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4年,貌若天仙的蒙古寡妇,带着她的部众投奔皇太极。看着眼前的美人和财富,皇太极动心了。
大贝勒代善见状,道:“大汗,她是上天赐给您的礼物,大汗娶了她,就是顺遂天意!”博尔济吉特·巴特玛璪,是蒙古阿霸垓部贵族,博第塞楚祜尔的女儿。她自幼生活富足,从不关心外面的世界有多凶险。
皇太极心中甚是欢喜,因为巴特玛璪的美貌可是远近闻名。
而他们此番前来的主要目的并不是简单的投奔皇太极,而是为了相亲。这位年龄略长的寡妇不仅五官精致,身材苗条,而且妩媚的风姿中透着几分端庄,来时就吸引了在场男子们的眼球。
而这位正是皇太极的皇后哲哲的亲侄女海兰珠。皇太极第一眼就便被她吸引,想着一定将这位美人纳入后宫。
皇太极随之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科尔沁部,他们自然是满心欢喜。虽然已有两位科尔沁部的女子侍奉皇太极左右,可一直未诞下男嗣,这对他们的地位而言还是岌岌可危的。此番精心筹划的相亲仪式,正为达成此目的。
皇太极在见面的宴会上还编了一个故事:就在你来的前两天,有只大鸟前来,我便找占卜师前来占卜,他说我近日可要取一位美人,你说这可当真。
巴特玛璪脸上泛红。众位大臣纷纷说到:“这卦象可预示着巴特玛璪前来,这就是上天的指示啊,大汗应该娶巴特玛璪,莫要推脱”。
皇太极和科尔沁部迅速达成意向,海兰珠也就嫁给了43岁的皇太极。皇太极对海兰珠可谓是相当重视,甚至在二人结婚当日不惜破例亲自去迎娶海兰珠。这对于科尔沁部而言也是莫大的荣耀。
孝庄作为海兰珠的妹妹在13岁时就嫁与皇太极,而她在26时被嫁给皇太极。这个数字在古代女子的婚嫁中显得极为突出。
虽是年龄已经曾长,但皇太极对海兰珠百般宠爱,极为呵护。在崇德元年皇太极封海兰珠为宸妃。
其中宸字在古代汉语中极为讲究,意为帝王居住的地方,赐为宸妃,是想让海兰珠离皇太极身边更近一些。这样的厚爱也是再无他人了。
同时海兰珠被封为东宫大福晋,自然与西宫大福晋齐名。她在后宫中的地位也是一人之下。
他对海兰珠的宠爱,远超十三岁就嫁过来的孝庄,也超过了名义上的大妃哲哲。
1636年,海兰珠被封为关雎宫宸妃,为四妃之首。而关雎宫,还是皇太极特别查找了《诗经》,从关雎篇找到的名字。
况且当时的海兰珠并未有任何子嗣,种种赏赐与封赏足以看出皇太极对于她的偏爱。
可当时初入皇宫的海兰珠对一切并不领情,时常独来独往,性子清冷。
可是皇太极却如熔炉一般将冰山慢慢融化。终于在封妃后的第二年诞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皇太极因而大赦天下,这也是前所未有的宠幸。
皇太极更是追加赏赐,封宸妃的母亲为和硕贤妃。大摆筵席,请蒙古各部落首领前来恭贺。
但造化弄人,八皇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却在出生数月后就夭折了。
这对宸妃的打击非常之大。孩儿刚出生连名字还没来得及取就没了,这可谓是越想留越留不住啊。
海兰珠悲痛万分,甚至神情都有些许的恍惚了,皇太极也时时前去探望,可还是一病不起。
就在八皇子去世的四年后,边疆地带,常有敌军进犯。崇德六年皇太极带兵征战,期间常有使节前来汇报圣经中的消息,也汇报了海兰珠的病情。
得知海兰珠病情危急,皇太极便不顾一切,留下诸位将领把守边关,自己快马加鞭,连夜赶往京城,一刻也未能耽搁。
可就在皇太极奋力赶路时,噩耗传来:“宸妃已薨逝”。马不停蹄赶到时已是天人永隔,只看到香消玉损的海兰珠,便是悲痛万分。
海兰珠逝世后被追封为敏慧恭和元妃,皇太极悲痛不已甚至几度昏迷不醒。在宸妃服丧期内不服从禁令私自作乐,一旦查出严惩不贷。
甚至在去世后几年中也常举办祭祀大典,祭奠海兰珠。
都说君王无情,但皇太极对海兰珠可谓是用情至深,这毋庸置疑。
并且在那个时候而言,海兰珠还是一个寡妇,年龄也不小了,皇太极力排众议娶她为妃。
在入宫的七年时间里,一直独得皇太极的宠爱,死后也让皇太极念念不忘,这是在那深宫大院里别人求不来的恩宠。
参考资料:
清史稿·卷二百十四列传一《清实录东北史料全辑(一)》节选
作者:延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