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朔评判鲁迅:他不是世界文豪,没听说过世界文豪只写这点东西

王朔评判鲁迅:他不是世界文豪,没听说过世界文豪只写这点东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650 更新时间:2024/1/6 3:55:22

鲁迅是中国近代坛上的一面旗帜。他的横眉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无论面对如艰难与误解,他对自己的追求始终坚持,从未止步。他希望唤起整个民族的信心与决定,他的笔就是他的武器。

朔对鲁迅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他说鲁迅算不得世界文豪,又是因为什么呢?

王朔也和很多他的同龄人一样,在课本上读到了鲁迅,在老师的口中了解了这个伟大的人物。所以在很小的时候他就将鲁迅作为一个可以指引方的伟大人物。

王朔觉得鲁迅是完美的,起码在书中,在老师的解读中是这样。所以对完美的人每个人都会有幻想。

王朔长大以后,随着他自身阅历的增加,和对文学的敏锐嗅觉,他对鲁迅的认识发生了一些变化,他觉得鲁迅的文字耐人寻味,也夹带着一些个人色彩。因而他对鲁迅的看法有所改观,也用自己的方式来评价这个曾经心目中的伟大的人。

鲁迅是白话文写作的倡导者和先驱者。他从《狂人日记》开始创作白话文小说,清晰明了,意味深远。王朔对鲁迅的作品评价很高,他觉得鲁迅善于刻画小人物,对那些旧时代思潮影响下的可怜的,无法决定的人,描写得入木三分。

鲁迅笔下有很多丰满的人物,无论是阿Q还是祥林嫂,或者是闰土,孔乙己,都在鲁迅的笔下活着,演绎出我们陌生又了解的旧时代的悲欢与离合。鲁迅对他们是抱有同情之心的,对他们的命运充满了怜悯。

因为足够精彩,鲁迅的小说也被搬上了荧幕,通过演绎,来让观众进一步的体会,鲁迅笔下创造出的有些夸张,有切合时代的故事。这些故事,往往是悲伤的,悲哀的,让人看过之后要感慨的。这恰是鲁迅的目的之一,警醒众人,警醒了就有希望。

王朔觉得鲁迅的刻画细腻而深刻,但也不是毫无问题。这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鲁迅总喜欢以旁观者的视角来讲述,似乎那些故事里的人各个漏洞百出。可他自己却是睿智的,能够清醒地看出这一切。王朔觉得这有些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的嫌疑,并不可取。

鲁迅写小说,也写杂文之类的,甚至也有做学问的文章。还有和当时文坛上一些意见相左的人,隔空骂战的作品,都很值得一看。特别是那种你来我往的周旋,看得让人代入感十足,且会为鲁迅的精彩犀利的笔触叫好。

但,只是如此的话,王朔认为,鲁迅还算不上世界级的文豪。理由其实很简单,那就是鲁迅缺乏有力的长篇的作品。在王朔看来,短篇固然难得,但长篇则更考验一个作家的水平,包括架构的水平,巧思,以及缜密的安排,等等。

王朔认为,能写好短篇小说的人,未必能够写好长篇。而且一旦短篇小说家去写长篇,那水平高地立刻就会显现出来,藏也藏不住。而鲁迅的长篇是什么水平,因为很少见,也无从得知。所以王朔觉得,即便鲁迅很强,但还够不上世界文豪的水准。

王朔这么说,并没有要贬低鲁迅的意思。相反,这反映出了王朔对鲁迅的敬重。对于王朔来说,客观、真实地表达对鲁迅的评价才是对鲁迅最大的尊重。而鲁迅没有长篇作品这件事,王朔觉得这是中国近代文坛的一大损失,是我们这些后辈的损失。

王朔觉得鲁迅的名气过于大了,这和后来者的推崇有关。可王朔却认为,这样的推崇对鲁迅来说未必是什么好事。因为被套上了太多的光环,展现给读者的,就未必是真实的鲁迅了。如果大家看到的是一个被营造出来的鲁迅,那还有什么意义呢。

现实来讲,鲁迅身上确实有太多被套上的光环,让他显得不像个凡人,有点出尘入圣的样子。王朔觉得这样反而会让大众更加缺乏对鲁迅的了解。一旦不能真正地了解鲁迅,那么再去看他的作品,就会失真,无法揣摩鲁迅创作这些作品时候的心路历程。

王朔之所以感触这么多,是因为他自己也曾对鲁迅进行过神话的想象。那虽然是年少时候的事,但那时候的感觉鲁迅过于伟大,就有很大的距离感。觉得他虽然了不起,但并不亲近,所以在读他的作品的时候,是带着崇拜去看的,并不真切。

好在后来他摆正了自己的心态终于可以认真通过文字去理解鲁迅要带给大众的东西,也真正地了解到了鲁迅的心思,从而知道这个也是平凡人的鲁迅骨子里的精神已经他在平凡之中的伟大。

王朔觉得世界应该是多元的,应该有形形色色的人,他说人都像王朔不好都像鲁迅也不好。鲁迅和王朔的文字都带着刺能警醒人也会刺伤人。时代不同鲁迅的那个时代刺伤人的反噬更大,他也要承担巨大的压力。

现代很多人喜欢抛开时代去谈作品,对鲁迅的一些文章大肆批判。王朔觉得,抛开了时代去谈作品,还不如不谈。因为脱离了时代就注定在评价作品时带着偏见。带着偏见去谈作品,谈论作家是很没有态度的事。

鲁迅是中国近代的精神脊梁是图腾似的人物。他是带着爱国热情的,无论是远渡重洋学医,还是弃医从文都是有着鲜明目的性的救国。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能把救国救民放在心上的人,能为之奋斗一生的人,是值得永远敬重的人。

鲁迅一生都在努力想要唤醒民族的意识和斗志。这是他毕生的夙愿,也是他面对风雨浑然不动的精神寄托。

标签: 王朔鲁迅世界文豪

更多文章

  • 张爱玲嫁给大30岁的赖雅,是真爱还是设计?继女:那女人不可理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张爱玲,赖雅

    第一次欢欢喜喜地踏入婚姻,不想遇到了一个不负责任的浪荡子并且给她带来了难以抹去的污点。第二段婚姻,是贫贱夫妻相依相偎,然即便如此仍然有人怀疑张爱玲目的不纯。有人说,童年和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刻在骨子里的,或许终其一生都难以得到治愈。这句话,用在张爱玲身上再恰当不过了!显赫的家世,给张爱玲带来的唯一好

  • 努尔哈赤女儿穆库什三次嫁人,均已悲剧收场,去世后儿子悄悄将她安葬!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穆库什,努尔哈赤

    1608年,努尔哈赤把14岁的女儿穆库什,嫁给了政敌布占泰。布占泰和努尔哈赤反目,努尔哈赤把怀孕的19岁的穆库什送给52岁的功臣额亦都。8年后,额亦度去世,27穆库社被迫嫁给比她小一岁的继子,还生了一个女儿。穆库什的第四个女儿,因为生母的身份卑微,所以穆库社难逃联姻的命运,她的姐姐10岁时就被父亲嫁

  • 意欲叛变投敌的陈浩被判处死刑,毛主席却给他的尸体覆盖一面革命军军旗!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陈浩,革命军

    1927年底,意欲叛变投敌的陈浩被判处死刑。但匪夷所思的是,毛泽东却特别指示,陈浩被处决后,为其覆盖一面革命军的军旗,这是为何?陈浩是早期革命队伍里的主力干将,出生于湖南祁阳,黄埔一期的高材生。虽然黄埔生被誉为蒋系部队里的天子门生,但是他却没有投入反动军阀的怀抱,而是积极向共产党靠拢,成了一名信念坚

  • 李宗仁78岁逝世,他30岁的遗孀胡友松过得怎样?被赶出李公馆后皈依佛门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宗仁,胡友松,李公馆

    1966年7月26日,在广西李宗仁府邸,75岁的前民国代总统李宗仁与27岁的年轻护士胡友松举行了婚礼。仪式办的很简单,在自己家里相当低调,邀请的也就是几位友人和民主人士。但引来的舆论风波却不小。一是因为新郎官本来就是声名赫赫的人物,再就是因为俩人巨大的年龄差,毕竟这两人都能算得上是爷孙恋了。于是众说

  • 辽国唯一汉人皇后甄定徽:服侍过两朝皇帝,却从来没有被临幸过!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甄定徽,耶律阮,耶律德光

    946年,耶律阮杀进后晋皇宫,发现一个徐娘半老风韵犹存的宫女,看的耶律阮心潮澎,他转身对叔叔耶律德光说:“把她给我,战功我不要了”那么这个宫女到底有何特别之处,能让耶律阮战功都不要。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宫女叫甄定徽,她原本只是后唐皇宫中的一名普通宫女,因为品貌出众

  • 沈从文疯狂追求女神张兆和,成功后却出轨别人,至死没被张兆和原谅!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沈从文,张兆和

    1930年,20岁才女张兆和,在胡适办公室,红着脸怒斥沈从文:“我顽固地不爱他!”胡适却说:“我劝你嫁给他。”沈从文对张兆和爱得很固执,一如他对写作的固执。沈从文出生于湖南凤凰县,只读了小学,14岁参军入伍,20岁脱下军装,仍没有忘记写作的梦想。他想要

  • 林徽因生命中的三个男人: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的感情纠葛,最终选择了青梅竹马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林徽因,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

    “你是四月早天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星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这首诗是徐志摩在去世之后,林徽因悼念他而作。从诗词当中,能够感受的出,林徽因对于徐志摩的爱和怀念,也能够体会的出林徽因的才能与情怀。提及林徽因人们能够想到的,除了她是建筑设计师,是才华横溢的才女,更多的是

  • 徐志摩的情史和他的诗歌一样出名:不爱原配张幼仪却让她怀孕,抢了朋友妻陆小曼,婚后多次狎妓!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徐志摩,陆小曼,张幼仪

    徐志摩的原配妻子是张幼仪,他们走到一起完全是因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没有任何的感情基础。一次偶然的机会,张幼仪的四哥读到了徐志摩的文章,觉得他非常有才华。之后,又得知徐志摩家是浙江有名的富商,便联系了徐志摩的父亲,想要将自己的妹妹张幼仪许配给徐志摩。要知道,张幼仪家不仅是上海巨富,而且在政治经济界都

  • 李鸿章生前富贵已极,死后,孙子李子嘉成无赖,无法自保,活活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鸿章,李子嘉

    1903年,李鸿章去世时,他留给子孙高达10亿元的财产,他的孙子都孙子嘉分到1.3万亩良田,1片山场,芜湖南岸一座楼,上海三层小别墅,每月还能领500块大洋。可他43岁时,居然被活活饿死,死后只裹了一层薄席。李鸿章是晚清搅动风云的人物,他的手里不仅掌握着重权,还得到了巨富盛宣怀的支持,攒下了一笔相当

  • 故宫发现雍正旨谕,揭开了百年“谜题”,乾隆的身世很不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雍正,乾隆,雍正旨谕,故宫

    乾隆皇帝的继位故事,相比起他的父亲雍正皇帝来说,并没有那么惊心动魄。雍正皇帝是经历了九子夺嫡而胜出的继位者,明枪暗箭不知道受过多少。关键是康熙皇帝一直把真正的意见隐而不发,不到最后一刻,谁都不知道那个写在圣旨上面的名字是不是属于自己。而雍正皇帝,也是在康熙皇帝驾崩之后才真正把心放到了实处。但乾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