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史书上对太子杨勇的性格描述,就只有两个字:宽厚。官做得不小,要命的是却没有实质的业绩。之所以废太子,立晋王,从哥俩成长道路看出一些端倪。
隋文帝杨坚,一共有五个儿子,长子杨勇,次子杨广,老三叫杨俊,老四杨秀,老五杨琼,都是皇后独孤伽罗亲生的孩子。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接受周静帝禅位建立隋朝。三日后,杨勇被立为太子,参与中央决策。杨广立为晋王。除了杨勇和杨广,杨坚对其他的儿子也是一视同仁,可以说,杨坚把机会给了所有的儿子。
杨坚统一南北,威服四海,拥有了开皇盛世的美誉,可以说,杨坚作为一个皇帝在职业生涯的前期和中期,都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在他职业生涯的后期,受到的争议比较大,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废立太子。老实巴交的杨勇被废,中国古代集所有暴君气质于一身的杨广继位成为隋炀帝,导致了隋成为短命王朝。
长子杨勇从小就是按照接班人的标准培养。杨勇一直身处高位,却没有实质的工作业绩。
而晋王杨广,美资仪,行敏慧,才华横溢,得其父皇杨坚和其母独孤皇后宠爱。二十岁时,杨广便成为南征大军主帅,挥军攻灭陈国,结束长达数百年的南北大分裂。
三子杨俊在杨坚称帝之后,第一时间被任命为山南道行台尚书令,总管扬州。由于没能控制好扬州,改由杨广救火。杨俊不仅不发奋图强,力争上游,反而是开始荒废人生,玩女人,放高利贷。杨坚彻底失望,革去所有官职。
而杨广主政江南十年,招揽士人,推广文教,有效促进了南北融合,终于凭借出色的才华和政绩得到隋高祖杨坚认可,朝野百官群起拥戴,最终取代其兄杨勇为皇太子。
为啥杨勇是太子,最后杨广却成为皇帝?看了下面的叙述我们就会明白此事的来龙去脉。
隋文帝杨坚接受周禅成为隋朝开国皇帝后,即按封建社会法统把他的大儿子杨勇立为了太子。但此子愚钝无能,胸无大志,只知宠幸后妃,沉溺酒色,无所作为,亳无建树,不太受文帝夫妇待见。而隋文帝次子杨广,自小就聪明好学,颇有才干,深受文帝夫妇喜爱。杨坚称帝后,只有十三岁的杨广即被封为晋王。杨广到了二十岁后,隋文帝为了使杨广得到锻炼,任命他为柱国,同时任命他为镇守并州(今山西太原)的总管。在开皇八年(588)的讨伐陈国的战争中,杨广被任命为讨陈大元帅,一举灭掉陈朝,随即升任太尉。开皇十年(590)又被任命为扬州总管,镇守南方。杨广在隋朝统一全国的大业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嬴得了杨坚及孤独皇后的高度信任。
杨广的战功和荣誉,使他早己妄图夺取太子之位,以后做皇帝的政治野心迅速膨胀起来,他开始费尽心机伪装自己,派出心腹观察其父兄的言行,时向他报告。他知道杨坚很节俭,质上极其奢侈的他也在各方面显示简朴。他闻知父母要来,就让正在与自己行乐的妖姬美妾们躲藏起来,自己和正妻萧氏身穿旧衣简服亲自出门迎嘉,殷勤侍奉,来讨得父母欢心。他还用金钱礼物收买和拉笼文帝和母后身边的人及朝庭大臣,以便为他在父母面前多说好话。如此一番表演,使文帝父妇愈加喜欢其次子杨广,而对毫无功劳,只知贪图奢侈享乐的太子杨勇却遂渐厌烦起来,心中己然有了换掉太子的想法。为了加快夺取太子之位的步伐,杨广又心生一计,一天,他进皇宫看望母亲孤独氏,临走时突然跪在地上,浩滔大哭,泪流满面,并伤心地对母后说其哥杨勇要害他。因为孤独氏早就对太子杨勇没有好感,听杨广这么一说,深信不疑,心中更坚定了换掉大子的想法。杨坚是个妻管严,只要孤独氏作出决定,他基本上都是听从的。这样,杨广的太子之位显然已经取得了一半。杨广又纳亲信宇文述的计策,请求当朝重臣杨素帮助。杨素是隋文帝杨坚的宠臣,他向杨坚提出了废除太子杨勇立杨广为太子之事,并数说了太子杨勇不宜再做太子和另立杨广为太子的理由。这正应合了杨坚心中早已有的想法。在孤独皇后,宇文述,杨素等人的努力推动下,最后使杨坚下定决心将杨勇废为庶人,立杨广为太子。
杨广取得了篡权谋位,登上皇位的笫一步胜利,而父夺权是他篡权登帝的第二个步骤,间是仁寿四年(604)七月,这一年是杨坚称帝后的第二十四个年头。此时的隋文帝己不象即位之初那样励精图治,勤于朝政来治理天下了。他开始变得荒废朝政,苛薄不仁,一心信奉异端邪说,依赖方士丹药。并且在仁寿二年(6o2)孤独皇后死后,他开始纵情声色,整日与宜华夫人陈氐、容华夫人蔡氐两个美人淫乐。到后来,他索性将朝政交给杨广,在仁寿宫中闭门不出,与后妃美妾昼夜厮守,寻欢作乐。因此,身体逐渐虚弱,不久便重病不起。杨广见父皇病势日深,便给在病榻旁侍疾的杨素密信一封,探询病情,并协讨对策。但事有不测,杨素的回信被宫人误送到文帝手中,文帝览而大恚(《隋书、杨素传》)。恰在此时,文帝的宠妃宜华夫人陈氏又来哭诉,说太子欲对他施暴,文帝听罢,更是火冒三丈,马上让侍疾的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起草诏书,要疲掉杨广,重新立杨勇为太子。情势危急,杨广和杨素二人经过策划,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先下手为强,杀掉文帝,夺取皇位。他们首先逮捕了侍疾的柳述、元岩二人入。接着,他们挑选了几十名亲信,守住仁寿宫各门禁,任何人不得进入。又把在仁寿宫侍疾的陈氐和蔡氏两位夫人及官员撵出宫外,使生命垂危的杨坚陷入孤苦无援的境地。随后,他把自己亲信杨素和右庶子张衡派去侍疾。就在张衡入殿侍疾的七月丁末日,(8月13日)隋文帝一命鸣呼。据说是张衡受杨广指使,下毒(?)杀死了杨坚。文帝死后,杨广为了掩盖事实真相,借故杀死了张衡,杀人灭口。
杨广杀死了隋文帝,就急不可奈地在仁寿宫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改元大业,开始了他的暴君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