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别说,中国历史上那些较大王朝的开国之君,和这个王朝的其他君主相比,即使不是寿命最长的,也是较长的,这就很有意思了
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开国君主寿命长呢,而他的后代传承人却一代不如一代呢?
历代王朝开创之君寿命的盘点(按照传统的虚岁计算)。
秦朝就不说了,毕竟时间太短,我们从西汉开始。
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年-前195年,享年62岁,当然对于他的生年还有争议。这个年龄在西汉历代皇帝中排名第二,第一的是汉武帝刘彻,享年71岁。西汉多数皇帝都在40多岁去世。
汉光武帝刘秀,公元前6年-公元57年,享年63岁,他是东汉寿命最长的皇帝,第二名是汉献帝刘协,54岁。东汉小皇帝居多,很多都未成年就去世了,年长一些的也只有二、三十岁。
三国时期较短,但是曹操(66岁)和孙权(71岁)都是寿命最长的人,蜀汉的刘禅64岁也只比刘备多1年而已。
西晋武帝司马炎终年55岁,是第一名;东晋元帝司马睿终年47岁,排名第二,第一名是简文帝(司马昱),53岁。
十六国时期就不计了。
南宋武帝刘裕,终年60岁,第一;南齐高帝萧道成,终年56岁,第一;南梁武帝萧衍86岁,第一;南陈武帝陈霸先57岁,第一。
北魏道武帝拓拔,去世时只有39岁,算是寿命短的,即使这样,他也能排到第二,第一是太武帝拓拔焘,45岁。北齐文宣帝高洋,也是短命鬼,只活了31年,但也是第二,第一的是武成帝高湛,32岁,果然是禽兽王朝。北周孝闵帝宇文觉是被推上位的,没有可比性,他只活了15年,倒数第二。最年长的是武帝宇文邕,36岁。
隋文帝杨坚终年64岁,排名第一。
唐高祖李渊终年70岁,排名第二,第一名是唐玄宗李隆基,78岁。如果算武则天的话,这女人活了82岁。
五代十国就不计了。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终年55岁,排名第三,第一名是道宗耶律洪基,70岁,第二名是圣宗耶律隆绪,61岁。
宋太祖赵匡胤终年50岁,在北宋就排不上号了,像太宗59岁,真宗55岁,徽宗54岁,钦宗57岁,考虑到老赵可能是非正常死亡,那就可以理解了。南宋高宗赵构直接活到81岁,南宋第一。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终年56岁,只能排名第四,其中世宗67岁,太宗和宣宗61岁。
元太祖铁木真终年66岁,排名第二,第一是世祖忽必烈,80岁!
明太祖朱元璋终年71岁,明朝第一。
清太祖努尔哈赤终年68岁,排名第四,第一是高宗弘历,89岁,并列二是圣祖玄烨和宣宗宁,69岁。
开创之主的长寿秘诀
我们发现,这些开国之君即使不是寿命最长的,也是最长的之一。这也很好理解,首先是生命在于运动,这些人多数都是马上得天下的主儿,军旅生涯虽然苦,但对身体也起到了很强的锻炼作用,底子就好;另外,这些人多数一生经历坎坷,锻炼了强大的心理,长寿之人普遍心态较好,这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当然也别忘了他们在成功之后,也获得了最好的生活环境,自然要比普通人强得多。
为啥后代们却一代不如一代?
这些皇帝们普遍生于宫中,长于妇人之手,多数娇生惯养的,对于体育运动也不敢兴趣,加上生活优越,富贵病自然找上来;还有那些王朝末期的皇帝,大权旁落,心情郁闷,私生活也不加节制,他们不短命都怪了,非正常死亡也是非常多!
皇帝的寿命也象征着一个王朝的兴衰,开创之时,统治者们普遍有干劲儿,心有理想,自然也是心情愉悦。到了后期,王朝没落,皇帝醉生梦死,自然也就短命。也可以说是冥冥中自有天意吧,天道轮回,谁也逃脱不了。
中国古代最有权威的职业当属皇帝,古代大约有400多位正式皇帝。皇权至高无上,皇帝也可以享受古代最高的待遇。比如吃最好的食物、用最好的太医,穿最好的衣服等。尽管如此,古代皇帝的平均寿命却只有39岁。
平均年龄39岁在现代只能算是“英年早逝”,在古代并不算短命。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只有35岁。古代皇帝的寿命也有长有段,寿命最长的乾隆皇帝寿命达到了89岁,寿命最短的皇帝只有一岁。
寿命不到10岁的皇帝大有人在,寿命在80岁以上的皇帝只有寥寥数人,年过70岁的皇帝也不多。各朝各代的皇帝中,开国皇帝的寿命相对较长。
秦始皇的寿命为50岁,刘邦的寿命为62岁,刘秀的寿命为62岁,司马炎的寿命为54岁,刘裕的寿命为60岁,萧道成的寿命为57岁,萧衍的寿命为86岁,杨坚的寿命为64岁,李渊的寿命为70岁,赵匡胤的寿命为50岁,赵构的寿命为81岁,忽必烈的寿命80岁,朱元璋的寿命71岁,努尔哈赤为68岁。
以上开国皇帝的平均寿命达到了65岁,秦始皇和赵匡胤只活到了50岁,却已经远远超过了皇帝的平均寿命。从以上数据来看,开国皇帝的平均寿命比所有皇帝的平均寿命长了26岁。为什么开国皇帝的寿命会比较长呢?
开国皇帝的寿命之所以较长,很大方面因为“幸存者偏差”。所有开国皇帝都是幸运儿,都是大浪淘沙留下的金子。这些开国皇帝大多历经千难万险,才成功地活了下来,最后成为一国的开国君主。
开国皇帝成为幸运儿,那些不幸运的人早就已经成为皇权路上的垫脚石。能够生存下来的人要么命够硬,要么命够长。比如,司马懿熬死了曹操、曹丕和曹睿,也熬死了诸葛亮,最终成功地夺权。
历史上大多数开国皇帝都历尽千辛万苦,也大多经历了各种刀光剑影。这些人能够活下来,并且最终成为开国皇帝。不仅需要出色的才华,也需要出色的身体素质,更需要命长。如果都是“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估计也难以真正成为开国皇帝。
刘邦当皇帝的时候,已经年近50。刘备当皇帝的时候,已经年过60。李渊当皇帝的时候,也已经年过50。古代大多数皇帝都活不过50岁。如果刘备活不到50岁,肯定当不了皇帝。
只有命足够长,才有可能成就一番事业。那些命短的,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成就一番事业。开国皇帝的命足够长,最终一一击败了那些对手,成功地当上了皇帝,成为了幸存的幸运儿。
开国皇帝属于创业皇帝。皇帝创业阶段,生活条件也相对艰苦。这些开国皇帝还没有资格奢侈。刘邦建立大汉的时候,整个大汉一片萧条。刘邦去世之时,大汉的经济还是没有多少起色。
由于开国皇帝创业艰难,也深知创业难、守业更难。所以开国皇帝的生活也相对比较清苦,生活习惯也相对较好。开国君主当了皇帝之后,也会保持往日的生活作风,而不会过于奢侈纵欲。
大部分开国君主都是马上天子,身体素质本来就非常好。当了皇帝之后,还是会保持原本的生活状态,良好的身体素质自然可以延续。刘邦当了皇帝之后,依然经常出征,若不是受了箭伤,寿命估计会更长。
刘秀、刘备、刘裕、李渊、赵匡胤、忽必烈、朱元璋、努尔哈赤等人都是马上天子,也都经历了无数战争。这些皇帝的身体素质也都相对较好。当了皇帝之后,这些皇帝也基本上保持原有的生活状态,基本上保持了良好的身体素质。
刘秀、杨坚、朱元璋等人更是当了几十年皇帝,依然保持原有的生活状态,更没有奢侈腐败,而且创造了属于自己治世。这些开国皇帝的生活状态一直比较好,生活习惯也比较良好,自然有利于延年益寿。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生活习惯良好、注重养生、精神饱满的人,寿命都会相对较长,疾病也相对较少。王朝中后期的皇帝,生活习惯较差,而且奢侈纵欲,不少皇帝的寿命也相对较短。
清朝皇帝的寿命相对较长,身体素质也相对较好,平均在位年龄也非常较长。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跟清朝皇子的教育有一定关系。清朝中前期,对于皇子的教育一直比较严格,也比较注重身体素质的训练。
一个王朝的初期,整个王朝都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皇室成员的寿命和生育能力也相对较强。到王朝的末期,整个王朝则呈现出一片衰败的迹象。皇室成员的寿命和生育能力也直线下降。
清朝末年,皇帝的寿命相对较短,继任皇帝的生育能力低下。东汉末年,不少皇帝也无法生育子女,寿命也相对较短。在一定程度上,王朝的气运和皇帝的气运联系在一起,开国皇帝寿命较长,似乎也已经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