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4年,黥布背叛项羽,抄小路投奔刘邦,可刚进刘邦营帐,就看到两位女子在为刘邦洗脚。受到如此招待,黥布怒火中烧,拔出剑正要自刎,立刻被使者随何拦下:“大王,您先去客舍瞧瞧,定有惊喜。”
黥布悲愤交加,听不进使者的话,正在为难的时候,又看见使者向他行礼,这才不情不愿的跟着使者出了室内。
据《史记》记载,黥布跟着使者,去到了早已为他准备好的瓦舍,其内,绫罗锦账、餐食用具、侍从官员等一应俱全,丝毫不差刘邦半分,黥布看了,这才缓缓露出笑颜,高兴的拍手点头。
感觉到被怠慢,便即刻发作,看到自己被重视,便又冰释前嫌,黥布身为汉初名将,真的如此浅薄吗?其实黥布有自己的考虑,这一点从他归降刘邦就可以看出。
黥布原名英布,幼时,有人看过他的面相后,说他:“会在受刑之后称王。”后来,黥布果然因罪被处以黥刑(将字刻在脸上后涂墨水做记号),他不以为意,还嬉笑着对别人说:“我这也算是应了小时候的预言。”故而人们改叫他为黥布。
黥布原是项羽的手下。陈胜起义后,几经波折,黥布加入了项梁的队伍,项梁死后,他又跟从项羽,成了项羽的得力干将。
公元206年,项羽分封天下,战功彪炳的黥布获封九江王,与刘邦齐名。黥布本就是性格中人,寡言少语,面酷心冷,成为九江王之后,他想一分天下的心也在蠢蠢欲动。
公元205年,齐王田荣背叛楚国,项羽得知后,亲自领兵前去攻打,临行前,他向黥布征集军队,黥布不愿趟这趟浑水,便称病不去,让将军带了几千人前去帮忙。
后来,项羽在彭城被刘邦打败,急需黥布的辅佐和帮助,黥布却仍旧称病不愿露面,此事让项羽对黥布大起疑心,但碍于当时刘邦正和自己分庭抗礼,项羽担心处罚黥布会让他倒戈刘邦,所以对他多加忍耐。
又一年,刘邦进攻楚国,在彭城被打的落花流水,气急败坏的时候,刘邦放言:“就你们,不能与我共商天下大事。”
当时,刘邦身边有个叫随何的人,专管传达信息的工作,他脑子灵活,嘴皮子了得,便问刘邦是什么意思,刘邦直言:“你们谁能去淮南煽动黥布背叛楚国,我就能夺取天下。”随何闻言主动请缨,带着20几个人去了淮南。
随何在淮南等了三天,等不到黥布,于是他灵机一动,开始说服黥布府内的太宰:“黥布不愿意见我,一定有原因,我猜想,我的想法正中黥布下怀,他何不见一下我,如果我没说对,他可以把我们20几个人押到广场上用斧头剁成肉块,这样也能表示他忠诚楚国的决心,有什么损失呢?”
黥布果然上钩。
甫一见面,随何就单刀直入的问黥布:“您为何与楚王如此亲近呢?”
黥布答:“我是臣子,自当侍奉大王。”
随何等的就是黥布的这个回答。《史记》记载了随何策反黥布的过程。
随何道:“您愿意侍奉楚王,是因为楚国强大,但楚王攻打齐国的时候,您却只派出了少许人马前去帮忙,楚王在彭城作战的时候,您也没有尽心竭力,在我看来,您是不够忠诚的。
但您又不背叛楚国,是因为您认为汉国弱小,然而刘邦深谋远虑,扎实稳打,较之楚国更有优势,您何必依靠危在旦夕的楚国呢......”
黥布被随何说动了,为了以防万一,他答应随何秘密叛变楚国,让他不要节外生枝。
未曾想,楚国的使者也在附近,随何一早就知道对方的地址,眼下看到黥布答应了自己,他马上就跑到楚国使者的房间,告诉对方:“黥布已经归降我汉国了,你们还来找他干什么。”
眼看木已成舟,黥布骑虎难下,只得挥剑杀死了楚国使者,宣布叛变楚国。
项羽知道后,急带人攻打黥布,黥布跑到刘邦那里求救,这才有了他以为自己被怠慢的那一幕。
归降汉朝后,黥布果然不遗余力的为刘邦打天下,刘邦与他的关系也日益密切,然而,随着刘邦的壮大,刘邦对手下臣子的警惕性也越来越高。
后来,韩信被诬告,刘邦因为嫉妒韩信的才华,便借机对他痛下杀手。韩信与黥布、彭越等人并称“汉初三大名将”,韩信的遭遇,让黥布深感不安。
紧接着,梁王彭越又因为称病不肯援助刘邦,被刘邦抄了家,黥布透过彭越,似乎看到了自己的灭亡,结合其他原因,黥布最终决定背叛刘邦自己称王,只是这一次,他没有像背叛项羽那般幸运,最终被长沙王吴回设计杀死在了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