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杨坚的太子是杨勇,为啥后来成了杨广当了下一任皇帝?

杨坚的太子是杨勇,为啥后来成了杨广当了下一任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262 更新时间:2024/3/9 21:54:26

历代史书上对太子杨勇的性格描述,就只有两个字:宽厚。官做得不小,要命的是却没有实质的业绩。之所以废太子,立晋王,从哥俩成长道路看出一些端倪。

隋文帝杨坚,一共有五个儿子,长子杨勇,次子杨广,老三叫杨俊,老四杨秀,老五杨琼,都是皇后独孤伽罗亲生的孩子。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接受周静帝禅位建立隋朝。三日后,杨勇被立为太子,参与中央决策。杨广立为晋王。除了杨勇和杨广,杨坚对其他的儿子也是一视同仁,可以说,杨坚把机会给了所有的儿子。

杨坚统一南北,威服四海,拥有了开皇盛世的美誉,可以说,杨坚作为一个皇帝在职业生涯的前期和中期,都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在他职业生涯的后期,受到的争议比较大,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废立太子。老实巴交的杨勇被废,中国古代集所有暴君气质于一身的杨广继位成为隋炀帝,导致了隋成为短命王朝。

长子杨勇从小就是按照接班人的标准培养。杨勇一直身处高位,却没有实质的工作业绩。

而晋王杨广,美资仪,行敏慧,才华横溢,得其父皇杨坚和其母独孤皇后宠爱。二十岁时,杨广便成为南征大军主帅,挥军攻灭陈国,结束长达数百年的南北大分裂。

三子杨俊在杨坚称帝之后,第一时间被任命为山南道行台尚书令,总管扬州。由于没能控制好扬州,改由杨广救火。杨俊不仅不发奋图强,力争上游,反而是开始荒废人生,玩女人,放高利贷。杨坚彻底失望,革去所有官职。

而杨广主政江南十年,招揽士人,推广文教,有效促进了南北融合,终于凭借出色的才华和政绩得到隋高祖杨坚认可,朝野百官群起拥戴,最终取代其兄杨勇为皇太子。

为啥杨勇是太子,最后杨广却成为皇帝?看了下面的叙述我们就会明白此事的来龙去脉。

隋文帝杨坚接受周禅成为隋朝开国皇帝后,即按封建社会法统把他的大儿子杨勇立为了太子。但此子愚钝无能,胸无大志,只知宠幸后妃,沉溺酒色,无所作为,亳无建树,不太受文帝夫妇待见。而隋文帝次子杨广,自小就聪明好学,颇有才干,深受文帝夫妇喜爱。杨坚称帝后,只有十三岁的杨广即被封为晋王。杨广到了二十岁后,隋文帝为了使杨广得到锻炼,任命他为柱国,同时任命他为镇守并州(今山西太原)的总管。在开皇八年(588)的讨伐陈国的战争中,杨广被任命为讨陈大元帅,一举灭掉陈朝,随即升任太尉。开皇十年(590)又被任命为扬州总管,镇守南方。杨广在隋朝统一全国的大业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嬴得了杨坚及孤独皇后的高度信任。

杨广的战功和荣誉,使他早己妄图夺取太子之位,以后做皇帝的政治野心迅速膨胀起来,他开始费尽心机伪装自己,派出心腹观察其父兄的言行,时向他报告。他知道杨坚很节俭,质上极其奢侈的他也在各方面显示简朴。他闻知父母要来,就让正在与自己行乐的妖姬美妾们躲藏起来,自己和正妻萧氏身穿旧衣简服亲自出门迎嘉,殷勤侍奉,来讨得父母欢心。他还用金钱礼物收买和拉笼文帝和母后身边的人及朝庭大臣,以便为他在父母面前多说好话。如此一番表演,使文帝父妇愈加喜欢其次子杨广,而对毫无功劳,只知贪图奢侈享乐的太子杨勇却遂渐厌烦起来,心中己然有了换掉太子的想法。为了加快夺取太子之位的步伐,杨广又心生一计,一天,他进皇宫看望母亲孤独氏,临走时突然跪在地上,浩滔大哭,泪流满面,并伤心地对母后说其哥杨勇要害他。因为孤独氏早就对太子杨勇没有好感,听杨广这么一说,深信不疑,心中更坚定了换掉大子的想法。杨坚是个妻管严,只要孤独氏作出决定,他基本上都是听从的。这样,杨广的太子之位显然已经取得了一半。杨广又纳亲信宇文述的计策,请求当朝重臣杨素帮助。杨素是隋文帝杨坚的宠臣,他向杨坚提出了废除太子杨勇立杨广为太子之事,并数说了太子杨勇不宜再做太子和另立杨广为太子的理由。这正应合了杨坚心中早已有的想法。在孤独皇后,宇文述,杨素等人的努力推动下,最后使杨坚下定决心将杨勇废为庶人,立杨广为太子。

杨广取得了篡权谋位,登上皇位的笫一步胜利,而父夺权是他篡权登帝的第二个步骤,间是仁寿四年(604)七月,这一年是杨坚称帝后的第二十四个年头。此时的隋文帝己不象即位之初那样励精图治,勤于朝政来治理天下了。他开始变得荒废朝政,苛薄不仁,一心信奉异端邪说,依赖方士丹药。并且在仁寿二年(6o2)孤独皇后死后,他开始纵情声色,整日与宜华夫人陈氐、容华夫人蔡氐两个美人淫乐。到后来,他索性将朝政交给杨广,在仁寿宫中闭门不出,与后妃美妾昼夜厮守,寻欢作乐。因此,身体逐渐虚弱,不久便重病不起。杨广见父皇病势日深,便给在病榻旁侍疾的杨素密信一封,探询病情,并协讨对策。但事有不测,杨素的回信被宫人误送到文帝手中,文帝览而大恚(《隋书、杨素传》)。恰在此时,文帝的宠妃宜华夫人陈氏又来哭诉,说太子欲对他施暴,文帝听罢,更是火冒三丈,马上让侍疾的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起草诏书,要疲掉杨广,重新立杨勇为太子。情势危急,杨广和杨素二人经过策划,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先下手为强,杀掉文帝,夺取皇位。他们首先逮捕了侍疾的柳述、元岩二人入。接着,他们挑选了几十名亲信,守住仁寿宫各门禁,任何人不得进入。又把在仁寿宫侍疾的陈氐和蔡氏两位夫人及官员撵出宫外,使生命垂危的杨坚陷入孤苦无援的境地。随后,他把自己亲信杨素和右庶子张衡派去侍疾。就在张衡入殿侍疾的七月丁末日,(8月13日)隋文帝一命鸣呼。据说是张衡受杨广指使,下毒(?)杀死了杨坚。文帝死后,杨广为了掩盖事实真相,借故杀死了张衡,杀人灭口。

杨广杀死了隋文帝,就急不可奈地在仁寿宫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改元大业,开始了他的暴君生涯。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四川出过哪些皇帝和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补充这问题权倾天下的刘皇后北宋真宗的皇后刘娥就是四川人,正经的川妹子。刘娥她后来发达了,编出什么其祖父是从太原到益州,无非想冒充一下北汉刘氏皇族的支脉,抬高自己的出身。她祖父和老爹不过是蜀地极普通的汉人,和北汉刘氏沙沱种无关。刘皇后出身极苦,从小父母双亡,十二三岁就卖给龚银匠当老婆,当然她出息后,只

  • 历史上有哪几位寿命超长,且在位太久而耗死儿子的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谢谢邀请,本人只记得历史课程中好象南越王赵佗,虽然说他是帝皇好象有点什么,但那个楚汉相争的年代,确实他是宣布了作为南越国皇帝的,后来因刘邦,吕后,文帝不同的对待,反复做了大汉属国,儿子孙子都没有活过他,据说103岁。如有不足望指正。从年龄八十以上的帝王讲,共六位。一,南越武帝赵佗,活103岁,在位6

  • 我国古代历史上贡献最大的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我国古代历史上页献最大的人是谁?回答:我认为是秦始皇。秦始皇不但留下了长城文化,统一了六国,统一了衡器和很多规则,最具历史意义的是他统一了文字。这就等于他统一了一种民族传承大地人文文化,使一个民族的智慧灵魂、文化结晶,才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完整统一的传承,才更具有灿烂的生命力。文字是人类生活语言文化传

  •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为什么大多数寿命都比较短?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在我们的印象中,皇帝是一个人人艳羡的职业,自古以来有多少人为了争夺皇位不惜六亲不认,你死我活,但其实它也存在一个致命的短板,那就是寿命相对比较短。很多人可能会开玩笑地说,如果能让我当十年皇帝,即便是立马死去,这辈子也算是值了!玩笑归玩笑,不过皇帝的确是一个非常高危的职业,据统计,中国古代的皇帝的平均

  • 郑庄公掘地见母说明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先谈谈掘地见母发生的背景故事:一家四口,爸爸郑武公,妈妈武姜,哥哥郑庄公,弟弟叔段。两兄弟同父同母,并有一个偏心的妈和公正的爸。哥哥出生据说难产,所以母亲不喜欢他,在爸爸跟前吹枕边风,废老大的太子位,改立叔段。爸爸倒是公正,一直没答应,直到咽气。后来,妈妈就拿出母亲的姿态强行要求郑庄公给弟弟封地。第

  • 晋朝灭亡下一个朝代是什么朝代?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下一个朝代是南北朝。南北朝(420年589年)是南朝和北朝的合称。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民族大融合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由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而终。晋朝(265420年),是中国历史上九个大一统朝代之一,分为西晋与东晋两个时

  • 四川出了哪些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四川省的皇帝,可以说是两位。第一位是十六国时期的李雄字仲隽,李特之子。李特在四川起义时李雄激极响应并担任前将军,建初二年(340)李雄击败罗尚占领成都,自称成都王,建兴三年称帝国号大成,建立成汉政权,改元晏平号大成建立成汉政权,改元晏平。在位30年,行办学校设置吏官简刑约法时事少役百姓富足夜不闭户路

  • 琅琊榜大梁是什么朝代?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琅琊榜》里的大梁是南北朝时期的梁国。可参考的相同点是当时的皇帝姓氏也为萧,定古都为金陵。同时,也有一个说法是,这个故事背景是虚构的,但是又将一些真实的历史事件、人物糅合其中,采用了或虚或实的写作手法,为大家展现了这部剧作。《琅琊榜》为一部历史古装剧,是根据同名网络小说进行改编而成的。它描述了一个以

  • 刘备建立的是“汉朝”,为何后世又改称“蜀”?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陈寿作为前蜀国官员,所著史书《三国志》记载有“魏书”、“蜀书”和“吴书”,而非“汉书”,也就证明陈寿并不认可刘备政权国号“汉”。因为,无论是东、西两汉的国力,还是汉室正统承袭,或是偏安一隅的刘备政权,刘备政权国号“汉”可谓名不副实。而将东汉三分天下的曹魏、刘蜀、孙吴明显就是三个新的政权国家,就算孙备

  • 刘备建立蜀国,为什么不叫汉?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我是林小白,我来回答。蜀汉的正式国号是“汉”,蜀汉只是别人出于各种原因将其称呼为“蜀汉”或”蜀“。蜀汉(221年263年),又称季汉,是三国之一,由刘备(也就是汉昭烈帝)建立,在刘禅(也就是汉怀帝),一共两位帝王。三国中的刘备势力建国称帝后称国号为“汉”,后也称为“季汉”。一、史学家出于正统考虑,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