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严光是什么人?他与刘秀之间有何故事?

严光是什么人?他与刘秀之间有何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436 更新时间:2024/1/11 8:09:00

严光可能大家不是很熟悉,他曾经是刘秀的同学。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在《后汉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光武帝刘秀)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坐甚急。帝笑曰:‘朕故人严子陵共卧耳’。”

意思是说,严光和光武帝一同睡觉,严光由于睡姿不雅,将一只脚压在光武帝的肚子上。第二天,太史上奏说有客星犯主,冒犯了皇帝的御座,情势非常紧急。光武帝笑着说:“没事,这不过就是我和老友严子陵在一起睡觉而已。”

既然严光把腿压在刘秀肚子上这事,让很多人都知道了。那说明,严光也是明白的。那么,他为什么还要把腿压在刘秀肚子上呢?

严光其实并不姓严,本姓庄,只是因为和汉明帝刘庄的名讳有一字重合,因此被《后汉书》改成了严,字子陵。

严光是会稽余姚人,少时的他,聪慧灵动,天资聪颖,“少有高名”。严光记忆超人,能做到过目不忘。十几岁时就满腹经纶,通晓《诗》《书》,让人刮目相看。

在和成年名士的交往中,严光不但学识渊博,通古晓今,而且能言善辩,心思缜密,经常辩得那些名儒哑口无言。因此,严光小小年纪,就已经声名远播,名噪乡里。

其后,严光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识,开阔自身的眼界,来到了长安求学。进入了汉朝的最高学府太学府,专心进学。也就在这里,他遇到了当时落魄的皇族后裔刘秀,两人成为了同窗好友。

不过,严光和刘秀来到太学府的目的是不一样的。严光纯粹为了进一步的深造,而刘秀则志存高远,希望在太学府中结识经天纬地之才,为他日后的宏图霸业服务。

当见识到了严光的满腹才华和一身正气后,刘秀十分叹服和崇拜,想方设法和严光套近乎。两人由一般同窗到过从甚密,直至成为密友。

后来的刘秀经过南征北讨、浴血奋战,终于在建武元年建立了东汉政权。而此时的严光,却改头换面,早已在风景秀美、群山连绵的美丽富春江畔,结草为庐,垂钓河中。

新政刚立,思贤若渴的刘秀想起了当初让他佩服得五体投地的严光,希望能得到他的辅佐。不过,但凡高人都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刘秀尽管对严光心心念念,却找不到他的任何消息。

无奈之下,刘秀只好找人画出他心目中严光的形象,派出官吏按图索骥,四处苦寻。

终于有了回音,有人报告“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

刘秀得报后欣喜若狂,即刻派出使者亲临垂钓之处,延请严光。反复多次,终于将他请到了京都洛阳,好吃好喝好住招待着。

刘秀先是派出和严光交情深厚的司徒侯霸招抚严光。这侯霸可谓是刘秀的肱股之臣,深得刘秀器重,被刘秀封为尚书令,官居大司徒。侯霸出面,无疑就相当于是刘秀亲自迎接了。

侯霸事前派人给严光送信,“公闻先生至,区区欲即诣造,迫于典司,是以不获。愿因日暮,自屈语言”,表达了急于见到严光,又因公务缠身,晚上亲自前来拜谒的歉意。

严光不置可否,将书信回掷给送信的人,并说了这样一段话:“位至鼎足,甚善。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意思是说,你身居高位,如果身怀仁德,辅佐正义,天下人就会喜悦。如果你一味地阿谀奉上,顺应皇上的旨意,就会自寻死路。

侯霸见严光这么不客气,心里有点虚,把这事报告了刘秀。刘秀看到严光的的回信后,哈哈大笑:“狂奴故态也。”于是,刘秀亲自乘车来到了严光的住处。

严光自顾自地睡觉,丝毫不理会刘秀的到来。尴尬的刘秀拍着严光白花花的肚皮,打趣地问:“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邪?”你为什么就不肯出山,帮我治理国家呢?

严光老半天才睁开眼睛,“昔唐着德,巢父洗耳。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人各有志,你就别再勉强了嘛。刘秀只得长叹数声,驾车而回。

刘秀仍没死心,又将严光迎进宫中,和他畅谈故交,直到俩人同床而眠。严光把脚放到了刘秀的肚皮上。

我想严光当然知道刘秀是谁,他把腿压在刘秀肚子上,就是向他表明,自己对官场的尊卑不当回事,不愿意当官。

当然了,严光这也算是帮刘秀,让他得一个礼贤下士的好名声。

那么,后来的严光怎样了呢?

刘秀不但没有责怪严光,反而将他封为谏议大夫。不过严光死活不答应,刘秀无奈,只好放他回去,“乃耕于富春山”。

就这样,严光身穿着羊裘,头戴着草帽走进了富丽堂皇的皇宫,又无爵无位,潇洒惬意,身无长物地从皇宫里走了出来,重归了他挚爱的渔场。

直到建武十七年,刘秀又一次想起了严光,再次诏他入宫。严光又再一次拒绝。最后,80岁的严光在老家病逝,刘秀极为伤感,下旨厚葬。

对于严光至死不事光武帝的行为,后世之人推崇备至。范仲淹在浙江桐庐时,就主持修建了祠堂,用以纪念严光,并做《严先生祠堂记》:“云山苍苍,江水映涣,先生之德,山高水长”。

李白对严光也顶礼膜拜,作诗赞扬他:“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昭昭严子陵,垂钓沧波间。”

至此,严子陵不事权贵的高风亮节,深入人心,世受后人敬仰。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王浑:西晋时期名臣,曾配合镇南将军杜预灭亡东吴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风云人物

    王浑(223年~297年),字玄冲,太原郡晋阳县人。魏晋时期名臣,曹魏司空王昶的儿子。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王浑早年为大将军曹爽的掾吏,高平陵政变后,循例免官,出任怀县县令、散骑侍郎等职,袭封京陵县侯。西晋王朝建立后,加号扬烈将军,历任征虏将军、东中郎将、豫州刺史等职

  • 商鞅变法能够在秦国成功 其他国家为何没有效仿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知道:商鞅变法为何只在秦国才能成功,其他国家都难以效仿?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战国时期,很多国家都有过变法成功的案例。比如魏国魏文侯任用李悝为相,实施了战国诸侯的第一次变法。秦国的变法,成功的很彻底,离不开一个人——商鞅。商鞅,他本是卫国国君庶出的后代,姓

  • 司马伦是什么人?他的皇帝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风云人物

    司马伦,晋宣帝司马懿第九子,“八王之乱”的参与者之一。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永康二年(301年),赵王司马伦逼迫侄孙晋惠帝禅位,当了西晋皇帝。但仅仅过了两个多月,司马伦就被推翻,晋惠帝也重登帝位。作为晋惠帝的叔公,司马伦为何要夺侄孙的皇位,又为何会迅速垮台呢一,出身名门司马

  • 诸葛亮如果踢开刘禅自立门户 魏延不帮忙能成功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风云人物

    对如果诸葛亮篡汉自立,没有魏延助他,诸葛亮可以成功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导语:三国之中诸葛亮的故事可谓是耳熟能详,他的一生都在为蜀国大业奋斗,最后连死前都是在为蜀国的后续作出安排,就是这样一位“鞠躬尽瘁”之人,他的传奇实在是一件接着一件,我们也都会想诸葛亮为

  • 刘琰是什么人?他的妻子胡氏与刘禅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风云人物

    蜀汉,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刘琰这个人文不能诗,武不能战,在三国那段人才辈出的历史中,他就是个打酱油的。但是,按照《三国志》记载,“后主立,封都乡侯,班位每亚李严”,也就是说,他在蜀汉朝廷里的身份非常尊贵。那么,无战功

  • 靖难功臣泰宁侯陈珪是如何协助朱高炽留守北平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您走进靖难功臣泰宁侯陈珪的故事。陈珪是明朝初年的一个名将,出生在江苏泰州,关于他的史料记载很少,所以我们后人并不清楚其究竟是什么时候出生的,又是什么时候参军的,只知道其在洪武初年的时候,便开始跟着大将军徐

  • 张煌言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的诗有何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风云人物

    张煌言是南明儒将、诗人、民族英雄,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明末,雄踞关外的清兵挥师南下,将战火烧遍整个中国,民不聊生,各地纷纷起义,在这旷日持久的抗清斗争中,涌现出无数民族英雄和爱国志士,张煌言就是其中的一个。张煌言(1620-1664),字玄著,号苍水,浙江鄞县(今宁波

  • 刘备在赤壁之战后获得了多大的利益?为何没有奠定天下三分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风云人物

    刘备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史家又称为先主。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最著名的战役之一,一般来说,普遍认为这一战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势力格局,造就了三国时代的到来。但实际上,我认为赤壁之战只能算是加大和奠定了南北对峙的格局,并没有奠定天下三

  • 陈桥兵变结束后 宋朝为何没有人能够以武乱国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风云人物

    对赵匡胤的“陈桥兵变”之后,宋朝为何再无人能以武乱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祖宗制兵之法,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京师之兵,总于三帅,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宋·枢密院宋朝,作为我国古代历史上最富庶的朝代,在这个时代我们国家无论是经济

  • 裴寂是什么人?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风云人物

    裴寂唐朝开国功臣、也是唐朝第一位宰相。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裴寂是唐高祖李渊最宠幸的大臣。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杀掉兄弟李建成、李元吉,并逼迫李渊退位以后,他是怎么对待李渊这位最宠幸的老部下的呢?先来说说裴寂为什么是李渊最宠幸的大臣。李渊在起兵以前,裴寂就是他最好的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