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郭子仪平定仆固怀恩叛乱,唐代宗发现已经赏无可赏了,郭子仪却说到:请陛下赏赐几个绝色小妾吧!

郭子仪平定仆固怀恩叛乱,唐代宗发现已经赏无可赏了,郭子仪却说到:请陛下赏赐几个绝色小妾吧!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252 更新时间:2023/12/16 7:01:00

公元764年,郭子仪征战归来,唐代宗尴尬发现,郭子仪已经位高权重,赏无可赏了。郭子仪主动请赏:“臣已经厌烦家中小妾,请陛下再赐臣几个绝色为妾。”

764年正月时,郭子仪受命镇守奉天,应对叛乱主谋仆固怀恩反唐大军。

他深知仆固怀恩有勇无谋,遂利用计谋大挫其将士锐气,逼得对方不得不全线撤退,此役郭子仪顺利凯旋。

同年,仆固怀恩又引诱吐蕃、回纥军队进军直逼奉天。

郭子仪十分了解敌军内情,他在回纥军中颇有威望,且有军中部下受他恩惠,他凭着这一点坚守前线,加之他的部下取得了多次胜利,成功解决了这次危机。

当时唐代宗为了表彰他的军功,九月战役有所进展时封他为太尉,但被郭子仪辞去。

十二月时,唐代宗又想进封郭子仪为尚书令。

但是郭子仪接到皇帝的命令,却再次请求辞去尚书令这个职位。

为什么郭子仪会拒绝封赏呢?

这次郭子仪三次上奏,说明了自己的原因:

一,尚书令这个职位早就废了,重新为老臣设立,看起来无可厚非,但一定会招致非议。

二,郭子仪自认为自己又参朝政,又拿兵权,力不从心,恐难胜任。

三,军中争夺名利的人太多,常常一人兼多职,他不能带头影响军队纪律。

本来唐代宗对于郭子仪的拒绝多有埋怨,细看郭老陈表的原因,才知这位老臣不受这个封赏,反而更能维护朝堂纲纪。

唐代宗十分无奈,论军功,总没有不赏的道理。

郭子仪这时欣然主动请赏,说,我说想要美女钱财。

唐代宗没办法,因而收回成命,赏赐了郭子仪几名美人与侍从,一批车服、帷帐、珍玩等等。

细看郭子仪上奏时列出的原因,已经不难看出,虽然郭子仪受赏是理所当然,但朝野内对于郭子仪的非议恐怕并不罕见,且朝中军队纪律管理有所欠缺。

原来,彼时在中唐时,朝中纲纪混乱,内外忧患不断,唐朝已有由盛转衰之势。

平定叛乱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除去大才将帅外,恐怕也无人可以胜任。

乍一看,立下大功却拒绝封赏,接受一些美女钱财是他的谦逊,甚至是他的幽默与“俗气”,但实际上是郭子仪本人对局势有着自己的认知与把控,更有自己的操守。

在唐代宗面前,说郭子仪功高盖主一点都不为过。

从玄宗到德宗到代宗,郭子仪战功显赫,其中不少还是历史名功。

唐德宗眼里,郭子仪就已经是“四朝柱石,功高千古”。

然而经历几代皇帝更替之后,权力中心对于此等重臣往往难以抱有绝对的信任。

加上当时安史之乱后,宦官因拥立有功,权力逐渐增大。

后来宦官们甚至直接干涉朝政。在当时好几位军功重臣几乎都因宦官干涉,几乎没有什么好下场。

此次764年打败的仆固怀恩,曾经也是玄宗时与郭子仪一起参与破敌战役的有功之将,763年,因受朝中宦臣猜忌,被搅致进走投无路的局面中,才被逼谋反。

这时的大将李光弼已经被夺权,来瑱因得罪宦官被杀。

于郭子仪本人而言,唐肃宗时,肃宗轻信宦官鱼朝恩的谗言,收回了郭子仪的兵权,唐代宗即位时,宦官程元振在唐代宗面前多次利剑诬陷郭子仪,唐代宗一度罢免了郭子仪的元帅之职。

764年时的朝中光景,已经很不容乐观。

宦官作乱,已经明显影响朝中重大军事决策的方向与进展。

赏得再多,又哪里能完全解决当时的主要问题呢?

面对自己曾经的军中亲信的经历,命运二字先得尤为轻薄。

但是郭子仪在当时乱世仍然得以保全自身与全局,当尽高官,晚年无数荣誉,生活极尽奢华。

他的命运走向截然不同。

历史材料里记录,在他漫长的军政旅途中,皇帝有召必应,有命必从,真正做到了忠心为国,忠心为君。

除去平定仆固怀恩的叛乱,他主领收复过长安与洛阳,还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功臣,更凭着威望与军事才能,稳定了当时的政局。

郭子仪的人格经得起推敲。

被代宗收回兵权后,郭子仪起初并没有急着上谏,而是用肃宗赐的一千多诏书等向代宗表明自己的忠诚。

他被人掘祖坟,朝内皆怀疑是宦官故意作乱,他仍谦表是自己军队管理不足,破坏了他人坟墓遭来的报应。

在军中,他深受爱戴,又不失威望。

他卓越的军事才华因他的政治眼光与全面的大局观念而更显光辉。

为人低调,虽看起来是局势所迫,其实是唯一优选之路。

我们尚且不知郭子仪是否真有如此耽于美色与财宝,从他对于朝野局势与君臣关系的理解与拿捏来看,他当是一个善于审度全局,有勇有谋,却又知足常乐的人。

《旧唐书》卷一百二十《郭子仪传》中,著名史臣裴垍对郭子仪评价是“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侈穷人欲而君子不之罪”。

在朝野中起起伏伏,郭子仪早已明白了处世之学,为将之道。

他不以小气度揣测他人,始终把持好言行的侧重点,坚持为人不偏不倚。

更多文章

  • 斛珠夫人江采萍:才情俱佳,一首诗流传至今,怎奈何红颜薄命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斛珠夫人,江采萍,红颜薄命

    历史上的斛珠夫人究竟是怎样一段传奇?这得结合唐玄宗的那段往事说起。公元737年,唐玄宗最宠爱的妃子武惠妃离世。一时间,李隆基的情绪陷入低谷,为了让皇帝尽快走出低落的情绪,大太监高力士就为玄宗到处选美,但凡是与武惠妃相似的女子,统统都被高力士给找了过来。期间,高力士听说江采萍与众不同,更是听说了她与梅

  • 民国的段子手钱钟书,怼遍了半个文坛,不知大家是否喜欢他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钱钟书,段子手

    要说民国文人之间也是非常有趣的,在那样一个充满复杂性的过渡时代,他们按照各自的方式安排着自己的灵魂生活。唯有大才子钱钟书虽明察世事人心,却偏童心不泯、狂气难除,嘴欠多言爱吐槽,他这么爱怼人,难道大家就不讨厌他吗?钱钟书的毒舌在民国时也是人尽皆知的,除了鲁迅先生,恐怕没有人能与之匹敌。20世纪30年代

  • 兰陵长公主将驸马刘辉出轨的婢女活活打死,取婴填草,后驸马愤怒中踢中公主怀孕的肚子,一尸两命!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兰陵长公主,刘辉,取婴填草,驸马,南北朝历史

    恶毒长公主将身怀六甲,即将分娩的婢女扒光衣服活活打死,将腹中婴儿取出,用稻草填满,并让人唤来驸马令其欣赏观看,让驸马知道对自己不忠的后果是什么。事情发生在北魏时期,兰陵长公主是孝文帝拓跋宏的女儿,而驸马是当时由南朝逃到北魏的宋王刘昶的庶子刘辉。两人的结合从来不是因为爱情,而是种族之间的联姻,所以谈不

  • 为什么光武帝刘秀很少被提及,现在大部分历史书都只言片语般略过?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光武帝,刘秀,位面之子,云台二十八将

    公元23年,昆阳之战。王莽的42万大军压境,小小的昆阳城被团团包围。刘秀带领几千人,奔袭救援。由于王莽的将领轻视刘秀,只率领了少部分人,并告诉各营的人,没有命令不得擅自出兵,那些士兵“很乖”地听从了命令。很快斩杀了敌军将领,敌军乱作一团。这时昆阳城内的人看到了刘秀取得胜利,也

  • 1914年,蒋百里娶了日本护士佐藤屋登,生下5个女儿,全家一起抗日,其中一个女儿蒋英成了钱学森夫人!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蒋百里,佐藤屋登,蒋英,钱学森

    1914年,蒋百里娶了一位日本护士。婚后生下5个女儿,全家一起抗日。其中一个女儿,成为了钱学森的夫人。这名护士叫佐藤屋登,是日本驻华使馆人员,她长得温婉,漂亮有气质,并且来中国有一段时间了。有一天,佐藤屋登奉命随日本军医去抢救一位开枪自杀的人,这人名字叫做蒋百里。蒋百里是著名军事理论家,从小拥有过目

  • 清末,浙江奉化年轻女子王采玉遁入空门,在金竹庵修行,还俗后生育一子,成为中华民国总统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王采玉,金竹庵,中华民国总统

    清末年间,浙江省奉化一位年轻女子遁入空门,在金竹庵修行。她在命运的激流中不屈不挠,在还俗后育有一子,辛勤教导,将其培养成总统。这位被称为女性楷模的传奇人物,就是蒋介石的母亲王采玉。清同治二年,王采玉出生在浙江,她的父亲王有则读了不少书,很有经商头脑,创办了几宗生意,一家人过上了富裕生活。王有则虽是一

  • 梅兰芳娶福芝芳时,赖在原配妻子房间不肯走,王明华催促他:“快走,别让新娘子等急了。”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梅兰芳,福芝芳,王明华

    1921年,梅兰芳娶二房,新婚之夜他却赖在原配妻子房间不肯走,王明华催促梅兰芳:“快走,别让新娘子等急了。”而二房太太对于新婚之夜丈夫跑去原配房间的事情,她却说:“我一点也不生气!”梅兰芳原配王明华出生于梨园世家,父亲王顺福被称为“旦角王&

  • 张学良一生有11个情妇,90岁那年,他却咬牙切齿地说:最爱唐怡莹,但是这个女人混蛋透了!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学良,唐怡莹,梦中情人,溥杰

    张学良的一生有11个情妇,但90岁那年,他回首往事时,却咬牙切齿地说:“此生最喜欢的女人是唐怡莹,但这女人混蛋透了!”唐怡莹不仅是皇上的弟媳,还是民国4大公子中两位的情人,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唐怡莹的祖上都是大官,两个姑姑珍妃和瑾妃更是皇上的宠妃。1900年珍妃被慈禧扔入井中

  • 1923年5月,梁思成参加游行示威出了车祸,林徽因前来照顾他,谁知李惠仙见状直接放话:“要做我儿媳妇,除非我死。”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梁思成,林徽因,游行示威,李惠仙

    1923年5月,梁思成去参加游行示威,不幸出车祸,吓得梁启超差点晕过去。林徽因得知请假前来照顾他,李惠仙见状直接放话:“要做我儿媳妇,除非我死。”林微因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在当时,她非常漂亮,很有气质,会英文,还写得一手好诗文。她性格活泼,喜欢跟有才华的人交往。1920年,1

  • 李怀光拥有唐德宗颁发的免死铁券,却收到免死铁券后却一反常态,起兵造反了!他为何都免死了,还要反叛呢?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怀光,唐德宗,免死铁券,起兵造反

    人们对于免死铁券的理解是功劳大,所以可以免死。但是这位唐朝将军在收到免死铁券后却一反常态,起兵造反了!他为何都免死了,还要反叛呢?唐朝发展到中后期的时候,已经不再像李世民及武则天时期那样繁荣昌盛。所以国力渐衰的中后期唐朝,也没有什么知名文臣和将领,仅有的几个出名的朝臣也是泛泛之辈,要么有才无德,要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