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甘薯之父陈振龙为中国引进红薯被却被当做小偷

甘薯之父陈振龙为中国引进红薯被却被当做小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4259 更新时间:2024/1/21 2:42:44

明朝的时候,在菲律宾经商的陈龙,发现一种粮食,它耐旱高产。想到国内还有饥荒,就想带回国。有一天,陈振龙把它藏在一个盒子里。没想到回国途中被发现后,被当做小偷对待,被打得鼻青脸肿,差点锒铛入狱。

陈振龙冒着生命危险从国外带回来的是一条藤蔓,就是这种藤蔓拯救了中国几代人。

陈振龙,在菲律宾群岛做生意,经是福建商人。这段时间,他被当地的红薯深深吸引。

他开始打听红薯的种植方法,发现红薯耐旱高产,香甜可口,饱腹感十足,当地种植产量很高。

当时大明连年灾荒,穷人种不出粮食,人人饥寒交迫。

陈振龙一心要把甘薯技术带回国内。但当时菲律宾是西班牙殖民地。被菲律宾奉为红薯国宝,被西班牙禁止出口。

第一次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陈振龙直接把红薯放在箱子里,被发现后警告没收。

第二次,陈振龙设法把红薯藤织成了a藤兰,结果还是被发现了。被当地人称为小偷,当场被打得鼻青脸肿,差点被关进监狱。

身上带着伤疤,啃着红薯,日思夜想,不甘心陈振龙决定再试一次。

第三次,陈振龙在岸边的小船里偷偷把红薯的藤条编织成绳子。

这一次陈振龙在对个人物品进行严格检查后成功登船,无论是来自菲律宾还是西班牙。

兴奋之,他在海上航行了七天,拄着拐杖回到了家。

按照菲律宾里学的种植方法,让我儿子马上种红薯。

唯一的藤蔓,在一路的呵护下,被埋在了干旱的土地上。满怀希望地等待了几个月,终于看到了这颗顽强的红薯生根发芽,终于成功结出了果实。

为了让红薯能在我的家乡大面积种植,陈振龙找到了福建巡抚金。

金一直在为人民的生活担忧。得知此事后,他积极配合,大力推广。

就这样,一波又一波,一批又一批,当地人很快家家户户都有了藤根。

兴奋的人们发现长出来的红薯是红色的,有吉兆,于是改名为“红薯”。

后来陈振龙的孙子陈士元等人把红薯带到了浙江、河南、山东等地。

在各种宣传下,耐旱、高产、生命力极其顽强的红薯拯救了一家又一家、一家又一家店铺。

饥荒解决后,一直到清朝,人口已经增长到3亿多。

为了感谢陈振龙冒着生命危险带回这根藤蔓,他被称为“红薯之父”并于1957年建造了“先署亭”。他的光辉事迹流传至今。

直到今天,红薯也很受欢迎,营养丰富,香甜可口,烹饪方法多种多样。(现在种类更多,分类更细)

想到以前的饥荒,再看看现在的我们,觉得无比幸福。

知道这些食物来之不易,就不能奢侈浪费。

因为我们现在这么幸福,所以要保持好的习惯,好的心态。

为了国家的利益而冒着生命危险的先辈们值得尊敬学习。

标签: 陈振龙甘薯红薯饥荒

更多文章

  • 蓝玉霸占元妃还不够,还要拥私兵自重!犯了朱元璋大忌,最后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蓝玉,朱元璋

    1388年的一天,朱元璋正在批阅奏章,忽然有人急报:“蓝玉霸占了元妃!”朱元璋训斥蓝玉,谁料蓝玉的反应让朱元璋暴怒。1388年蓝玉讨伐北元取得胜利后,朱元璋给前线的他送去消息说:出于对你的赞赏,我们大家商议后决定封你为梁国公。蓝玉喜不自胜,回信说:这是我应得的。朱元璋很不高兴

  • 民间村妇王娡抛夫弃女,居然二婚嫁给汉景帝,生下刘彻后母仪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王娡,汉景帝,刘彻,汉武帝

    “我百岁之后,想把已封王的儿子们都托付给你,你一定要好生照顾他们。”躺在栗姬怀中的汉景帝说。“他们又不都是我生的。我为什么要照顾他们?”栗姬不肯答应。汉景帝很是生气,当时甩袖而去,直接奔王夫人的寝宫去了。王夫人是谁?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说的那个民间村妇王娡

  • 朱棣登基之后,朱标的妃子和孩子都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朱棣,朱标,朱允炆

    每一次王权更迭,都会引起前朝与后宫的动荡,最终所留下来的,无非是与当权者利益相联系的人。如康熙时期的九子夺嫡之争,导致雍正上位之后,将曾经与自己作对兄弟尽数圈禁,唯有支持自己的老十三得到善待。铲除异己与收买人心都是帝王术之一,尤其是朱棣这般分明是篡位却还想赢得好名声之人。那么,靖难之役后,对于朱标的

  • 这个皇帝最能“装”,装疯卖傻几十年,最后成唐朝明君!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宣宗,韬光养晦,李忱

    唐宣宗是史上最能“装的”皇帝,装疯卖傻36年,曾被丢进粪坑差点淹死,登基后一雪前耻成为千古帝王。要说中国历史上最会韬光养晦的皇帝是谁?非李忱莫属,自小就将“装疯卖傻”学的有鼻子有眼儿,装了36年的傻子,37岁登上皇帝的宝座。李忱是唐宪宗李纯的第13个儿

  • 国民党高级将领也有正义之士:子弹可以打穿人的身体,但打不毁人的精神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陈仪,国民党,蒋鼎文

    1950年6月18日凌晨,被关押在台北的陈仪被唤醒,一纸死刑的执行命令递到他的手中。执行官是蒋鼎文,陈仪只说了一声“好吧”,沐浴更衣后,从容不迫地系好那条他最爱的白底黑点领带。蒋鼎文命行刑士兵捧来酒和食物,陈仪摆摆手,说:“用不着,走吧!”蒋鼎文示意两

  • 清初权臣多尔衮大权在握为什么不废掉福临,自己做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多尔衮,福临,顺治

    1643年,51岁皇太极去世。31岁多尔衮手握重兵,却不抢皇位,非要扶持31岁孝庄的儿子即位。7年后,38岁多尔衮在打猎时坠马,不治身亡。他去世后,顺治废除他的全部爵位,还掘墓毁尸。世人点评此事:千万别娶二婚带孩子的女人,因为连多尔衮也搞不定。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第14个儿子,皇太极是他同父异母的哥哥

  • 多尔衮为何要放弃皇位,扶持福临当皇帝,真的是因为孝庄下嫁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多尔衮,福临,孝庄

    1643年,51岁皇太极去世。31岁多尔衮手握重兵,却不抢皇位,非要扶持31岁孝庄的儿子即位。7年后,38岁多尔衮在打猎时坠马,不治身亡。他去世后,顺治废除他的全部爵位,还掘墓毁尸。世人点评此事:千万别娶二婚带孩子的女人,因为连多尔衮也搞不定。多尔衮与孝庄,一直有“太后下嫁”

  • 面对舅舅的飞扬跋扈,汉文帝这样做,赢得千古好名声!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飞扬跋扈,汉文帝,薄昭

    公元前170年,33岁汉文帝让满朝文武,穿上丧服,前往舅舅薄昭家里哭丧。但奇怪的是,薄昭根本就没有去世。前两天,两人才刚在一起喝了酒。汉文帝刘恒,是历史上有名的仁德皇帝。他曾感念缇萦救父,废除肉刑;又因心疼百姓,下诏免去天下田租。然而,这样的他,却费尽心思,只为了逼舅舅自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薄昭,

  • 天安门毛主席像会挂到何时?早在1980年时,邓小平就给出了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每个前往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人,都会在毛主席像前驻足,瞻仰这位伟大领袖的风采。与之合影留念,也成为了无数国人缅怀与靠近伟人的一种方式。新中国成立73年来,毛主席画像虽然经历过多次改版,却一直未曾被摘除过。画像也早已与天安门融为一体,成为了朱红色城楼前最为代表性的存在。那么,为何毛主席画像未曾被摘下,替换

  • 1976年毛主席逝世,李敏致电张仙鹏:你为何迟迟不来北京悼念爸爸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1976年9月9日0时10分,毛主席逝世,举国哀痛,人民陷入一片凝重的氛围。之后的悼念活动长达一个月。各个媒体对伟人离世的消息进行了全面报道,官媒《人民日报》的版面从9月11日开始,一直到国庆之前都是毛主席逝世的消息,一些作家更是发表了很多悼念文章。可以说,当时就算是目不识丁、闭户不出的人都知道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