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的开国皇帝在同一时间,谁能统一全国?

历史上的开国皇帝在同一时间,谁能统一全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982 更新时间:2024/1/23 13:55:36

不说时间不是耍流氓?晋之前,江南还没开发。明之前岭南没开发。这么简单的道理也不懂?

根据我对你所提出问题的理解,我暂且把刘邦,李世民,赵匡胤,朱元璋和康熙这五个皇帝放在同一个历史时期,让他们互相拼杀,攻伐。看看谁能够最终夺取天下,统一中国。

汉高祖刘邦,为人豪爽,做事雷厉风行。并且礼贤下士,知人善任。唐太宗李世民,文治武功内外兼修,他使用人才,不拘一格,不管是敌人,还是穷人和坏人,只要才华横溢,就会想方设法为他所用。他的领导能力和带兵打仗的能力更是炉火纯青,并且他能够放下身段采纳能臣良将的谏言。

宋太祖赵匡胤,本来就是武将出生,其领兵打仗的能力和李世民不相上下。他从小爱行侠仗义,为人粗狂豪爽。为人亲切随和,深得人心。

朱元璋的性格坚毅,果敢。内心强大,在民间摸爬滚打多年,深知百姓疾苦,所以当了皇帝后,处处为百姓着想,深得民心。

康熙更是千古一帝,身上集中了满人,蒙古人,汉人的基因,也继承了三个民族的性格特点和文化传统。康熙对待臣下更加宽容,能够礼贤下士,雍容大度,将汉人文化全部继承,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一生历史功绩卓著。其领军打仗能力也很了得。

把这五位皇帝放在一起,让他们决一雌雄,我认为最终能统一天下的是李世民。根据木桶原理,他们的天赋是长木板,几乎一样,但是他们的的短板(即性格缺点),李世民没有明显的劣势。朱元璋,性格残忍好猜忌。康熙的性格又太大度,所以导致平西王吴三桂肆无忌惮,最后不得不削藩。

赵匡胤,武将出身,本身就是黄袍加身,得天下得的太容易,不废吹灰之力,因此他非常忌惮其他武将,所以杯酒释兵权。他和另外几位打仗只能靠自己才放心。而且采用了以文治国的政策。他光靠自己和文臣肯定是无法夺得天下的,所以他最先出局。

刘邦的手下,虽然才华横溢,带兵打仗的能力各个了得,但是关键时刻,他还是会对手下痛下杀手。他是个权谋家,但是带兵打仗的能力不行,一个韩信就替他分担了一半的军事压力。最后还把韩信给杀了。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在取得天下,对待建国有功的能臣良将的态度上,李世民是做的最好的,几乎没有为难过谁。朱元璋把功臣杀得几乎一个不剩。刘邦把异姓王也一一消灭。

康熙帝,因为继位之前,其祖先已经把清朝基业打好了基础,他属于创三代,治理国家只要顺水推舟即可,对待下属又太宽容,和朱元璋是两个极端所以容易生乱。

李世民虽然搞了个玄武门政变,但是这其实是属于内部解决他们李家的家事,没有波及外人,其当机立断,雷厉风行,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性格,为他夺取天下加分不少。

总结一下,就是李世民的长板和大家一样,都是厉害角色,但是短板比其他几位要优秀一点,所以我认为他能最终胜出,取得天下。

历史上的傀儡开国皇帝有哪些?

严格的说,以傀儡身份当上开国皇帝的,除去伪政权,历史上一共出现过三位。另外两位是并世而立的,就是北魏分裂成东西两部分后,丞相高欢拥立的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和大将宇文泰拥立的西魏文帝元宝炬。然而,东魏和西魏,只不过是北魏的一分为二,仍就打着魏国的旗号,东、西之说,也是人们为了加以区分的习惯叫法。元宝炬和元善见也都是北魏的皇族后裔,是拓跋氏的血脉传承。从这点上讲,东、西魏仍是北魏王朝序列的一种延续,所以,元宝炬和元善见并不能算作开国皇帝。而北凉的建立,却是从无到有打下来的江山,是一个独立的割据政权。建康公段业,也就成了历史上唯一一位以傀儡身份建国的开国皇帝。

一般来说,开国皇帝都有一定的才能,因为他不仅是整个国家的缔造者,还是国家制度的设计者,像历史上有名的汉高祖刘邦、隋文帝杨坚,都是雄才大略的开国君主。不过,凡事都有例外,不是所有的开国皇帝都有像李渊、刘邦那样的才能,我国历史上这几位开国之君就非常悲催,他们刚刚立国就成为了权臣手中的傀儡。

我国历史上的傀儡开国皇帝共有五位,他们分别是晋元帝司马睿、北燕天王高云、东魏孝静帝元善见、西魏文帝元宝炬和北周孝闵帝宇文觉

晋元帝司马睿

晋元帝司马睿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傀儡开国皇帝,其在位时,东晋实权完全掌握在了王氏士族手里。后来,元帝为了提高自己的声威,便提拔戴渊、刁协等人与王氏兄弟对抗,可惜,此举却引起了王敦的不满。公元322年,王敦在荆州发动叛乱,同年,东晋都城建康为叛军攻破,元帝被王敦控制,不久便忧愤而死。

北燕天王高云

北燕是十六国时期的一个割据政权,其控制范围在今天的辽宁省。

公元407年,后燕大将冯跋发动兵变,他弑杀了后燕最后一任君主慕容熙,并立高云为帝,于是,高云便成为了北燕第一位皇帝。

高云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位傀儡开国皇帝,其在位时,北燕的军政大权完全控制在了冯跋的手里。冯跋跋扈,高云为了铲除冯跋,便提拔离班、桃仁为自己的谋主,可惜,由于离、桃二人贪生怕死,高云遂惨遭他们杀害,高云死后,冯跋趁机登基为帝。

东魏孝静帝元善见

东魏孝静帝元善见是东魏唯一的皇帝,他既是东魏的开国皇帝,也是东魏的亡国之君。

元善见本是北魏清河王元之子,北魏灭亡后,北魏权臣高欢扶持元善见为帝。元善见在位十六年,其虽有一定的治国才能,却受到高欢、高澄父子的控制。公元549年,高澄遇刺身亡,高欢次子高洋遂掌握了大权,他在亲信的支持下,废元善见为中山王,东魏从此便为北齐所替代。

西魏文帝元宝炬

和东魏王朝相对应的,则为西魏王朝。西魏是北魏分裂后割据于关中的一个政权,其由宇文氏控制。

西魏文帝元宝炬是北魏京兆王元愉之子。北魏灭亡后,西魏权臣宇文泰迎立元宝炬为帝,元宝炬即为西魏文帝。

元宝炬名为西魏之主,但西魏实权却牢牢控制在宇文泰的手里。文帝在位时,宇文泰把持朝政,其在西魏实行军政改革,并促进了西魏经济的发展。西魏文帝于535年继位,后于公元551年驾崩。

北周孝闵帝宇文觉

宇文觉是在北周权臣宇文护的扶持下登基为帝的。

宇文护是宇文泰之侄,宇文泰死后,宇文护把持西魏军政,为了逼迫西魏最后一任君主元廓退位,宇文护遂扶立宇文泰第三子宇文觉为帝。

宇文觉在位时,宇文护位列大冢宰之位,其擅权独揽,不把宇文觉放在眼里。为了诛杀宇文护,宇文觉遂联络大臣赵贵等人诛杀宇文护,不过,由于事情败露,宇文觉便不幸遇害。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雍正皇帝是清朝第一皇帝吗?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清王朝的帝王,要给他们排个先后次序,得看拿什么数据作为评判标准,国土面积?人口数量?执政时间?财政收入?或是其他……没有评比的标准,也就无法进行下一步动作。站在我的立场,在没有具体的评比标准的情况下,如果非要论资排辈,我投雍正皇帝一票,理由来源于下面这组引用的数据,供网友们参考:康熙驾崩时,国库银子

  • 唐朝历代皇帝的先后顺序?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李渊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李世民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李治中宗(被废)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李显睿宗(被废)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李旦武周则天大圣皇帝武中宗(复辟)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李显睿宗(复辟)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李旦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李隆基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李亨代宗睿文

  • 为什么东汉的小皇帝那么多?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小皇帝多,直接的原因特别简单----皇帝寿命太短,死的时候,继承人年龄小,小皇帝自然多了。东汉皇帝里刘秀是活的最长的,也只活了64岁东汉皇帝的年龄是让人很困惑的事情,除了人为的原因,不能不说光武帝刘秀的家族基因有些问题。整个东汉12位皇帝,除了开国的光武帝刘秀活了64岁,即位的是他的第四个儿子,但是

  • 吕氏年龄中任座是怎样劝谏君王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身高8尺多,体形面貌美丽。有1天早上,他穿好衣服,戴上帽子,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跟城北的徐公谁漂亮?”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比得上你呀!”原来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自己信不过,就又问他的妾说:“我跟徐公谁漂亮?”妾说:“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第2天,有

  • 隋朝开国皇帝及帝都?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隋朝的开国皇帝是杨坚,隋朝的都城刚开始在大兴城,随后迁都洛阳。隋文帝杨坚出生于公元541年7月21日,是弘农郡华阴人。汉朝太尉杨震的第十四世孙,也是隋朝的开国皇帝。公元581年二月,北周的皇帝静帝禅让帝位给杨坚,北周灭亡。随后杨坚定国号为隋,把都城定在大兴城。到了589年杨坚南下灭掉了陈朝,统一了全

  • 晏子谏齐景公中,晏子是用什么样的办法来劝谏景公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齐景公在位的时候,雪下了三天不转晴。景公披着狐皮大衣,坐在朝堂一侧台阶上。晏子进去朝见,站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啊!雪下了三天,可是天气不冷。”晏子回答说:“天气真的不冷吗?”景公笑了。晏子说:“我听说古时候好的君主自己吃饱了却想到别人的饥饿,自己暖和了却想到别人的寒冷,自己安闲了却想到别人的劳苦

  • 道光皇帝吃不起鸡蛋,龙袍打补丁,为何日子过得如此心酸?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有熟悉清史的人提起道光皇帝的为人首先就会评价其为节俭乃至吝啬,甚至说他是抠门至极的皇帝。这其实除了有他性格方面的内在原因之外,还与其所处时代有很大关系。说白了就是道光皇帝没钱了。道光皇帝登基时,清王朝已经遇到了严重的财政危机。道光皇帝所处的特殊历史时期:道光所处在的时代是整个清朝的中衰时期,历史上将

  • 古代大臣劝说皇上的办法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还是先秦那时代比较牛些,什么溟煮都赶不上,比如孟子说几句难听话,梁惠王没话接了就顾左右而言他了。后来比较操蛋,大臣们敢说的无非也是心机使绝,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各种招还有没用过的么“朝服进谏”,是历史上有名的劝服事例,说的是唐太宗和一代贤后长孙皇后之间的一件事。一次李世民下朝回宫后,十分气愤地对妻子说:

  • 历史上有哪些王爷造反成功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最典型的王爷造反成功,当属永乐大帝朱棣,其次秦王李世民,不过估计少有人注意到唐玄宗李隆基也是以王爷身份造反成功的,其他如曹丕、司马炎、刘裕、高洋等人虽然名义上是“王爷”,但实际上跟君主差不多。朱棣:最符合标准的造反成功的王爷朱元璋为了确保明朝长治久安,曾两次大封宗室,分驻全国各地来护卫皇室。其中尤以

  • 中国古代哪一位皇帝最会玩?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是明武宗朱厚照。我们不妨一一列举朱同学的小故事,来看一下他是否是皇帝里面最会玩的:1、朱同学不能生育,所以没有子嗣,虽然和许多人做过许多快乐的事,但他还是没有儿子。但他并不捉急,女人他有很多,所以儿子也会有的。于是他认了一百多个干儿子,比谁的儿子都多。你不服不行。2、朱同学并不励志做一个好皇帝,他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