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好皇帝?”这个问题,我们翻看历史可以得知,众所周知汉高祖刘邦、隋文帝杨坚、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清圣祖康熙等,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心目中的中国历史上都有哪些好皇帝。
1.汉高祖刘邦刘邦(公元前256年12月28日/公元前247年-公元前195年6月1日),字季,沛郡丰邑人,政治家、战略家,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的开拓者之一。
刘邦接承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和郡县制,同时废除了秦朝的苛刻法律刑法。在平定天下后,刘邦以儒家思想为主,以法家思想为辅,取消秦朝“严刑峻罚”的做法,废除连坐法及夷三族,提出了“德主刑辅”。即以教化为主,刑罚为辅,达到宽柔相济,严松相当的统治效果。
刘邦是汉朝第一位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平民皇帝。刘邦有着杰出的军事才能和人格魅力,亡秦灭楚,开创汉朝,推翻秦朝,建立汉文化,是汉文化的奠基人。
2.汉武帝刘彻
西汉第五个皇帝,在位54年(前140前87),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雄才大略、多有建树的封建帝王。他继承“文景之治”造成的富强国势和安定政局,一改旧制,放弃汉初黄老“无为”政治,提倡儒家学术,实行多欲进取政治,对内加强皇权,巩固统一,对外开疆拓土,宣扬国威,是完成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大帝国的重要历史人物。汉武帝把西汉王朝推向了极盛时期,开创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光辉时代。
3.隋文帝杨坚
隋朝开国皇帝,这位皇帝很容易被忽视。执政期间,以军事攻破陈国,成功地统一了严重分裂几百年的中国,击破突厥,被尊为“圣人可汗”;内政方面,创立了先进的选官制度,发展了文化经济,使中国成为一个盛世之国。
其主要功绩在于统一全国后,采取各种措施巩固统一,秦始皇创设秦制,汉代以后各朝沿袭,隋文帝创设隋制,唐以后各朝沿袭,秦、隋两代都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中国农耕文明的辉煌时期。
4.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在唐朝建立中出生入死,运筹帷幄。即位后,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
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自古就为人所津律乐道,颂扬备至。
5.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左右了唐朝的发展历程,在前几代皇帝的努力奋斗下,唐玄宗开启了著名的“开元盛世”,成为全球最强盛的帝国。
李隆基即位后,先起用姚崇、宋为相,其后又用张嘉贞、张说、李元、杜逻、韩休、张九龄为相。他们各有所长,并且尽忠职守,使得朝政充满朝气。而且李隆基在此时亦能虚怀纳谏,因此政治清明,政局稳定。李隆基接受了宰相张说的改革主张,建立雇佣兵。从关内招募到军士十二万人,充当卫士,这就是长从宿卫,也叫做长征健儿,这次改革是从府兵制到雇佣兵制的转变。此后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李隆基将这种制度推广到了全国。这种制度使原来的府兵轮番到边境守卫的做法取消,解除了各地人到边境守卫之苦。同时,这种雇佣兵还为集中训练、提高战斗力提供了保证。为了增加国家的收入,打击强占土地、隐瞒不报的豪强,唐玄宗发动了一场检田括户运动。当时的豪强霸占了农民的土地之后,称为籍外之田,他们还将逃亡的农户变成自己的私属,在土地和人口两方面逃避国家税收。
6.宋太祖赵匡胤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宋朝开国皇帝。后唐明宗天成年间(927年3月21日)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省洛阳市河回族区东关),祖籍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父亲赵弘殷,母亲杜氏。
赵匡胤在位期间,致力于统一全国。依据宰相赵普的“先南后北”策略,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政权,至其胞弟宋太宗赵光义在位时,复灭亡吴越、漳泉及北汉后,方才完成统一全国大业。赵匡胤于961年及969年先后两次“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解决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局面;设立“封桩库”贮藏钱帛布匹,期能赎回被后晋高祖石敬瑭献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但事未成而逝世。
7.明太祖朱元璋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汉族,字国瑞,初名重八,后取名兴宗。
洪武元年(1368年)初,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当年秋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又平定西南、西北、辽东等地,最终统一全国。
建国后,他采取与民安息的政策,减免赋税,颁布《大明律》稳定社会秩序。同时他废除丞相,实行六部制,改御史台为督察院,实行卫所制,使武将与兵权分离,设立锦衣卫,对朝臣和百姓进行监督,这一系列的措施都使皇权得到大大的加强。
8.清圣祖康熙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年号“康熙”。蒙古人称为恩赫阿木古朗汗;西藏方面尊称为“文殊皇帝”。
康熙的功绩主要在于他使当时的中国成为世界上地域最辽阔、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封建帝国,康熙平定三藩,收复台湾,使中国成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外抵制沙俄的侵略,还三征噶尔丹,团结蒙古部,保卫新疆牢。还有他注重教育,自己终身学习,向来华传教士学习,据说当时的康熙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且数学、医学也非常精通。还有康熙在位时六次巡查黄河水利,重农治河,让清初的惨遭破坏的农业得以恢复。康熙是一位赏罚分明的人,即便是自己的儿子,也要受罚。康熙时期他是允许人民出海经商的,所以当时的海上贸易是空前的繁茂,但是后来因为日本的原因,许多人开始走私贸易。经济上,康熙认为“家给人足,而后世济”,在继续采取轻徭薄赋,与民生息的政策的同时,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体现了他仁爱的一面。
9.清高宗乾隆爱新觉罗弘历(1735年-1795年在位)是雍正帝第四子,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乾隆皇帝把新疆成功收复,国粹京剧诞生在乾隆时期,乾隆年间的人口增长是最快的,实现了多民族统一。
在政治方面,乾隆皇帝赦免了众多因为执行力较差,或者是惹怒了雍正皇帝而被受到牢狱之灾的官员。使得清朝的统治阶级内部的裂痕得到修补,稳定了清朝内部的稳定。
在军事方面,乾隆皇帝平定了诸多叛乱,最为著名的就是大小和卓叛乱,使得百姓免遭战争的迫害,保证了百姓的安定生活。
在经济方面,乾隆皇帝继续弘扬先代重视农业的经济发展政策。但是,乾隆了解重农会轻商,从而也出台了一系列的商业政策,保证了为商者的利益。
在文学方面,乾隆皇帝积极效仿康熙皇帝,十分重视知识。对于汉人知识分子,乾隆皇帝也没有歧视。不断的通过考试来为统治阶级吸收人才,稳定清朝的统治以及国家的稳定与发展。
中国历史上总共有422位皇帝,其中明君可谓一抓一大把。最著名的是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康熙,想必都知道,此外还有汉文帝、汉景帝、汉宣帝、周武帝、隋文帝、宋孝宗、明太祖、明成祖、明孝宗、雍正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