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纳谏的齐威王大凡有作为的政治家,都有非凡的性格和奇特的经历。在齐国历史上,如果说齐桓公以任用贤才而著名,那么齐威王则以善于纳谏而著称。战国初年,齐国的新兴力量田氏把齐国最后一个国君齐康公直到海边,给了他“一城”之地,后来索性连这块地方也夺了过来。公元前386年,田和称诸侯,沿用齐的国号。田氏代齐后,新兴地主阶级在齐国就完全掌握了政权。为了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秩序,为了和其他六争夺天下,田氏取得政权以后也进行了一些社会改革,使齐国出现了中洒的局面。其中最有作为的就是齐威王。齐威王叫田齐,是田和的孙子,公元前356年——前320年在位。齐威王以善于纳谏闻名诸侯,齐国的中兴,也正是齐威王通过广泛纳谏,采群策进行改革而实现的。据说齐威王即位后的前9年,只是吃喝、玩、氏,根本不理国家大事,一切政事全由卿大夫掌管。在这9年中,韩、赵、魏、鲁等各国时常攻打齐国。齐国经常打败伏,出现了“诸侯并伐,国人不治”的局面,面对国家的这种困境,齐威王也好像心安理得,置之不问。不过知情的人都看到齐威王并不是平庸之辈,关键的问题是怎么使他振作起来。当时,齐国有个大臣叫淳于髡,他人生得很矮小,但很有口才,非常幽默风趣,他每次出使诸侯国,都能顺利完成任务,是齐国的外交人才。他看到齐威王通夜喝酒,不理政事,政治紊乱,国势危急,心中十分着急。但又怕得罪君主,于是便用隐语进谏。他对齐威王说:“我们国家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也不鸣。大王,你知道是什么道理吗?”齐威王立刻意识到淳于髡是在用大鸟比喻自己,说他呆在宫迁里,百事不管,毫无作为。于是回答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齐威王从此就开始振作起来。淳于髡还劝齐威王不要通夜喝酒,并以自己亲身体会说明:“酒极则乱,乐极则悲。”齐威王就改掉了通夜喝酒的毛病。齐威王纳谏有许多生动的例子,其中最有名的当属邹忌鼓琴取相的故事。邹忌是一个很有才学的人,他看到齐威王的所作所为,也很想劝谏他振作起来。但作为邹忌当时的身份就连见到齐威王都不可能,又怎么能向他进谏呢?他听说齐威王喜欢听音乐,就想出了一条计策。有一天,他抱着一架琴进宫求见齐威王。他说他是本国人,叫邹忌,是个琴师,听说国王爱听音乐,特来拜见。那天齐威王正无事,感到很无聊,捉说来了一个琴师,心中高兴,就赶忙令人传话让他快进来。邹忌拜见齐威王之后,就坐下调着弦儿好像要弹的样子,可是两只手搁在琴上不动。齐威王挺纳闷地问他,说:“你调了弦儿,怎么不弹呢?”邹忌还是不弹却说:“我不只会弹琴。还知道弹琴的道理。”齐威王虽说能弹琴,可是不懂得弹琴还有什么道理,就叫他细细讲讲。邹忌从伏栖氏作琴讲起,一直谈到文王、武王各加一弦,越讲越玄。齐威王些听得懂,有些听不懂。可是说了这些个空空洞洞的闲篇有什么用呢?齐威王听得有些不耐烦了,就没好气地说:“你说得挺好,挺对,可是你为什么不弹给我听听呢?”邹忌听了齐威王这话,就正色说道:“大王瞧我拿着琴不弹,有点不乐意了吧?怪不得齐国人瞧见大王拿着齐国的大琴,9年来没弹过一回,都有点不乐意呢!”齐威王这才恍然大悟,就赶忙站起来,“原来先生是拿弹琴来劝我,我明白了。”他叫人把琴拿下去,就和邹忌谈论起国家大事来。邹忌劝他重用有才能的人,增加生产,节省财物,训练兵马,好建立霸业。齐威王自称要发扬他父亲桓侯午的业绩,远的要祖述黄帝的不光辉,近的要继承齐桓公、晋文公的霸业。后来齐国中兴,从而成为东方强国。(来自百度)
更多文章
对爱情忠贞不渝,对历史不负责任的乾隆,是怎样登上皇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乾隆当皇帝是继承了雍正皇帝皇帝的皇位。乾隆对国家是做了很大贡献的皇帝。历史上有康乾盛世之说。至示爱情。乾隆是不负责任的皇帝。见一个爱一个。要治理好天下,必须要有雅量。比如宋太宗,在这方面表现得就很突出。《宋史》记载,有一天,宋太宗在北陪园与两个重臣一起喝酒,边喝边聊,两臣喝醉了,竟在皇帝面前相互比起
古代的帝王都是怎样神话自己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君王伐战的时候总要找出一个合理的理由,就是所谓的“师出有名”。不但“师出有名”就连“人”出也要有名。也就是出身。在上古时代,人们对天地十分敬畏,称最高统治者为“天子”就是上天的儿子,也就有资格来行使上天的旨意。神农氏衰,黄帝部落崛起,战蚩尤,代炎帝,成为九州的新统治者,所以我们称为炎黄子孙。才有
跪求、古代英雄人物故事200字左右、谢谢各位、5个他们的爱国的事例就行、例如文天祥、岳飞等人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我国爱国主义传统的开创者屈原。他确实曾“竭忠诚以事君”(《惜诵》),但这并非是出自狭隘的“忠君”思想,而是出于痛切的“郁郁忧思”,“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欲摇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镇”(《抽思》)。他热望以“内美”的高洁情怀“与为美政”,拯救处于船破浪险、巢危风急中的楚国,重现远古的“大
古代君王与妃子之间的爱情故事的古诗词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杨贵妃与唐玄宗的爱情,长恨歌
古代君主仁爱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最能褒扬刘备仁爱的故事就是“携民渡江”。在史书中也多有记载。笔者分析,其一,刘备的确很注重民心,尤其是“隆中会议”后,占“人和”已成“基本国策”;其二,曹军那时离他也很远,他根本没想到“曹公将精骑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及于当阳之长坂。”可见当时曹军的确不在刘备附近。真诚待人弗莱明是苏格兰一
中国古代皇帝仁德的例子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1、唐太宗教子尊师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他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他给几位皇子选择的老师都是德高望重、学问渊博之人,如李纲、张玄素、魏征、王圭等,而且一再教导子女一定要尊重老师。有一次,李纲因患脚疾,行走不便,当时皇宫内制度森严,官员不要说坐轿,就是出入也是诚惶诚恐的。唐太宗知道后竟特许李纲坐
为什么中国帝王身后都有个神话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这点和中国古时的统治制度有一定关联,古中国虽说有对神灵的敬畏,但是其根本不似西方的君权神授,而是君神共体,君王不允许有高出自己权力的势力出现,于是就将神权也握到自己手上,这也造成大部分流传下来的史书中,都会将帝王神化,于是便演变出了许多神话故事伴随其左右。为了衬托皇帝的不凡,引发人民的崇拜,巩固统治
中国古代君主以及皇帝的事迹以及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1.秦始皇(赢政)中国的第一个皇帝2.汉惠帝(刘盈)来去匆匆,过眼云烟3.汉景帝(刘启)政绩并不代表着其成功4.汉武帝(刘彻)开天辟地的帝王5.汉宣帝(刘询)中兴之主6.汉哀帝(刘欣)“同志”皇帝7.汉新帝(王莽)夺权容易,守权难8.汉光武帝(刘秀)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9.汉明帝(刘庄)东汉时期小有作
古代两位皇帝庙号为“神”,他们有何功绩,享受如此荣誉?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上下五千年,其中只有两位皇帝的庙号中有“神”这个字,一个是宋神宗,另一个则是明神宗。接下来我们分别来分析下这两位皇帝的生平。电视剧苏东坡中的宋神宗首先我们先来说下宋神宗,宋神宗赵顼,生卒年(1048年5月25日-1085年4月1日),是北宋的第六位皇帝,治平三年(1066年)十二月,被立为皇太子
古代君主仁爱百姓使国家强盛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文景之治、光武中兴、明章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前期、仁宗盛治、弘治中兴……基本一个朝代休养生息和盛世时的帝王都是勤政爱民的。当然,君王的“仁”有时跟我们老百姓对“仁”的理解和标准是不一样的。比如李世民肯定是一位有大仁和大爱的皇帝,但是私德上他也能杀兄弟。最明显的就是明孝宗朱樘与明武宗。明孝宗一生