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薄姬被刘邦临幸一次,只说了一句话,刘邦大悦,就留下了龙种!

薄姬被刘邦临幸一次,只说了一句话,刘邦大悦,就留下了龙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230 更新时间:2023/12/20 8:54:51

有一天,刘邦路过后宫,打算临幸一位妃子,这个妃子有点受宠若惊地拉住他的衣角说:“陛下,我昨夜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一条苍龙趴到了妾的身上呢。”刘邦心情大悦,一下子把怀中的妃子抱了起来,“那个苍龙就是本王啊,哈哈哈!”

薄姬原来是魏王魏豹的妃子,自从入汉宫以来,一直默默无闻,不要说得到刘邦的宠幸了,就连刘邦的面也没见过。

那时候刘邦还是汉王,日理万机,忙于打天下,后宫的女人大多都被他冷落着。薄姬少言寡语,性格内向,不善交际,因此更加孤寂。

在妃子中间,另有两个女人,也是来自魏豹后宫,一个叫管夫人,一个叫赵子儿。她们和薄姬关系向来很好,常常在一起做女红打发时光。

刚入汉宫时,三人曾相互立下盟约说:“今后若是谁先得了宠幸,一定不要忘了另外两个。”

管夫人和赵子儿先后都得到了刘邦的宠幸,只有薄姬还没有。

一个晚上,月白风清,管夫人和赵子儿在后花园中的凉棚下说闲话,不知不觉说到了薄姬身上,感叹着薄姬可怜的命运。

管夫人说:“薄姬到现在还没有得到汉王宠幸哩!。

“是啊,相比之下,我们姐儿俩算是幸运的了。姐姐快生了,我也有了身孕。”

“薄妹妹倒也是,整天那样不声不响,不说不笑,谁注意到她呀!”

“汉王太忙了,她不喜打扮装饰,大王怎会留意到她。”

“当初我们有约在先,谁先显贵都得同甘共苦,想到另外两个,可是现在,我们哪里能向汉王说关于她的话啊!连我们自己也是难得一见汉王。”

“为这事儿我常内心不安,薄妹妹怪可怜的。”

这一番谈话恰巧被路过这里的刘邦听到了。

他心想:女人就是为了男人而活,就连喜怒哀乐都源于男人,后宫的女人更是这样。这个薄姬很可怜,好,我今晚就到她房里去。

此时,薄姬见外面月影疏淡,竹影参差,正沉浸在伤感之中。进宫一年多了,同来的女人只有她没有幸事。

看着她们被宠幸后欢快的样子,薄姬心中很是难受:我这辈子难道就这样过一生了么?想当初在魏豹王宫,我是最得宠的。人们都说“运道多变”,我的运气变坏了么?年岁一天天大,上天注定我要在这汉宫里做个白头宫人了?想着,薄姬不禁落下泪来。

“汉王驾到!”

宫女的一声呼喊把薄姬从沉思中惊醒,她连忙站起身,却见汉王已经来到面前,那高大威武的身姿令她心头一跳。

她呆立在原地,说道:“陛下好!”

汉王喝了酒,一双醉眼盯着她。清淡的烛光中,她一身淡青色衣服,村着那柔和苍白的脸,显得无比动人。

想起刚才听到的谈话,汉王一把将她拉近胸前,随之让她坐在自己的腿上。薄姬第一次接触汉王,不由得浑身一颤。汉王身上散发着汗味和酒味,她不敢挣扎,却期望他搂得更紧些。

“爱妃一个人在这里想什么心事?”

“陛下,妾身在..想昨晚的梦。”薄姬的声音怯怯的。

“哦,说来给本王听听。”汉王盯着她的脸,嘴里喷着酒气。

“不知是吉是.....薄姬吞吞吐吐地说。

“只讲无妨。”汉王看着她的羞怯样儿,越发心动。

“妾梦见一条巨大的苍龙,不知怎的从天上下来了,爬到了妾的身上。一下子把妾吓醒了。”

汉王大吃一惊,他一下想起了自己从出生以来的种种奇特事儿,心中想道:这个女人是要生龙子的。

“这是个吉梦。”汉王大笑着,一下子把怀中的薄姬抱了起来,“那个苍龙就是本王啊,哈哈哈!”

一夜雨露,薄姬怀上了孩子。十月过后,她生下了一个儿子。汉王很高兴,就给这个儿子取名刘恒

但是,刘邦并没有喜欢上薄姬,她被召见侍寝过一次,就被刘邦忘到九霄云外。

孤寂的薄姬只好默默无闻地在掖庭抚养着刘恒。但是世事就是那么难以预料。刘恒在母亲的教导下经常装傻充愣,还表现得对皇位丝毫不感兴趣。

刘恒八岁那年,刘邦去世。大权独握的太后吕雉对刘邦宠幸的戚夫人进行了残忍的报复,对其他嫔妃和王子们也是严加防范,唯独对一直被冷落的薄姬格外开恩,让她离开刀光剑影的长安皇宫,与在代国的儿子刘恒相聚,做起了代王太后。

经过吕雉一番大力“洗牌”之后,刘邦的儿子中,也就只剩了代王刘恒和淮南王刘长了。

吕雉死后,大臣们一致拥立刘恒继承皇位。虽说齐王刘襄一系在铲除吕族方有大功劳,但是他们毕竟是孙辈,而且他的娘家人也不是省油的灯,尤其是凶悍无比的舅父。

而刘长,他娘家的亲戚为人也不比刘襄家的好多少,所以一比之下,只有代王刘恒最是适合人选。这样一来,皇帝的宝座,便砸向代王刘恒头上。

在汉文帝刘恒当政期间,他励精图治,为大汉朝的兴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绝对少不了母亲薄姬的教导,毕竟在吕后把持后宫那些年,母亲不受宠,刘恒应该享受不到多么优良的教育资源,所以多半是薄姬教育的好。

薄姬母以子贵,成为了说一不二的皇太后了。这就是薄姬传奇的一生!通过薄姬的事迹来看,可以说不争不抢也是一种大智慧,她就是靠着与世无争的态度,让自己逃过了吕后的魔手,最终给儿子争取来了皇位的。

标签: 薄姬刘邦汉文帝

更多文章

  • 貌若天仙的蒙古寡妇率部众投奔皇太极,被封为宸妃,是孝庄太后的亲姐姐!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宸妃,博尔济吉特·巴特玛璪,海兰珠

    1634年,貌若天仙的蒙古寡妇,带着她的部众投奔皇太极。看着眼前的美人和财富,皇太极动心了。大贝勒代善见状,道:“大汗,她是上天赐给您的礼物,大汗娶了她,就是顺遂天意!”博尔济吉特·巴特玛璪,是蒙古阿霸垓部贵族,博第塞楚祜尔的女儿。她自幼生活富足,从不关心外面的

  • 宦官不能娶妻?唐朝权宦高力士不仅娶了妻子,而且还是官员之女!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宦官,高力士,吕玄晤

    唐朝时期,宦官高力士娶了一个貌若天仙的妻子。而且他的妻子吕氏,是四品官员吕玄晤之女,不仅长得倾国倾城,而且贤良淑德,不可多得。在历史上,宦官是古代皇宫的可怜人,他们终生不能求娶。最多会和宫女结为“对食”或者“菜户”,也只能面对面吃个饭,或做个伴来填补心

  • 父兄为李隆基登基出谋划策,王皇后没生下孩子,被唐玄宗抛弃后,几个月后就去世!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隆基,王皇后,唐玄宗

    唐玄宗打算废了发妻王皇后,王皇后得知消息后,哭着哀求道:“陛下难道忘记了当年我父亲拿衣服换一斗面粉,为你做生日汤饼的事情吗?”本来已经铁石心肠的唐玄宗听到这句话后,有些动容。他想到了过去,王皇后一家人对自己的帮助,因此暂时打消了废后的念头。王皇后出身将门,在李隆基还是临淄王的

  • 双目失明的安禄山被安庆绪以及心腹大臣严庄杀死!死前大呼“家贼害我”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安禄山,安庆绪,严庄

    757年的某个深夜,300多斤的安禄山正躺在床上呼呼大睡。1个黑影悄悄地走到他的身边,挥刀砍了下去,顿时鲜血横飞。安禄山痛得哇哇大叫,想要摸枕头下的刀,却摸了个空。双目失明的安禄山被连续砍了几刀,在痛苦中死去,血和肠子流了一地。安禄山临死前大喊道:“一定是家贼害我”,在不甘中

  • 太平公主仗着皇帝哥哥李旦的疼爱,和李隆基争权!谁想唐玄宗发动政变,直接赐死了她!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太平公主,李隆基,唐玄宗,李旦

    有一天,怒气冲冲的太平公主闯入太子府,指着李隆基的鼻子骂道:“你好狠毒,竟然让人唆使皇帝把我赶出京城,你就这么容不下你姑姑吗?”太平越骂越难听,李隆基脸色难看,却百口莫辩。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也曾是同盟,两人联合起来发动政变,铲除了想要成为武则天第二的韦后及其党羽,扶持李隆基的父

  • 关羽连犯5个错误,刘备失望诸葛亮无奈:三国鼎立要变四方争霸?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关羽,诸葛亮,刘备,三国鼎立

    说起两肋插刀的情义,那一定是刘、关、张三人。他们从一开始就结义生死同盟,各自死后,后世还流传着他们的佳话。这三人中,关羽被称为千古“义绝”。可见,关羽对待兄弟确实很讲义气,所以刘备才会如此信任他。然而,我们看到的关羽义绝都只是通过《三国演义》来的,在三国的正史记载中,关羽是否

  • 朱自清对齐白石徒弟一见钟情,谁想陈竹隐不想做后妈,朱自清狂写情书打动了她!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自清,陈竹隐,齐白石

    1929年,在前妻去世后不久,朱自清对齐白石的徒弟陈竹隐一见钟情。陈竹隐不愿意做他六个孩子的继母。结果朱自清连续写了71封情书,终于让她感动了。但婚后不久,陈竹隐发现朱自清有一个不好的缺点,于是想分手。1929年,朱自清的第一任妻子武仲谦在生下第六个孩子后不久去世。这一年朱自清31岁。朱自清不同于民

  • 揭秘:蒋介石逃往宝岛时,解放军为何手下留情没打其座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蒋介石,解放军

    1949年这一年对于蒋介石而言,恐怕是人生中最煎熬的一段时间了,渡江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军基本已经人心涣散,而相比之下,解放军却气势如虹,解放全国的目标已近在咫尺。1949年8月,失去优势的蒋介石乘坐专机特意来到了重庆,妄图盘踞西南地区,在这里跟解放军打一场保卫战,可是,蒋介石的希望很快就被我军彻底粉

  • 萧何功劳很大,为什么刘邦没有杀他,原来并不是他仁慈,而是萧何做了这件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邦,萧何

    萧何助吕后杀了韩信。刘邦听闻非常高兴,拜萧何为相国,封五千户,萧何风光无限,设宴款待门客。众人都到萧何府上贺喜,唯独召平穿着丧服前来,萧何大怒:“你这是在咒我死么?”召平单独对他说:“相国你就要大祸临头了,所以我提前来为您吊丧。“为什么?”

  • 英布反叛刘邦,以为他不会亲自征战,结果皇帝亲征,打得他措手不及,兵败身亡!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英布,刘邦

    刘邦得到英布叛变了朝廷的消息,立即召集群臣,问道:“寡人待淮南王那么亲,他竟忘恩负义,反叛朝廷,你们说,这事该怎么处理?”武将们异口同声:“出动大军擒拿叛贼,决不能姑息迁就。”可是,由谁率领南下平叛的大军呢?刘邦颇费脑筋。武将里面,没有人能敌过英布。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