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成器是什么出身?他将太子之位让出是为了什么?

李成器是什么出身?他将太子之位让出是为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672 更新时间:2023/12/24 9:33:44

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

景云元年(710年)的一天,当唐睿宗李旦为了太子人选左右为难时,其嫡长子李成器主动辞让太子之位,要求立弟弟李隆基为太子。自古“无情最是帝王家”,皇子之间为了争夺皇位而骨肉相残的事例数不胜数,那为何李成器主动让太子之位给弟弟李隆基呢

一,出身名门

李成器出身陇西李氏,为唐高宗李治之孙,豫王李旦与王妃刘氏之子,自小就被其祖父唐高宗封为永平郡王。文明元年(684年),唐睿宗李旦即位为帝,立妻子刘氏为皇后,五岁的李成器因为嫡长子的身份被立为皇太子。

二,处境艰难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强迫儿子李旦禅让,自立为帝。李成器于是失去太子之位,降为皇孙。李成器虽然是武则天的亲孙子,但武则天极力打压李唐宗室势力,扶持武氏宗亲,因此李成器与父亲李旦处境尴尬,每天都过着如履薄冰的生活。

长寿二年(693年),武则天听信谗言,杀害儿媳刘氏,还贬李成器为寿春郡王。李成器痛失母亲,认识到权力斗争的残酷与可怕,于是小心谨慎,以免惹祸上身。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退位,子唐中宗李显复位。唐中宗想要封侄子李成器为蔡王,还增加食邑。李成器虽然结束了祖母时期提心吊胆的生活,但仍然小心谨慎,于是向伯父唐中宗极力推辞,仍为寿春郡王。

三,力辞储位

隆基白:一代兄弟,一朝存殁,家人之礼,是用申情,兴言感思,悲涕交集。大哥孝友,近古莫俦,尝号五王,同开邸第。远自童幼,洎乎长成。出则同游,学则同业,事均形影,无不相随。(旧唐书·列传九十九)

景云元年(710年),唐中宗遭妻子韦皇后毒杀身亡,子李重茂即位,但大权掌握在韦后手中。李隆基与姑姑太平公主担心韦后成为第二个武则天,于是在不久后发动政变,诛杀韦后,逼李重茂退位,拥立李旦为帝。

李旦对立长子李成器与三子李隆基为太子的问题上犹豫不决,想立李成器为太子,但李隆基在拥立自己为帝的过程中立下大功;想立李隆基为太子,但李成器是嫡长子,也当过太子,于是一直没有下诏立储。李成器知道弟弟李隆基才能远在自己之上,而自己喜欢与世无争的生活,于是主动上书推辞。他说:皇太子是国本,天下太平时应立嫡长子为太子,国家危难时应立有功之人为太子。如果不顺应时宜,恐怕上天会降临灾祸。百官也跟着要求立李隆基为太子。最后李旦下定决心,立了李隆基为太子,封李成器为雍州牧、扬州大都督、太子太师。

太平公主忌惮侄子李隆基势力强大,于是图谋废李隆基,立侄子李成器为太子。姚元之、宋璟等人为了断绝太平公主的图谋,上书李旦,要求让李成器出镇地方。李成器于是主动拒绝太平公主拉拢,离开长安,当了蒲州刺史。李隆基多次与李成器共叙兄弟之情,双方关系更加融洽,李旦听了也十分高兴,称赞他们兄友弟恭。

四,富贵而终

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禅让当了太上皇,子李隆基即位为帝。太平公主与李隆基的争斗更加激烈,李成器于是站在李景隆一边。先天二年(713年),李隆基铲除太平公主势力,独掌大权,为了感谢哥哥李成器主动让出储君之位,帮助自己对付太平公主,对他的待遇十分优厚。

李成器知道伴君如伴虎,所以依旧小心谨慎,为了避免弟弟李隆基猜忌,既不参与朝政,也不结交大臣,而是沉迷玩乐。李隆基因此十分高兴,更加厚待李成器,每到他的生日,李隆基都要到他府里为他庆生,当地方有进献的珍馐美味时,李隆基也会分一部分给他吃。李隆基还把自己住过的兴庆坊升为兴庆宫,而把兴庆宫东南的地方赏赐给李成器为住宅,还经常到他府里玩耍,与他及众兄弟共叙兄弟之情。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李成器卧病在床,李隆基十分担心,于是每天派人送医药与美食。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李成器病逝,李景隆悲痛不已,追谥他为让皇帝。

总的来说李成器自小生活在争权夺利的皇室,知道皇权的可怕与残酷,因此养成了宽厚忍让的性格,尽量避免参与政治斗争,所以主动把太子之位让给了弟弟李隆基。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有哪些与谢万相关的轶事典故?他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风云人物

    谢万(320年-361年),字万石,陈郡阳夏县人,东晋时期大臣、名士,太常卿谢裒第四子,太保谢安的弟弟。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谢万出身陈郡谢氏,才干过人,善于清谈。起家司徒掾,参加兰亭雅集。历任抚军从事中郎,辅佐会稽王司马昱。出任吴兴太守,颇有政绩。兄长谢奕去世后,接

  • 严光是什么人?他与刘秀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风云人物

    严光可能大家不是很熟悉,他曾经是刘秀的同学。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在《后汉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光武帝刘秀)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坐甚急。帝笑曰:‘朕故人严子陵共卧耳’。”意思是说,严光和光武帝一同睡觉,严光由于睡姿不雅,将一只脚压在光武帝

  • 王浑:西晋时期名臣,曾配合镇南将军杜预灭亡东吴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风云人物

    王浑(223年~297年),字玄冲,太原郡晋阳县人。魏晋时期名臣,曹魏司空王昶的儿子。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王浑早年为大将军曹爽的掾吏,高平陵政变后,循例免官,出任怀县县令、散骑侍郎等职,袭封京陵县侯。西晋王朝建立后,加号扬烈将军,历任征虏将军、东中郎将、豫州刺史等职

  • 商鞅变法能够在秦国成功 其他国家为何没有效仿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知道:商鞅变法为何只在秦国才能成功,其他国家都难以效仿?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战国时期,很多国家都有过变法成功的案例。比如魏国魏文侯任用李悝为相,实施了战国诸侯的第一次变法。秦国的变法,成功的很彻底,离不开一个人——商鞅。商鞅,他本是卫国国君庶出的后代,姓

  • 司马伦是什么人?他的皇帝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风云人物

    司马伦,晋宣帝司马懿第九子,“八王之乱”的参与者之一。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永康二年(301年),赵王司马伦逼迫侄孙晋惠帝禅位,当了西晋皇帝。但仅仅过了两个多月,司马伦就被推翻,晋惠帝也重登帝位。作为晋惠帝的叔公,司马伦为何要夺侄孙的皇位,又为何会迅速垮台呢一,出身名门司马

  • 诸葛亮如果踢开刘禅自立门户 魏延不帮忙能成功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风云人物

    对如果诸葛亮篡汉自立,没有魏延助他,诸葛亮可以成功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导语:三国之中诸葛亮的故事可谓是耳熟能详,他的一生都在为蜀国大业奋斗,最后连死前都是在为蜀国的后续作出安排,就是这样一位“鞠躬尽瘁”之人,他的传奇实在是一件接着一件,我们也都会想诸葛亮为

  • 刘琰是什么人?他的妻子胡氏与刘禅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风云人物

    蜀汉,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刘琰这个人文不能诗,武不能战,在三国那段人才辈出的历史中,他就是个打酱油的。但是,按照《三国志》记载,“后主立,封都乡侯,班位每亚李严”,也就是说,他在蜀汉朝廷里的身份非常尊贵。那么,无战功

  • 靖难功臣泰宁侯陈珪是如何协助朱高炽留守北平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您走进靖难功臣泰宁侯陈珪的故事。陈珪是明朝初年的一个名将,出生在江苏泰州,关于他的史料记载很少,所以我们后人并不清楚其究竟是什么时候出生的,又是什么时候参军的,只知道其在洪武初年的时候,便开始跟着大将军徐

  • 张煌言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的诗有何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风云人物

    张煌言是南明儒将、诗人、民族英雄,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明末,雄踞关外的清兵挥师南下,将战火烧遍整个中国,民不聊生,各地纷纷起义,在这旷日持久的抗清斗争中,涌现出无数民族英雄和爱国志士,张煌言就是其中的一个。张煌言(1620-1664),字玄著,号苍水,浙江鄞县(今宁波

  • 刘备在赤壁之战后获得了多大的利益?为何没有奠定天下三分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风云人物

    刘备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史家又称为先主。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最著名的战役之一,一般来说,普遍认为这一战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势力格局,造就了三国时代的到来。但实际上,我认为赤壁之战只能算是加大和奠定了南北对峙的格局,并没有奠定天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