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的皇帝,可以说是两位。
第一位是十六国时期的李雄字仲隽,李特之子。李特在四川起义时李雄激极响应并担任前将军,建初二年(340)李雄击败罗尚占领成都,自称成都王,建兴三年称帝国号大成,建立成汉政权,改元晏平号大成建立成汉政权,改元晏平。在位30年,行办学校设置吏官简刑约法时事少役百姓富足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玉衡二十四年(334年),李雄驾崩时年六十一岁,庙号太宗,谥号武皇帝,葬于安都陵。
第二位是秦朝时的蜀泮,原古蜀王子。西元316年秦灭蜀后蜀泮率军南下经过广西云南,辗转南下到达越南北部率军攻打文郎国,文郎雄王自恃强勇根本没有为即将到来的攻击做准备。在蜀泮进攻时因酒醉坠井而死,蜀泮自立为王建立瓯雒国自称安阳王,建都古螺今河内近郊东英县。越南历史学者认为安阳王是一个伟大的君主,制造了灵弩抵御了秦的多次进攻。后秦将赵佗与蜀泮签订合约以平江为界,赵佗儿子赵仲始娶安阳王女儿入赘蜀家。赵仲始入赘后窃取了灵弩以假乱真,借省亲之名回到岭南后与父亲发兵打败安阳王。
大家一定知道三国的蜀汉,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定都城为成都,建立蜀国。然后公元223年,刘备白帝城托孤后离世。他死后,他儿子刘禅继承皇位,直到蜀汉被灭。
其他的估计就很少人知道了,元末,明玉珍入四川盆地并平定之。公元1362年,明玉珍称帝,以重庆为都城,建立起中国古代史上最后一个完整割据四川的明蜀政权。
由于四川的地理位置,在古代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说法,比较闭塞,无法方便统一天下,适合偏安。所以很难建立起政权。
最后还有个四川人建立的政权,估计很少人知道。那就是十六国的时候,成汉开国皇帝成武帝李雄,公元304年-334年在位。李雄父亲李特,297年率领关中民团南下汉中。303年定年号建初,率军攻打成都,益州刺史罗尚拒守,李特败亡了。李特没能称帝,之后李雄成为首领,304年攻下成都,称成都王,过了两年,也就是306年称帝,国号成,史称成汉。李雄死后,他的侄儿李班,儿子李期,李寿,李势相继继位,347年,李势投降,成汉灭亡。但大家列举的各省出了哪些皇帝的时候,四川只列举了李雄,我觉得后几位也应该算。
历史上四川有多少个皇帝?
一个。李雄(成汉开国皇帝)成武帝李雄(274年—334年),字仲俊,李特第三子,母罗氏,十六国时期成汉开国皇帝,304年—334年在位。
自秦始皇统一六国,两千多年的中国出过400多位皇帝,这还不包括乱世举旗造反自封“皇帝”的。
这些开国皇帝,按照今天的地域划分,大致属于这些省:秦嬴政,陕西人;西汉刘邦,江苏人;新朝王莽,河北人;东汉刘秀,湖北人;三国两晋:曹魏曹丕,安徽人;蜀汉刘备,河北人;东吴孙权,浙江人;西晋司马炎,河南人;东晋司马睿,河南人;五胡十六国:成汉李雄,四川人;前赵刘渊,山西人;后赵石勒山西人;前凉张茂,甘肃人;前燕慕容,河北人;前秦苻坚,甘肃人;后燕慕容垂,河北人;后秦姚苌,甘肃人;西秦乞伏国仁,甘肃人;后凉吕光,甘肃人;南凉秃发乌孤,甘肃人;北凉沮渠蒙逊,甘肃人;南燕慕容德,河北人;西凉李,甘肃人;胡夏赫连勃勃,甘肃人;北燕冯跋,河北人;南北朝:北魏拓跋,山西人;北齐高洋,山西人;北周宇文觉,内蒙人;宋刘裕,江苏人;南齐萧道成,江苏人;南梁萧衍,江苏人;南陈陈霸先,浙江人;隋文帝杨坚,陕西人;唐太祖李渊,甘肃陕西人;武周武则天,山西人;五代:后梁朱温,安徽人;后唐李存勖,山西人;后晋石敬瑭,山西人;后汉刘知远,山西人;后周郭威,河北人;十国:吴国杨行密,安徽人;南唐李,江苏人;前蜀王建,河南人;后蜀孟知祥,河北人;闵国王审知,河南人;南楚马银,河南人;南汉,河南人;荆南国,河南人;吴越国钱,浙江人;北汉,山西人;两宋:北宋太祖赵匡胤,河北人;南宋高宗,河南人;金完颜阿骨打,黑龙江人;辽太祖耶律阿宝鸡,内蒙古人;西夏皇帝李元昊,甘肃人;元太祖成吉思汗,蒙古人;明太祖朱元璋,安徽人;清太祖努尔哈赤,黑龙江人。
正史中各王朝的开国皇帝,按照今天的地域划分,各省的人数分别是:第1位:甘肃,共10位;第2位:山西、河北,各9位;第3位:河南,共8位;第4位:江苏,共4位;第5位:安徽,共3位;第6位:浙江、陕西、内蒙、黑龙江,各2位;第7位:四川、湖北,各1位。
四川史上留名的各类皇帝级人物大概有21位首先谢谢邀答
依现有文献资料,四川历史上曾经有名有姓的各类皇帝级人物,大概有21人,涉及10国/王朝(含其中之一所建立的今越南历史上的首个政权)。罗列于下,其功其罪,历史自有评说。
远古时期之古蜀国:蚕丛→柏灌→鱼凫
殷商至春秋时期之开明王朝:望帝杜宇→丛帝开明(鳖灵)......→开明泮。(公元前666年前后,鳖灵称开明帝,建开明王朝,治蜀300余年。前257年,秦国灭蜀国后,开明王朝末代王子蜀泮/开明泮率领其族民,辗转到达现在越南北部,建立瓯雒国,并自称为安阳王,建都古螺,乃今河内北郊的东英县。为越南历史政权的开始)
西汉末年之“成家国”(公元25年-37年):公孙述(王莽新朝末年天下大乱,公孙述遂割据蜀地,公元25年在益州自立为帝,国号“成家”)
三国时期之蜀汉国(221年5月15日-263年):刘备→刘禅(阿斗)
两晋时期之“成汉国”(306年-347年):李雄→李班→李期→李寿→李势(西晋末年,天灾人祸横行,益州蜀郡的巴氐族领袖李特率领难民起兵反晋。李特败亡,其弟李流病死后,李特之子李雄成为首领,于304年攻下成都,称成都王,306年称帝,国号成,史称成汉。为十六国之一)
五代十国时期之“前蜀”国(907年-925年):王建→王衍
五代十国时期之“后蜀”国(934年-966年):孟知祥→孟昶
元末之“大夏国”(1363年-1373年):明玉珍→明升(1357年,红巾军徐寿辉所部明玉珍由巫峡入蜀,逐渐占有川蜀全境,即当时四川行省之大部。1363年,称帝于重庆,国号大夏)
明末清初之“大西国”(1644年-1646年):张献忠(1644年/崇祯十七年十一月十六日,张献忠在成都称帝,建国号“大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