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古代皇帝龙袍禁止用水清洗,那臭了怎么办?

古代皇帝龙袍禁止用水清洗,那臭了怎么办?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2608 更新时间:2024/1/24 20:04:37

有个笑话,说两个老农在田头休息,想象皇帝的日常生活是怎么样的:一定是用金耙子种地吧?

在贫穷限制想象力这一点上,我们有时候跟老农只是五十步笑一百步,曾经在头条看到有网友在报怨,她花上十万买的包脏了,擦了一下,竟然褪色了,于是一群人出来说,奢侈品本就不讲究经久耐用,如果没有坏了就扔了的想法,说明你的身价还没有达到使用奢侈品的程度。一个网友说,你攒几年买个贵包,下雨了没带伞,第一时间是保护好你的包包,真正的有钱人会怕自己淋湿了,把包包顶到头上跑回家。当然他被人嘲笑了:有钱人有随时侍候的专职司机,根本不会冒着雨跑回家。

古代就不太洗衣服。丝线类的绣品,基本都不能水洗。只要一洗,无论版型、样式以及色泽都要降档次了,有可能出现褪色、绣花晕染、花扣扁塌等现象。所以这类衣物都是用晾晒,香水、熏香来解决的。日本的和服,正绢和服也是真丝手绣的,送专业机构几年洗一次,每次洗还的拆成布片,洗后换掉内衬。

所以古代只有粗布衣服才水洗。穷人甚至也不舍得经常洗衣服:老人家会说,洗多了,把衣服都洗烂了。

对于皇帝而言,大量衣服做出来到死都没被穿过的。历史上以节俭出名的长孙皇后“性尤俭约,凡所服御,取给而已”,意思是衣服只按够穿得数量做,不会做一大堆衣服丢着不穿。唐高宗提倡节俭,武则天为了讨他的欢喜,主动将皇后裙子上的十三个褶子改成了七个,这就已经被史书记载为节俭了。把一件衣服穿到臭是不可能的。

能水洗的衣服,皇帝也是很少会洗了再穿。皇帝穿洗过的衣服这是会被大肆表扬节俭的,称为“服浣濯之衣”。

《新唐书食货志二》:“是时,因德宗府库之积,颇约费用,天子身服濯。

当然龙袍和普通的衣服不一样,不仅制作过程费时费力,制作的材料更是非常的金贵。龙袍基本上都会用特级丝绸作布料,然后缀以珊瑚、珍珠、美玉、孔雀羽等昂贵的材料,运用金线绣、缉米珠、缂丝等高超的技法打造而成。史载一件龙袍上面光点缀用的米珠和珊瑚珠就高达几十万颗。

这样复杂的工艺和昂贵的造价,决定了龙袍不能水洗,也不可能做为一次性服装。

其实龙袍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不能水洗的,比如在秦汉时期,那个时候的纺织业以及生产力都不行,所以龙袍的工艺其实也没有那么复杂,只是在颜色与款式上边与普通人区分开来,至于龙袍的布料,并没有那么多的讲究。刘邦时期,连四匹同样颜色的马都难以凑齐,怎么可能在龙袍的制作工艺上有多么先进呢?

既然工艺一般,也就没有那么多讲究了,工艺简单生产成本就低,并且生产速度也快,所以皇帝只需要穿脏了就洗,洗坏了就换一套便可。

到了隋唐时期,纺织业开始发达起来,尤其是唐朝时期的丝织品已经十分繁荣,所以到了这些时期,皇帝的龙袍开始讲究起来了,不仅在选择龙袍的用料上边需要严格控制,挑选最好的材料,还要在龙袍上边绣出很多精美的图案。并且还要镶上一些珍贵宝石,让龙袍看起来金光闪闪,足够气派。从这时候开始,龙袍就不能手洗。

龙袍虽然华贵,但是穿着的舒适度并不高,那些繁重的装饰品日常穿戴也很累赘,所以龙袍只是吉服,只有在隆重典礼和仪式上(比如祭祀宗庙和接见外国使臣等)才会穿龙袍,龙袍的利用率是非常低的,一辈子也穿不了几次。平时专人看护、保养,防止在重大场合皇帝因为着装失仪。下图里乾隆自己在家,日常打扮也如普通富家翁,毕竟舒服嘛。

即使是重大活动,只要一结束,皇帝就立刻到具服殿换下了龙袍,穿上便服。所以也不会脏到哪去,顶多是有那味儿,晾晒一段时间,熏熏香,味也就散了。而且龙袍是最外面那件有绣,里面的衬里还是可以洗,即使外面的龙袍真有少量污渍,用酒加水喷喷去个味也就可以了。

道光皇帝在龙袍上打补丁,破了也穿,应该是他平时穿的常服,皇上穿的衣服广义都是龙袍,如果是作吉服的龙袍,那么昂贵的衣服,道光经常穿,还穿坏了,跟他节俭的本意相反了。

我是炒米,我来回答。

古代的龙袍制作非常繁琐和昂贵,所以和如今很多名牌服饰一样,就差里面缝个标,注明“禁止水洗”。因为水洗过后,无论版型、样式以及色泽都要降档次了。

明清时期,宫里有专门派到江南去专门给皇帝置办龙袍的机构,从选材、设计到制造,再到采办,都有专人负责,所以一套龙袍养活上万人绝非吹嘘之言。

所以如此昂贵的龙袍绝对也不可能是像电视剧中那样,皇帝穿黑穿臭了都不离身,从头到尾就那么一件。

实际上皇帝只会在很少重要的场合,才专门穿龙袍。这都是有礼仪制度规定的。比如说皇帝祭天、祭祖,一些重要节日,那是必须穿龙袍的。而日常生活中,皇帝一天都得换好几套“常服”的。

事实上虽然龙袍穿得少,但只要穿了,那必然会脏。毕竟那时没有纳米技术,缝得再精细,也不可能不沾汗、不沾灰。有汗、有灰,就会有味道。毕竟有些仪式不是分分钟就会结束,皇帝也会出汗,龙袍穿了不洗,也会有馊味。

很多人说现代高档衣服流行“干洗”,感谢石油的发现,“干洗”技术的发明。所以现在很多高档衣服可以干洗。其实古代龙袍也有“干洗”技术。

不要怀疑,古代龙袍皇帝穿过以后,也是要“干洗”的。不过和现代的干洗方式不一样,龙袍的干洗方式很特别。早在隋朝的时候,杨坚每次穿完龙袍之后,就将其放到花房里“晾晒”,如此一来,花的香味分子就渗透到龙袍上。得亏那会没有精油香薰技术,否则杨坚一定是历史上第一个发明精油香薰的皇帝。

到了明清两季,高度蒸馏白酒的普及,给“干洗”龙袍,又创造了一个新的方法,借用高度白酒的挥发性,来带走龙袍上的异味;而且还改进了此前直接在花房“晾晒”的技术,直接改用“香囊”来熏蒸。

这么一来,本身龙袍皇帝穿的少,通常不会有明显的污渍。用高度白酒喷洒后,挥发带走异味,然后再用防腐防蛀的香囊熏蒸。古代的“干洗”技术,听起来似乎也不赖。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如果诸葛亮自己当蜀国的皇帝,蜀国会胜出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谢邀!可以肯定诸葛亮如当蜀汉皇帝不但不会胜出会输得更残。(一)理由是名不正言不顺,因他本人就是追随刘备打着匡扶汉室旗号而来的,刘备且顶着中山靖王玄孙才敢掀杆而起,才有英雄联盟,诸葛亮是八杆子打不着的。(二)诸葛亮天生是劳苦的命,只能打下手,当不了皇上,那《事必躬亲》四个字不是用在哪里都行,就一县之长

  • 各朝皇帝设谏官一职,起到什么作用?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相对于风纪察纠。《诗经》中有言,采风者,相当职能!《捕蛇者说》,有言,愿闻风者得焉!妙。历史上有名的谏官当属唐朝的魏征了。他与唐太宗既是君臣也是朋友,魏征在朝堂上常与唐太宗激辩(当然不是喷子的那种顶嘴)。而是往好的方面劝谏皇帝!魏征死后,李世明流泪说失去了一面镜子!足以说明唐太宗的开明与魏征的尽职,

  • 历史大梁怎么给灭的?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主要是王彦章死了,听我下面的故事就知道了。临危受命五代梁末帝朱友贞龙德三年(923)四月,梁人的死敌,晋王李存勖在魏州称帝,国号还是大唐,史称后唐。改魏州为“兴唐府”,表明与朱温梁国势不两立,朱梁灭掉了大唐,我李存勖要再建大唐。史书改这一年为后唐同光元年。922年还是这样经过数年苦战,唐军已全面占领

  • 西晋立国五十余年而亡国,东晋如何建立起来的,和西晋立国有何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谢谢邀请。东晋的开国皇帝叫司马睿,字景文。司马宣王司马懿嫡曾孙。琅邪恭王司马觐之子,晋武帝司马炎从子。如果不是八王之乱,司马氏自相残杀,无论如何也轮不上司马睿当皇帝,用当时话说,司马睿有帝王之气。那是自然,凡是当皇帝的都有帝王之气。龙凤之资。(实际上司马氏没有一个帝王之貌的)公元304年,成都王司马

  • 历代开国皇帝你喜欢哪个?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一般提起刘邦,都是些不好的评价,诸如流氓,痞子,战五渣,杀功臣等等。但是抛开这些后人贴上的标签,细细分析,就可以发现,刘邦确实是没什么弱点。1.知人善用刘邦本人其实政务能力并不突出,战略眼光几乎没有,带兵打仗稍微强点(临阵打仗可以驾驭十万人,多了就乱套)。汉军集团如此的大,总体来讲,后方一直很稳

  • 春秋战国晋国历代君主姓名?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1、唐叔虞姬虞(前1042年--前???)2、晋侯燮姬燮(前???--前???)3、晋武侯姬宁族(前???--前???)4、晋成侯姬服人(前???--前???)5、晋厉侯姬福(前???--前859年)6、晋靖侯姬宜臼(前858年--前841年)18年7、晋厘侯姬司徒(前840年--前823年)18年

  • 中国的历代皇帝排序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1.景帝祁钰是景帝死后英宗对他的称呼,而代宗祁钰是崇祯皇帝尊称景帝祁钰的庙号为代宗!2.中国的历代皇帝应该是从始皇帝政开始的。3.隋朝有五帝,共37年。还有东都的皇泰帝,越王。光绪,溥仪。清朝就这么多。皇帝和太后不是亲生的这一问题,可以准确地说,皇宫中可以同时有两个太后,一个为前皇帝原配,另一个就是

  • 杨坚的太子是杨勇,为啥后来成了杨广当了下一任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历代史书上对太子杨勇的性格描述,就只有两个字:宽厚。官做得不小,要命的是却没有实质的业绩。之所以废太子,立晋王,从哥俩成长道路看出一些端倪。隋文帝杨坚,一共有五个儿子,长子杨勇,次子杨广,老三叫杨俊,老四杨秀,老五杨琼,都是皇后独孤伽罗亲生的孩子。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接受周静帝禅位建立隋朝。三日

  • 四川出过哪些皇帝和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补充这问题权倾天下的刘皇后北宋真宗的皇后刘娥就是四川人,正经的川妹子。刘娥她后来发达了,编出什么其祖父是从太原到益州,无非想冒充一下北汉刘氏皇族的支脉,抬高自己的出身。她祖父和老爹不过是蜀地极普通的汉人,和北汉刘氏沙沱种无关。刘皇后出身极苦,从小父母双亡,十二三岁就卖给龚银匠当老婆,当然她出息后,只

  • 历史上有哪几位寿命超长,且在位太久而耗死儿子的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谢谢邀请,本人只记得历史课程中好象南越王赵佗,虽然说他是帝皇好象有点什么,但那个楚汉相争的年代,确实他是宣布了作为南越国皇帝的,后来因刘邦,吕后,文帝不同的对待,反复做了大汉属国,儿子孙子都没有活过他,据说103岁。如有不足望指正。从年龄八十以上的帝王讲,共六位。一,南越武帝赵佗,活103岁,在位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