王朝建立后,加号扬烈将军,历任征虏将军、东中郎将、豫州刺史等职

  • 商鞅变法能够在秦国成功 其他国家为何没有效仿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知道:商鞅变法为何只在秦国才能成功,其他国家都难以效仿?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战国时期,很多国家都有过变法成功的案例。比如魏国魏文侯任用李悝为相,实施了战国诸侯的第一次变法。秦国的变法,成功的很彻底,离不开一个人——商鞅。商鞅,他本是卫国国君庶出的后代,姓

  • 司马伦是什么人?他的皇帝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风云人物

    司马伦,晋宣帝司马懿第九子,“八王之乱”的参与者之一。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永康二年(301年),赵王司马伦逼迫侄孙晋惠帝禅位,当了西晋皇帝。但仅仅过了两个多月,司马伦就被推翻,晋惠帝也重登帝位。作为晋惠帝的叔公,司马伦为何要夺侄孙的皇位,又为何会迅速垮台呢一,出身名门司马

  • 诸葛亮如果踢开刘禅自立门户 魏延不帮忙能成功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风云人物

    对如果诸葛亮篡汉自立,没有魏延助他,诸葛亮可以成功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导语:三国之中诸葛亮的故事可谓是耳熟能详,他的一生都在为蜀国大业奋斗,最后连死前都是在为蜀国的后续作出安排,就是这样一位“鞠躬尽瘁”之人,他的传奇实在是一件接着一件,我们也都会想诸葛亮为

  • 刘琰是什么人?他的妻子胡氏与刘禅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风云人物

    蜀汉,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刘琰这个人文不能诗,武不能战,在三国那段人才辈出的历史中,他就是个打酱油的。但是,按照《三国志》记载,“后主立,封都乡侯,班位每亚李严”,也就是说,他在蜀汉朝廷里的身份非常尊贵。那么,无战功

  • 靖难功臣泰宁侯陈珪是如何协助朱高炽留守北平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您走进靖难功臣泰宁侯陈珪的故事。陈珪是明朝初年的一个名将,出生在江苏泰州,关于他的史料记载很少,所以我们后人并不清楚其究竟是什么时候出生的,又是什么时候参军的,只知道其在洪武初年的时候,便开始跟着大将军徐

  • 张煌言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的诗有何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风云人物

    张煌言是南明儒将、诗人、民族英雄,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明末,雄踞关外的清兵挥师南下,将战火烧遍整个中国,民不聊生,各地纷纷起义,在这旷日持久的抗清斗争中,涌现出无数民族英雄和爱国志士,张煌言就是其中的一个。张煌言(1620-1664),字玄著,号苍水,浙江鄞县(今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