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方中秋节的故事?
日本关于中秋节的传说“竹取公主”。竹取公主的故事讲述了一对砍竹子做成竹篮的老夫妻,在一根发着光的竹子里发现了一个只有两手掌大的女婴,便将其领回家抚养。神奇的是自从老翁在发现了女婴后就时常在砍竹时发现竹子里有很多黄金,自然而然的他们成了富人。
而女婴更是在他们的抚养下以神奇的速度成长起来,三个月后已经从三寸长的小人长成了一个漂亮的姑娘。她越长越漂亮令屋子里充满光辉,没有一处黑暗。老翁决定找人给女孩取个名字,最后女孩得名“嫩竹的辉夜姬”,或可写作“赫映姬”,意思是夜间也光彩焕发。
辉夜姬的漂亮让天下的男人都想娶其为妻,但是他们都不曾能见到辉夜姬一眼。久而久之失去了信心的人们自行离去了,只剩下五个痴情的公子哥儿。他们一直不停地拜访,终于打动了老翁,老翁让辉夜姬在他们五人之中作出选择。
然而辉夜姬并不喜欢他们这些玩世不恭的人,她出了分别出了五条难题给他们的,分别让他们每人带回一件稀有的宝物。这五件宝物分别是:如来的石钵、蓬莱的玉枝、火鼠的裘衣、海龙的彩玉、燕子的子安贝。只要他们其中一人能带回辉夜姬想要的宝物,她便嫁给他。但他们五人各自都因为各种不努力或者懒惰纷纷都失败了,并而且落得了十分悲伤的境地。
后来辉夜姬的事情传到皇帝的耳中,皇帝召其进城,但辉夜姬却断言拒绝。于是皇帝与老翁决定借打猎发生意外为由闯进到辉夜姬家中,因此皇帝终于一睹其漂亮的相貌,但辉夜姬依然拒绝了他的邀请。无奈下皇帝只能回去皇宫中,但他却怎么样也忘怀不了辉夜姬,于是乎他便开始了写诗给她。辉夜姬也没有拒绝皇帝他们就这样凭借着诗歌互相联系着。
直到三年后,辉夜姬突然开始对着月亮悲伤的沉思、哭泣。这事让一直抚养她长大的老夫妇十分担心,在他们的追问下,他们得知了辉夜姬将于八月十五当日由月亮来的使者带回到月世界去。老翁听到如此不能改变的事情后悲痛万分,他们全家人一起痛哭起来。
此事传到皇帝耳中,皇帝派出使者访问老翁,老翁要求皇帝派兵去对付这些来来接走辉夜姬的月世界人。皇帝立刻派遣了两千多人的御林军去保护他们,他们将老翁的家重兵把守起来。然而到了八月十五当晚,月世界的使者真的出现了,就如同辉夜姬所说一样凡人们根本不能对付他们,他们全都如同喝醉了一般无力的躺倒在梦幻中。
老翁一直舍不得辉夜姬,但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辉夜姬只能留下了一封信与不死的秘药,穿上了天之羽衣乘上了飞车回到月世界去。老翁听了的辉夜姬留下的信后便一病不起了,但他拒绝服用辉夜姬留下的不死的秘药。辉夜姬离开了,留下了伤心的老夫妇与不能忘怀她的皇帝。皇帝最后将一首诗语不死的秘药一起带到离天最近的山的山顶上烧毁。
从此之后,这个山就叫做“不死山”即“富士山”。这山顶上吐出来的烟,直到现在还上升到云中,到月亮的世界里。
中秋节有什么传说故事呢?
1、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
2、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3、中秋节有丰富浪漫的神话传说,围绕着名为嫦娥的美丽仙女。她的故事在中华大地广为流传,版本也非常之多。相关联的有后羿、吴刚、玉兔、捣药、伐桂等等。无论有多少版本,一点是共通的:嫦娥是射日英雄后羿之妻,王母感后羿射日之功,赠之不死仙药。而嫦娥因故吃了仙药,无法逗留地面,飞天奔月而去。
4、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民间拜月,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着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5、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
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