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皇后为了抢走李豫的太子位,做了什么事情?

张皇后为了抢走李豫的太子位,做了什么事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1192 更新时间:2023/12/21 3:20:13

唐代宗李豫,唐朝第八位皇帝,762年-公元779年在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

唐乾元元年(758年)十月,唐肃宗在大明宫宣政殿举行了盛大的册立太子典礼,册封皇长子李俶为皇太子,并为其改名叫李豫。

这让唐肃宗的正妻张皇后极为不满,张皇后也有两个儿子,分别是唐肃宗的第十三子和李佋和第十四子李侗,他们因是皇后所生,所以都是嫡子。

张皇后一直在筹划让自己的儿子当太子,但她生的两个儿子出生太晚,年龄太小,唐肃宗思虑再三,还是立了庶出的皇长子李豫。

可即使李豫已入主东宫,张后依然不放弃寻机易储的努力。

只是,两年后,张后的爱子李佋薨逝,而他的胞弟李侗还不满四岁。这样,易储的事几乎成了泡影。

因为这个缘故,再加上李豫对张后的恭顺,东宫基本上一直比较平静。

不过,权力欲望极强的张皇后依旧搞出了事情。

张皇后和李辅国原本是肃宗身边策划阴谋的同党,两人沆瀣一气,干预朝政。

但渐渐地,李辅国的权力愈来愈大,几乎主宰了内廷和外朝的一切事务,张皇后也明显地感觉到受了他的挟制。

一向喜欢支配别人的张皇后,无论如何不可能甘心处在李辅国势力的控制之下。

于是,两人之间的矛盾对立竟发展到水火难容的地步。

宝应元年(762年)仲春,唐肃宗卧病不起。

眼见皇帝的病情一日重似一日,张皇后担心李辅国迟早会对她下毒手,因而急于想办法除掉他。

四月初,上皇唐玄宗崩逝后,肃宗病危。四月十五日,太子李豫受命监国。

就在皇太子监国的当天,张皇后趁李豫来长生殿看望父亲的机会,悄悄地和他商量说:“李辅国长期执掌禁军兵权,诏书敕令都由他的意旨而定,前年他竟擅自逼迁圣皇,罪过极大。你我二人一向最招他嫉恨,如今在皇帝弥留之际,此人又联络程元振一派阉党在宫中密谋生事,为防患于未然,不如先把他们杀掉。”

太子一听,为难地说:“李辅国和程元振都是父皇陛下的勋旧之臣,眼下父皇病危,如果秘密发兵诛杀他们,万一惊动了圣上,恐怕他承受不起这样的刺激。”

说罢,禁不住落下泪来,张后见此情形,只得说:“那么,你先回去,我再慢慢地把这事仔细考虑一下。”

太子走后,张皇后派内侍找来了二皇子越王李系。李系是宫人孙氏所生,对李辅国早有恶感。

皇后把诛杀李辅国的计划告诉了他,然后说:“太子仁弱,不肯参与行动,举事不能靠他,诛杀逆贼的事交给你去办行不行?”李系立刻满口答应下来。

越王出了长生殿,就去找内谒省监段恒俊具体商议行动计划。段恒俊挑选了二百多名会格斗的精干宦官,把他们召集到长生殿后,秘密发散武器。

不想,这事却走漏了风声。程元振探听到了张后的谋杀计划,火速通报李辅国,李辅国很快便在大明宫的西北宫门凌宵门内布置了大量伏兵。

四月十六日,张后从长生殿传出圣上病危的消息,并假托皇命召太子入殿。

正当李豫急匆匆地向长生殿走去时,程元振从凌霄门方向迎面而来,拦住他说:“内宫有变,请殿下留步。”

李豫根本不相信宫里会有什么宫变,执意要去见重病的父亲。程元振断然阻止他道:“事关大唐社稷,太子无论如何不能入殿。”

程元振说罢,就招呼几名禁兵上前,把太子送到玄武门外的飞龙厩,暂时扣留起来。

当天夜里,李辅国和程元振带兵到翰林院东侧的麟德殿,收捕越王李系、段恒俊和知内侍省事朱光辉等一百多人,把他们全部囚禁起来。

然后,陈兵长生殿下,派人入内逼张后出殿,将皇后身边的几十名侍从统统拘捕,连同皇后本人一并幽禁在后宫。

在场的宦官和宫人见状惊恐万分,纷纷四散逃开。

宫变的第三天凌晨,肃宗皇帝晏驾。

同一天,李辅国将张皇后和二皇子李系,以及韦妃所生的六皇子李僴杀死,然后,到飞龙厩接出太子李豫,领他到大明宫西侧的九仙门和宰相相见。

两天后,登基大典举行,李豫即皇帝位,是为唐代宗。

李辅国自恃对代宗皇帝有拥立之功,所以在代宗登基后,越发专横跋扈。朝廷内外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要向他请示。

由于他一直住在宫里,大臣们出入禁中时,总是先到他那里拜谒一下,然后再去办正事。

肆无忌惮的李辅国甚至公然对皇帝说:“大家(指代宗皇帝)但居禁中,外事听老奴处分。”

不可一世的李辅国虽然一向为人狡狯,却在得意忘形之际步入险境。

他本来并非代宗皇帝所宠信的人,又曾经做过逼迁唐玄宗的恶人,再加上新皇帝刚刚登基,他就如此张狂放肆,成了代宗皇帝非铲除不可的人物。

只是因为他在四月宫变中杀了张后,所以代宗一时还不想明确表露出对他的恶感。

况且,李辅国手里掌握着禁军兵权,代宗不得不对他格外小心,表面上仍然对他极为尊敬礼遇,甚至不直呼其名而称“尚父”。

李辅国洋洋自得,丝毫不曾料到自己会不得善终。

不久,曾经与李辅国一道共同策划和发动四月宫变的飞龙副使程元振,被擢升为左监门卫将军。随后,又接替李辅国任元帅行军司马。

李辅国的行军司马和兵部尚书之职则同时被免。任免诏令颁布的当天,李辅国迁出禁中,仍回安邑坊故宅居住。

当宫车驶过热闹的东市街道时,过往行人纷纷互相致意,为这阉人的失势额手称庆。

李辅国看到此番情景,心中不禁怅惘忧惧,回到安邑坊的宅第后,便独自思念起他侍奉多年的肃宗皇帝。

几天后,李辅国上表向代宗辞官。代宗罢免了他的中书令之职,又进封他为博陵郡王,为他保留了“司空”、“尚父”的荣誉称号,并特许他可以在每月的朔望日入朝觐见皇帝。

李辅国领旨后,便去中书省准备拟一份谢表。不料,刚走到中书省门前,看门的人立刻上前拦住他说:“尚父罢相,不应再入此门。”

李辅国一听,顿时目瞪口呆,整个儿身体都僵在那里。好一会儿,他才回过神来,愤然哽咽自语道:“老奴死罪,事郎君不了,请归地下事先帝!”说罢,悻悻而去。

四个月后,也就是在这一年初冬的一天,深夜,有刺客潜入李宅,取李辅国的首级和右臂匆匆而去。

第二年春天,泰陵的葬礼结束后,人们发现,李辅国丢失数月的那两样东西,突然出现在玄宗皇帝的墓前。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明朝时期常遇春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他做出了哪些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风云人物

    常遇春和徐达一样,都是出生于农家,祖祖辈辈种地为生。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常遇春是明朝名将,为朱元璋一统江南,推翻元朝立下巨大功劳,是仅次于徐达的大明第二名将。那为何常遇春不到四十岁就英年早逝了呢一,投靠朱元璋常遇春身材高大,擅长骑射,有万夫不当之勇,因此早年做了强盗。至正十五年

  • 刘备手里有卧龙凤雏和五虎上将 刘备为何没有能统一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知道:刘备为何手握卧龙凤雏也没能统一天下?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灭亡后,中国再一次进入了大分裂时代,各路诸侯逐鹿中原,最终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这就是我们熟知的三国,曹操占据北方地带,刘备占据荆蜀之地,孙权经营富庶的江南。《三国演义》里司马徽曾经说:卧

  • 宋仁宗在历史上是什么形象?他的一生都有哪些遗憾?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风云人物

    宋仁宗,宋真宗赵恒第六子,宋朝第四位皇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他可以算是中国历史上名声最好的皇帝,几乎没有之一。他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仁”字为庙号的皇帝,由此,可见当时的人们对其之追捧,史载:“仁宗崩,天下丧之如亲”。宋仁宗的名声是完美的,但他的人生并不完美,在从相关史书中了

  • 李成器是什么出身?他将太子之位让出是为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风云人物

    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景云元年(710年)的一天,当唐睿宗李旦为了太子人选左右为难时,其嫡长子李成器主动辞让太子之位,要求立弟弟李隆基为太子。自古“无情最是帝王家”,皇子之间为了争夺皇位而骨肉相残的事

  • 有哪些与谢万相关的轶事典故?他有哪些成就?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风云人物

    谢万(320年-361年),字万石,陈郡阳夏县人,东晋时期大臣、名士,太常卿谢裒第四子,太保谢安的弟弟。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谢万出身陈郡谢氏,才干过人,善于清谈。起家司徒掾,参加兰亭雅集。历任抚军从事中郎,辅佐会稽王司马昱。出任吴兴太守,颇有政绩。兄长谢奕去世后,接

  • 严光是什么人?他与刘秀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风云人物

    严光可能大家不是很熟悉,他曾经是刘秀的同学。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在《后汉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光武帝刘秀)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坐甚急。帝笑曰:‘朕故人严子陵共卧耳’。”意思是说,严光和光武帝一同睡觉,严光由于睡姿不雅,将一只脚压在光武帝

  • 王浑:西晋时期名臣,曾配合镇南将军杜预灭亡东吴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风云人物

    王浑(223年~297年),字玄冲,太原郡晋阳县人。魏晋时期名臣,曹魏司空王昶的儿子。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王浑早年为大将军曹爽的掾吏,高平陵政变后,循例免官,出任怀县县令、散骑侍郎等职,袭封京陵县侯。西晋王朝建立后,加号扬烈将军,历任征虏将军、东中郎将、豫州刺史等职

  • 商鞅变法能够在秦国成功 其他国家为何没有效仿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知道:商鞅变法为何只在秦国才能成功,其他国家都难以效仿?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战国时期,很多国家都有过变法成功的案例。比如魏国魏文侯任用李悝为相,实施了战国诸侯的第一次变法。秦国的变法,成功的很彻底,离不开一个人——商鞅。商鞅,他本是卫国国君庶出的后代,姓

  • 司马伦是什么人?他的皇帝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风云人物

    司马伦,晋宣帝司马懿第九子,“八王之乱”的参与者之一。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永康二年(301年),赵王司马伦逼迫侄孙晋惠帝禅位,当了西晋皇帝。但仅仅过了两个多月,司马伦就被推翻,晋惠帝也重登帝位。作为晋惠帝的叔公,司马伦为何要夺侄孙的皇位,又为何会迅速垮台呢一,出身名门司马

  • 诸葛亮如果踢开刘禅自立门户 魏延不帮忙能成功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风云人物

    对如果诸葛亮篡汉自立,没有魏延助他,诸葛亮可以成功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导语:三国之中诸葛亮的故事可谓是耳熟能详,他的一生都在为蜀国大业奋斗,最后连死前都是在为蜀国的后续作出安排,就是这样一位“鞠躬尽瘁”之人,他的传奇实在是一件接着一件,我们也都会想诸葛亮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