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晋、齐、楚都是大国封号,源自春秋战国时期,这几个国号所在之国都是当时的超级大国,因此,这几个国号在后来的王朝中成了大国封爵。
秦王只是在唐朝备受尊崇,因为唐朝第二位皇帝李世民原来封爵是秦王,所以,秦王在唐朝就不能再封给臣下(皇子)们,以示对老祖宗李世民的尊崇。但是他在其他王朝就只是普通的一等大国秦王,没有特别之处。
举例说明:契丹辽国比较尊崇的王号是梁王,辽圣宗的封号,金国则是葛王,金世宗的封号,宋朝就是晋王,宋太宗的封号。
都是他们做了皇帝后,这个王爵封号就是代指皇位继承人了,辽国后来的道宗和天祚帝都封过梁王。金国就不授予皇子了,但是金章宗得子后就视儿子为太子继承人,封儿子为葛王,还专门下诏解释这个封号的尊贵性。
到了元朝,最尊贵的就是燕王,因为忽必烈的太子真金最初封燕王,所以,在元朝后来,燕王就成了太子之前的封号,不过元朝的燕王太子很悲催,没有一个登上皇位的。
元明时期,秦王都是一等大国秦王,尊贵自然是尊贵,如题主所说人人尊崇,再无秦王,就太夸张了。
就是这样。
图片选自网络侵删。
身在闹市,心向青山
我国古代的王爵一般分两级,王(亲王)和郡王。
而王爵又以“一字王”为尊,即封号只有一个字,并源于春秋国名,其中最尊贵便是晋王、秦王、齐王、楚王,之后才是鲁王、赵王、魏王、梁王等等,其实基本上是按国力排名的
郡王一般都是“二字王”,也就是封号有两个字,以郡县的名字来称呼,比如常山王、长沙王、中山王、渤海王、成都王等都是以郡命名的王。
所以,秦王受尊崇的原因便是因为它位列最显贵的“一字王”。
但其实最尊崇的王爵并非秦王,而是晋王。
我国历史上有29位晋王,其中最终称帝的有13位(包括追尊的两位)。
晋王司马炎建立西晋
晋王司马睿建立东晋
晋王杨广隋炀帝
晋王杨昭杨广长子,追谥孝成皇帝,庙号世宗
晋王李治唐高宗
晋王安庆绪安禄山之子,杀安禄山自立为帝。
晋王李克用五代时期后唐太祖
晋王李存勖五代时期后唐庄宗
晋王石敬瑭五代时期后晋高祖
晋王柴荣五代时期后周世宗
晋王赵光义宋太宗
晋王孛儿只斤甘麻剌元泰定帝追尊其为元显宗
晋王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元泰定帝,元朝第六位皇帝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晋王是李定国,曾经是大明最后的希望。
历史上的秦王约有15位,最终称帝的有3位
秦王杨浩宇文化及杀杨广后立的傀儡皇帝
秦王李世民唐太宗,这也是秦王中最著名的一个。
此外,未称帝的秦王还有十六国时期的前秦天王苻坚、晋朝司马炎的三子秦王司马柬、杨坚的三子秦王杨俊、杨坚的孙子秦王杨浩、赵匡胤的第四子秦王赵德芳(也就是小说中的八贤王)、朱元璋次子秦王朱等等。
所以,若以称帝而言,其实晋王更尊,秦王之所以名声在外,是因为李世民的存在,李世民的光芒太盛。
我不知道有没有李世民之后再无秦王的说法,因为唐朝之后的秦王也不少。即使有,应当也是指所有的秦王的光芒也不及李世民的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