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3月25日,枪决现场,跪着41岁的川岛芳子,临行刑前,行刑官让她留遗言,川岛芳子歇斯底里的仰天喊出八个字。
自从1945年日军被我军打败投降,国内那些企图复辟清朝的满清宗室,势头也都败下阵来。这其中就包括川岛芳子。
1945年10月的一天,北平东四九条胡同川岛芳子的私宅中,突然传出一阵嘈杂的声音,还在睡梦中的川岛芳子被惊醒。
还没等她反应过来,一双“银手镯”已咔嚓一声锁住她的双手,此时的川岛芳子身上只穿着一件浅蓝色睡衣。
闯进川岛芳子私宅的是军统特工张霈芝,他来的目的就是抓捕认贼作父,六亲不认,舍根忘本的女特务川岛芳子。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后,清廷一片狼藉,朝廷派李鸿章和八大铁帽子王之一肃亲王爱新觉罗·善耆处理善后。在此间善耆结识了日本人川岛浪速,两人相见恨晚,感情好到结拜了异姓兄弟。
也是这个渊源,让善耆一家从此改变命运。大清灭亡后,有川岛浪速这个日本兄弟撑腰,善耆带着一家人辗转到旅顺,开始了复辟清朝的梦。
为了讨好日本人,善耆不惜牺牲自己的骨肉,把年仅6岁的女儿拱手送给日本人,认川岛浪速作干爹,这个孩子就是爱新觉罗·显玗,也是以后祸害中国的大女间谍。
川岛浪速带着6岁的中国?女孩离开了?祖国。
爱新觉罗·显玗不仅去了日本,还接受了正规的日式教育,浑身充满着日式的军国主义气息,还有了一个日本名字:川岛芳子。
等到17岁时,一身和服和一口日语的川岛芳子俨然就是一个标准的日本女孩。
也是这一年,川岛芳子遭遇了一辈子抹不掉的伤痛。此时的川岛芳子已长得亭亭玉立,周身散发着少女气息,激发了养父川岛浪速的牲畜本质。
川岛芳子被养父玷污了。
她拖着受伤的心灵和身体,在异国他乡伤心欲绝。此时的她父母都已亡故,只有写信给国内的哥哥爱新觉罗·宪立寻求希望。
可得到的回信却是让她隐瞒,一个女孩的自尊在此刻崩塌,绝望的川岛芳子含泪写下一首《辞世诗》后,毫不犹豫的举枪自尽。
所幸未及要害被救了回来,自那以后,川岛芳子性情大变,离开了养父家,后又辗转回到国内。同时加入了家族的满蒙联合匡复清廷遗训中,并改名金碧辉。
从此以后,川岛芳子在中国的土地上大肆发展叛国行为,直到被抓捕。
川岛芳子被抓后在监狱里也没闲着,她动用灵活的头脑和人脉计划出了一条脱身的计谋,在法庭上她拒不承认自己的罪行。
大言不惭的辩称自己虽出生在中国,但早已加入日本国籍,属于日本人。
原来川岛芳子联络了自己的闺蜜李香兰,李香兰原名山口淑子,是出生在我国东北的日本人,因为拥有日本国籍而被释放。
川岛芳子想用同样的方法逃脱我国法律,于是写信给养父,川岛浪速此时已与养女毫无感情,更是发挥日本人的“小人”德性。
不但不帮她提供能够证明她是日本国籍的材料,还曝出了其真实身份是肃亲王之女,六岁才去的日本。
这下,所有后路断绝,川岛芳子再无其他脱罪的办法。
1948年3月25日,年近半百的川岛芳子被带至刑场,身着旗袍,步履踉跄,当行刑官问她还有什么话时,她情绪激动几近歇斯底里的仰天大喊:“天不助我,天不助我。”
行刑官还发现她手里攥着一张纸,上面是一首诗。这首诗就是她17岁那年,绝望之时写下的《辞世诗》:
“有家不得归,有泪无处垂,有法不公正,有冤诉向谁。”
也许川岛芳子这一生是悲哀的,憋屈的。从小被亲爹当作牺牲品赠送与人,长大后遭遇难以磨灭的伤害,在终于可以自己做选择时,又选择了背道而驰的与祖国为敌。
不知道在临死前,她是否感觉愧对她诗中那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