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千死士”助司马懿政变成功

“三千死士”助司马懿政变成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109 更新时间:2023/12/22 1:19:58

曹爽不得人心+运气不好+松懈麻痹+担心家人。

不得人心:曹爽光速违背魏明帝曹睿希望宗室和勋贵互相合作的托孤本意,作为宗室代表的他,分别将元从勋贵代表司马懿蒋济明升暗降,剥夺兵权。让弟弟曹羲,曹训,表弟夏侯玄,控制禁军。让心腹赵俨接替司马懿西北军事就任征西大将军,控制西北。打压勋贵,专断独治,造成了日后司马懿政变时,大多数勋贵都是站在司马懿一边。

运气不好:本来被委以西北地方兵权的曹爽心腹赵俨因为年纪过大,在高平陵之变四年前去世,而在高平陵之变六年前就辞职不干了,西北总督征西将军本应直接是由司马懿或者司马懿西北旧部继承,但曹爽之后却和司马懿做了一个危险的交易,即让中护军夏侯玄继任征西将军,而让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接任夏侯玄的中护军一职,司马懿后来赖以政变的三千死士,就是司马师在中护军任上培养的。

松懈麻痹:在司马懿不停的装病下,曹爽终于在公元249年松懈麻痹,他带着所有统领禁军的曹氏兄弟和皇帝出京去祭拜魏明帝的高平陵,此时在洛阳装病的司马懿决定不装了,立刻让当时统领禁军的中护军司马师率领三千死士靠着滚雪球的方式将洛阳禁军全部掌控,并且在蒋济等勋贵和太后的支持下,获得了合法性,同时也把在洛阳的曹氏亲属给控制了起来。

担心家人:政变发生后,曹爽本可以出逃地方,甚至叛逃到蜀汉和东吴,结果他担心家人安危,又被司马懿的君子协定【只要你回来交出兵权,保你全家不死,永为富家翁】欺骗,所以乖乖回到洛阳交出兵权,至此,司马懿背水一搏的高平陵政变,宣告了最后的成功。

之后在朝野勋贵的默许下,手握兵权的司马懿诬陷曹爽,最终将曹爽满门诛杀了。

251年,司马懿去世,几天后司马昭提着腰刀对司马师说:“哥哥,父亲已故我们去后院杀了柏夫人母子,为母亲报仇雪恨!”司马师吓得抱住弟弟大叫:“你忘了父亲临终的嘱托吗?我们不能如此不孝啊!”在人才辈出的三国时期,如果把诸葛亮算作第一聪明的人话,那么能与诸葛亮的智商相媲美的人,司马懿算一个。

22岁的司马懿负责计算、统计钱粮数目然后向朝廷汇总上报,就在他撸起袖子大干一场的时候。中原霸主曹操向司马懿伸出了橄榄枝。曹操的这一伸手把司马懿吓得赶紧回家躲在被窝里说:“我不能去啊!我得了严重的风湿病,我生活不能自理,我得在家养病啊!”

一千八百年来,人们对司马懿的装病动机始终争论不休,其中最为大家所认可的是,袁绍还没玩完,中原鹿死谁手还未可知,老谋深算的司马家族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所以,司马懿是在坐山观虎斗,伺机而动。司马家族的人也果然上下一心,将家族推向更高的荣誉作为他们共同的奋斗目标。司马懿的发妻张春华,平日里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有一次正在家里装病的司马懿,一场突降的大雨淋湿了他的书籍。司马懿管不了那么多了,马上一跃而起来收书,这一幕恰巧被一个小丫鬟遇见了,小丫鬟顿时目瞪口呆,正要说什么,突然一把利剑从她的后背刺到了前胸。

而使剑的这个人正是张春华。据说司马懿没被小丫鬟吓到,倒是一连好几日被自己的夫人吓得不能入睡。也许这是其中的一个原因,晚年的司马懿对夫人张春华非常的厌恶,一个叫柏夫人的女子来到了司马懿的身边,司马懿对柏夫人爱的无以言表,整日陪伴在她身边,并在晚年还与她共同生育了一个儿子司马伦。

但是任谁也没有想到正是他最宠爱的一个儿子,竟然将他一手打下来的家业毁于一旦,最后竟是为别人做了嫁衣裳。

司马懿有两个好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处于权利顶峰的兄弟俩从没红过脸,更没有争过权。那时候的曹魏政权基本上可算是司马家的天下了。能主导政变的除了老狐狸司马懿之外,还有就是作为长子,同时也是作为大哥的司马师。而司马昭对这一切并不知情。“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这句话在司马家族得到了完美的践行。司马师在司马懿成就的大业上无疑是一个完美的助手,他的杀伐果断,政治智慧与自己当年如出一辙。司马懿的3000死士就是在司马师的协助下成功培养出来的,为了帮助家族爬上权利的顶峰,司马师不惜牺牲掉自己女儿的母亲,也是自己的妻子夏侯徽。夏侯徽的母亲是大司马曹真的妹妹,也就是出身曹魏家族。夏侯徽深知司马师绝非曹魏忠臣,而司马师对夏侯徽的出身也非常的顾及。

于是在公元234年,司马师将夏侯徽毒杀,并巧妙地掩埋了过去。司马师与父亲在政治上的高度契合让司马懿在临终前说出了“此子竟可也”得极端肯定,也就是继承司马衣钵的只有你了。对比之下,司马昭则远远不及自己的兄长。政变之前,在安排好一切后,司马懿和司马昭都能安然入睡,反观,充当执行角色的司马昭却辗转难眠。当司马师成了家族真正的掌舵者,他考虑的不再是个人荣辱而是整个家族的利益,而司马昭也一次又一次目睹兄长险些命丧黄泉的谋划中,明白了他不是仇敌而是自己的主心骨。一方面是对于兄长的极其肯定,另一方面是司马昭对柏夫人所处的司马伦极其的厌恶。

据说老年的时候,张春华已经许久没有见到自己的丈夫司马懿了,有一次司马懿生病,张春华特地前来探望,司马懿一见到却直接开口骂道:“你这个老东西,谁让你来看我的,赶紧走!”在一个小妾面前受到这样的奇耻大辱,张春华以绝食表示抗议,很快两个儿子也跟着母亲一起绝食,希望司马懿能过来认错道歉。司马懿后来对身边的人说:“我不是担心那个老太婆,我是担心饿坏了我的两个儿子...”几年的光景,张春华就郁郁而终了。父亲一生谋划给他们打下了这份家业,司马师和司马昭自然不敢对父亲微词,于是他们把所有的仇恨都转移到了柏夫人以及她的儿子司马伦身上。

司马懿老来得子,对这个儿子宠爱非常。所以就导致了他不学无术,为人骄横,毫无政治才能。司马懿也看出了这个儿子将来不会有什么出息,只希望他能平平安安地过完这一生,所以司马懿给这个儿子封了一个“安乐侯”。

并在临终前特意交待司马师和司马昭,不得以任何理由伤害司马伦。司马师是个听话的好孩子,忍着悲痛点头答应了父亲的话。但是司马昭就不是省油的灯了。父亲司马懿一闭眼,他就提上腰刀要哥哥下令,好去杀了他们母子为母亲报仇。

司马师坚决不从,说不能忘记父亲的交代,这才阻止了弟弟的冲动行为。

司马懿不知道,正是他处心积虑想要保护的儿子拉开了司马王朝八王之乱的大幕,掏空了司马家的根基。如果司马懿泉下有知,不知会做何感想....

更多文章

  • 春秋第一老赖:郑厉公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春秋第一老赖,郑厉公

    郑厉公,姬姓,郑氏,名突,春秋初期郑国的第五任和第九任国君。现代人比较浮躁,各种“老赖”遍地都是,姬突可以算是这个行业的鼻祖,只是这个行业不怎么光彩,否则姬突可以像关公神像一般坐在赖子们家的客厅里享受烟火供奉的。也许在其他史籍里也赖记载过赖账的人,甚或比他更早;但一来郑厉公生

  • 挟王交质、箭射王肩——郑庄公的霸气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郑庄公,挟王交质,箭射王肩

    郑庄公是春秋时郑国的第三任国君,姬姓,郑氏。历史上,除了春秋五霸,还有春秋三小霸的说法,郑庄公位居其首(当然,也许是因为郑庄公在历史上出现较早的原因)。他在位期间是郑国的全盛时期,罚宋、灭许、收戴,克周、虢、卫、陈蔡、鲁等国,所向披靡,风头远超当时的老牌诸侯晋、燕、鲁、卫等国,在纷乱吵嚷的历史舞台上

  • 李斯:好一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最终却被具五刑,腰斩,夷三族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斯,利己主义者,秦朝人物

    什么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按照北大教授钱理群的说法,精致利己主义者的最大的特点就是高智商,他们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是最适合社会的那一群人,而这样的人,一旦掌握了权力就会非常可怕。在中国的历史上,从来都不缺少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大名鼎鼎的秦国丞相李斯,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人物。仓

  • 1691年,15岁的宋氏成为雍正的试婚格格,给他生下两个女儿,可惜宋氏到死只是嫔位,这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氏,试婚格格,雍正,清朝人物

    1691年,15岁的宋氏奉命成为雍正情事的“启蒙导师”,两年后给雍正生下长女,12年后又生下另一个女儿,可惜宋氏到死只是嫔位,这是为何?宋氏入宫的这一年雍正刚满14岁,还是个懵懂无知的少年。对于两人的婚姻此时的胤禛阿哥也仅认为是需遵循的众多皇家礼数中的一项,此前他甚至都不知道

  • 成吉思汗有6个儿子,其中4个儿子是正妻勃儿帖所生,而汗位是其中一位继承,那么到底是谁继承了汗位呢?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成吉思汗,勃儿帖,元朝人物

    可大儿子术赤出生时,勃儿帖被敌人掳去了9个月,所以,成吉思汗也会思考,这个长子,到底是不是自己的。勃儿帖从小便与铁木真认识,铁木真思念了她九年,后来娶了她又有三年多,可是在铁木真与篾儿乞部之战中,勃儿帖被俘虏了。胜利使整个篾儿乞部沸腾了。脱黑堂决定当着所有部众的面将勃儿帖许配给他两位亲兄弟中的一个,

  • 1539年,明代琢玉大师陆子冈在苏州某玉器作坊学成出师,独自开设琢玉作坊,承接宫廷下发苏州织造局的珠宝玉器。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琢玉大师,陆子冈,苏州织造局

    世人眼中巧夺天工的子刚玉牌自此诞生,在苏州人看来,子刚玉是可以比肩唐伯虎仕女画的存在。在明代苏州是为数不多的能够在文化产业发展上比肩京畿的城市。仰赖于其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优势,苏州这座城市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艺术氛围为背景,成为中国古代玉器艺术的重要发展中心之一。在明代,朱氏王朝施行了严格的户籍

  • 雨后李清照向新婚丈夫求欢,写下一首撩人宋词,句句都在诉说相思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清照,赵明诚

    “爹,女儿还不愿意嫁人。”此刻正在向一位老人求情的女子满脸愁容,这名女子名为李清照。而她面前的这位老人也就是她的爹爹李格非。“这婚事我已经和赵家讲好了,赵家条件也不错,既然定下了,你爹爹我岂能出尔反尔?”李家是当地有名的贵族,李格非是朝廷中的一名大臣。

  • 朱载坖:明朝最籍籍无名的皇帝,惨被历史搞错名字,在位6年赚走世界三分之一白银!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载坖,明穆宗,明朝人物

    明朝最籍籍无名的皇帝是谁?当然是连历史都把他名字弄错的朱载坖。他明明叫做朱载坖,从未改过名,叫朱载垕这个名的是衡府齐东安和王,两个人根本一竿子打不着。《明实录》清清楚楚地写着“上命皇第三子名载坖,第四子名载圳”。这个名字清清楚楚,和垕字完全不像。朱载坖和弟弟朱载圳争夺皇位的时

  • 姚广孝是千古第一奇人,被人称作妖僧,却成明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文官!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妖僧,配享太庙,姚广孝

    有人说他是唯恐天下不乱的妖僧,有人说他是上天专门派来助朱棣造反的奇才。他14岁便出家为僧,却偷偷拜了道士为师,蛰伏多年后又成功谋划“靖难之役”助朱棣夺得大明江山。他就是朱棣手下的王牌谋士,有“黑衣宰相”之称的姚广孝。这样一位传奇人物,到底是何契机令他遁

  • 朱载坖:在位六年,极好女色,却是一代明君,为明朝续命70年!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载坖,明穆宗,明朝人物

    朱载坖是明朝的第十二位皇帝,他在位的时间并不长,只有短短的六年,但是却给大明朝留下了不少财富。在历史上,世人对他的评价都要比他父亲的好。他任人唯贤,不昏庸,有能力,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明君。不过他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特别好女色。说起来,朱载坖的登基之路也是十分坎坷。朱载坖排行老三,母亲是杜康妃。母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